一种正压防爆柜内部温度过高的散热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111


本实用新型属于正压防爆柜的内部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正压防爆柜内部温度过高的散热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煤炭、医药和纺织等行业的易燃易爆场所中,正压型防爆电气控制柜都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对安全要求的提高,对安装在正压型防爆电气控制柜内部功能单元的自动化程度、控制精度和驱动能力要求逐渐提高,这导致正压型防爆电气控制柜内部安装的控制元件规格和数量增加,这些控制元件对柜内的环境要求也逐步严格,而驱动能力的提高容易造成柜内温升超过控制功能单元的工作温度导致控制功能无法正常工作。

目前,主要通过安装空调和机箱冷却器散热,这两种方法均会造成正压型防爆电气控制柜的体积增大、内部积冷凝水和内部压力损失及成本显著增加,同时在柜内温度处于正常水平时散热装置同时启动造成资料浪费。截止目前,正压型防爆电气控制柜内部散热还没有适当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正压防爆柜内部温度过高的散热处理装置,能够根据正压柜内部实际温度实时控制散热装置的运行,从而确保正压柜内部的温度处于正常范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正压防爆柜内部温度过高的散热处理装置,包括正压防爆柜本体、设置在正压防爆柜本体内部的正压腔、与正压腔相适配的温度检测系统、与正压腔相适配的散热系统,还包括正压控制系统;

所述温度检测系统包括设置在正压腔内部的用于进行温度检测的至少一个测温探头;

所述散热系统包括吹风单元、设置在正压防爆柜本体的上端并与吹风单元的出风端相连接且延伸至正压腔内部上端的进风管、设置在进风管上的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正压防爆柜本体下端且延伸至正压腔内部的排风管、设置在排风管上的第二控制阀、设置在进风管与排风管之间且位于正压腔中的散热单元;

所述散热单元包括设置在正压腔上端的进风吹风罩、设置在进风吹风罩底部的吹风孔、设置在进风吹风罩的上端且与进风管相连通的第一导风管、设置在正压腔下端的出风集风罩、设置在出风集风罩上端的排风孔和设置在出风集风罩下端且与排风管相连通的第二导风管;

所述正压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正压防爆柜本体内部的若干个压力传感器,还包括控制箱和设置在控制箱中的控制器;所述测温探头、吹风单元、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均分别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箱为设置在正压腔内部的隔爆外壳。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箱为设置在正压防爆柜本体的外侧壁上的壳体。

进一步的,所述正压防爆柜本体对应于正压腔位置的内侧壁上竖向设置有直线滑台,所述直线滑台位于进风吹风罩与出风集风罩之间,所述直线滑台的滑座上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上设置有对测温探头进行固定的第一安装架、用来对压力传感器进行固定的第二安装架。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吹风罩的侧端设置有用来与正压防爆柜本体的内侧壁上进行固定的第一加强杆,所述出风集风罩的侧端设置有用来与正压防爆柜本体的内侧壁上进行固定的第二加强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均为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均为单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吹风单元为智能控温冷暖风吹风机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其一,控制器能够通过测温探头对正压腔中的温度进行检测,当发现正压腔中的温度过高时,便会打开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并启动吹风单元,吹风单元产生的冷风会依次经由进风管、第一导风管,抵达进风吹风罩,并从吹风孔向下吹出,从吹风孔吹出的风会裹挟着正压腔中的热量并在正压腔中的向下流动,并通过排风孔进入出风集风罩,之后,依次经由第二导风管、排风管,排到正压防爆柜本体的外部,从而实现对正压腔的散热处理,即正压腔内部温度的调节;一段时间后,控制器通过测温探头发现正压腔中的温度恢复正常后,则会先关闭吹风单元,并接着关闭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停止向正压腔中鼓风的操作。

其二,控制器还能够通过压力传感器对正压腔中的压强进行检测,当发现正压腔中的压强偏低时,则令第二控制阀保持关闭,打开第一控制阀,并启动吹风单元,向正压腔中导入与正压腔温度相适应的风,以此来提高正压腔中的压强;一段时间后,控制器通过压力传感器发现正压腔中的压强恢复正常时,则会先关闭吹风单元,并接着关闭第一控制阀,停止向正压腔中鼓风的操作,即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还确保了正压腔内功能单元的工作条件,在有效的发挥了温度调节功能的同时,还确保了正压腔内部的正压压力的工作环境。

其三,由于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均为电磁阀,故而能够方便地通过控制器对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进行控制;由于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均为单向阀,故而能够很好地避免进风管、排风管中的气流的逆向流动;由于吹风单元为智能控温冷暖风吹风机装置,故而不仅能够产生冷风,从而更好地满足正压腔内部温度的调节需求,即具有更高效的降温效果;还能够产生与正压腔中温度相适应的风,从而满足正压腔内部的气压调节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正压防爆柜本体;2、正压腔;3、测温探头;4、进风管;5、第一控制阀;6、排风管;7、第二控制阀;8、进风吹风罩;9、吹风孔;10、第一导风管;11、出风集风罩;12、排风孔;13、第二导风管;14、压力传感器;15、控制箱;16、控制器;17、直线滑台;18、连接套;19、第一安装架;20、第二安装架;21、第一加强杆;22、第二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清楚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

如图1所示,一种正压防爆柜内部温度过高的散热处理装置,包括正压防爆柜本体1、设置在正压防爆柜本体1内部的正压腔2、与正压腔2相适配的温度检测系统、与正压腔2相适配的散热系统,还包括正压控制系统;

所述温度检测系统包括设置在正压腔2内部的用于进行温度检测的至少一个测温探头3;

所述散热系统包括吹风单元、设置在正压防爆柜本体1的上端并与吹风单元的出风端相连接且延伸至正压腔2内部上端的进风管4、设置在进风管4上的第一控制阀5、设置在正压防爆柜本体1下端且延伸至正压腔2内部的排风管6、设置在排风管6上的第二控制阀7、设置在进风管4与排风管6之间且位于正压腔2中的散热单元;

所述散热单元包括设置在正压腔2上端的进风吹风罩8、设置在进风吹风罩8底部的吹风孔9、设置在进风吹风罩8的上端且与进风管4相连通的第一导风管10、设置在正压腔2下端的出风集风罩11、设置在出风集风罩11上端的排风孔12和设置在出风集风罩11下端且与排风管6相连通的第二导风管13;

所述正压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正压防爆柜本体1内部的若干个压力传感器14,还包括控制箱15和设置在控制箱15中的控制器16;所述测温探头3、吹风单元、第一控制阀5、第二控制阀7均分别与控制器16信号连接。

所述控制箱15为设置在正压腔2内部的隔爆外壳。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箱为设置在正压防爆柜本体的外侧壁上的壳体,所述壳体为防爆壳或非防爆壳。

所述正压防爆柜本体1对应于正压腔2位置的内侧壁上竖向设置有直线滑台17,所述直线滑台17位于进风吹风罩8与出风集风罩11之间,所述直线滑台17的滑座上设置有连接套18,所述连接套18上设置有对测温探头3进行固定的第一安装架19、用来对压力传感器14进行固定的第二安装架20。

所述进风吹风罩8的侧端设置有用来与正压防爆柜本体1的内侧壁上进行固定的第一加强杆21,所述出风集风罩11的侧端设置有用来与正压防爆柜本体1的内侧壁上进行固定的第二加强杆22。

所述第一控制阀5、第二控制阀7均为电磁阀。

所述第一控制阀5、第二控制阀7均为单向阀。

所述吹风单元为智能控温冷暖风吹风机装置。

所述进风吹风罩8为上小下大的四棱锥台形,所述出风集风罩11为上大下小的倒四棱锥台形。

所述控制器16可选用常用的89c51系列单片机,亦可选用现有的avr单片机,运用现有技术进行编程即可获得本申请所述的功能。

具体的,控制器16能够通过测温探头3对正压腔2中的温度进行检测,当发现正压腔2中的温度过高时,便会打开第一控制阀5、第二控制阀7、并启动吹风单元,吹风单元产生的冷风会依次经由进风管4、第一导风管10,抵达进风吹风罩8,并从吹风孔9向下吹出,从吹风孔9吹出的风会裹挟着正压腔2中的热量并在正压腔2中的向下流动,并通过排风孔12进入出风集风罩11,之后,依次经由第二导风管13、排风管6,排到正压防爆柜本体1的外部,从而实现对正压腔2的散热处理,即正压腔2内部温度的调节;一段时间后,控制器16通过测温探头3发现正压腔2中的温度恢复正常后,则会先关闭吹风单元,并接着关闭第一控制阀5、第二控制阀7,停止向正压腔2中鼓风的操作。

控制器16还能够通过压力传感器14对正压腔2中的压强进行检测,当发现正压腔2中的压强偏低时,则令第二控制阀7保持关闭,打开第一控制阀5,并启动吹风单元,向正压腔2中导入与正压腔2温度相适应的风,以此来提高正压腔2中的压强;一段时间后,控制器16通过压力传感器14发现正压腔中的压强恢复正常时,则会先关闭吹风单元,并接着关闭第一控制阀5,停止向正压腔2中鼓风的操作,即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还确保了正压腔2内功能单元的工作条件,在有效的发挥了温度调节功能的同时,还确保了正压腔2内部的正压压力的工作环境。

由于第一控制阀5、第二控制阀7均为电磁阀,故而能够方便地通过控制器16对第一控制阀5、第二控制阀7进行控制;由于第一控制阀5、第二控制阀7均为单向阀,故而能够很好地避免进风管4、排风管6中的气流的逆向流动;由于吹风单元为智能控温冷暖风吹风机装置,故而不仅能够产生冷风,从而更好地满足正压腔2内部温度的调节需求,即具有更高效的降温效果;还能够产生与正压腔2中温度相适应的风,从而满足正压腔2内部的气压调节的需求。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正压防爆柜内部温度过高的散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正压防爆柜本体、设置在正压防爆柜本体内部的正压腔、与正压腔相适配的温度检测系统、与正压腔相适配的散热系统,还包括正压控制系统;

所述温度检测系统包括设置在正压腔内部的用于进行温度检测的至少一个测温探头;

所述散热系统包括吹风单元、设置在正压防爆柜本体的上端并与吹风单元的出风端相连接且延伸至正压腔内部上端的进风管、设置在进风管上的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正压防爆柜本体下端且延伸至正压腔内部的排风管、设置在排风管上的第二控制阀、设置在进风管与排风管之间且位于正压腔中的散热单元;

所述散热单元包括设置在正压腔上端的进风吹风罩、设置在进风吹风罩底部的吹风孔、设置在进风吹风罩的上端且与进风管相连通的第一导风管、设置在正压腔下端的出风集风罩、设置在出风集风罩上端的排风孔和设置在出风集风罩下端且与排风管相连通的第二导风管;

所述正压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正压防爆柜本体内部的若干个压力传感器,还包括控制箱和设置在控制箱中的控制器;所述测温探头、吹风单元、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均分别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防爆柜内部温度过高的散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为设置在正压腔内部的隔爆外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防爆柜内部温度过高的散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为设置在正压防爆柜本体的外侧壁上的壳体。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正压防爆柜内部温度过高的散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压防爆柜本体对应于正压腔位置的内侧壁上竖向设置有直线滑台,所述直线滑台位于进风吹风罩与出风集风罩之间,所述直线滑台的滑座上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上设置有对测温探头进行固定的第一安装架、用来对压力传感器进行固定的第二安装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正压防爆柜内部温度过高的散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吹风罩的侧端设置有用来与正压防爆柜本体的内侧壁上进行固定的第一加强杆,所述出风集风罩的侧端设置有用来与正压防爆柜本体的内侧壁上进行固定的第二加强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正压防爆柜内部温度过高的散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均为电磁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正压防爆柜内部温度过高的散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均为单向阀。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正压防爆柜内部温度过高的散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单元为智能控温冷暖风吹风机装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正压防爆柜内部温度过高的散热处理装置,包括正压防爆柜本体、正压腔、温度检测系统、散热系统,还包括正压控制系统;温度检测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测温探头;散热系统包括吹风单元、进风管、第一控制阀、排风管、第二控制阀、散热单元;散热单元包括进风吹风罩、设置在进风吹风罩底部的吹风孔、设置在进风吹风罩的上端且与进风管相连通的第一导风管、设置在正压腔下端的出风集风罩、设置在出风集风罩上端的排风孔和设置在出风集风罩下端且与排风管相连通的第二导风管。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正压防爆柜内部温度过高的散热处理装置,能够根据正压柜内部实际温度实时控制散热装置的运行,从而确保正压柜内部的温度处于正常范围。

技术研发人员:高士昆;孙永圆;陈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阳特安防爆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30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154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