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申请涉及道路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层模块式检查井与道路同步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检查井是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的供电、给水、排水、排污、通讯、有线电视、煤气管、路灯线路等安装方便而设置的,便于定期检查附属构筑物。
3.目前,施工中常用的检查井多为砖块堆砌或者混凝土浇筑而成,进行道路的施工过程中,根据道路铺设要求间隔排布,并随着道路建设一同进行施工安装。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检查井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多边的道路情况以及自身的重力,长期的使用后,导致检查井存在沉降现象,检查井沉降导致与检查井连通的管道收到压迫进而产生破裂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少检查井的沉降,减少检查井沉降导致的管道破裂的情况出现,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层模块式检查井与道路同步施工方法。
6.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模块式检查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式检查井,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缓冲部、中间部和连接部,所述缓冲部、中间部和连接部相互连通,所述缓冲部的顶端设有支撑板,所述缓冲部与中间部之间设有缓冲组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组件对缓冲部受到的压力进行缓冲,降低压力对中间部的直接冲击力,减少检查井的沉降,减少出现检查井沉降导致的管道破裂的情况出现。
8.可选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套管和限位环,所述套管设置在缓冲部的底端,所述限位环设置在中间部的外壁上,所述中间部的顶端设置在套管内,所述中间部的外壁与套管的内壁贴合。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部受到来自地面的压力后,出现压力过大导致缓冲部沉降时,缓冲部带动套管沿中间部的外壁下滑,限位环对套管的下滑行程进行限制。缓冲部在中间部上能够上下滑动,极大得降低了压力模块式检查井的压迫作用,进一步减少检查井的沉降,进一步减少出现检查井沉降导致的管道破裂的情况出现。
10.可选的,所述中间部的侧壁上固定有预埋板。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土体内设置中间部的同时将预埋板埋在土体内,通过土体的压迫抵消一部分中间部受到的压力,提升中间部在土体内的稳定性,进一步减少检查井的沉降,进一步减少出现检查井沉降导致的管道破裂的情况出现。
12.可选的,每块所述预埋板的顶面与中间部的侧壁之间均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间隔排布有多块。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提升预埋板的抗变形能力,提升预埋板对中间部
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减少检查井的沉降,进一步减少出现检查井沉降导致的管道破裂的情况出现。
14.可选的,所述连接部的侧壁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壁上设有变形环,所述变形环内设有连接管。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管道与连接管连接,当模块式检查井出现沉降时,连接部下降带动变形环发生形变,使连接管与连接部侧壁之间的夹角适应连接部的沉降,缩小沉降对管道造成形变的影响。
16.可选的,所述连接部的外壁上固定有与连接孔连通的保护套,所述连接管设置在保护套内,所述保护套内壁与连接管的外壁贴合。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套对连接管的外壁进行保护,提升连接管与连接部连接处的连接强度,进一步缩小沉降对管道造成形变的影响。
18.可选的,所述中间部上设有波纹缓冲段。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波纹缓冲段对缓冲部和中间部的沉降进行缓冲,缩小缓冲部和中间部沉降对连接部影响,进一步缩小沉降对管道造成形变的影响。
20.可选的,所述连接部的内底面呈倒锥形,所述连接部的底端连通有排水管,所述连接部下方设有集水池,所述排水管与集水池连通。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部的底端呈锥形方便连接部内的积水排出,积水通过排水管排放至集水池内,减少连接部内的积水,减少积水导致的连接部沉降的情况出现。
22.可选的,所述中间部的底端设有热缩套,所述连接部的顶端设置在热缩套内。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缩套对连接部与中间部缝隙进行封闭,提升中间部与连接部连接的密封性,减少从缝隙中向模块式检查井内渗入的地下水,减少模块式检查井内的积水,减少出现积水导致的连接部沉降的情况。
24.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道路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道路施工方法,包括上述的一种模块式检查井,步骤一,根据施工设计要求在工厂预制模块式检查井;步骤二,开挖预埋坑,将预埋坑内土体夯实,将集水池设置在预埋坑内;步骤三,开挖沟槽,将管道与模块式检查井的连接部设置在沟槽内,并将管道与模块式检查井的连通,并对管道与模块式检查井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步骤四,铺筑路面,铺筑路面的过程中,将中间部叠置在连接部上,将缓冲部叠置在连接部上,并将路面铺平,在预制模块式检查井的井口设置井盖。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模块式检查井在道路施工过程中,随着道路施工进度,一同完成模块式检查井的设置,缩短模块式检查井的安装效率,有效缩短工期。
26.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缓冲部在中间部上上下滑动,对路面的压力进行缓冲,减少出现模块式检查井沉降导致管道破裂的情况出现;2.模块式检查井随着道路的铺设进度,共同完成模块式检查井的安装,有效缩短工期,提升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体现缓冲部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29.图3是体现连接部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缓冲部;2、中间部;3、连接部;4、缓冲组件;41、套管;42、限位环;5、支撑板;6、预埋板;7、加强筋;8、波纹缓冲段;9、热缩套;10、连接管;11、保护套;12、排水管;13、集水池;14、变形环。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模块式检查井。参照图1和图2,模块式检查井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缓冲部1、中间部2和连接部3,缓冲部1、中间部2和连接部3相互连通。缓冲部1的顶端设有支撑板5,缓冲部1的顶端设有限位段,限位段的底面与支撑板5的顶面抵接,支撑板5对缓冲部1受到的压力进行缓冲,提升缓冲部1的稳定性,减少出现缓冲部1沉降的情况。
33.参照图1和图2,缓冲部1与中间部2之间设有缓冲组件4,缓冲组件4包括套管41和限位环42,限位环42一体成型在中间部2的外壁上,套管41固定在缓冲部1的底端,中间部2的顶端插设在套管41内,中间部2的外壁与套管41的内壁贴合。当支撑板5和缓冲部1难以承受地面的压力出现沉降时,套管41沿着中间部2向下滑动,对地面的沉降进行缓冲,保持中间部2的稳定性。限位环42对套管41的滑动行程进行限制,对缓冲部1进行支撑,阻挡缓冲部1进一步下滑,提升缓冲部1的稳定性。
34.参照图1和图2,中间部2的外侧壁上固定有预埋板6。每块预埋板6的顶面与中间部2的外侧壁之间均设有加强筋7。预埋板6埋设在土体内,加强筋7提升预埋板6的强度,预埋板6和加强筋7对中间部2进行支撑,减少中间部2在压力作用下出现的沉降,减少模块式检查井的沉降幅度,减少出现模块式检查井沉降导致的管道的破裂的情况。
35.参照图1和图2,中间部2的中下端设有波纹缓冲段8,能够很好地对中间部2的沉降进行缓冲,减少中间部2沉降对连接部3造成的影响,进一步减少出现模块式检查井沉降导致的管道的破裂的情况。
36.参照图1和图3,中间部2的底端套设有热缩套9,连接部3的顶端插设在热缩套9内。热缩套9加热收缩后,热缩套9将中间部2与连接部3之间的缝隙封堵,减少地下水从中间部2与连接部3的缝隙中向连接部3内渗入,减少连接部3内的积水,减少出现由于积水导致的连接部3的沉降。
37.参照图1和图3,连接部3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多个连接孔沿连接部3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排布,每个连接孔的内壁上均设有变形环14,变形环14的内壁上一体成型有连接管10。连接管10方便管道与连接部3连通,当连接部3出现沉降时,连接部3带动变形环14发生形变,自动调整连接管10与连接部3之间的夹角,对连接部3的沉降进行缓冲,减少出现连接部3沉降导致的连接管10破裂或连接管10与管道断开的情况。
38.参照图1和图3,连接部3的外壁固定有与连接孔同轴连通的保护套11,连接管10设置在保护套11内,保护套11的内壁与连接管10的外壁过盈配合。保护套11对连接套管41与
连接部3的连接处进行保护,减少出现土体堵塞连接管10与变形环14之间的间隙的情况,保证变形环14的形变效果。
39.参照图1和图3,连接部3的内底面呈倒锥型,连接部3下方设有集水池13,连接部3的底端连通有排水管12,排水管12排布在内底面的底端,排水管12与集水池13连通。连接部3内出现积水情况时,倒锥型的内底面将积水引向排水管12,排水管12将积水引向集水池13,积水在集水池13内汇集,集水池13与污水管道连通,方便将积水及时排出,减少出现积水导致连接部3沉降的情况出现,减少出现连接部3沉降导致的管道破裂的情况出现。
40.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模块式检查井的实施原理为:进行道路施工的过程中,同步将模块式检查井设置在道路内。支撑板5对路面的压力进行支撑,当路面的压力较大时,缓冲部1带动套管41在中间部2上上下滑动,套管41与限位环42抵接辅助对缓冲部1进行支撑。预埋板6对中间部2进行支撑,阻挡中间部2的沉降,波纹缓冲段8对中间部2的沉降进行缓冲,提升中间部2的稳定性。连接管10与连接部3通过变形环14连接,连接管10在连接部3上能够进行一定幅度的摆动,减少出现连接部3沉降导致管道破裂的情况出现。
41.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道路施工方法,用于将上述的模块式检查井设置在道路内。
42.步骤一,根据施工设计要求在工厂预制模块式检查井。
43.步骤二,开挖预埋坑,将预埋坑内土体夯实,将集水池13设置在预埋坑内,并将排水管12连通在集水池13上,用胶带将排水管12的管口封堵,在集水池13上填土直至将集水池13完全埋没。
44.步骤三,在集水池13周围开挖沟槽,将管道与模块式检查井的连接部3设置在沟槽内,将排水管12管口的胶带去除,排水管12与连接部3连通,对排水管12与连接部3的缝隙处进行密封处理。将管道与连接管10连通,对管道与模块式检查井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
45.步骤四,铺筑道路,铺筑道路的过程中,根据道路铺筑高度将中间部2叠置在连接部3上,继续铺筑道路,将缓冲部1叠置在连接部3上,继续铺筑道路,并最终将路面铺平,缓冲部1的开口与路面平齐,在缓冲部1的井口设置井盖。
46.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块式检查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缓冲部(1)、中间部(2)和连接部(3),所述缓冲部(1)、中间部(2)和连接部(3)相互连通,所述缓冲部(1)的顶端设有支撑板(5),所述缓冲部(1)与中间部(2)之间设有缓冲组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式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4)包括套管(41)和限位环(42),所述套管(41)设置在缓冲部(1)的底端,所述限位环(42)设置在中间部(2)的外壁上,所述中间部(2)的顶端设置在套管(41)内,所述中间部(2)的外壁与套管(41)的内壁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式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2)的侧壁上固定有预埋板(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块式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预埋板(6)的顶面与中间部(2)的侧壁之间均设有加强筋(7),所述加强筋(7)间隔排布有多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式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的侧壁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壁上设有变形环(14),所述变形环(14)内设有连接管(1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块式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的外壁上固定有与连接孔连通的保护套(11),所述连接管(10)设置在保护套(11)内,所述保护套(11)内壁与连接管(10)的外壁贴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式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2)上设有波纹缓冲段(8)。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式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的内底面呈倒锥形,所述连接部(3)的底端连通有排水管(12),所述连接部(3)下方设有集水池(13),所述排水管(12)与集水池连通(13)。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式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2)的底端设有热缩套(9),所述连接部(3)的顶端设置在热缩套(9)内。10.一种道路施工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到9任一所述的一种模块式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根据施工设计要求在工厂预制模块式检查井;步骤二,开挖预埋坑,将预埋坑内土体夯实,将集水池设置在预埋坑内;步骤三,开挖沟槽,将管道与模块式检查井的连接部(3)设置在沟槽内,并将管道与模块式检查井的连通,并对管道与模块式检查井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步骤四,铺筑路面,铺筑路面的过程中,将中间部(2)叠置在连接部(3)上,将缓冲部(1)叠置在连接部(3)上,并将路面铺平,在预制模块式检查井的井口设置井盖。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道路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层模块式检查井与道路同步施工方法,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缓冲部、中间部和连接部,缓冲部、中间部和连接部相互连通,缓冲部的顶端设有支撑板,缓冲部与中间部之间设有缓冲组件。本申请具有减少检查井的沉降,减少检查井沉降导致的管道破裂的情况出现的效果。井沉降导致的管道破裂的情况出现的效果。井沉降导致的管道破裂的情况出现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丁永华 杨辰 丁邦耀 张华 韩益均 赵聪 朱哲理 吴昊 李同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市水城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25
技术公布日:2021/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3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