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鱼运输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5-03-24  25


本发明涉及活鱼运输,特别涉及一种活鱼运输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1、鲜活鱼类在长途运输过程中极易由于缺氧、污染等原因大量死亡,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在鲜活鱼类长途运输时,需要活鱼水以保证活鱼长途运输的成活率。现在技术中,采用车辆进行陆运的活鱼运输装置,常温下,活鱼和活鱼水的比例为1:6,鱼类对温度的变化存在一种应激反应,逐渐降低活鱼水温度后,活鱼会慢慢减少活动和较少摄食,当活鱼水的温度达到某一个温度时,活鱼开始处于一种接近休眠的状态,此时活鱼的新陈代谢比平常水温时会变得缓慢,所需要的耗氧量也很低,因此,活鱼和活鱼水的比例可以调整为1:4。一般活鱼运输装置需要到达多个目的地,不同目的地的活鱼需求量也不同,到达目的地后,一般在活鱼装置侧边设置排出口,打开排出口,利用水流把鱼快速地冲出。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活鱼和活鱼水一起排出,当只需要排出一部分鱼时,无法控制排出的水量,存在排出一部分的鱼而需要排出大量的活鱼水,剩下的活鱼水和活鱼比例过低,将对后续的运输产生不利影响,降低活鱼的成活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活鱼运输装置及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数量需求,排出相应数量的活鱼,在排出活鱼的同时回收活鱼水。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活鱼运输装置,包括运输箱,所述运输箱内设有至少两个水槽,所述水槽内均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水槽分别驱接有提升机构,所述水槽底部通过软管连接有三通管,若干个所述三通管互相转动连接,所述三通管两端分别转动设有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顶部铰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驱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一端盖底部铰接有第一电推杆,所述第一电推杆固定设置于运输箱底部,所述第二端盖底部铰接有第二电推杆,所述第二电推杆铰接于运输箱底部,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中间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设有筛孔,所述传送带和三通管的轴线重合,所述三通管均驱接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分别设于三通管侧面,所述水槽一侧设有蛋白质分离机构,所述运输箱侧面设有设备箱,所述设备箱内设有曝气机构、控温机构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液位传感器、提升机构、第一电推杆、第二电推杆、旋转机构、蛋白质分离机构、曝气机构、控温机构电连接。

4、优选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吊耳、丝杆、第一电机、第一齿轮以及皮带,水槽相对的两个侧面均设有吊耳,所述丝杆螺接于吊耳,其一端转动连接于运输箱底部,另一端穿过运输箱顶部且驱接于第一电机,所述第一齿轮套设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一齿轮通过皮带互相啮合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设于运输箱顶面。

5、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齿环、第二齿轮以及第二电机,所述齿环分别设于三通管端部,所述第二电机分别设于第一端盖、第二端盖以及三通管侧面,所述齿轮分别和齿环啮合且各自驱接于对应的第二电机的输出轴。

6、优选的,还包括除杂机构包括转轴、刷毛、第三电机、导管以及垃圾罐,所述转轴设于第一端盖内且位于传送带的下方,其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端盖,另一端穿过第一端盖且驱接于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设于第一端盖侧面,所述刷毛套设于转轴且末端和传送带底部底面抵接,所述垃圾罐设于运输箱底部,所述垃圾罐通过导管连通于第一端盖底部。

7、优选的,所述曝气机构包括曝气棒、分气管、主气管、风机以及进气管,所述曝气棒分别设于水槽底部,所述分气管连接于曝气棒和主气管,所述主气管连接于风机,所述风机设于设备箱顶部,所述进气管一端连接于风机,另一端穿过设备箱且延伸出外界。

8、优选的,所述控温机构包括出水管、冷水机构、阀门、循环泵、回水管以及温度传感器,所述出水管均分别连通于水槽底部,所述冷水机构、阀门以及循环泵依次设于出水管上,所述冷水机构设于设备箱侧壁,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设于水槽侧壁。

9、优选的,所述冷水机构包括热交换管、冷却管、压缩泵以及蒸发箱,所述热交换管套设于出水管,所述冷却管一端连接于热交换管一端,其另一端连接于热交换管另一端,所述压缩泵设于冷却管上,所述蒸发箱设于设备箱侧壁且位于冷却管一侧。

10、优选的,所述蛋白质分离机构包括排污管、水泵、文丘里管、空气管、蛋白质分离器、回流管、泡沫管以及泡沫运输箱,所述排污管一端分别连接于水槽底部,另一端连接于蛋白质分离器底部,所述水泵设于排污管,所述文丘里管设于排污管上且位于水泵和蛋白质分离器中间,所述空气管连接于文丘里管,所述空气管垂直设置,其端部开口处高于蛋白质分离器顶部,所述蛋白质分离器底部通过回流管分别连接于水槽,所述蛋白质分离器顶部通过泡沫管连通于泡沫运输箱,所述泡沫运输箱设于蛋白质分离器一侧。

11、优选的,还包括对开门,所述对开门设于运输箱的侧面,所述对开门位于出鱼机构的一侧。

12、一种使用上述活鱼运输装置的活鱼运输方法,其活鱼运输方法步骤包括以下:

13、s1、装鱼:将活鱼和活鱼水装进运输箱内的n个水槽中,使得每个水槽装的水量为单个水槽容积的n分之n-1;

14、s2、途中排鱼:启动提升机构将需要排鱼的水槽缓慢提升,水槽内的活鱼和活鱼水将通过软管流进三通管中,传送带将活鱼排出,活鱼水穿过传送带上的筛孔并通过软管流回其他水槽中;

15、s3、目的地排鱼:依次启动提升机构将相应的水槽缓慢提升,将水槽内的活鱼和活鱼水全部排出。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①可以根据不同的数量需求,通过提升机构和出鱼机构相互协调工作,可以按照需要分别排出不同水槽中的活鱼,在排出活鱼的同时回收活鱼水;

18、②四个活鱼水槽之间通过软管以及出鱼机构进行连通,四个活鱼水槽内的活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转移,优点在于,不断排出活鱼之后,剩下的活鱼和活鱼水的比例加大,有利于优化活鱼的生存空间,避免活鱼相互挤压导致的死亡。

19、③曝气机构不断从外界抽取新鲜空气并且通过气管连通曝气棒,空气从曝气棒上微孔排出,空气中的氧气不断溶解于活鱼水中,增加活鱼水的氧气含量,避免活鱼水氧气消耗导致缺氧,提高活鱼的生存时间;

20、④控温机构可以将水槽中的水抽出并经过换热器后进行降温,降温后的水经过回水管重新流回水槽中,形成冷却水循环,在水槽内设置温度传感器,只要温度低于10摄氏度,即可启动温控系统,进行冷却水循环降温,从而保持活鱼水稳定在10摄氏度左右,从而有利于活鱼长时间存活,减少运输中的损耗。

21、⑤蛋白质分离机构工作时,启动水泵,水泵通过排污管将水槽底部沉积的脏污抽出,脏污和活鱼水一起经过蛋白质分离器的作用,脏污颗粒形成泡沫并通过泡沫管流入一侧的泡沫运输箱中,经过蛋白质分离器的作用后,活鱼水不断经过回水管流回水槽中,经过不断循环,可以将脏污分离,达到保持活鱼水清洁的目的,避免活鱼的排泄物经过沉积和分解,并形成有毒物质,导致活鱼出现疾病而死亡。



技术特征:

1.一种活鱼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箱,所述运输箱内设有至少两个水槽,所述水槽内均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水槽分别驱接有提升机构,所述水槽底部通过软管连接有三通管,若干个所述三通管互相转动连接,所述三通管两端分别转动设有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顶部铰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驱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一端盖底部铰接有第一电推杆,所述第一电推杆固定设置于运输箱底部,所述第二端盖底部铰接有第二电推杆,所述第二电推杆铰接于运输箱底部,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中间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设有筛孔,所述传送带和三通管的轴线重合,所述三通管均驱接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分别设于三通管侧面,所述水槽一侧设有蛋白质分离机构,所述运输箱侧面设有设备箱,所述设备箱内设有曝气机构、控温机构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液位传感器、提升机构、第一电推杆、第二电推杆、旋转机构、蛋白质分离机构、曝气机构、控温机构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鱼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吊耳、丝杆、第一电机、第一齿轮以及皮带,水槽相对的两个侧面均设有吊耳,所述丝杆螺接于吊耳,其一端转动连接于运输箱底部,另一端穿过运输箱顶部且驱接于第一电机,所述第一齿轮套设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一齿轮通过皮带互相啮合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设于运输箱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鱼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齿环、第二齿轮以及第二电机,所述齿环分别设于三通管端部,所述第二电机分别设于第一端盖、第二端盖以及三通管侧面,所述齿轮分别和齿环啮合且各自驱接于对应的第二电机的输出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鱼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杂机构包括转轴、刷毛、第三电机、导管以及垃圾罐,所述转轴设于第一端盖内且位于传送带的下方,其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端盖,另一端穿过第一端盖且驱接于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设于第一端盖侧面,所述刷毛套设于转轴且末端和传送带底部底面抵接,所述垃圾罐设于运输箱底部,所述垃圾罐通过导管连通于第一端盖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鱼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机构包括曝气棒、分气管、主气管、风机以及进气管,所述曝气棒分别设于水槽底部,所述分气管连接于曝气棒和主气管,所述主气管连接于风机,所述风机设于设备箱顶部,所述进气管一端连接于风机,另一端穿过设备箱且延伸出外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鱼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机构包括出水管、冷水机构、阀门、循环泵、回水管以及温度传感器,所述出水管均分别连通于水槽底部,所述冷水机构、阀门以及循环泵依次设于出水管上,所述冷水机构设于设备箱侧壁,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设于水槽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活鱼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机构包括热交换管、冷却管、压缩泵以及蒸发箱,所述热交换管套设于出水管,所述冷却管一端连接于热交换管一端,其另一端连接于热交换管另一端,所述压缩泵设于冷却管上,所述蒸发箱设于设备箱侧壁且位于冷却管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鱼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质分离机构包括排污管、水泵、文丘里管、空气管、蛋白质分离器、回流管、泡沫管以及泡沫运输箱,所述排污管一端分别连接于水槽底部,另一端连接于蛋白质分离器底部,所述水泵设于排污管,所述文丘里管设于排污管上且位于水泵和蛋白质分离器中间,所述空气管连接于文丘里管,所述空气管垂直设置,其端部开口处高于蛋白质分离器顶部,所述蛋白质分离器底部通过回流管分别连接于水槽,所述蛋白质分离器顶部通过泡沫管连通于泡沫运输箱,所述泡沫运输箱设于蛋白质分离器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鱼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开门,所述对开门设于运输箱的侧面,所述对开门位于出鱼机构的一侧。

10.一种活鱼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一种活鱼运输装置进行,其活鱼运输方法步骤包括以下: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活鱼运输装置,包括运输箱,运输箱内设有至少两个水槽,水槽内均设有液位传感器,水槽分别驱接有提升机构,水槽底部通过软管连接有三通管,若干个三通管互相转动连接,三通管两端分别转动设有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第一端盖顶部铰接有密封盖,密封盖驱接有第三电机,第一端盖底部铰接有第一电推杆,第二端盖底部铰接有第二电推杆,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中间设有传送带,传送带设有滤水筛孔,三通管均驱接有转动机构,水槽连接有蛋白质分离机构,设备箱内设有曝气机构、控温机构以及控制器,通过提升机构提升不同水槽,利用三通管机构不仅能将活鱼快速排出,同时将活鱼水进行回收,保持活鱼和活鱼水的比例,从而提高活鱼运输的成活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劲平,杨志,苏曦,陈贤武,詹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亚农投海洋产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759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