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板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8-06  20


本技术涉及背光板生产,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板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背光源指的是在电子显示器后方添加的光源,它能够向前方投射光线,使显示器上的图像能够被观察者看到,背光源模组组装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检测。

2、授权公告号cn216816497u公开了一种背光板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和可放置背光板的台板,底座和台板通过支架连接,台板内设有第一空腔,台板放置有背光板的端面上阵列排布有连通第一空腔的第一通孔,台板上设置有可罩设于背光板上方的柔性材质制成可形变的罩体,台板上设置有连通第一空腔的出气结构,台板上还设有用于夹持背光板的固定结构,底座上设置有连接出气结构并可对第一空腔进行抽气的抽气装置。

3、现有的背光板检测装置不足之处在于:通过将薄膜盖在背光源上,吸附后不能有效对背光源进行固定,且背光源的电源线与检测设备的连接方式较为复杂、费事。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背光板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板检测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背光板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开设有预留槽,所述预留槽内部两侧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等距套设于预留槽两侧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位于预留槽内部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夹持板,所述连接杆位于底座内部的一端通过螺纹槽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和底座之间等距夹持有压缩弹簧;

4、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接线组件,所述接线组件包括通过螺栓固定于底座顶部一端的绝缘座,所述绝缘座内部两端嵌设有金属线套,所述金属线套内顶部和内底部均焊接有金属夹板。

5、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座顶部两端通过螺纹槽连接有陶瓷螺栓,所述陶瓷螺栓底端位于金属线套内部,所述绝缘座一侧两端贯穿开设有插槽;插槽的开设方便背光源的电源线插入金属线套内。

6、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板一端设置有导向弧边。

7、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一端设置有遮光组件,所述遮光组件包括焊接于底座两端的结构柱,所述结构柱外侧套设有结构架,所述结构架顶部胶合有黑镜片,所述结构架顶部两端通过螺纹槽连接有固定螺栓;拧紧固定螺栓可以对转动后的结构架进行固定。

8、进一步地,所述预留槽底部胶合有橡胶垫。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将待检测的背光源放在预留槽内,压缩弹簧通过限位板推动连接杆,连接杆移动推动夹持板将背光源夹持住,将背光源的电源线分别从插槽插入金属线套内,背光源的电源线端部进入金属线套内后插入金属夹板之间并被其夹持住,外部电源通过金属线套给予背光源供电,使其可以亮起,便于人员检测其工作时有无暗点,转动结构架使黑镜片移至底座上,黑镜片可以遮挡光线且不影响人员观察背光源工作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背光板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开设有预留槽(2),所述预留槽(2)内部两侧设置有夹持组件(3),所述夹持组件(3)包括等距套设于预留槽(2)两侧的连接杆(301),所述连接杆(301)位于预留槽(2)内部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夹持板(302),所述连接杆(301)位于底座(1)内部的一端通过螺纹槽连接有限位板(303),所述限位板(303)和底座(1)之间等距夹持有压缩弹簧(3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401)顶部两端通过螺纹槽连接有陶瓷螺栓(405),所述陶瓷螺栓(405)底端位于金属线套(402)内部,所述绝缘座(401)一侧两端贯穿开设有插槽(4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302)一端设置有导向弧边(3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一端设置有遮光组件(5),所述遮光组件(5)包括焊接于底座(1)两端的结构柱(503),所述结构柱(503)外侧套设有结构架(501),所述结构架(501)顶部胶合有黑镜片(502),所述结构架(501)顶部两端通过螺纹槽连接有固定螺栓(5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槽(2)底部胶合有橡胶垫(6)。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板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开设有预留槽,所述预留槽内部两侧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等距套设于预留槽两侧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位于预留槽内部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夹持板,所述连接杆位于底座内部的一端通过螺纹槽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和底座之间等距夹持有压缩弹簧。本技术通过连接杆、夹持板和压缩弹簧的设置,可以对待检测的背光源夹持住,通过金属线套和金属夹板的设置,便于背光源的电源线插入并与外部电源连接,且转动结构架使黑镜片移至底座上,黑镜片可以遮挡光线且不影响人员观察背光源工作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邓世美,胡伟,申屠航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美力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26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2358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