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脚踝关节康复器具技术,尤其是一种踝关节术后护理与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1、脚踝骨折或关节重建术后,需要抬高患肢5-10cm进行康复护理,目的是促进血液回流,避免肢体进一步肿胀。踝关节术后卧床时间较长,一般关节固定大约两周;出院后,患肢还需要100天左右的恢复期。恢复期内,患肢除了需要抬高以外,脚跟也不能着地行走。因此,早期的床上康复训练,是患者恢复下肢功能的关键。
2、下肢功能锻炼主要有股四头肌的主动收缩、踝泵运动等,其目的是帮助患者尽快的恢复肌肉力量,避免关节挛缩、僵硬。股四头肌的主动收缩训练,主要是刺激四头肌膝关节活动,如膝关节的弯曲、伸展运动;踝泵运动,是通过踝关节的活动起到像泵一样的作用,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消除肿胀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上述诸类康复训练都需要护理人员协助完成,护理强度大,很难实施规律训练,延缓了患者肢体康复时间。
3、公开技术中踝关节康复训练器械有不少类型,结构各异,效果不一。如专利公告号为cn109395327b,一种骨科脚踝关节康复训练器,包括放置板、魔术贴母面、绑紧带、魔术贴公面、轴承座、转杆等,放置板的前侧面连接有多个魔术贴母面,放置板的后侧面连接有多个绑紧带,绑紧带的前侧面连接有魔术贴公面,魔术贴公面与魔术贴母面配合,放置板的右侧面开有长条槽,长条槽内左右部均安装有两个轴承座。这种结构仅固定脚背部,主要还是由医务人员手工进行操作护理,工作强度大。又如专利公开号为cn113996023a,设计的一种主动型脚踝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有底板、支撑板、脚踏机构和负载机构,共设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分别固接于底板上表面左右两部,脚踏机构设置于底板前部上方,负载机构设置于底板上表面后部,脚踏机构和负载机构机械配合。这种纯机械传统,动作强度、幅度很难调整,且没有针对踝关节上下训练动作,康复部位比较单一。再有目前市场上的股四头肌训练装置,主要以训练椅为主,不适合患者卧床期间的训练。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踝关节术后护理与康复训练装置,它具有踝关节康复各群肌活动功能,以柔性动作为导向,强度、幅度可调,能自动或手动控制,适合坐姿、躺姿训练等特点。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踝关节术后护理与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布置在底座上的气泵以及控制器,其特征是底座上固定有滑轨,滑轨中设有直线电机组,直线电机组移动部分的上方设有支撑模座,支撑模座上设有脚模;所述脚模包括与支撑模座固定的定脚板,与定脚板根部铰接有动脚板,定脚板和动脚板之间设有推趾气囊。
3、前述的踝关节术后护理与康复训练装置中,作为优选,所述脚模上设有带魔术贴的绑带。
4、前述的踝关节术后护理与康复训练装置中,作为优选,所述脚模包括靴筒,靴筒正前为全敞开式开口,绑带位于靴筒上并设有若干条。
5、前述的踝关节术后护理与康复训练装置中,作为优选,所述脚模还包括靴面,靴面为捆绑式或敞开式搭扣结构。
6、前述的踝关节术后护理与康复训练装置中,作为优选,所述动脚板位于脚背部位设有弹性回位条,弹性回位条把定脚板和动脚板连接成一体。
7、前述的踝关节术后护理与康复训练装置中,作为优选,与所述底座配套设有鞍型气囊,鞍型气囊与气泵连接。
8、前述的踝关节术后护理与康复训练装置中,作为优选,所述推趾气囊为水滴形结构,推趾气囊通过输气管与气泵连接。
9、前述的踝关节术后护理与康复训练装置中,作为优选,所述推趾气囊与气泵连接的输气管为伸缩管。
10、前述的踝关节术后护理与康复训练装置中,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器上包括急停按钮、手动进按钮、手动退按钮、自动按钮、踝泵运动按钮,以及屈膝运动和鞍型气囊按钮。
11、前述的踝关节术后护理与康复训练装置中,作为优选,所述直线电机为平板式直线电机或u型槽式直线电机,滑轨中设有直线电机行程开关,直线电机接入直流安全电压。
12、本技术方案作为伤肢固定的脚模是一个开放的靴形,由定脚板和动脚板在脚跟部位形成铰接,之间设有水滴形或u形推趾气囊,以及弹性回位条,由推趾气囊和弹性回位条配合共同完成踝泵运动。脚模靴筒部分通过绑带把患肢和支撑模座固定,在直线电机组移动部分的往复动作下完成膝关节的弯曲、伸展运动。由于推趾气囊、直线电机移动距离均可调节,且气囊在作业过程中提供的是缓冲量较大的柔性力,更有利于逐渐有序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了患者治疗康复过程的舒适度,避免硬着力带来的次级伤害。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患者在休息期间,可以作为常态化肢体抬高器具使用,并根据医嘱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合理使用各动作或动作组合,进行规律地下肢功能锻炼,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消除肿胀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利于伤口快速愈合;弹性回位条、气囊等协同应用,有利于调整患肢支撑面、包裹性、动态柔性,大大提高了患者卧床期间的舒适度;康复训练期间,可以自主完成踝泵运动、膝关节弯曲、伸展等动作,单独控制的气囊,能自由调节充气量至最佳支撑状态,满足不同患者要求的合理动作幅度、频率等,保证治疗康复质量,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肌肉力量,避免出现关节挛缩、僵硬等问题,帮助患者尽早消除下肢术后肿胀;结构轻巧、转移方便,减轻了护理强度。
1.一种踝关节术后护理与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布置在底座上的气泵(4)以及控制器(6),其特征是底座上固定有滑轨(2),滑轨中设有直线电机组(3),直线电机组移动部分的上方设有支撑模座,支撑模座上设有脚模(5);所述脚模包括与支撑模座固定的定脚板(501),与定脚板根部铰接有动脚板(505),定脚板和动脚板之间设有推趾气囊(5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关节术后护理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脚模(5)上设有带魔术贴的绑带(5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踝关节术后护理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脚模(5)包括靴筒(508),靴筒正前为全敞开式开口,绑带(507)位于靴筒上并设有若干条。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踝关节术后护理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模(5)还包括靴面,靴面为捆绑式或敞开式搭扣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关节术后护理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脚板(505)位于脚背部位设有弹性回位条(502),弹性回位条把定脚板(501)和动脚板连接成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关节术后护理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是,与所述底座(1)配套设有鞍型气囊(8),鞍型气囊与气泵(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关节术后护理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趾气囊(504)为水滴形结构,推趾气囊通过输气管(503)与气泵(4)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踝关节术后护理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趾气囊(504)与气泵(4)连接的输气管(503)为伸缩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关节术后护理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6)上包括急停按钮(601)、手动进按钮(602)、手动退按钮(603)、自动按钮(604)、踝泵运动按钮(607),以及屈膝运动按钮(606)和鞍型气囊按钮(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