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车辆悬架,特别涉及一种悬架系统的螺旋弹簧安装结构、悬架系统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1、车辆悬架系统的作用是传递在车轮和车架(或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且缓和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车身)的冲击载荷,削弱由此引起的承载系统的振动,以保证车辆平顺行驶。
2、传统的独立悬架空间设计较为紧凑,为优化布置空间,悬架系统中的缓冲块多布置在螺旋弹簧的内部。当车辆发生振动时,缓冲块与螺旋弹簧的下托盘的凸台接触。受螺旋弹簧的外径布置影响,凸台的尺寸受限,缓冲块与凸台相接触时,在极限状态存在缓冲块压偏、错位、脱出的风险,影响缓冲块的使用耐久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悬架系统的螺旋弹簧安装结构,旨在提高该安装结构的使用耐久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悬架系统的螺旋弹簧安装结构包括:
3、上弹簧垫,用于与车身抵接;
4、下托盘,用于与拖曳臂总成相连接,所述下托盘内设有下凸台;以及
5、螺旋弹簧,套设于所述上弹簧垫和所述下弹簧垫之间,所述螺旋弹簧内套设有缓冲块总成,所述缓冲块总成的上端与所述上弹簧垫相抵接;
6、其中,所述下凸台朝向所述上弹簧垫的一端的外侧壁套设有下弹簧垫,以使所述螺旋弹簧压缩,所述缓冲块总成的下端与所述下凸台的上表面和所述下弹簧垫的上表面相接触。
7、可选地,所述下弹簧垫的上表面的最低点高于所述下凸台的上表面。
8、可选地,自车头向车尾方向,所述下弹簧垫的上表面向下倾斜设置。
9、可选地,所述下弹簧垫的上表面设有加强板。
10、可选地,所述加强板为钢板。
11、可选地,所述下弹簧垫的外侧壁设置有防脱块,所述防脱块与所述螺旋弹簧抵接。
12、可选地,沿所述下弹簧垫的外侧壁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防脱块。
13、可选地,所述下凸台包括相连接的连接盘和凸台本体,所述连接盘与所述下托盘相连接,所述下弹簧垫套设于所述凸台本体朝向所述上弹簧垫的一端的外侧壁,所述凸台本体的外侧壁内凹设置。
14、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悬架系统,包括:副车架总成、转向节总成、下控制臂总成、减振器总成以及所述的悬架系统的螺旋弹簧安装结构,所述下控制臂总成的一端与所述副车架总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向节总成相连接;所述减振器总成和所述悬架系统的螺旋弹簧安装结构均设于所述下控制臂总成的内腔中,且两者间隔设置。
15、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悬架系统。
16、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通过将下弹簧垫套设在下凸台朝向上弹簧垫的一端的外侧壁,从而使得下凸台和缓冲块总成相接触时,缓冲块总成下端的接触面,为下凸台的上表面和下弹簧垫的上表面,从而增加了缓冲块总成压缩过程中的接触面积。如此,在压缩过程中,避免了缓冲块总成的部分下表面的悬空,造成的缓冲块总成压偏的问题,提高了缓冲块总成的受力均匀性,避免了缓冲块总成的开裂失效;降低了缓冲块总成的全部下表面的悬空,造成的缓冲块总成脱出的风险,进而降低了对缓冲块总成的损坏,提高了缓冲块总成的疲劳耐久性,提高了悬架系统的螺旋弹簧安装结构的使用耐久性,降低了使用成本。另一方面,如此设置,降低了缓冲块总成的压偏、错位和脱出的风险,也保证了缓冲块总成的缓冲作用,提高了车辆的使用舒适性。
1.一种悬架系统的螺旋弹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系统的螺旋弹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弹簧垫的上表面的最低点高于所述下凸台的上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系统的螺旋弹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弹簧垫的上表面倾斜设置。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悬架系统的螺旋弹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弹簧垫的上表面设有加强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架系统的螺旋弹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为钢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系统的螺旋弹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弹簧垫的外侧壁设置有防脱块,所述防脱块与所述螺旋弹簧抵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悬架系统的螺旋弹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下弹簧垫的外侧壁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防脱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系统的螺旋弹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凸台包括相连接的连接盘和凸台本体,所述连接盘与所述下托盘相连接,所述下弹簧垫套设于所述凸台本体朝向所述上弹簧垫的一端的外侧壁,所述凸台本体的外侧壁内凹设置。
9.一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副车架总成、转向节总成、下控制臂总成、减振器总成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架系统的螺旋弹簧安装结构,所述下控制臂总成的一端与所述副车架总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向节总成相连接;所述减振器总成和所述悬架系统的螺旋弹簧安装结构均设于所述下控制臂总成的内腔中,且两者间隔设置。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悬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