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元数据融合的共建花园选址评价方法及装置

专利2025-10-19  3


本发明涉及共建花园选址评价,特别是指一种基于多元数据融合的共建花园选址评价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1、共建花园即为全民共享共治的开放空间,是社区生态、休闲、娱乐、互动的绿色公共平台;同时,通过共建过程中人与人、与植物、与自然的互动,共建花园可实现邻里交往、代际交融、心灵疗愈、生态修复和空间有机更新等多方面价值;现有的共建花园的选址没有充分考虑上述共建花园传导的社会和环境价值的实现,共建花园的社会及环境价值涉及到优质生态的社区空间、和谐温暖的邻里氛围和共享包容的社区自治等几个主题,其价值的实现涉及到环境基础、生态基础、人文基础等几个维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元数据融合的共建花园选址评价方法及装置,弥补了现有技术中对花园选址评价的缺陷。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3、第一方面,一种基于多元数据融合的共建花园选址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4、获取目标区域共建花园选址评价数据,并进行统计,以得到选址地点的总体评价值;

5、根据选址地点的总体评价值,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6、使用评价指标体系,对目标区域选址进行分类评价,以得到每个分类的评价值;

7、将每个分类的评价值进行汇总和排序。

8、进一步的,获取目标区域共建花园选址评价数据,并进行统计,以得到选址地点的总体评价值,包括:

9、获取选址地点的地理坐标、道路交通数据、土地利用数据、选址地点照片和选址所在区域物业管理费用数据;

10、将获取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得到预处理后的评价数据;

11、根据数据类型,分为建成环境地理数据、图像数据和查询信息,分别进行评价数据统计,以得到统计结果;

12、对于统计结果中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数值范围限制在0到5之间;

13、将环境基础、生态基础和人文基础三个维度内的指标分别计算平均值,以得到选址地点在每个维度的整体评价值;

14、最后计算每个维度评价值的总和,以得到选址地点的总体评价值。

15、进一步的,根据选址地点的总体评价值,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包括:

16、根据选址地点的总体评价值,将评价指标分为环境基础、生态基础和人文基础三个维度;

17、在每个评价维度下,确定具体的评价指标;

18、确定每个评价指标的权重;

19、确定评价方法,以得到评价指标体系。

20、进一步的,使用评价指标体系,对目标区域选址进行分类评价,以得到每个分类的评价值,包括:

21、获取第一场地支路网长度和缓冲区面积;

22、将第一场地的支路网长度除以缓冲区面积,得到第一场地的支路网密度;

23、获取第一场地的土地利用比例;

24、根据第一场地的土地利用比例,使用熵值法,计算得到土地利用混合度值;

25、将第一场地的支路网密度值和土地利用混合度值相加,得到第一场地的环境基础评价值。

26、进一步的,使用评价指标体系,对目标区域选址进行分类评价,以得到每个分类的评价值,还包括:

27、获取第一场地公园绿地面积和缓冲区面积;

28、将第一场地公园绿地面积除以缓冲区面积,得到第一场地公园绿地密度;

29、通过现场实地观察,根据种植分布程度,划分为五个程度,分别记分,以得到内部植被丰富度;

30、通过现场实地观察,根据市政设施分布和硬化,划分为五个程度,分别记分,以得到市政设施分布和硬化度;

31、通过现场实地观察,根据光照充足度程度,划分为五个程度,分别记分,以得到光照充足度;

32、将第一场地公园绿地密度、内部植被丰富度、市政设施分布和硬化度、光照充足度相加,得到第一场地生态基础评价值。

33、进一步的,使用评价指标体系,对目标区域选址进行分类评价,以得到每个分类的评价值,还包括:

34、获取第一场地居住用地面积和缓冲区面积;

35、将第一场地居住用地面积除以缓冲区面积,以得到第一场地居住用地密度;

36、获取第一场地城中村用地面积和缓冲区面积;

37、将第一场地城中村用地面积除以缓冲区面积,得到第一场地城中村用地占比;

38、获取第一场地所在区域物业管理费用,分为五个程度,分别记分,以得到管理维护完备度;

39、将第一场地居住用地密度、城中村用地占比、物业管理费用相加,得到第一场地人文基础评价值。

40、进一步的,将每个分类的评价值进行汇总和排序,包括:

41、分别计算得出每个场地的环境基础评价值、生态基础评价值和人文基础评价值;

42、将环境基础评价值、生态基础评价值和人文基础评价值汇总,得到总体评价值;

43、根据总体评价值,将每个场地进行从小到大的排序。

44、第二方面,一种基于多元数据融合的共建花园选址评价装置,包括:

45、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区域共建花园选址评价数据,并进行统计,以得到选址地点的总体评价值;

46、处理模块,用于根据选址地点的总体评价值,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使用评价指标体系,对目标区域选址进行分类评价,以得到每个分类的评价值;将每个分类的评价值进行汇总和排序。

47、第三方面,一种计算设备,包括:

48、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49、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方法。

50、第四方面,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

51、本发明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52、本发明对共建花园的选址情况进行评价分析,进而弥补了现有技术中对花园选址评价的缺陷,从而保障共建花园选址分析结果的精确性,为进一步开展共建花园规划设计提供了方向,实现从评估对设计的传导和指引作用;本发明保障共建花园选址符合传导的社会和环境价值,促进花园实现优质生态的社区空间、和谐温暖的邻里氛围和共享包容的社区自治,从而提高共建花园空间的社会、生态和人文效益,包括:可达性、环境安全性、群体包容性、植物生长适宜性、最大程度促进空间公平共享更多人群。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多元数据融合的共建花园选址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元数据融合的共建花园选址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目标区域共建花园选址评价数据,并进行统计,以得到选址地点的总体评价值,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元数据融合的共建花园选址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选址地点的总体评价值,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元数据融合的共建花园选址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评价指标体系,对目标区域选址进行分类评价,以得到每个分类的评价值,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多元数据融合的共建花园选址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评价指标体系,对目标区域选址进行分类评价,以得到每个分类的评价值,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多元数据融合的共建花园选址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评价指标体系,对目标区域选址进行分类评价,以得到每个分类的评价值,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元数据融合的共建花园选址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每个分类的评价值进行汇总和排序,包括:

8.一种基于多元数据融合的共建花园选址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元数据融合的共建花园选址评价方法及装置,涉及共建花园选址评价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共建花园选址评价数据,并进行统计,以得到选址地点的总体评价值;根据选址地点的总体评价值,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使用评价指标体系,对目标区域选址进行分类评价,以得到每个分类的评价值;将每个分类的评价值进行汇总和排序。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元数据融合的共建花园选址评价方法及装置,弥补了现有技术中对花园选址评价的缺陷。

技术研发人员:刘堃,刘美,许哲瑶,张鑫越,柴頔生,杜雅星,代少义,张琪,许晓淇,张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2412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