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的胫骨定位器

专利2025-10-19  6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进行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套扎复位手术时使用的胫骨定位器,属于骨科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1、后交叉韧带起于股骨内侧髁外侧面,止于胫骨髁间隆突的后方,主要功能是限制胫骨相对于股骨的后移。由于后交叉韧带与胫骨的附着范围广且粘附力强,因此创伤性撕脱骨折通常发生在该部位。这种损伤会导致膝关节不稳定,如果没有适当的治疗,长期来看可能会加速膝关节退变。为了恢复膝关节结构及稳定性,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时需积极采用关节镜套扎复位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块。

2、关节镜下套扎复位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的难点在于撕脱骨块下方骨折线位于胫骨近端后侧、胫骨平台下方(如图5所示),此部位位置深,关节镜下视野欠佳,且通常需建立双隧道,即撕脱骨折块下方内、外侧各建立一个胫骨骨隧道进行8字套扎固定以期达到更好的复位效果(如图6所示),这就增加了临床医生的操作难度。由于没有专用的定位器,目前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建立胫骨骨隧道的器械大多仍在使用后交叉韧带重建时的胫骨定位器,常见的厂商为施乐辉、强生、arthrex等,均为通过定位器定位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块下方,分别于骨折线下方内外两侧打入导针后,使用对应粗细的胫骨骨道钻头建立胫骨骨隧道。对于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套扎复位手术,定位精确的骨道是手术成功的最重要保证。目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时的定位器术中均需要术者手持定位器,维持位置不变,同时助手钻取导针。此操作对医护人员手的稳定性要求较高,一旦助手在钻取导针时发生移动,可能导致导针位置偏差,增加了手术失败的可能性。临床上对于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的患者来说,往往为青中年病患,骨质强度较好,且胫骨皮质较厚,钻取难度较大,钻取不顺利时,术者常常难以保持长时间位置不动,助手也难以保持角度一直不变,这些因素均可能导致导针方向以及出点发生改变,影响手术效果。而且后交叉韧带撕脱骨块下方骨折线较后交叉韧带止点位置更深,使用后交叉韧带重建时的胫骨定位器,因其管状固定臂较短,不能准确定位于撕脱骨折线下方,往往因其长度较短,定位于骨折线上,最终导致套扎复位时难以解剖复位。

3、此外,使用后交叉韧带重建的胫骨定位器制备好一侧胫骨骨隧道后,还需要再次制备另一侧胫骨骨隧道,两个骨隧道的制备过程完全相同,因关节镜下膝关节后方空间有限,此过程费时费力,不仅降低了手术效率,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患者的痛苦,而且无法保证手术效果。因此设计一种定位精确、操作方便,适用于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的胫骨定位器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的胫骨定位器,以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效率,保证手术效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的胫骨定位器,包括弧形定位架、管状固定臂、定位块、横向滑块、管状定位臂和导向筒,所述定位架置于患者膝关节前方,所述固定臂的前端与定位架的上端固定连接,后端抵住患者后交叉韧带撕脱骨块下方胫骨,所述定位块连接在定位架的中部,所述横向滑块滑动穿过定位块上的横向通孔,在定位块上设有与横向滑块相对应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臂的后端抵住患者的胫骨前部,前端滑动穿过横向滑块上的通孔并由锁紧螺钉锁紧;所述导向筒的前端与定位架的下端固定连接,后端指向固定臂后端的进线口。

4、上述用于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的胫骨定位器,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横向定位销、挡片、横向定位弹簧和封板,在定位块上设有定位机构安装槽,在横向滑块上设有多个横向排列的横向定位孔,所述横向定位弹簧位于定位机构安装槽内,所述封板封堵在定位机构安装槽的槽口上,所述横向定位销的一端设有横向调节拉盘,另一端依次滑动穿过封板的中心孔、横向定位弹簧和定位机构安装槽底部通孔后插入一个横向定位孔中,所述挡片固定在横向定位销中部,横向定位弹簧的一端顶住挡片,另一端顶住封板。

5、上述用于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的胫骨定位器,所述定位块滑动套装在定位架的中部并通过定位装置与定位架连接,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盖板、纵向定位弹簧、纵向定位销和挡盘,在定位块上设有定位装置安装槽,在定位架上设有多个沿定位块的滑动方向排列的纵向定位孔,所述纵向定位弹簧位于定位装置安装槽内,所述盖板封盖在定位装置安装槽的槽口上,所述纵向定位销的一端设有纵向调节拉盘,另一端依次滑动穿过盖板的中心孔、纵向定位弹簧和定位装置安装槽底部通孔后插入一个纵向定位孔中,所述挡盘固定在纵向定位销中部,纵向定位弹簧的一端顶住挡盘,另一端顶住盖板。

6、上述用于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的胫骨定位器,所述定位块与横向滑块之间、定位块与定位架之间均为过渡配合。

7、上述用于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的胫骨定位器,所述固定臂的前端与定位架的上端通过上定位座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筒的前端与定位架的下端通过下定位座固定连接。

8、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架可通过定位块、横向滑块、定位臂和导针固定在胫骨上,不需要术者长时间手持定位器,制备好一个骨隧道后,通过调节横向滑块的位置使定位架横移,将定位架和固定臂快速移动到制备另一骨隧道的位置,同后交叉韧带重建时的胫骨定位器相比,可大大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效率,保证手术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的胫骨定位器,其特征是,包括弧形定位架(8)、管状固定臂(16)、定位块(9)、横向滑块(19)、管状定位臂(10)和导向筒(13),所述定位架(8)置于患者膝关节前方,所述固定臂(16)的前端与定位架(8)的上端固定连接,后端抵住患者后交叉韧带撕脱骨块下方胫骨,所述定位块(9)连接在定位架(8)的中部,所述横向滑块(19)滑动穿过定位块(9)上的横向通孔,在定位块(9)上设有与横向滑块(19)相对应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臂(10)的后端抵住患者的胫骨前部,前端滑动穿过横向滑块(19)上的通孔并由锁紧螺钉(30)锁紧;所述导向筒(13)的前端与定位架(8)的下端固定连接,后端指向固定臂(16)后端的进线口(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的胫骨定位器,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横向定位销(20)、挡片(21)、横向定位弹簧(23)和封板(25),在定位块(9)上设有定位机构安装槽(31),在横向滑块(19)上设有多个横向排列的横向定位孔(27),所述横向定位弹簧(23)位于定位机构安装槽(31)内,所述封板(25)封堵在定位机构安装槽(31)的槽口上,所述横向定位销(20)的一端设有横向调节拉盘(24),另一端依次滑动穿过封板(25)的中心孔、横向定位弹簧(23)和定位机构安装槽(31)底部通孔后插入一个横向定位孔(27)中,所述挡片(21)固定在横向定位销(20)中部,横向定位弹簧(23)的一端顶住挡片(21),另一端顶住封板(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的胫骨定位器,其特征是,所述定位块(9)滑动套装在定位架(8)的中部并通过定位装置与定位架(8)连接,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盖板(14)、纵向定位弹簧(15)、纵向定位销(28)和挡盘(29),在定位块(9)上设有定位装置安装槽(32),在定位架(8)上设有多个沿定位块(9)的滑动方向排列的纵向定位孔(22),所述纵向定位弹簧(15)位于定位装置安装槽(32)内,所述盖板(14)封盖在定位装置安装槽(32)的槽口上,所述纵向定位销(28)的一端设有纵向调节拉盘(26),另一端依次滑动穿过盖板(14)的中心孔、纵向定位弹簧(15)和定位装置安装槽(32)底部通孔后插入一个纵向定位孔(22)中,所述挡盘(29)固定在纵向定位销(28)中部,纵向定位弹簧(15)的一端顶住挡盘(29),另一端顶住盖板(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的胫骨定位器,其特征是,所述定位块(9)与横向滑块(19)之间、定位块(9)与定位架(8)之间均为过渡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的胫骨定位器,其特征是,所述固定臂(16)的前端与定位架(8)的上端通过上定位座(17)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筒(13)的前端与定位架(8)的下端通过下定位座(12)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的胫骨定位器,包括弧形定位架、管状固定臂、定位块、横向滑块、管状定位臂和导向筒,所述固定臂的前端与定位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连接在定位架的中部,所述横向滑块滑动穿过定位块上的横向通孔,在定位块上设有与横向滑块相对应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臂的后端抵住患者的胫骨前部,前端滑动穿过横向滑块上的通孔并由锁紧螺钉锁紧;所述导向筒的前端与定位架的下端固定连接,后端指向固定臂后端的进线口。本技术的定位架可通过定位臂和导针固定在胫骨上,制备好一个骨隧道后,通过调节横向滑块的位置将定位架快速移动到制备另一骨隧道的位置,可大大提高手术效率,保证手术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董江涛,郑义,张壮岱,牛映祯,郑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929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2415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