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使用的物流用仓储转运框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41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使用的物流用仓储转运框体。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在网上购物,那么卖家就需要及时的分拣出消费者需要的物品,相匹配的仓储物流也在时刻变化着。随着电子商务购物的增多,物流量也越来越大,货物的种类也丰富多彩,尤其是装载碗的框体,无法固定碗,这样在运输过程中,易发生碰撞,货物的损坏率较高,装载碗的框体较大,无法拆卸,在无货物装载时,占用空间资源,工作人员管理起来较难。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1076865u公开了一种方便使用的物流用仓储转用框体,包括底座、固定架,所述底座为矩形盒状,在底座顶部两对角线上均设有滑槽,滑槽为条形,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挡板,挡板为圆柱形,所述滑槽内卡设有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固定架、扭力弹簧、连杆、限位钩板、活动板,所述固定架的前端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连杆贯穿设置于固定块两侧中部,限位板上端两侧外表面的有凸起块,限位板的凸起块与连杆贯穿连接,本实用新型能能根据碗的大小调节支架,碗能够被支架固定,使其在运输过程中碗不易发生碰撞,极大降低碗的损坏率,节省成本,在无货物时,可以拆卸放置,提高空间的利用率,以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但是该装置底座尺寸固定,转运小尺寸碗时占地面积过大,影响转运时的装载量,降低了转运效率,且通过弹簧和挡板的配合对碗进行固定,稳定性较差,易使碗破损。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使用的物流用仓储转运框体,解决了现有装置底座尺寸固定,转运小尺寸碗时占地面积过大,影响转运时的装载量,降低了转运效率,且通过弹簧和挡板的配合对碗进行固定,稳定性较差,易使碗破损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使用的物流用仓储转运框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开设有三组紧固槽,三组所述紧固槽上方分别开设有三组锁定槽,三组所述锁定槽下表面均与紧固槽上表面连通,三组所述锁定槽上方分别开设有三组观察槽,三组所述观察槽底部均与锁定槽上表面连通,三组所述观察槽顶部贯穿底板上表面,所述底板外侧分别设置有三组侧方固定装置,所述侧方固定装置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顶部外表面与锁定槽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板底部与偏心板内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偏心板外侧面与托块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托块上表面与立柱下表面固定连接,三组所述立柱的外侧设置有连接锁,所述连接锁包括锁体,所述锁体上表面贯穿开设有一组滑孔,所述立柱穿过滑孔并与锁体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锁体外侧面开设有锁芯孔,所述锁芯孔内部设置有锁头,所述锁头的外表面与锁体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锁头的外侧面与连接杆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外部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内侧面与锁头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的外侧面与隔板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外表面与锁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外侧设置有控制块,所述控制块的内侧面与连接杆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锁头的内侧面与立柱的外表面卡接,三组所述锁体内侧面分别与三组伸缩杆的外侧面固定连接,三组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均与顶板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块水平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组限位柱,该两组限位柱的内侧面均与控制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锁芯孔水平方向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两组定向槽,两组限位柱可在两组定位槽内滑动,该两组定位槽的长度与锁头的行程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锁芯孔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两组限位槽,该两组限位槽截面尺寸与两组定位槽截面尺寸相匹配,两组限位槽的长度等于两组限位柱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控制块的外侧设置有拉环,该拉环的内侧面与控制块的外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三组所述托块的上表面和顶板的下表面均设置有一组泡沫板,该四组泡沫板的外表面分别与三组托块的上表面和顶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使用的物流用仓储转运框体,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方便使用的物流用仓储转运框体,通过底板、观察槽、锁定槽、紧固槽和侧方固定装置的配合,使得装置的最大占地面积可以根据转运的碗具的尺寸变化而进行调节,减小了装置使用期间的占地面积,提高了转运工具的装载量,提高了转运效率,节省了转运成本,通过伸缩杆和顶板的配合,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提高了对碗具的保护性。

2、该方便使用的物流用仓储转运框体,通过侧方固定装置和连接锁的配合,使得该装置的连接和拆卸更便捷,通过对侧方固定装置数量的限定,使得该装置对碗具的支撑更稳定,通过泡沫板的使用提高了装置调节的容错率,提高了装置对碗具的保护性,降低了碗具转运破损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板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方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锁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a处结构示意放大图。

图中:1、底板;2、观察槽;3、锁定槽;4、紧固槽;5、侧方固定装置;501、限位板;502、偏心板;503、托块;504、立柱;6、连接锁;601、锁体;602、滑孔;603、锁芯孔;604、锁头;605、连接杆;606、压缩弹簧;607、隔板;608、控制块;7、伸缩杆;8、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使用的物流用仓储转运框体,包括底板1,底板1底部开设有三组紧固槽4,三组紧固槽4上方分别开设有三组锁定槽3,三组锁定槽3下表面均与紧固槽4上表面连通,三组锁定槽3上方分别开设有三组观察槽2,三组观察槽的两侧均设置有一组刻度尺,该刻度尺的底部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观察刻度尺与限位板501的相对位置对装置的尺寸进行调节,三组观察槽2底部均与锁定槽3上表面连通,三组观察槽2顶部贯穿底板1上表面,底板1外侧分别设置有三组侧方固定装置5,侧方固定装置5包括限位板501,限位板501顶部外表面与锁定槽3内壁滑动连接,限位板501底部与偏心板502内侧内壁转动连接,偏心板502内侧面为半圆曲面,限位板501与偏心板502连接的中心点位于半圆曲面圆心的下方,偏心板502外侧面与托块503内侧面固定连接,托块503上表面与立柱504下表面固定连接,三组立柱504的外侧设置有连接锁6,连接锁6包括锁体601,锁体601上表面贯穿开设有一组滑孔602,立柱504穿过滑孔602并与锁体601内壁滑动连接,锁体601外侧面开设有锁芯孔603,锁芯孔603内部设置有锁头604,锁头604的外表面与锁体601内壁滑动连接,锁头604的外侧面与连接杆605的内侧面固定连接,连接杆605外部设置有压缩弹簧606,压缩弹簧606的内侧面与锁头604的外侧面固定连接,压缩弹簧606的外侧面与隔板607的内侧面固定连接,隔板607的外表面与锁体601内壁固定连接,隔板607外侧设置有控制块608,控制块608的内侧面与连接杆605的外侧面固定连接,锁头604的内侧面与立柱504的外表面卡接,三组锁体601内侧面分别与三组伸缩杆7的外侧面固定连接,三组伸缩杆7的外表面均与顶板8的内壁滑动连接。

具体的,为了便于控制锁头604的角度和位置,控制块608水平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组限位柱,该两组限位柱的内侧面均与控制块60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通过对限位柱位置的限制从而间接控制锁头604的角度和位置。

具体的,为了保证锁头604以正确的角度与立柱504进行卡接,锁芯孔603水平方向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两组定向槽,两组限位柱可在两组定位槽内滑动,该两组定位槽的长度与锁头604的行程相匹配从而保证锁头604以特定角度滑动。

具体的,为了便于解除锁头604与立柱504的卡接状态,锁芯孔603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两组限位槽,该两组限位槽截面尺寸与两组定位槽截面尺寸相匹配,两组限位槽的长度等于两组限位柱的直径,通过拉出限位柱并将限位柱置于限位槽内,从而使避免锁头604与立柱504接触。

具体的,为了便于控制锁头604的运动,控制块608的外侧设置有拉环,该拉环的内侧面与控制块608的外侧面固定连接。

具体的,为了提高装置对碗的保护性,三组托块503的上表面和顶板8的下表面均设置有一组泡沫板,该四组泡沫板的外表面分别与三组托块503的上表面和顶板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向下方旋转偏心板502的外侧,因偏心板502内侧为偏心设计,从而使限位板501与锁定槽3底部的接触松动,通过观察槽2和观察槽2两侧的刻度尺对限位板501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对限位板501位置的调节从而使装置适应碗具的尺寸,确定限位板501位置后向上旋转偏心板502,至偏心板502旋转至水平位置,限位板501与锁定槽3紧密接触并被固定,该装置尺寸调节及固定完成,将碗具倒置放置于装置内,使碗具开口的边缘与托块503上方的泡沫板接触,依次将碗具放置于装置内部,将顶板8移至装置上方,拉动伸缩杆7使三组滑孔602的位置分别与三组立柱504的位置相对应,向下移动顶板8,伸缩杆7及连接锁6同步移动,使三组立柱504分别穿过三组滑孔602,受立柱504和锁头604的共同影响,锁头604向滑孔602外侧滑动使顶板8顺利下移,至顶板8下方的泡沫板与碗具顶部紧密接触,在压缩弹簧606的作用下,锁头604与立柱504卡住,碗具的固定作业完成,向外拉动拉环使锁头604与立柱504分离,至限位柱位于锁体601外部,将拉环旋转使限位柱的位置与限位槽的位置相对应,将限位柱置于限位槽内,此时锁头604远离立柱504并被固定,向上拉动顶板8即可取下顶板8并取出碗具。

综上所述,该方便使用的物流用仓储转运框体,通过底板1、观察槽2、锁定槽3、紧固槽4和侧方固定装置5的配合,使得装置的占地面积可以根据转运的碗具的尺寸变化而进行调节,减小了装置使用期间的占地面积,提高了转运工具的装载量,提高了转运效率,节省了转运成本,通过伸缩杆7和顶板8的配合,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提高了对碗具的保护性,通过侧方固定装置5和连接锁6的配合,使得该装置的连接和拆卸更便捷,通过对侧方固定装置5数量的限定,使得该装置对碗具的支撑更稳定,通过泡沫板的使用提高了装置调节的容错率,提高了装置对碗具的保护性,降低了碗具转运破损的风险。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方便使用的物流用仓储转运框体,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部开设有三组紧固槽(4),三组所述紧固槽(4)上方分别开设有三组锁定槽(3),三组所述锁定槽(3)下表面均与紧固槽(4)上表面连通,三组所述锁定槽(3)上方分别开设有三组观察槽(2),三组所述观察槽(2)底部均与锁定槽(3)上表面连通,三组所述观察槽(2)顶部贯穿底板(1)上表面,所述底板(1)外侧分别设置有三组侧方固定装置(5),所述侧方固定装置(5)包括限位板(501),所述限位板(501)顶部外表面与锁定槽(3)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板(501)底部与偏心板(502)内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偏心板(502)外侧面与托块(503)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托块(503)上表面与立柱(504)下表面固定连接,三组所述立柱(504)的外侧设置有连接锁(6),所述连接锁(6)包括锁体(601),所述锁体(601)上表面贯穿开设有一组滑孔(602),所述立柱(504)穿过滑孔(602)并与锁体(601)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锁体(601)外侧面开设有锁芯孔(603),所述锁芯孔(603)内部设置有锁头(604),所述锁头(604)的外表面与锁体(601)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锁头(604)的外侧面与连接杆(605)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605)外部设置有压缩弹簧(606),所述压缩弹簧(606)的内侧面与锁头(604)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606)的外侧面与隔板(607)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隔板(607)的外表面与锁体(60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607)外侧设置有控制块(608),所述控制块(608)的内侧面与连接杆(605)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锁头(604)的内侧面与立柱(504)的外表面卡接,三组所述锁体(601)内侧面分别与三组伸缩杆(7)的外侧面固定连接,三组所述伸缩杆(7)的外表面均与顶板(8)的内壁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使用的物流用仓储转运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块(608)水平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组限位柱,该两组限位柱的内侧面均与控制块(60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使用的物流用仓储转运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孔(603)水平方向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两组定向槽,两组限位柱可在两组定位槽内滑动,该两组定位槽的长度与锁头(604)的行程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使用的物流用仓储转运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孔(603)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两组限位槽,该两组限位槽截面尺寸与两组定位槽截面尺寸相匹配,两组限位槽的长度等于两组限位柱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使用的物流用仓储转运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块(608)的外侧设置有拉环,该拉环的内侧面与控制块(608)的外侧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使用的物流用仓储转运框体,其特征在于:三组所述托块(503)的上表面和顶板(8)的下表面均设置有一组泡沫板,该四组泡沫板的外表面分别与三组托块(503)的上表面和顶板(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运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方便使用的物流用仓储转运框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开设有三组紧固槽,三组所述紧固槽上方分别开设有三组锁定槽,三组所述锁定槽下表面均与紧固槽上表面连通,三组所述锁定槽上方分别开设有三组观察槽,三组所述观察槽底部均与锁定槽上表面连通。该方便使用的物流用仓储转运框体,通过底板、观察槽、锁定槽、紧固槽和侧方固定装置的配合,使得装置的最大占地面积可以根据转运的碗具的尺寸变化而进行调节,减小了装置使用期间的占地面积,提高了转运工具的装载量,提高了转运效率,节省了转运成本,通过伸缩杆和顶板的配合,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提高了对碗具的保护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呆子君食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3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68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