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适温调节的生鲜配送运输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38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鲜配送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适温调节的生鲜配送运输设备。



背景技术:

运输设备是货物从某地运往其他地区的载体,是运输方式的工具,运输方式由于运输借助于一定的运输工具,并经由一定的交通线路与港站来完成,故而运输方式取决于所使用的运输工具、交通线路与港站的类别和性质,并受其天气等的原因,基本设施与技术装备特点以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影响。

运输方式是客、货运输所赖以完成的手段、方法与型式,是为完成客货运输任务而采取一定性质、类别的技术装备(运输线路和运输工具)和一定的管理手段。现代运输方式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等。

生鲜是指未经烹调、制作等深加工过程,只做必要保鲜和简单整理上架而出售的初级产品,以及面包、熟食等现场加工品类的商品的统称。生鲜商品的特点、保存条件基本相同,需要保鲜、冷藏、冷冻;属于散装商品并需要用称重打条码方式售卖;保质期比较短;同时在消费习惯上也有很大的关联性。生鲜商品主要有水果、蔬菜、肉品、水产、干货及日配、熟食和糕点。

而生鲜食品配送具有很高的保鲜要求,并且生鲜食品具有易腐败等特性,这方面对于物流的时效性有很严格的要求。同时,作为生鲜食品,对食品的安全溯源也有着极高的要求,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生鲜物流比一般物流成本更高在货物流通环节。过于高的成本价格消费者难以承担,这是当前生鲜食品物流和供应商企业所面临的挑战;

冷链运输要求运输的过程全程在低温环境,但是在实际的运输过程当中,企业为了节省企业自身的成本,不会全程保持低温的环境。比如货物交接的时候、中间无冷的情况,不一定会直接导致食品变质,但却会在一定程度加速其变质的速度,主要原因就是货主企业缺少全程监控系统,很难做到全程的低温环境

生鲜产品的特殊性,存在不同的生鲜产品需要不同的温度进行储藏配送,不然会导致产品在运输的过程中变质,无法成功进行运输,造成巨大的成本损耗,而不同生鲜产品的存储特性不同,运输人员无法识别每一生鲜的存储特性,降低生鲜存储的效率,本申请旨在对每一生鲜进行扫描后智能分配不同的运输温度隔间进行存储,智能化对生鲜进行存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适温调节的生鲜配送运输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适温调节的生鲜配送运输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包括用于对生鲜进行配送的箱体,箱体内部设有隔温板,隔温板嵌设在箱体内部,隔温板的数量为两个,隔温板将箱体内部分隔成第一隔间、第二隔间和第三隔间,其中,箱体内部靠近第一隔间、第二隔间、第三隔间的位置分别设有温度调节器,温度调节器分别将第一隔间、第二隔间和第三隔间的温度模式设为常温模式、冷藏模式和冷冻模式,箱体远离地面的一侧设有对配送的生鲜类别进行扫描的箱盖,箱盖与箱体通过合页连接,箱体内部设有用于带动配送生鲜自动筛选箱体内部隔间进行储藏的移动件,移动件包括用于放置配送生鲜运送至合适温度隔间的若干移动伸缩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温板能够对将箱体内部分为不同的隔间,对不同的隔间设定不同的温度对运输的生鲜进行存储,移动件能够在生鲜放置在移动伸缩杆上的时候带动生鲜进行移动,箱盖对该生鲜类别进行扫描,识别当前生鲜的存储温度,移动件带动该生鲜在合适温度的隔间进行存储。

进一步设置:所述移动件包括用于带动放置箱体内部生鲜移动至合适温度隔间的滚轮,滚轮包括左向滚轮和右向滚轮,左向滚轮和右向滚轮的数量分别为两个,其中,左向滚轮与相邻左向滚轮之间、右向滚轮和相邻右向滚轮之间设有左向皮带传输线和右向皮带传输线,若干移动伸缩杆分别嵌设在左向皮带传输线和右向皮带传输线上,移动伸缩杆按照相同的间距嵌设在皮带传输线上,移动伸缩杆内部设有用于带动移动伸缩杆进行伸缩的气缸,左向滚轮和右向滚轮之间设有用于带动左向滚轮和右向滚轮进行转动的转动杆,转动杆内部设有用于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的双头电机,转动杆与箱体内部通过轴承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待运输的生鲜放置在移动伸缩杆上时,双头电机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转动杆带动左向滚轮和右向滚轮进行转动,左向滚轮和右向滚轮带动皮带传输线进行移动,从而带动移动伸缩杆上的生鲜进行移动,从而将生鲜运输到合适温度的隔间进行存储。

进一步设置:所述若干移动伸缩杆的间距等于2厘米,对每一移动伸缩杆进行标号,箱体内部设置有控制每一标号移动伸缩杆的智能开关,箱体内部第一隔间、第二隔间、第三隔间上方分别设有隔间辐射区域,隔间辐射区域设有用于监控不同隔间区域的红外射线,智能开关用于监控当前生鲜应存储的隔间的红外射线,定位当前应存储的隔间区域内的气缸标号,通过控制部分气缸伸缩,将移动伸缩杆上的生鲜放置在应存储的隔间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移动伸缩杆的间距为2厘米,避免生鲜从不同移动伸缩杆内部的缝隙中漏下,在皮带传输线将放置生鲜的移动伸缩杆移动到合适温度隔间上方,智能开关对当前隔间红外射线内的移动伸缩杆的标号进行监控,控制当前移动伸缩杆进行伸缩,将移动伸缩杆上的生鲜放置在隔间内部。

进一步设置:所述箱体内部靠近移动件的位置设有用于用于不同隔间内部温度进行隔层的密封伸缩板,密封伸缩板内部设有用于感应箱盖开启的感应开关,感应开关嵌设在密封伸缩板内部,不同隔间对应密封伸缩板的位置设有用于放缓生鲜下降速度的斜板,每一隔间内部斜板的数量为两个,斜板与每一隔间通过若干扭转弹簧连接,斜板上设有用于保护生鲜放入隔间的气垫,气垫呈半弧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伸缩板对隔间内部的温度进行密封,防止隔间的温度进行融合,感应开关能够感应箱盖的开启,从而打开密封伸缩板,斜板能够在生鲜在合适温度隔间下落时,进行缓冲,防止生鲜下落时造成损坏。

进一步设置:所述温度调节器设置的常温模式的温度为15度~25度,冷藏模式温度为2度~10度,冷冻模式的温度为-5度~0度,当每一隔间温度不在当前模式下,温度调节器对当前隔间温度进行调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常温模式、冷藏模式、冷冻模式能够对不同类别的生鲜进行存储,方便运输。

进一步设置:所述皮带传输线内部用于检测当前生鲜放置位置与应存储的隔间中心点位置的距离测量器,转动杆内部设有用于对双头电机进行转动调控的转动感应器,距离测量器将检测的生鲜放置位置与应存储的隔间中心点位置之间距离里反馈给转动感应器,转动感应器调控双头电机的转动圈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距离测量器能够检测当前生鲜放置位置与应存储的隔间中心点位置,转动感应器能够在距离测量器将检测的生鲜放置位置与应存储的隔间中心点位置之间距离里反馈给转动感应器时,调节转动的圈数,将生鲜移送至合适温度隔间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旨在对每一生鲜进行扫描后智能分配不同的运输温度隔间进行存储,智能化对生鲜进行存储。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适温调节的生鲜配送运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适温调节的生鲜配送运输设备的a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适温调节的生鲜配送运输设备的部分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适温调节的生鲜配送运输设备的剖面图。

图中,1、箱体;2、隔温板;3、第一隔间;4、第二隔间;5、第三隔间;6、温度调节器;7、移动伸缩杆;8、气缸;9、左向滚轮;10、右向滚轮;11、左向皮带传输线;12、右向皮带传输线;13、双头电机;14、密封伸缩板;15、斜板;16、箱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智能适温调节的生鲜配送运输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包括用于对生鲜进行配送的箱体1,箱体1内部设有隔温板2,隔温板2嵌设在箱体1内部,隔温板2的数量为两个,隔温板2将箱体1内部分隔成第一隔间3、第二隔间4和第三隔间5,其中,箱体1内部靠近第一隔间3、第二隔间4、第三隔间5的位置分别设有温度调节器6,温度调节器6分别将第一隔间3、第二隔间4和第三隔间5的温度模式设为常温模式、冷藏模式和冷冻模式,箱体1远离地面的一侧设有对配送的生鲜类别进行扫描的箱盖16,箱盖16与箱体1通过合页连接,箱体1内部设有用于带动配送生鲜自动筛选箱体1内部隔间进行储藏的移动件,移动件包括用于放置配送生鲜运送至合适温度隔间的若干移动伸缩杆7;隔温板2能够对将箱体1内部分为不同的隔间,对不同的隔间设定不同的温度对运输的生鲜进行存储,移动件能够在生鲜放置在移动伸缩杆7上的时候带动生鲜进行移动,箱盖16对该生鲜类别进行扫描,识别当前生鲜的存储温度,移动件带动该生鲜在合适温度的隔间进行存储。

移动件包括用于带动放置箱体1内部生鲜移动至合适温度隔间的滚轮,滚轮包括左向滚轮9和右向滚轮10,左向滚轮9和右向滚轮10的数量分别为两个,其中,左向滚轮9与相邻左向滚轮9之间、右向滚轮10和相邻右向滚轮10之间设有左向皮带传输线11和右向皮带传输线12,若干移动伸缩杆7分别嵌设在左向皮带传输线11和右向皮带传输线12上,移动伸缩杆7按照相同的间距嵌设在皮带传输线上,移动伸缩杆7内部设有用于带动移动伸缩杆7进行伸缩的气缸8,左向滚轮9和右向滚轮10之间设有用于带动左向滚轮9和右向滚轮10进行转动的转动杆,转动杆内部设有用于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的双头电机13,转动杆与箱体1内部通过轴承连接;当待运输的生鲜放置在移动伸缩杆7上时,双头电机13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转动杆带动左向滚轮9和右向滚轮10进行转动,左向滚轮9和右向滚轮10带动皮带传输线进行移动,从而带动移动伸缩杆7上的生鲜进行移动,从而将生鲜运输到合适温度的隔间进行存储。

所述若干移动伸缩杆7的间距等于2厘米,对每一移动伸缩杆7进行标号,箱体1内部设置有控制每一标号移动伸缩杆7的智能开关,箱体1内部第一隔间3、第二隔间4、第三隔间5上方分别设有隔间辐射区域,隔间辐射区域设有用于监控不同隔间区域的红外射线,智能开关用于监控当前生鲜应存储的隔间的红外射线,定位当前应存储的隔间区域内的气缸8标号,通过控制部分气缸8伸缩,将移动伸缩杆7上的生鲜放置在应存储的隔间内部;若干移动伸缩杆7的间距为2厘米,避免生鲜从不同移动伸缩杆7内部的缝隙中漏下,在皮带传输线将放置生鲜的移动伸缩杆7移动到合适温度隔间上方,智能开关对当前隔间红外射线内的移动伸缩杆7的标号进行监控,控制当前移动伸缩杆7进行伸缩,将移动伸缩杆7上的生鲜放置在隔间内部。

箱体1内部靠近移动件的位置设有用于用于不同隔间内部温度进行隔层的密封伸缩板14,密封伸缩板14内部设有用于感应箱盖16开启的感应开关,感应开关嵌设在密封伸缩板14内部,不同隔间对应密封伸缩板14的位置设有用于放缓生鲜下降速度的斜板15,每一隔间内部斜板15的数量为两个,斜板15与每一隔间通过若干扭转弹簧连接,斜板15上设有用于保护生鲜放入隔间的气垫,气垫呈半弧形;密封伸缩板14对隔间内部的温度进行密封,防止隔间的温度进行融合,感应开关能够感应箱盖16的开启,从而打开密封伸缩板14,斜板15能够在生鲜在合适温度隔间下落时,进行缓冲,防止生鲜下落时造成损坏。

所述温度调节器6设置的常温模式的温度为15度~25度,冷藏模式温度为2度~10度,冷冻模式的温度为-5度~0度,当每一隔间温度不在当前模式下,温度调节器6对当前隔间温度进行调节;常温模式、冷藏模式、冷冻模式能够对不同类别的生鲜进行存储,方便运输。

皮带传输线内部用于检测当前生鲜放置位置与应存储的隔间中心点位置的距离测量器,转动杆内部设有用于对双头电机13进行转动调控的转动感应器,距离测量器将检测的生鲜放置位置与应存储的隔间中心点位置之间距离里反馈给转动感应器,转动感应器调控双头电机13的转动圈数;距离测量器能够检测当前生鲜放置位置与应存储的隔间中心点位置,转动感应器能够在距离测量器将检测的生鲜放置位置与应存储的隔间中心点位置之间距离里反馈给转动感应器时,调节转动的圈数,将生鲜移送至合适温度隔间上方。

其中,双头电机13采用zyt50s双头电动机,气缸8采用亚德客型sc标准气缸8,温度调节器6采用vk733-rex-c100温度控制器,智能开关采用zsdd68-4k全方位无线智能开关控制器,感应开关采用松下微型光电传感开关,距离测量器采用多功能ccd激光测微仪,转动感应器采用bw42-cyb-803s旋转扭矩传感器,箱盖16内部设有用于识别生鲜类别的kscan20复合式三维扫描仪。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操作人员在生鲜运输时,打开箱盖16,将生鲜放置在移动伸缩杆7上,箱盖16内部的扫描仪对放置的生鲜类别进行扫描,对扫描后的生鲜类别匹配合适温度的隔间进行存储,距离测量器测量生鲜放置位置与应存储的隔间中心点位置之间距离,将检测的生鲜放置位置与应存储的隔间中心点位置之间距离里反馈给转动感应器,转动感应器设置双头电机13的旋转方向和旋转圈数,双头电机13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转动杆带动左向滚轮9和右向滚轮10进行转动,左向滚轮9和右向滚轮10带动左向皮带传输线11和右向皮带传输线12进行移动,左向皮带传输线11和右向皮带传输线12带动移动伸缩杆7上的生鲜移动到合适温度的隔间上方,智能开关控制隔间上方红外射线定位当前应存储的隔间区域内的气缸8标号,通过控制部分气缸8伸缩,将移动伸缩杆7上的生鲜放置在应存储的隔间内部,从而使生鲜智能化存储在隔间内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适温调节的生鲜配送运输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包括用于对生鲜进行配送的箱体(1),箱体(1)内部设有隔温板(2),隔温板(2)嵌设在箱体(1)内部,隔温板(2)的数量为两个,隔温板(2)将箱体(1)内部分隔成第一隔间(3)、第二隔间(4)和第三隔间(5),其中,箱体(1)内部靠近第一隔间(3)、第二隔间(4)、第三隔间(5)的位置分别设有温度调节器(6),温度调节器(6)分别将第一隔间(3)、第二隔间(4)和第三隔间(5)的温度模式设为常温模式、冷藏模式和冷冻模式,箱体(1)远离地面的一侧设有对配送的生鲜类别进行扫描的箱盖(16),箱盖(16)与箱体(1)通过合页连接,箱体(1)内部设有用于带动配送生鲜自动筛选箱体(1)内部隔间进行储藏的移动件,移动件包括用于放置配送生鲜运送至合适温度隔间的若干移动伸缩杆(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适温调节的生鲜配送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包括用于带动放置箱体(1)内部生鲜移动至合适温度隔间的滚轮,滚轮包括左向滚轮(9)和右向滚轮(10),左向滚轮(9)和右向滚轮(10)的数量分别为两个,其中,左向滚轮(9)与相邻左向滚轮(9)之间、右向滚轮(10)和相邻右向滚轮(10)之间设有左向皮带传输线(11)和右向皮带传输线(12),若干移动伸缩杆(7)分别嵌设在左向皮带传输线(11)和右向皮带传输线(12)上,移动伸缩杆(7)按照相同的间距嵌设在皮带传输线上,移动伸缩杆(7)内部设有用于带动移动伸缩杆(7)进行伸缩的气缸(8),左向滚轮(9)和右向滚轮(10)之间设有用于带动左向滚轮(9)和右向滚轮(10)进行转动的转动杆,转动杆内部设有用于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的双头电机(13),转动杆与箱体(1)内部通过轴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适温调节的生鲜配送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移动伸缩杆(7)的间距等于2厘米,对每一移动伸缩杆(7)进行标号,箱体(1)内部设置有控制每一标号移动伸缩杆(7)的智能开关,箱体(1)内部第一隔间(3)、第二隔间(4)、第三隔间(5)上方分别设有隔间辐射区域,隔间辐射区域设有用于监控不同隔间区域的红外射线,智能开关用于监控当前生鲜应存储的隔间的红外射线,定位当前应存储的隔间区域内的气缸(8)标号,通过控制部分气缸(8)伸缩,将移动伸缩杆(7)上的生鲜放置在应存储的隔间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适温调节的生鲜配送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部靠近移动件的位置设有用于用于不同隔间内部温度进行隔层的密封伸缩板(14),密封伸缩板(14)内部设有用于感应箱盖(16)开启的感应开关,感应开关嵌设在密封伸缩板(14)内部,不同隔间对应密封伸缩板(14)的位置设有用于放缓生鲜下降速度的斜板(15),每一隔间内部斜板(15)的数量为两个,斜板(15)与每一隔间通过若干扭转弹簧连接,斜板(15)上设有用于保护生鲜放入隔间的气垫,气垫呈半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适温调节的生鲜配送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器(6)设置的常温模式的温度为15度~25度,冷藏模式温度为2度~10度,冷冻模式的温度为-5度~0度,当每一隔间温度不在当前模式下,温度调节器(6)对当前隔间温度进行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适温调节的生鲜配送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传输线内部用于检测当前生鲜放置位置与应存储的隔间中心点位置的距离测量器,转动杆内部设有用于对双头电机(13)进行转动调控的转动感应器,距离测量器将检测的生鲜放置位置与应存储的隔间中心点位置之间距离里反馈给转动感应器,转动感应器调控双头电机(13)的转动圈数。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适温调节的生鲜配送运输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包括用于对生鲜进行配送的箱体,箱体内部设有隔温板,隔温板嵌设在箱体内部,隔温板的数量为两个,隔温板将箱体内部分隔成第一隔间、第二隔间和第三隔间,温度调节器分别将第一隔间、第二隔间和第三隔间的温度模式设为常温模式、冷藏模式和冷冻模式,箱体上设有对配送的生鲜类别进行扫描的箱盖,箱盖与箱体通过合页连接,箱体内部设有用于带动配送生鲜自动筛选箱体内部隔间进行储藏的移动件,移动件包括用于放置配送生鲜运送至合适温度隔间的若干移动伸缩杆,旨在对每一生鲜进行扫描后智能分配不同的运输温度隔间进行存储,智能化对生鲜进行存储。

技术研发人员:赵洋洋;赵永;姚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安锂洋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0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928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