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预浸料制造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结合流体热介质加热烘烤及电加热烘烤的预浸料制造设备及其加热件。
背景技术:
铜箔基板的内层设置半固化的胶片,而此半固化的胶片是由玻璃纤维布含浸于胶水中,并以烘烤设备烘烤使胶水固化后形成。现有的烘烤设备包括热油加热的烘烤设备或以电加热的烘烤设备,但是由于电加热的烘烤设备存在的控制问题,因此目前的烘烤设备是以热油加热设备为主。有鉴于铜箔基板业使用耐高温且高频低损材料的需求,随着产业的进步逐渐成长,电热式加热的优点逐渐被重视,因此如何适当的利用电加热设备的优点成为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预浸料制造设备,其整合了热介质流体加热及电加热的设备,既可以保持原来热介质流体加热的稳定特性,而且也包含了电加热的高温及弹性调整的特性,为未来具有高玻璃转换温度的预浸料(prepreg)的高阶产品提供最佳化的烘烤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
本实用新型的预浸料制造设备的一实施例包括一基材含浸模组、一溶剂去除模组、一胶料固化模组以及一转向模组。基材含浸模组使一连续片状纤维基材含浸一胶料而成为胶料含浸材,该胶料包括树脂及溶剂。溶剂去除模组包括一第一炉体、一第一加热件以及一第一气流产生件。第一炉体具有一第一通道,第一通道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延伸,胶料含浸材于第一通道中朝远离地面的方向移动。第一加热件设置于第一炉体且邻接于第一通道,第一加热件加热胶料含浸材使溶剂挥发,其中第一加热件包括一热介质盘管以及一热辐射板,热介质盘管与热辐射板热连接,一热介质于该热介质盘管中流动。第一气流产生件产生气流沿第一通道通过胶料含浸材,带动挥发的溶剂沿第一通道从第一炉体排出。胶料固化模组包括一第二炉体以及一第二加热件。第二炉体具有一第二通道,第二通道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延伸,胶料含浸材于第二通道中朝接近地面的方向移动。第二加热件设置于第二炉体且邻接于第二通道,第二加热件加热胶料含浸材使其温度高于树脂的固化温度。其中第二加热件包括复数个电热辐射体,该等电热辐射体沿第二通道的延伸方向排列。转向模组设置于第一炉体与第二炉体之间,胶料含浸材从第一炉体的第一通道经由转向模组转向移动进入第二炉体的第二通道。
在另一实施例中,胶料固化模组更包括一第二气流产生件,其产生气流沿第二通道通过胶料含浸材,带动挥发的溶剂沿第二通道从第二炉体排出,第二加热件更包括一隔绝件,隔绝件邻接于第二通道设置且隔绝第二气流产生件产生的气流及等电热辐射体,该等电热辐射体产生的热辐射可通过该隔绝件而进入第二通道。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隔绝件为一板件,且由一陶瓷材料玻璃制成,该陶瓷玻璃材料对于波长为500奈米至2500奈米范围内的热辐射电磁波具有60%至90%的穿透率,且对于波长为3000奈米至4000奈米范围内的热辐射电磁波具有20%至60%的穿透率。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二加热件更包括一绝热基材,该等电热辐射体设置于该绝热基材,该隔绝件设置于该绝热基材且覆盖该等电热辐射体。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加热件的该热辐射板靠近该第一通道的表面设置一热辐射增效层。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热辐射增效层由一黑色陶瓷涂料形成,该黑色陶瓷涂料具有0.85至0.95的热辐射发射率。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气流产生件产生的气流的流动方向与该胶料含浸材于该第一通道中的移动方向相反,且该第二气流产生件产生的气流的流动方向与该胶料含浸材于该第二通道中的移动方向相同。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加热件设置于该第一通道的相对两侧且对应于该胶料含浸材的两相对表面,该第二加热件设置于该第二通道的相对两侧且对应于该胶料含浸材的两相对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预浸料制造设备的另一实施例包括一溶剂去除模组及一胶料固化模组。该溶剂去除模组,其包括:一第一炉体,其具有一第一通道,该第一通道沿竖直方向延伸;一第一加热件,其设置于该第一炉体且邻接于该第一通道,其中该第一加热件包括一热介质盘管以及一热辐射板,该热介质盘管与该热辐射板热连接。该胶料固化模组设置于该溶剂去除模组的旁侧,其包括:一第二炉体,具有一第二通道,该第二通道沿竖直方向延伸;一第二加热件,其设置于该第二炉体且邻接于该第二通道,其中该第二加热件包括复数个电热辐射体,该等电热辐射体沿该第二通道的延伸方向排列。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二加热件更包括一隔绝件,该隔绝件邻接于该第二通道设置且隔绝该等电热辐射体。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预浸料制造设备适用于加热一胶料含浸材,该胶料含浸材先通过该第一通道,接着该胶料含浸材再通过该第二通道。
本实用新型也提供一种加热件,其包括一绝热基材、复数个电热辐射体以及一隔绝件。绝热基材具有复数个容置部。复数个电热辐射体分别设置于该容置部。隔绝件设置于该绝热基材且覆盖该等电热辐射体。隔绝件为一板件,且由一陶瓷玻璃材料制成,该陶瓷玻璃材料对于波长为500奈米至2500奈米范围内的热辐射电磁波具有60%至90%的穿透率,且对于波长为3000奈米至4000奈米范围内的热辐射电磁波具有20%至60%的穿透率。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绝热基材由陶瓷板及陶瓷纤维制成。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等电热辐射体由镍铬合金或钨构成。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等容置部为形成于该绝热基材的一设置面的复数个凹槽,该等电热辐射体设置于该等凹槽中,该隔绝件抵接于该设置面且覆盖该等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预浸料制造设备的溶剂去除模组及胶料固化模组分别采用热介质加热的第一加热件及采用电加热的第二加热件,利用热介质加热的稳定性加热胶料含浸材而移除胶料中的溶剂,而且又利用电加热的高温特性,使胶料的树脂固化,而且利用电加热的电热辐射体的排列,可使胶料含浸材的横向差异,透过电热辐射体的个别调整,进一步均化胶料含浸材的横向固化程度的一致性。另外,具备电加热技术的第二加热件使用具低导热度及对热辐射电磁波具高穿透率的隔绝件分隔第二炉体的第二通道与电热辐射体,一方面避免第二通道内气流所产生的热对流效应造成电热辐射体温度下降,且避免胶料附着于电热辐射体而保持第二炉体的第二通道的清洁,在另一方面可提升加热温度达400oc并可供热辐射电磁波有效穿透而加热胶料含浸材的树脂,使其有效固化。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整合了热介质流体加热及电加热的设备,既可以保持原来热介质流体加热的稳定特性,而且也包含了电加热的高温及弹性调整的特性,为未来具有高玻璃转换温度的预浸料(prepreg)的高阶产品提供最佳化的烘烤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预浸料制造设备的立体图。
图2a是图1的预浸料制造设备的溶剂去除模组的立体图。
图2b是图2a的溶剂去除模组的剖视图。
图2c是图2a的溶剂去除模组的第一加热件的立体图。
图3a是图1的预浸料制造设备的胶料固化模组的立体图。
图3b是图3a的胶料固化模组的剖视图。
图3c是图3a的胶料固化模组的第二加热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3d是图3c的第二加热件的部分剖视放大图。
图4是图3c的隔绝件的陶瓷玻璃材料对热辐射电磁波的波长与穿透率的关系曲线图。
图5是用于制造电热辐射体的多种材料的热辐射电磁波的波长与发射率的关系曲线图。
图号说明:
5:支架
10:溶剂去除模组
11:第一炉体
12:第一加热件
13:第一气流产生件
20:胶料固化模组
21:第二炉体
22:第二加热件
23:第二气流产生件
30:转向模组
100:预浸料制造设备
111:第一通道
121:热介质盘管
122:热辐射板
123:热介质入口
124:热介质出口
125:分配管
126:分配管
127:热辐射增效层
211:第二通道
221:电热辐射体
222:隔绝件
223:绝热基材
2231:容置部
p:胶料含浸材
r1:输入滚轮
r2:输出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其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预浸料制造设备的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预浸料制造设备100包括一基材含浸模组、一溶剂去除模组10、一胶料固化模组20以及一转向模组30。
基材含浸模组使一连续片状纤维基材含浸一胶料而成为胶料含浸材p,该胶料包括树脂及溶剂,例如使玻璃纤维布含浸于胶料中。胶料含浸材p经由输入滚轮r1传送至溶剂去除模组10。在图式中省略未示出。
如图1所示,溶剂去除模组10包括一第一炉体11、一第一加热件12以及一第一气流产生件13。第一炉体11具有一第一通道111,第一通道111沿竖直方向(例如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延伸,胶料含浸材p于第一通道中朝远离地面的方向移动。第一炉体11设置在一支架5上且垂直于地面设置,第一通道111设置在第一炉体11内且朝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延伸,胶料含浸材p经由输入滚轮r1从第一通道111的下端进入第一炉体11。
第一加热件12设置于第一炉体11且邻接于第一通道11,第一加热件12加热胶料含浸材p使溶剂挥发,借此使胶料中的溶剂离开胶料含浸材p。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a及图2b所示,第一加热件12设置在第一通道111的相对两侧,且分别对应于胶料含浸材p的上、下表面。第一加热件12包括一热介质盘管121以及一热辐射板122,热介质盘管121与热辐射板122热连接。一热介质于热介质盘管121中流动。每个热介质盘管121具有一热介质入口123以及一热介质出口124,热介质在加热装置加热至既定的温度后,从热介质入口123进入热介质盘管121,流过横向延伸且连续弯折的热介质盘管121后从热介质出口124离开热介质盘管121。热介质的热经由热介质盘管121的管壁以热传导的方式传递至热辐射板122,热辐射板122以热辐射的方式使热能以电磁波的型态传递至胶料含浸材p而加热胶料含浸材p。在本实施例中,热介质可以是油类的流体。热介质的加热装置可以是现行一般工厂供应热介质的热源,或者是搭配废气焚化处理控制系统的废热回收热能来做作为加热热介质的热源。由于胶料的溶剂的沸点不超过150oc,而且烘烤温度不超过220oc,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溶剂去除模组10使用热介质的加热方式可以稳定地进行控制,因此是最佳的选择。
如图2b及图2c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溶剂去除模组10可在第一通道111的相对两侧设置多个第一加热件12,每个第一加热件12的热介质盘管121的热介质入口123可以连接至分配管125,加热装置加热后的热介质输送至分配管125,再由分配管125分别经由各热介质入口123进入热介质盘管121。流出热介质盘管121的热介质都进入另一分配管126,然后由分配管126回流再经过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在热介质盘管121与热辐射板122相对的表面可以设置绝热材,避免热介质盘管121中热介质的热经由空气散失。
如图2b所示,第一加热件12的热辐射板122靠近第一通道111的表面可设置一热辐射增效层127,以增加热辐射的发射率。热辐射的单位面积的功率与绝对温度具有以下的关系式p=ϵσt4,其中p为热辐射的单位面积的功率(w/m2),t为热辐射物体的绝对温度(k),σ为史蒂凡-波兹曼常数(5.6704×10-8),ϵ为发射率,黑体(blackbody)的发射率为1,但是黑体是理想的热辐射体,自然界中并不存在,自然界物体的发射率都小于1。热辐射板122一般为金属等热的良导体制作,其热辐射的发射率小于1,为了增加物体的热辐射的发射率,可在热辐射板122的表面增加热辐射增效层127,热辐射增效层127可由具有0.85至0.95的热辐射发射率的黑色陶瓷涂料形成,例如以氧化铝、氧化镁或氧化锆为主成分的黑色陶瓷涂料形成,借此增加热辐射板122的热辐射功率。
请回到第一气流产生件13,其产生气流沿第一通道通111过胶料含浸材p,带动挥发的溶剂沿第一通道111从第一炉体11排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气流产生件13设置在第一炉体11的顶部,其具有风扇等气流产生元件以及加热元件,借此产生具有较高温度的气流从第一炉体11的顶部进入第一通道111,并从第一炉体11的底部离开第一通道111。当气流沿着第一通道111流动时,气流的温度也可以促使溶剂挥发,同时气流可带动已挥发的溶剂蒸气,使溶剂蒸气沿着第一通道111流动而从第一炉体11排出,并保持气流中已挥发的溶剂蒸气浓度不超过混合溶剂蒸气的爆炸下限的25%。
对于溶剂去除模组10而言,由于其目的是将大量溶剂从胶料含浸材p去除,气流的影响较为重要,热辐射需求温度较低,所以可以利用热介质加热的简单平面设计,在热辐射板122上涂布接近黑体的耐高温的黑色陶瓷涂料,可于220oc以下的温度提供足够的辐射能量作为溶剂挥发的潜热,再加入较高温的气流加热,而达成溶剂去除模组10去除胶料含浸材p的溶剂的目的。
如图3a及图3b所示,胶料固化模组20设置于该溶剂去除模组10的旁侧,胶料固化模组20包括一第二炉体21以及一第二加热件22。第二炉体21具有一第二通道211,第二通道211沿竖直方向(例如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延伸,胶料含浸材p于第二通道211中朝接近地面的方向移动。第二炉体21具有一第二通道211,第二通道211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延伸,胶料含浸材p于第二通道211中朝接近地面的方向移动。第二炉体21设置也在支架5上且垂直于地面设置。第二通道211设置在第二炉体21内且朝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延伸,胶料含浸材p经由后述的转向模组30从第二通道211的上端进入第二炉体21。
请回到图1,转向模组30设置于第一炉体11与第二炉体21之间,胶料含浸材p从第一炉体11的第一通道111经由转向模组30转向移动进入第二炉体21的第二通道211。转向模组30可由多个滚轮组成,胶料含浸材p从第一炉体11的顶端离开第一通道111后通过多个滚轮的转向后,从第二炉体21的顶端进入第二通道211。
如图3a及图3b所示,第二加热件22设置于第二炉体21且邻接于第二通道211,第二加热件22加热胶料含浸材p使其温度高于树脂的固化温度。第二加热件22包括复数个电热辐射体221,该等电热辐射体221沿第二通道211的延伸方向排列。电热辐射体221借由电流通过高电阻的材质而发热,而以热辐射的方式加热胶料含浸材p,其加热温度可高达超过300oc,超过了树脂的固化温度,而使胶料含浸材p中的树脂固化。胶料含浸材p的树脂固化后即形成预浸料的胶片,从第二炉体21的底部排出并由输出滚轮r2传送至其他进行切除毛边及调整卷动布幅宽度的机构。
虽然胶料含浸材p在溶剂去除模组10已除去了大部分的溶剂,但是胶料含浸材p在进入第二炉体21后,部分的溶剂因受热仍持续挥发,因此胶料固化模组20更包括一第二气流产生件23,第二气流产生件23设置在第二炉体21的顶部,其产生气流从第二炉体21的顶部沿该第二通道211通过胶料含浸材p,带动挥发的溶剂沿第二通道211从第二炉体21的底部排出。
如图3b及图3c所示,当气流通过第二通道211时,气流对电热辐射体221会产生强制对流的散热效果,而使得电热辐射体221的温度降低,进而影响电热辐射体221的热辐射加热效果。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加热件22更包括一隔绝件222,隔绝件222邻接于第二通道211设置且设置在气流与电热辐射体221之间,如图3d所示,隔绝件222隔绝第二气流产生件23产生的气流及电热辐射体221,而该等电热辐射体221产生的热辐射可通过隔绝件222而进入第二通道211。另外,第二加热件22更包括一绝热基材223,该等电热辐射体221设置于绝热基材223,隔绝件222设置于绝热基材223且覆盖该等电热辐射体221。如图3c所示,绝热基材223由陶瓷板及陶瓷纤维制成,可以具有复数个容置部2231,复数个电热辐射体221分别设置在容置部2231中。在本实施例中,容置部2231为凹槽。绝热基材223避免电热辐射体221发出的热朝后方散逸,而且提供电热辐射体221的定位结构及相关电路的配置空间。
请回到图3a,在本实施例中,胶料固化模组20包括复数个第二加热件22,分别设置在第二通道211的两相对侧,且分别对应于胶料含浸材p的两相对表面。第二加热件22的每个电热辐射体221呈矩形,且其长边横向延伸,即沿胶料含浸材p的纬向延伸,因此电热辐射体221在胶料含浸材p的纬向可以产生大体上相同的加热效果,避免胶料含浸材p的固化程度产生纬向的差异。
如上所述,为了避免气流的热对流效应影响电热辐射体221,因而设置了隔绝件222。考虑到电热辐射体221的热辐射主要是为了让胶料含浸材p的树脂吸收,胶料含浸材p的片状纤维基材(玻璃纤维基材),硅基玻璃吸收低于3500奈米的波长,主要是其si-o键吸收2500~3000奈米的波长,而树脂吸收的波长为700~2000奈米之间。因此隔绝件222可以是一板件且由一陶瓷玻璃材料制成,如图4所示,该陶瓷玻璃材料对于波长为500奈米至2500奈米范围内的热辐射电磁波具有60%至90%的穿透率,且对于波长为3000奈米至4000奈米范围内的热辐射电磁波具有20%至60%的穿透率。因此隔绝件222对500奈米至2500奈米范围内的热辐射电磁波具有较高的穿透率,可以让胶料含浸材p中的树脂能够吸收的热辐射电磁波穿透并照射至树脂而产生固化的反应,而波长为3000奈米至4000奈米范围内的热辐射电磁波则大部分被隔绝件222反射,不会进入第二通道211,避免对固化无效的热辐射电磁波通过隔绝件222,造成热能散失。同时借由绝热基材223的保热作用,避免辐射热散失。
隔绝件222具有低热传导系数(0.01w/cmoc)及低热膨胀系数(cte0.4x10-6k),配置于电热辐射体221的正面可以提供良好热冲击的耐受力以及良好绝热的性能,即使部分的辐射热被隔绝件222吸收,也不容易以热传导的方式散逸,而且隔绝件222不容易因为温度变化而产生尺寸的变化,避免产生变形的问题,同时确保热辐射可有效地传递至胶料含浸材p。另外,隔绝件222的平滑坚硬的表面,即使碳化后的胶料沾附于隔绝件222,也可容易地清除,可有效提高胶料含浸材p所生产出的预浸料板材的洁净度。
电热辐射体221为发出热辐射电磁波的物体,其材质的选择除了温度峰值对应的热辐射波长之外,热辐射的发射率ϵ也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图5表示各种物质在不同的绝对温度的热辐射波长的分布与发射率的关系。金属制成的电热辐射体221的散射率于近红外线区段会有较好的发射率,考量高温与使用寿命的因素,本实用新型的电热辐射体221使用金属合金的材质制作,例如镍铬合金或钨等。
本实用新型的预浸料制造设备的溶剂去除模组及胶料固化模组分别采用热介质加热的第一加热件及采用电加热的第二加热件,利用热介质加热的稳定性加热胶料含浸材而移除胶料中的溶剂,而且又利用电加热的高温特性,使胶料的树脂固化,而且利用电加热的电热辐射体的排列,可使胶料含浸材的横向差异,透过电热辐射体的个别调整,进一步均化胶料含浸材的横向固化程度的一致性。另外,具备电加热技术的第二加热件使用具低导热度及对热辐射电磁波具高穿透率的隔绝件分隔第二炉体的第二通道与电热辐射体,一方面避免第二通道内气流所产生的热对流效应造成电热辐射体温度下降,又可以避免胶料附着于电热辐射体而保持第二炉体的第二通道的清洁,在另一方面可提升加热温度达400oc并可供热辐射电磁波有效穿透而加热胶料含浸材的树脂,使其有效固化。
1.一种预浸料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材含浸模组,使一连续片状纤维基材含浸一胶料而成为胶料含浸材(p),该胶料包括树脂及溶剂;
一溶剂去除模组(10),其包括:
一第一炉体(11),其具有一第一通道(111),该第一通道(111)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延伸,该胶料含浸材(p)于该第一通道(111)中朝远离地面的方向移动;
一第一加热件(12),其设置于该第一炉体(11)且邻接于该第一通道(111),该第一加热件(12)加热该胶料含浸材(p)使该溶剂挥发,其中该第一加热件(12)包括一热介质盘管(121)以及一热辐射板(122),该热介质盘管(121)与该热辐射板(122)热连接,一热介质于该热介质盘管(121)中流动;
一第一气流产生件(13),其产生气流沿该第一通道(111)通过该胶料含浸材(p),带动挥发的该溶剂沿该第一通道(111)从该第一炉体(11)排出;
一胶料固化模组(20),其包括:
一第二炉体(21),具有一第二通道(211),该第二通道(211)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延伸,该胶料含浸材(p)于该第二通道(211)中朝接近地面的方向移动;
一第二加热件(22),其设置于该第二炉体(21)且邻接于该第二通道(211),该第二加热件(22)加热该胶料含浸材(p)使其温度高于该树脂的固化温度,其中该第二加热件(22)包括复数个电热辐射体(221),该复数个电热辐射体(221)沿该第二通道(211)的延伸方向排列;以及
一转向模组(30),设置于该第一炉体(11)与该第二炉体(21)之间,该胶料含浸材(p)从该第一炉体(11)的该第一通道(111)经由该转向模组(30)转向移动进入该第二炉体(21)的该第二通道(2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浸料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胶料固化模组(20)包括:一第二气流产生件(23),其产生气流沿该第二通道(211)通过该胶料含浸材(p),带动挥发的该溶剂沿该第二通道(211)从该第二炉体(21)排出,该第二加热件(22)包括一隔绝件(222),该隔绝件(222)邻接于该第二通道(211)设置且隔绝该第二气流产生件(23)产生的气流及该复数个电热辐射体(221),该复数个电热辐射体(221)产生的热辐射可通过该隔绝件(222)而进入该第二通道(21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浸料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隔绝件(222)为一板件,且由一陶瓷材料玻璃制成,该陶瓷玻璃材料对于波长为500奈米至2500奈米范围内的热辐射电磁波具有60%至90%的穿透率,且对于波长为3000奈米至4000奈米范围内的热辐射电磁波具有20%至60%的穿透率。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浸料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加热件(22)包括一绝热基材(223),该复数个电热辐射体(221)设置于该绝热基材(223),该隔绝件(222)设置于该绝热基材(223)且覆盖该复数个电热辐射体(221)。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浸料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气流产生件(13)产生的气流的流动方向与该胶料含浸材(p)于该第一通道(111)中的移动方向相反,且该第二气流产生件(23)产生的气流的流动方向与该胶料含浸材(p)于该第二通道(211)中的移动方向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浸料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加热件(12)设置于该第一通道(111)的相对两侧且对应于该胶料含浸材(p)的两相对表面,该第二加热件(22)设置于该第二通道(211)的相对两侧且对应于该胶料含浸材(p)的两相对表面。
7.一种加热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热基材(223),其具有复数个容置部(2231);
复数个电热辐射体(221),分别设置于该容置部(2231);
一隔绝件(222),覆盖该复数个电热辐射体(221);
其中该隔绝件(222)为一板件,且由一陶瓷玻璃材料制成,该陶瓷玻璃材料对于波长为500奈米至2500奈米范围内的热辐射电磁波具有60%至90%的穿透率,且对于波长为3000奈米至4000奈米范围内的热辐射电磁波具有20%至60%的穿透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件,其特征在于,该绝热基材(223)由陶瓷板及陶瓷纤维制成。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件,其特征在于,该复数个电热辐射体(221)由镍铬合金或钨构成。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件,其特征在于,该复数个容置部(2231)为形成于该绝热基材(223)的一设置面的复数个凹槽,该复数个电热辐射体(221)设置于该复数个凹槽中,该隔绝件(222)抵接于该设置面且覆盖该复数个凹槽。
11.一种预浸料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溶剂去除模组(10),其包括:
一第一炉体(11),其具有一第一通道(111),该第一通道(111)沿竖直方向延伸;
一第一加热件(12),其设置于该第一炉体(11)且邻接于该第一通道(111),其中该第一加热件(12)包括一热介质盘管(121)以及一热辐射板(122),该热介质盘管(121)与该热辐射板(122)热连接;以及,
一胶料固化模组(20)设置于该溶剂去除模组(10)的旁侧,其包括:
一第二炉体(21),具有一第二通道(211),该第二通道(211)沿竖直方向延伸;
一第二加热件(22),其设置于该第二炉体(21)且邻接于该第二通道(211),其中该第二加热件(22)包括复数个电热辐射体(221),该复数个电热辐射体(221)沿该第二通道(211)的延伸方向排列。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预浸料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加热件(22)包括一隔绝件(222),该隔绝件(222)邻接于该第二通道(211)设置且隔绝该复数个电热辐射体(221)。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预浸料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预浸料制造设备(100)适用于加热一胶料含浸材(p),该胶料含浸材(p)先通过该第一通道(111),接着该胶料含浸材(p)再通过该第二通道(211)。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