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星接收地面天线的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42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星天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卫星接收地面天线的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卫星天线就是常说的大锅,是一个金属抛物面,负责将卫星信号反射到位于焦点处的馈源和高频头内,卫星天线的作用是收集由卫星传来的微弱信号,并尽可能去除杂讯,大多数天线通常是抛物面状的,也有一些多焦点天线是由球面和抛物面组合而成,卫星信号通过抛物面天线的反射后集中到它的焦点处;

现阶段的卫星天线在用户对其输出端进行固定时,通常只是简单固定,当遭遇到恶劣天气时,卫星天线可能会因为风力倾倒,与地面接触造成损坏,降低了卫星天线的使用寿命,从而为用户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卫星接收地面天线的防护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阶段的卫星天线在用户对其输出端进行固定时,通常只是简单固定,当遭遇到恶劣天气时,卫星天线可能会因为风力倾倒,与地面接触造成损坏,降低了卫星天线的使用寿命,从而为用户带来经济上损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卫星接收地面天线的防护结构,包括卫星天线输出端主体、防倾倒机构和连接机构,所述卫星天线输出端主体的底端安装有防倾倒机构,所述防倾倒机构包括支撑底座,所述卫星天线输出端主体的底端设置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顶端的两侧皆贯穿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顶端皆贯穿插设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表面皆通过螺纹与固定槽内壁相连接,所述支撑底座的顶端安装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插槽,所述支撑底座顶端的中心处开设有插槽,所述卫星天线输出端主体的底端延伸至插槽内部,所述卫星天线输出端主体两侧的底端皆开设有弹簧槽,所述插槽的两侧皆开设有卡槽,所述弹簧槽相互远离的一端皆插设有卡块,所述卡块相互远离的一端皆延伸至卡槽内部,所述卡槽内部相互远离的一端皆设置有移动块,且移动块的顶端呈斜面,所述卡槽内壁的底端皆开设有滑动槽,所述移动块的底端皆固定连接有滑动块,且滑动块皆延伸至滑动槽内部,所述滑动块相互靠近的一端皆通过弹簧与滑动槽内壁相连接,所述支撑底座顶端的两侧皆开设有拆卸槽,且拆卸槽皆与卡槽相连通,所述拆卸槽的顶端皆贯穿插设有拆卸杆,且拆卸杆的底端皆延伸至卡槽内部,所述拆卸杆的顶端皆固定连接有按块。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顶端皆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端皆开设有十字槽。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底端皆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底端呈尖状。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底端皆呈斜面,所述卡块相互靠近的一端皆通过弹簧与弹簧槽内壁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弹簧槽内壁的两侧皆开设有与滑块相配合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拆卸杆的表面皆套设有弹簧,且弹簧的一端皆与按块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皆与支撑底座顶端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当遇到狂风天气时,风力使得卫星天线输出端主体倾倒并与地面碰撞的情况,从而避免了卫星天线输出端主体与地面撞击造成卫星天线输出端主体损坏的情况,提高了卫星天线输出端主体的使用寿命,为用户减少了经济上的损失,减少了用户拆卸卫星天线输出端主体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并且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1、通过设置有防倾倒机构,当用户需要对该装置进行安装时,用户将该装置放置在指定处,然后用户使用十字螺丝刀转动转盘,使得转盘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固定块延伸至地面内部,使得支撑底座与地面固定,通过支撑底座底端与地面之间的接触,对卫星天线输出端主体进行支撑,从而避免了当遇到狂风天气时,风力使得卫星天线输出端主体倾倒并与地面碰撞的情况,从而避免了卫星天线输出端主体与地面撞击造成卫星天线输出端主体损坏的情况,提高了卫星天线输出端主体的使用寿命,为用户减少了经济上的损失;

2、通过设置有连接机构,当用户需要对卫星天线输出端主体进行拆卸时,用户按动两组按块,使得按块带动拆卸杆向下移动,从而使得拆卸杆与移动块顶端斜面相抵触,使得移动块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将卡块移动出卡槽内部,用户即可将卫星天线输出端主体底端抽出插槽的内部,完成对卫星天线输出端主体的拆卸,减少了用户拆卸卫星天线输出端主体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并且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中:100、卫星天线输出端主体;200、防倾倒机构;210、支撑底座;211、固定槽;212、固定杆;213、转盘;214、十字槽;215、固定块;300、连接机构;310、插槽;311、弹簧槽;312、卡槽;313、卡块;314、移动块;315、滑动槽;316、滑动块;317、拆卸槽;318、拆卸杆;319、按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卫星接收地面天线的防护结构,包括卫星天线输出端主体100、防倾倒机构200和连接机构300,卫星天线输出端主体100的底端安装有防倾倒机构200,防倾倒机构200包括支撑底座210,卫星天线输出端主体100的底端设置有支撑底座210,支撑底座210顶端的两侧皆贯穿开设有固定槽211,固定槽211的顶端皆贯穿插设有固定杆212,且固定杆212的表面皆通过螺纹与固定槽211内壁相连接,支撑底座210的顶端安装有连接机构300,连接机构300包括插槽310,支撑底座210顶端的中心处开设有插槽310,卫星天线输出端主体100的底端延伸至插槽310内部,卫星天线输出端主体100两侧的底端皆开设有弹簧槽311,插槽310的两侧皆开设有卡槽312,弹簧槽311相互远离的一端皆插设有卡块313,卡块313相互远离的一端皆延伸至卡槽312内部,卡槽312内部相互远离的一端皆设置有移动块314,且移动块314的顶端呈斜面,卡槽312内壁的底端皆开设有滑动槽315,移动块314的底端皆固定连接有滑动块316,且滑动块316皆延伸至滑动槽315内部,滑动块316相互靠近的一端皆通过弹簧与滑动槽315内壁相连接,支撑底座210顶端的两侧皆开设有拆卸槽317,且拆卸槽317皆与卡槽312相连通,拆卸槽317的顶端皆贯穿插设有拆卸杆318,且拆卸杆318的底端皆延伸至卡槽312内部,拆卸杆318的顶端皆固定连接有按块319;

进一步的,固定杆212的顶端皆固定连接有转盘213,转盘213的顶端皆开设有十字槽214,其作用为便于用户使用工具对固定杆212进行转动,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固定杆212的底端皆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15,且固定块215的底端呈尖状,其作用为增大了固定杆212底端与地面之间的压强,便于固定杆212延伸入地面;

进一步的,卡块313的底端皆呈斜面,卡块313相互靠近的一端皆通过弹簧与弹簧槽311内壁相连接,其作用为当斜面与插槽310内壁相抵触时,使得卡块313向弹簧槽311的内部移动,并对弹簧槽311内部弹簧进行压缩,通过弹簧槽311的回弹力,使得卡块313向外移动;

进一步的,卡块313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滑块,弹簧槽311内壁的两侧皆开设有与滑块相配合的滑槽,其作用为对卡块313在弹簧槽311内部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定;

进一步的,拆卸杆318的表面皆套设有弹簧,且弹簧的一端皆与按块319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皆与支撑底座210顶端固定连接,其作用为当用户按动按块319时,对拆卸杆318表面弹簧进行压缩,当用户释放压力时,通过拆卸杆318表面弹簧的回弹力,使得按块319带动拆卸杆318复位。

工作原理:当用户需要对该装置进行安装时,用户将该装置放置在指定处,然后用户使用十字螺丝刀转动转盘213,使得转盘213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固定块215延伸至地面内部,使得支撑底座210与地面固定,通过支撑底座210底端与地面之间的接触,对卫星天线输出端主体100进行支撑,从而避免了当遇到狂风天气时,风力使得卫星天线输出端主体100倾倒并与地面碰撞的情况,从而避免了卫星天线输出端主体100与地面撞击造成卫星天线输出端主体100损坏的情况,提高了卫星天线输出端主体100的使用寿命,为用户减少了经济上的损失;

当用户需要对卫星天线输出端主体100进行拆卸时,用户向下按动两组按块319,使得按块319向下移动,从而使得按块319带动拆卸杆318向下移动,从而使得拆卸杆318与移动块314顶端斜面相抵触,通过拆卸杆318底端与移动块314顶端斜面之间的相互抵触,使得移动块314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并且使得移动块314与卡块313相互抵触,通过移动块314与卡块313之间的相互抵触,将卡块313移动出卡槽312内部,当卡块313移动出卡槽312内部时,用户即可将卫星天线输出端主体100底端抽出插槽310的内部,完成对卫星天线输出端主体100的拆卸,当用户需要对卫星天线输出端主体100进行安装时,用户将卫星天线输出端主体100底端插入插槽310内部,使得卡块313底端斜面与插槽310内壁相互抵触,通过卡块313底端斜面与插槽310内壁之间的相互抵触,使得卡块313向弹簧槽311的内部移动,并对弹簧槽311内部弹簧进行压缩,当卡块313移动至卡槽312处时,通过弹簧槽311内部弹簧的回弹力,使得卡块313向卡槽312的内部移动,通过卡块313与卡槽312内壁之间的相互抵触,对卡块313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对卫星天线输出端主体100的位置进行固定,即可完成安装,减少了用户拆卸与安装卫星天线输出端主体100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并且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卫星接收地面天线的防护结构,包括卫星天线输出端主体(100)、防倾倒机构(200)和连接机构(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天线输出端主体(100)的底端安装有防倾倒机构(200),所述防倾倒机构(200)包括支撑底座(210),所述卫星天线输出端主体(100)的底端设置有支撑底座(210),所述支撑底座(210)顶端的两侧皆贯穿开设有固定槽(211),所述固定槽(211)的顶端皆贯穿插设有固定杆(212),且固定杆(212)的表面皆通过螺纹与固定槽(211)内壁相连接,所述支撑底座(210)的顶端安装有连接机构(300),所述连接机构(300)包括插槽(310),所述支撑底座(210)顶端的中心处开设有插槽(310),所述卫星天线输出端主体(100)的底端延伸至插槽(310)内部,所述卫星天线输出端主体(100)两侧的底端皆开设有弹簧槽(311),所述插槽(310)的两侧皆开设有卡槽(312),所述弹簧槽(311)相互远离的一端皆插设有卡块(313),所述卡块(313)相互远离的一端皆延伸至卡槽(312)内部,所述卡槽(312)内部相互远离的一端皆设置有移动块(314),且移动块(314)的顶端呈斜面,所述卡槽(312)内壁的底端皆开设有滑动槽(315),所述移动块(314)的底端皆固定连接有滑动块(316),且滑动块(316)皆延伸至滑动槽(315)内部,所述滑动块(316)相互靠近的一端皆通过弹簧与滑动槽(315)内壁相连接,所述支撑底座(210)顶端的两侧皆开设有拆卸槽(317),且拆卸槽(317)皆与卡槽(312)相连通,所述拆卸槽(317)的顶端皆贯穿插设有拆卸杆(318),且拆卸杆(318)的底端皆延伸至卡槽(312)内部,所述拆卸杆(318)的顶端皆固定连接有按块(3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星接收地面天线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12)的顶端皆固定连接有转盘(213),所述转盘(213)的顶端皆开设有十字槽(2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星接收地面天线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12)的底端皆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15),且固定块(215)的底端呈尖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星接收地面天线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313)的底端皆呈斜面,所述卡块(313)相互靠近的一端皆通过弹簧与弹簧槽(311)内壁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星接收地面天线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313)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弹簧槽(311)内壁的两侧皆开设有与滑块相配合的滑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星接收地面天线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杆(318)的表面皆套设有弹簧,且弹簧的一端皆与按块(319)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皆与支撑底座(210)顶端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星天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卫星接收地面天线的防护结构,包括卫星天线输出端主体、防倾倒机构和连接机构,所述卫星天线输出端主体的底端安装有防倾倒机构,所述防倾倒机构包括支撑底座,且拆卸槽皆与卡槽相连通,所述拆卸槽的顶端皆贯穿插设有拆卸杆,且拆卸杆的底端皆延伸至卡槽内部,所述拆卸杆的顶端皆固定连接有按块。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当遇到狂风天气时,风力使得卫星天线倾倒并与地面碰撞的情况,从而避免了卫星天线与地面撞击造成卫星天线损坏的情况,提高了卫星天线的使用寿命,为用户减少了经济上的损失,减少了用户拆卸卫星天线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并且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军;南建强;寿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学军
技术研发日:2021.01.22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228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