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提花布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弹性提花布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提花布是一种有织纹图案的棉织物或化纤混纺织物,有白织和有色织之分,白织坯布和部分色织坯布须经练漂或染色,提花布根据品种特征可供不同用途。一般提花布多用作床单、台布、窗帘等室内装饰;提花府绸、提花麻纱、提花线多用于服装;
然而现有的提花布的弹性不足,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弹性提花布生产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弹性提花布生产方法,提花布按照重量份数,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原棉90-95份、氨纶1-5份、莫代尔2-3份、竹炭纤维1-3份、大豆纤维2-5份。
优选的,所述提花布按照重量份数,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原棉91-94份、氨纶2-4份、莫代尔2-3份、竹炭纤维2-3份、大豆纤维3-4份。
优选的,所述提花布按照重量份数,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原棉92份、氨纶3份、莫代尔2份、竹炭纤维2份、大豆纤维4份。
优选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弹性提花布生产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清棉
将紧压的原棉松解成棉块或棉束;
清除原棉中的杂质、疵点及不宜纺纱的短纤维;
将不同成分的原棉混和,制成棉卷;
(s2)、梳棉
将棉块或棉束分解成单纤维;
清除棉卷中的杂质及短绒;
按照重量组分将原棉、氨纶、莫代尔、竹炭纤维、大豆纤维混合制成棉条;(s3)、条卷
采用21根纤维棉条进行并合、牵伸,制成小卷;
(s4)、精梳清除纤维中的棉结、杂质和纤维疵点;
进一步分离纤维,排除短纤维;
将棉条拉细到一定粗细,制成棉条;
(s5)、并条
通过6-8根棉条进行并合;
将棉条拉长抽细到规定重量,并进一步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程度;
利用并合与牵扯伸,使纤维进一步均匀混合,做成熟条;
(s6)、粗纱
将熟条均匀地拉长抽细,并使纤维进一步伸直平行;
对牵伸后的须条捻回;
(s7)、细纱
将粗纱拉细到所需细度,使纤维伸直平行;
将须条加以捻回,成为细纱;
将加捻后的细纱卷绕在简管上,制成管纱;
(s8)、络简
将管纱卷绕成筒子;
清除纱线上部分疵点和杂质;
(s9)、捻线用两根或多根单纱,经过并合,加拈制成股线;
将加捻后的股线卷绕在筒管上,做成一定大小和形状管线;
(s10)、整经
将一定根数和长度的经纱,从络纱筒子上引出,组成纱片;
(s11)、浆纱
配制浆液;
将前沿液粘附在经纱上并加以烘干,然后卷绕在织轴上;
(s12)、穿经
根据织物的要求将织轴上的经纱按一定的规律穿过停经片、综丝和箍;
(s13)、织造
将经纱与纬纱通过织布机交织成织物,形成布料;
(s14)、提花
通过提花机对布料进行提花,形成提花布。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梳棉采用刺轮、锡林、盖板和道夫,其中,所述刺轮的齿尖对棉层起打击、松解作用,进行握持分梳,清除棉卷中杂质和短绒,并初步拉直纤维,刺轮的齿尖将纤维带走,并转移给锡林,锡林将经过刺轮松解的纤维进行自由分流,使之成为单纤维状态,具有均匀混合作用,并除去纤维中残留的细小杂质和短绒,制成质量较好的纤维层,转移给道夫,道夫剥取锡林上的纤维,凝聚成较好的棉网,并通过压棍及圈条装置,制成均匀的棉条。
优选的,所述步骤(s10)中,在整经过程中,全幅经纱张力应均匀一致,经纱轴上的经纱排列和卷绕密度均匀,经轴表面无凹凸不平现象。
优选的,所述步骤(s11)浆纱中浆液不仅应能桥头经纱的表面,同时还应能部分地渗透到纱的内部去,烘干后能在纱上形成一层浆膜;浆料应具有一定的吸湿性和防腐性。
本发明中通过在原棉中加入氨纶、莫代尔、竹炭纤维、大豆纤维,且氨纶、莫代尔、竹炭纤维、大豆纤维的添加比例为3:2:2:4,这样可以在不影响提花布自身特性的情况下大大提升提花布的弹性;
通过本发明方法生产得到的产品环保无毒,物理性能优良,且加工方法不复杂,成本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一种高弹性提花布生产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一种高弹性提花布生产方法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高弹性提花布生产方法,提花布按照重量份数,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原棉90份、氨纶1份、莫代尔2份、竹炭纤维1份、大豆纤维2份。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弹性提花布生产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清棉
将紧压的原棉松解成棉块或棉束;
清除原棉中的杂质、疵点及不宜纺纱的短纤维;
将不同成分的原棉混和,制成棉卷;
(s2)、梳棉
将棉块或棉束分解成单纤维;
清除棉卷中的杂质及短绒;
按照重量组分将原棉、氨纶、莫代尔、竹炭纤维、大豆纤维混合制成棉条;
(s3)、条卷
采用21根纤维棉条进行并合、牵伸,制成小卷;
(s4)、精梳
清除纤维中的棉结、杂质和纤维疵点;
进一步分离纤维,排除短纤维;
将棉条拉细到一定粗细,制成棉条;
(s5)、并条
通过6-8根棉条进行并合;
将棉条拉长抽细到规定重量,并进一步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程度;
利用并合与牵扯伸,使纤维进一步均匀混合,做成熟条;
(s6)、粗纱
将熟条均匀地拉长抽细,并使纤维进一步伸直平行;
对牵伸后的须条捻回;
(s7)、细纱
将粗纱拉细到所需细度,使纤维伸直平行;
将须条加以捻回,成为细纱;
将加捻后的细纱卷绕在简管上,制成管纱;
(s8)、络简
将管纱卷绕成筒子;
清除纱线上部分疵点和杂质;
(s9)、捻线
用两根或多根单纱,经过并合,加拈制成股线;
将加捻后的股线卷绕在筒管上,做成一定大小和形状管线;
(s10)、整经
将一定根数和长度的经纱,从络纱筒子上引出,组成纱片;
(s11)、浆纱
配制浆液;
将前沿液粘附在经纱上并加以烘干,然后卷绕在织轴上;
(s12)、穿经
根据织物的要求将织轴上的经纱按一定的规律穿过停经片、综丝和箍;
(s13)、织造
将经纱与纬纱通过织布机交织成织物,形成布料;
(s14)、提花
通过提花机对布料进行提花,形成提花布。
步骤(s2)中梳棉采用刺轮、锡林、盖板和道夫,其中,刺轮的齿尖对棉层起打击、松解作用,进行握持分梳,清除棉卷中杂质和短绒,并初步拉直纤维,刺轮的齿尖将纤维带走,并转移给锡林,锡林将经过刺轮松解的纤维进行自由分流,使之成为单纤维状态,具有均匀混合作用,并除去纤维中残留的细小杂质和短绒,制成质量较好的纤维层,转移给道夫,道夫剥取锡林上的纤维,凝聚成较好的棉网,并通过压棍及圈条装置,制成均匀的棉条。
步骤(s10)中,在整经过程中,全幅经纱张力应均匀一致,经纱轴上的经纱排列和卷绕密度均匀,经轴表面无凹凸不平现象。
步骤(s11)浆纱中浆液不仅应能桥头经纱的表面,同时还应能部分地渗透到纱的内部去,烘干后能在纱上形成一层浆膜;浆料应具有一定的吸湿性和防腐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高弹性提花布生产方法,提花布按照重量份数,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原棉91份、氨纶2份、莫代尔2份、竹炭纤维2份、大豆纤维3份。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弹性提花布生产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清棉
将紧压的原棉松解成棉块或棉束;
清除原棉中的杂质、疵点及不宜纺纱的短纤维;
将不同成分的原棉混和,制成棉卷;
(s2)、梳棉
将棉块或棉束分解成单纤维;
清除棉卷中的杂质及短绒;
按照重量组分将原棉、氨纶、莫代尔、竹炭纤维、大豆纤维混合制成棉条;
(s3)、条卷
采用21根纤维棉条进行并合、牵伸,制成小卷;
(s4)、精梳
清除纤维中的棉结、杂质和纤维疵点;
进一步分离纤维,排除短纤维;
将棉条拉细到一定粗细,制成棉条;
(s5)、并条
通过6-8根棉条进行并合;
将棉条拉长抽细到规定重量,并进一步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程度;
利用并合与牵扯伸,使纤维进一步均匀混合,做成熟条;
(s6)、粗纱
将熟条均匀地拉长抽细,并使纤维进一步伸直平行;
对牵伸后的须条捻回;
(s7)、细纱
将粗纱拉细到所需细度,使纤维伸直平行;
将须条加以捻回,成为细纱;
将加捻后的细纱卷绕在简管上,制成管纱;
(s8)、络简
将管纱卷绕成筒子;
清除纱线上部分疵点和杂质;
(s9)、捻线
用两根或多根单纱,经过并合,加拈制成股线;
将加捻后的股线卷绕在筒管上,做成一定大小和形状管线;
(s10)、整经
将一定根数和长度的经纱,从络纱筒子上引出,组成纱片;
(s11)、浆纱
配制浆液;
将前沿液粘附在经纱上并加以烘干,然后卷绕在织轴上;
(s12)、穿经
根据织物的要求将织轴上的经纱按一定的规律穿过停经片、综丝和箍;
(s13)、织造
将经纱与纬纱通过织布机交织成织物,形成布料;
(s14)、提花
通过提花机对布料进行提花,形成提花布。
步骤(s2)中梳棉采用刺轮、锡林、盖板和道夫,其中,刺轮的齿尖对棉层起打击、松解作用,进行握持分梳,清除棉卷中杂质和短绒,并初步拉直纤维,刺轮的齿尖将纤维带走,并转移给锡林,锡林将经过刺轮松解的纤维进行自由分流,使之成为单纤维状态,具有均匀混合作用,并除去纤维中残留的细小杂质和短绒,制成质量较好的纤维层,转移给道夫,道夫剥取锡林上的纤维,凝聚成较好的棉网,并通过压棍及圈条装置,制成均匀的棉条。
步骤(s10)中,在整经过程中,全幅经纱张力应均匀一致,经纱轴上的经纱排列和卷绕密度均匀,经轴表面无凹凸不平现象。
步骤(s11)浆纱中浆液不仅应能桥头经纱的表面,同时还应能部分地渗透到纱的内部去,烘干后能在纱上形成一层浆膜;浆料应具有一定的吸湿性和防腐性。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高弹性提花布生产方法,提花布按照重量份数,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原棉92份、氨纶3份、莫代尔2份、竹炭纤维2份、大豆纤维4份。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弹性提花布生产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清棉
将紧压的原棉松解成棉块或棉束;
清除原棉中的杂质、疵点及不宜纺纱的短纤维;
将不同成分的原棉混和,制成棉卷;
(s2)、梳棉
将棉块或棉束分解成单纤维;
清除棉卷中的杂质及短绒;
按照重量组分将原棉、氨纶、莫代尔、竹炭纤维、大豆纤维混合制成棉条;
(s3)、条卷
采用21根纤维棉条进行并合、牵伸,制成小卷;
(s4)、精梳
清除纤维中的棉结、杂质和纤维疵点;
进一步分离纤维,排除短纤维;
将棉条拉细到一定粗细,制成棉条;
(s5)、并条
通过6-8根棉条进行并合;
将棉条拉长抽细到规定重量,并进一步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程度;
利用并合与牵扯伸,使纤维进一步均匀混合,做成熟条;
(s6)、粗纱
将熟条均匀地拉长抽细,并使纤维进一步伸直平行;
对牵伸后的须条捻回;
(s7)、细纱
将粗纱拉细到所需细度,使纤维伸直平行;
将须条加以捻回,成为细纱;
将加捻后的细纱卷绕在简管上,制成管纱;
(s8)、络简
将管纱卷绕成筒子;
清除纱线上部分疵点和杂质;
(s9)、捻线
用两根或多根单纱,经过并合,加拈制成股线;
将加捻后的股线卷绕在筒管上,做成一定大小和形状管线;
(s10)、整经
将一定根数和长度的经纱,从络纱筒子上引出,组成纱片;
(s11)、浆纱
配制浆液;
将前沿液粘附在经纱上并加以烘干,然后卷绕在织轴上;
(s12)、穿经
根据织物的要求将织轴上的经纱按一定的规律穿过停经片、综丝和箍;
(s13)、织造
将经纱与纬纱通过织布机交织成织物,形成布料;
(s14)、提花
通过提花机对布料进行提花,形成提花布。
步骤(s2)中梳棉采用刺轮、锡林、盖板和道夫,其中,刺轮的齿尖对棉层起打击、松解作用,进行握持分梳,清除棉卷中杂质和短绒,并初步拉直纤维,刺轮的齿尖将纤维带走,并转移给锡林,锡林将经过刺轮松解的纤维进行自由分流,使之成为单纤维状态,具有均匀混合作用,并除去纤维中残留的细小杂质和短绒,制成质量较好的纤维层,转移给道夫,道夫剥取锡林上的纤维,凝聚成较好的棉网,并通过压棍及圈条装置,制成均匀的棉条。
步骤(s10)中,在整经过程中,全幅经纱张力应均匀一致,经纱轴上的经纱排列和卷绕密度均匀,经轴表面无凹凸不平现象。
步骤(s11)浆纱中浆液不仅应能桥头经纱的表面,同时还应能部分地渗透到纱的内部去,烘干后能在纱上形成一层浆膜;浆料应具有一定的吸湿性和防腐性。
对实施例1-实施例3中生产得到的提花布进行弹性性能测试,测试结果为: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通过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3中方法生产得到的提花布弹性更高,因此,实施例3为最优实施例;
本发明通过在原棉中加入氨纶、莫代尔、竹炭纤维、大豆纤维,且氨纶、莫代尔、竹炭纤维、大豆纤维的添加比例为3:2:2:4,这样可以在不影响提花布自身特性的情况下大大提升提花布的弹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一种高弹性提花布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花布按照重量份数,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原棉90-95份、氨纶1-5份、莫代尔2-3份、竹炭纤维1-3份、大豆纤维2-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弹性提花布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花布按照重量份数,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原棉91-94份、氨纶2-4份、莫代尔2-3份、竹炭纤维2-3份、大豆纤维3-4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弹性提花布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花布按照重量份数,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原棉92份、氨纶3份、莫代尔2份、竹炭纤维2份、大豆纤维4份。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一种高弹性提花布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s1)、清棉
将紧压的原棉松解成棉块或棉束;
清除原棉中的杂质、疵点及不宜纺纱的短纤维;
将不同成分的原棉混和,制成棉卷;
(s2)、梳棉
将棉块或棉束分解成单纤维;
清除棉卷中的杂质及短绒;
按照重量组分将原棉、氨纶、莫代尔、竹炭纤维、大豆纤维混合制成棉条;
(s3)、条卷
采用21根纤维棉条进行并合、牵伸,制成小卷;
(s4)、精梳
清除纤维中的棉结、杂质和纤维疵点;
进一步分离纤维,排除短纤维;
将棉条拉细到一定粗细,制成棉条;
(s5)、并条
通过6-8根棉条进行并合;
将棉条拉长抽细到规定重量,并进一步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程度;
利用并合与牵扯伸,使纤维进一步均匀混合,做成熟条;
(s6)、粗纱
将熟条均匀地拉长抽细,并使纤维进一步伸直平行;
对牵伸后的须条捻回;
(s7)、细纱
将粗纱拉细到所需细度,使纤维伸直平行;
将须条加以捻回,成为细纱;
将加捻后的细纱卷绕在简管上,制成管纱;
(s8)、络筒
将管纱卷绕成筒子;
清除纱线上部分疵点和杂质;
(s9)、捻线
用两根或多根单纱,经过并合,加拈制成股线;
将加捻后的股线卷绕在筒管上,做成一定大小和形状管线;
(s10)、整经
将一定根数和长度的经纱,从络纱筒子上引出,组成纱片;
(s11)、浆纱
配制浆液;
将前沿液粘附在经纱上并加以烘干,然后卷绕在织轴上;
(s12)、穿经
根据织物的要求将织轴上的经纱按一定的规律穿过停经片、综丝和箍;
(s13)、织造
将经纱与纬纱通过织布机交织成织物,形成布料;
(s14)、提花
通过提花机对布料进行提花,形成提花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弹性提花布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梳棉采用刺轮、锡林、盖板和道夫,其中,所述刺轮的齿尖对棉层起打击、松解作用,进行握持分梳,清除棉卷中杂质和短绒,并初步拉直纤维,刺轮的齿尖将纤维带走,并转移给锡林,锡林将经过刺轮松解的纤维进行自由分流,使之成为单纤维状态,具有均匀混合作用,并除去纤维中残留的细小杂质和短绒,制成质量较好的纤维层,转移给道夫,道夫剥取锡林上的纤维,凝聚成较好的棉网,并通过压棍及圈条装置,制成均匀的棉条。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弹性提花布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中,在整经过程中,全幅经纱张力应均匀一致,经纱轴上的经纱排列和卷绕密度均匀,经轴表面无凹凸不平现象。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弹性提花布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浆纱中浆液不仅应能桥头经纱的表面,同时还应能部分地渗透到纱的内部去,烘干后能在纱上形成一层浆膜;浆料应具有一定的吸湿性和防腐性。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