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辐射防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力压式电磁辐射防护纺织面料表面绒毛处理涂胶设备。
背景技术:
2.现在有的电磁辐射防护纺织面料粘胶涂覆,涂覆时胶水容易与纺织面料表面绒毛粘附,使得纺织面料表面粘附的胶水较少,使得粘连力度大大降低,防护质量受到影响,而纺织面料表面绒毛也会纠缠在一起形成毛团,阻碍胶水的涂覆,并且胶水被绒毛挡住会导致胶水到处流动,在贴覆其它物件时,纺织面料表面的胶水受到挤压会溢出,使得胶水涂覆范围受到影响,致使辐射防护效果变差。
3.综上,需要压力感应式电磁辐射防护纺织面料绒毛处理涂胶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在有的电磁辐射防护纺织面料粘胶涂覆,涂覆时胶水容易与纺织面料表面绒毛粘附,使得纺织面料表面粘附的胶水较少,使得粘连力度大大降低,防护质量受到影响,而纺织面料表面绒毛也会纠缠在一起形成毛团,阻碍胶水的涂覆,并且胶水被绒毛挡住会导致胶水到处流动,在贴覆其它物件时,纺织面料表面的胶水受到挤压会溢出,使得胶水涂覆范围受到影响,致使辐射防护效果变差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力压式电磁辐射防护纺织面料表面绒毛处理涂胶设备。
5.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力压式电磁辐射防护纺织面料表面绒毛处理涂胶设备,包括有支撑架、控制器、第一滑动轨道、第二滑动轨道、第一电滑轨、第二电滑轨、第一电推杆、第二电推杆、切割器和托板;支撑架与控制器进行固接;支撑架与第一滑动轨道和第二滑动轨道均进行固接;支撑架与第一电滑轨和第二电滑轨均进行固接;第一电滑轨与第一电推杆进行固接;第二电滑轨与第二电推杆进行固接;第一电滑轨和第二电滑轨与托板均进行固接;支撑架上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与第一电滑轨和第二电滑轨均进行转动连接;升降机构可以为纺织面料除表面起球作准备;支撑架上设置有涂胶机构;涂胶机构可以对除起球后的纺织面料进行胶水的涂覆。
6.此外,特别优选的是,升降机构包括有第一电机、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丝杆、第三传动轮、移动杆、第一楔形块、第一光杆、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第四传动轮、第二丝杆、第五传动轮、第六传动轮、第一升降架、第二光杆、第三丝杆、第二升降架和第三光杆;第一电机与支撑架进行固接;第一电机与第一传动轮内部轴心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内部轴心通过轴套与第一丝杆进行固接;第一丝杆通过轴套与第三传动轮内部轴心进行固接;第一丝杆与第一电滑轨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与支撑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与移动杆进行旋接;第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移动杆与第一楔形块进行固接;移动杆与第一光杆
进行滑动连接;移动杆一侧与第一电磁铁进行固接;移动杆另一侧与第二电磁铁进行固接;第一光杆与支撑架进行固接;第一光杆与第二电滑轨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轮内部轴心通过轴套与第二丝杆进行固接;第二丝杆通过轴套与第五传动轮内部轴心进行固接;第二丝杆与第一电滑轨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丝杆与第一升降架进行旋接;第二丝杆与支撑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内部轴心通过轴套与第三丝杆进行固接;第一升降架与第二光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升降架与切割器相接触;第二光杆与第一电滑轨进行固接;第二光杆与支撑架进行固接;第三丝杆与第二电滑轨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丝杆与第二升降架进行旋接;第三丝杆与支撑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升降架与第三光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三光杆与第二电滑轨进行固接;第三光杆与支撑架进行固接。
7.此外,特别优选的是,涂胶包括有第二电机、第一传动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二传动杆、第一柱齿轮、第一平齿轮、第三传动杆、第二楔形块、第三楔形块、第二平齿轮、第四传动杆、第七传动轮、第八传动轮、第五传动杆、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六传动杆、第九传动轮、第十传动轮、第四丝杆、涂胶器、第四光杆、滚轮、防护架、伸缩块、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固定架、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第二柱齿轮、第一齿杆、第二齿杆、储胶槽、转动板、旋转杆、导流板和毛刷;第二电机与支撑架进行固接;第二电机与第一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通过支架与支撑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与第一锥齿轮内部轴心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进行啮合;第二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二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通过支架与支撑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与第一柱齿轮内部轴心进行固接;第一柱齿轮与第一平齿轮进行啮合;第一平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三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一平齿轮一侧设置有第二平齿轮;第三传动杆通过支架与支撑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杆与第二楔形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楔形块与第三楔形块相接触;第二楔形块和第三楔形块通过底座滑槽与支撑架进行滑动连接;第二平齿轮内部轴心与第四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通过支架与支撑架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杆与第七传动轮内部轴心进行固接;第七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八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五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通过支架与支撑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杆与第三锥齿轮内部轴心进行固接;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进行啮合;第四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六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六传动杆通过支架与支撑架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杆与第九传动轮内部轴心进行固接;第六传动杆与第五丝杆进行固接;第九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传动轮内部轴心通过轴套与第四丝杆进行固接;第四丝杆与涂胶器进行旋接;第四丝杆通过轴套与支撑架进行转动连接;涂胶器与第四光杆进行滑动连接;第四光杆通过支架与支撑架进行固接;滚轮通过支架与防护架进行转动连接;防护架通过支架与伸缩块进行固接;伸缩块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均进行固接;伸缩块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进行固接;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与固定架均进行固接;固定架与储胶槽进行固接;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与第二柱齿轮均进行啮合;第二柱齿轮与第一齿杆和第二齿杆均进行啮合;第二柱齿轮通过转动杆与固定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齿杆和第二齿杆一侧通过滑槽与储胶槽进行滑动连接;第一齿杆和第二齿杆另一侧通过支架与转动板进行转动连接;储胶槽两侧各设置有滚轮、防护架、伸缩块、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固定架、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第二柱齿轮、第一齿杆和第二齿杆的组合;储胶槽与旋转杆进行固接;储胶槽通过支架与导流板进行
固接;旋转杆与转动板进行转动连接;导流板通过支架与毛刷进行固接;当第一平齿轮与第二平齿轮啮合时,第一平齿轮带动第二平齿轮转动;当第一平齿轮与第二平齿轮不啮合时,第一平齿轮不带动第二平齿轮转动。
8.此外,特别优选的是,第一滑动轨道和第二滑动轨道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朝上的口子。
9.此外,特别优选的是,第一电滑轨两侧各有一个朝下开的口子,且靠近第一电推杆一侧的口子设置有两个弹簧块。
10.此外,特别优选的是,第二电滑轨两侧各有一个朝下开的口子,且靠近第二电推杆一侧的口子设置有两个弹簧块。
11.此外,特别优选的是,切割器下方等距设置有多组针刺器,且切割器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电滑块。
12.此外,特别优选的是,导流板呈三十度倾斜状态设置在储胶槽下方开口处。
13.本发明的优点为:一、为解决现在有的电磁辐射防护纺织面料粘胶涂覆,涂覆时胶水容易与纺织面料表面绒毛粘附,使得纺织面料表面粘附的胶水较少,使得粘连力度大大降低,防护质量受到影响,而纺织面料表面绒毛也会纠缠在一起形成毛团,阻碍胶水的涂覆,并且胶水被绒毛挡住会导致胶水到处流动,在贴覆其它物件时,纺织面料表面的胶水受到挤压会溢出,使得胶水涂覆范围受到影响,致使辐射防护效果变差的问题。
14.二、设计了升降机构、涂胶机构和运输机构;使用时将支撑架水平放置,然后外接电源,通过控制器控制装置运行,然后人工将纺织面料放在托板上,且将胶水倒入储胶槽内,接着开动第一电机带动升降机构运行,通过第一升降架和第二升降架使得切割器上移至第一电滑轨和第二电滑轨朝下的缺口处,随后控制开启第一电推杆和第二电推杆将切割器推到第一电滑轨和第二电滑轨内,通过第一电滑轨和第二电滑轨带动切割器在纺织面料上进行操作,将纺织面料表面绒毛及表面缠绕绒毛给切割开并梳理平整,然后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将切割器吸住,并通过移动杆带动向下移动直至第一楔形块与第二楔形块接触,使得第一平齿轮与第二平齿轮啮合,接着开启第二电机带动涂胶机构运行,涂胶时,控制涂胶器朝着托板方向移动,使得滚轮在纺织面料上进行滚动,由滚轮对纺织面料的挤压作用力来控制转动板的偏转,使得胶水从偏转的转动板上通过储胶槽下方口子经导流板引流至纺织面料上,随后通过毛刷将胶水涂抹在纺织面料上,使得胶水与纺织面料表面接触,同时通过输送机构推动切割器在第一滑动轨道和第二滑动轨道上移动,直至切割器回到第一升降架和第二升降架位置处,最后通过外设装置将涂胶后的纺织面料带走并做下一步处理。
15.三、本发明实现了对纺织面料表面纠缠绒毛的处理,并在涂胶时将纺织面料表面绒毛梳理平整,使得胶水与纺织面料表面紧密接触,加大了胶水与纺织面料粘附力度,并且控制了胶水的涂覆范围,在纺织面料上贴压其它物件时不会使胶水溢出。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第一滑动轨道和第一电推杆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切割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刺针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升降机构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升降机构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升降机构的俯视图;图9为本发明涂胶机构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涂胶机构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涂胶机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涂胶机构的主视图;图13为本发明涂胶器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涂胶器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发明涂胶器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发明储胶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发明转动板和旋转杆组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发明运输机构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9为本发明运输机构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发明运输机构的仰视图。
17.在图中:1、支撑架,2、控制器,3、第一滑动轨道,4、第二滑动轨道,5、第一电滑轨,6、第二电滑轨,7、第一电推杆,8、第二电推杆,9、切割器,10、托板,201、第一电机,202、第一传动轮,203、第二传动轮,204、第一丝杆,205、第三传动轮,206、移动杆,207、第一楔形块,208、第一光杆,209、第一电磁铁,2010、第二电磁铁,2011、第四传动轮,2012、第二丝杆,2013、第五传动轮,2014、第六传动轮,2015、第一升降架,2016、第二光杆,2017、第三丝杆,2018、第二升降架,2019、第三光杆,301、第二电机,302、第一传动杆,303、第一锥齿轮,304、第二锥齿轮,305、第二传动杆,306、第一柱齿轮,307、第一平齿轮,308、第三传动杆,309、第二楔形块,3010、第三楔形块,3011、第二平齿轮,3012、第四传动杆,3013、第七传动轮,3014、第八传动轮,3015、第五传动杆,3016、第三锥齿轮,3017、第四锥齿轮,3018、第六传动杆,3019、第九传动轮,3020、第十传动轮,3021、第四丝杆,3022、涂胶器,3023、第四光杆,302201、滚轮,302202、防护架,302203、伸缩块,302204、第一弹簧,302205、第二弹簧,302206、固定架,302207、第一齿条,302208、第二齿条,302209、第二柱齿轮,3022010、第一齿杆,3022011、第二齿杆,3022012、储胶槽,3022013、转动板,3022014、旋转杆,3022015、导流板,3022016、毛刷,401、第五丝杆,402、推动杆,403、第五光杆,901、刺针刷。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9.实施例一种力压式电磁辐射防护纺织面料表面绒毛处理涂胶设备,参照图1
‑
5所示,包括
有支撑架1、控制器2、第一滑动轨道3、第二滑动轨道4、第一电滑轨5、第二电滑轨6、第一电推杆7、第二电推杆8、切割器9和托板10;支撑架1与控制器2进行固接;支撑架1与第一滑动轨道3和第二滑动轨道4均进行固接;支撑架1与第一电滑轨5和第二电滑轨6均进行固接;第一电滑轨5与第一电推杆7进行固接;第二电滑轨6与第二电推杆8进行固接;第一电滑轨5和第二电滑轨6与托板10均进行固接;支撑架1上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与第一电滑轨5和第二电滑轨6均进行转动连接;升降机构可以为纺织面料除表面起球作准备;支撑架1上设置有涂胶机构;涂胶机构可以对除起球后的纺织面料进行胶水的涂覆。
20.使用时将支撑架1水平放置,然后外接电源,通过控制器2控制装置运行,然后人工将纺织面料放在托板10上,且将胶水倒入储胶槽3022012内,接着开动第一电机201带动升降机构运行,通过第一升降架2015和第二升降架2018使得切割器9上移至第一电滑轨5和第二电滑轨6朝下的缺口处,随后控制开启第一电推杆7和第二电推杆8将切割器9推到第一电滑轨5和第二电滑轨6内,通过第一电滑轨5和第二电滑轨6带动切割器9在纺织面料上进行操作,将纺织面料表面绒毛及表面缠绕绒毛给切割开并梳理平整,然后第一电磁铁209和第二电磁铁2010将切割器9吸住,并通过移动杆206带动向下移动直至第一楔形块207与第二楔形块309接触,使得第一平齿轮307与第二平齿轮3011啮合,接着开启第二电机301带动涂胶机构运行,涂胶时,控制涂胶器3022朝着托板10方向移动,使得滚轮302201在纺织面料上进行滚动,由滚轮302201对纺织面料的挤压作用力来控制转动板3022013的偏转,使得胶水从偏转的转动板3022013上通过储胶槽3022012下方口子经导流板3022015引流至纺织面料上,随后通过毛刷3022016将胶水涂抹在纺织面料上,使得胶水与纺织面料表面接触,同时通过输送机构推动切割器9在第一滑动轨道3和第二滑动轨道4上移动,直至切割器9回到第一升降架2015和第二升降架2018位置处,最后通过外设装置将涂胶后的纺织面料带走并做下一步处理;本发明实现了对纺织面料表面纠缠绒毛的处理,并在涂胶时将纺织面料表面绒毛梳理平整,使得胶水与纺织面料表面紧密接触,加大了胶水与纺织面料粘附力度,并且控制了胶水的涂覆范围,在纺织面料上贴压其它物件时不会使胶水溢出。
21.参照图6
‑
8所示,升降机构包括有第一电机201、第一传动轮202、第二传动轮203、第一丝杆204、第三传动轮205、移动杆206、第一楔形块207、第一光杆208、第一电磁铁209、第二电磁铁2010、第四传动轮2011、第二丝杆2012、第五传动轮2013、第六传动轮2014、第一升降架2015、第二光杆2016、第三丝杆2017、第二升降架2018和第三光杆2019;第一电机201与支撑架1进行固接;第一电机201与第一传动轮202内部轴心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202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203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203内部轴心通过轴套与第一丝杆204进行固接;第一丝杆204通过轴套与第三传动轮205内部轴心进行固接;第一丝杆204与第一电滑轨5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204与支撑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204与移动杆206进行旋接;第三传动轮205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2011进行传动连接;移动杆206与第一楔形块207进行固接;移动杆206与第一光杆208进行滑动连接;移动杆206一侧与第一电磁铁209进行固接;移动杆206另一侧与第二电磁铁2010进行固接;第一光杆208与支撑架1进行固接;第一光杆208与第二电滑轨6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轮2011内部轴心通过轴套与第二丝杆2012进行固接;第二丝杆2012通过轴套与第五传动轮2013内部轴心进行固接;第二丝杆2012与第一电滑轨5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丝杆2012与第一升降架2015进行旋接;第二丝杆2012与支撑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轮2013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2014
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2014内部轴心通过轴套与第三丝杆2017进行固接;第一升降架2015与第二光杆2016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升降架2015与切割器9相接触;第二光杆2016与第一电滑轨5进行固接;第二光杆2016与支撑架1进行固接;第三丝杆2017与第二电滑轨6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丝杆2017与第二升降架2018进行旋接;第三丝杆2017与支撑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升降架2018与第三光杆2019进行滑动连接;第三光杆2019与第二电滑轨6进行固接;第三光杆2019与支撑架1进行固接。
22.开始时,人工将纺织面料放在托板10上,且将胶水倒入储胶槽3022012内,接着开启第一电机201带动第一传动轮202转动,进而第一传动轮202外环面通过皮带带动第二传动轮203转动,进而第二传动轮203带动第一丝杆204转动,进而第一丝杆204带动第三传动轮205转动,接着第三传动轮205外环面通过皮带带动第四传动轮2011转动,进而第四传动轮2011带动第二丝杆2012转动,进而第二丝杆2012带动第一升降架2015在第二光杆2016上向上滑动,同时第二丝杆2012带动第五传动轮2013转动,进而第五传动轮2013外环面通过皮带带动第六传动轮2014转动,进而第六传动轮2014带动第三丝杆2017转动,进而第三丝杆2017带动第二升降架2018在第三光杆2019向上滑动,于是第一升降架2015和第二升降架2018同时将切割器9带动向上移动至第一电滑轨5和第二电滑轨6朝下的缺口处,并通过第一电滑轨5和第二电滑轨6缺口处的弹簧块停留在第一电推杆7和第二电推杆8前,同时第一丝杆204带动移动杆206在第一光杆208上向上移动,进而移动杆206带动第一楔形块207、第一电磁铁209和第二电磁铁2010也向上移动,并使得第一电磁铁209和第二电磁铁2010移动至第一电滑轨5和第二电滑轨6相对位置的缺口处,接着开启第一电推杆7和第二电推杆8带动切割器9,使得切割器9通过刺针刷901对纺织面料表面纠缠绒毛进行切割梳理处理,最后切割器9经第一电磁铁209和第二电磁铁2010吸住并通过第一电机201的反转将切割器9带动向下移动至第一滑动轨道3和第二滑动轨道4的缺口处,此时第一楔形块207对第三楔形块3010进行挤压;该机构完成了对纺织面料表面纠缠绒毛的切割及梳理。
23.参照图9
‑
17所示,涂胶包括有第二电机301、第一传动杆302、第一锥齿轮303、第二锥齿轮304、第二传动杆305、第一柱齿轮306、第一平齿轮307、第三传动杆308、第二楔形块309、第三楔形块3010、第二平齿轮3011、第四传动杆3012、第七传动轮3013、第八传动轮3014、第五传动杆3015、第三锥齿轮3016、第四锥齿轮3017、第六传动杆3018、第九传动轮3019、第十传动轮3020、第四丝杆3021、涂胶器3022、第四光杆3023、滚轮302201、防护架302202、伸缩块302203、第一弹簧302204、第二弹簧302205、固定架302206、第一齿条302207、第二齿条302208、第二柱齿轮302209、第一齿杆3022010、第二齿杆3022011、储胶槽3022012、转动板3022013、旋转杆3022014、导流板3022015和毛刷3022016;第二电机301与支撑架1进行固接;第二电机301与第一传动杆302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302通过支架与支撑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302与第一锥齿轮303内部轴心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303与第二锥齿轮304进行啮合;第二锥齿轮304内部轴心与第二传动杆305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305通过支架与支撑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305与第一柱齿轮306内部轴心进行固接;第一柱齿轮306与第一平齿轮307进行啮合;第一平齿轮307内部轴心与第三传动杆308进行固接;第一平齿轮307一侧设置有第二平齿轮3011;第三传动杆308通过支架与支撑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杆308与第二楔形块309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楔形块309与第三楔形块3010相接触;第二楔形块309和第三楔形块3010通过底座滑槽与支撑架1进行滑动连接;
第二平齿轮3011内部轴心与第四传动杆3012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3012通过支架与支撑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杆3012与第七传动轮3013内部轴心进行固接;第七传动轮3013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3014进行传动连接;第八传动轮3014内部轴心与第五传动杆3015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3015通过支架与支撑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杆3015与第三锥齿轮3016内部轴心进行固接;第三锥齿轮3016与第四锥齿轮3017进行啮合;第四锥齿轮3017内部轴心与第六传动杆3018进行固接;第六传动杆3018通过支架与支撑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杆3018与第九传动轮3019内部轴心进行固接;第六传动杆3018与第五丝杆401进行固接;第九传动轮3019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3020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传动轮3020内部轴心通过轴套与第四丝杆3021进行固接;第四丝杆3021与涂胶器3022进行旋接;第四丝杆3021通过轴套与支撑架1进行转动连接;涂胶器3022与第四光杆3023进行滑动连接;第四光杆3023通过支架与支撑架1进行固接;滚轮302201通过支架与防护架302202进行转动连接;防护架302202通过支架与伸缩块302203进行固接;伸缩块302203与第一齿条302207和第二齿条302208均进行固接;伸缩块302203与第一弹簧302204和第二弹簧302205均进行固接;第一弹簧302204和第二弹簧302205与固定架302206均进行固接;固定架302206与储胶槽3022012进行固接;第一齿条302207和第二齿条302208与第二柱齿轮302209均进行啮合;第二柱齿轮302209与第一齿杆3022010和第二齿杆3022011均进行啮合;第二柱齿轮302209通过转动杆与固定架302206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齿杆3022010和第二齿杆3022011一侧通过滑槽与储胶槽3022012进行滑动连接;第一齿杆3022010和第二齿杆3022011另一侧通过支架与转动板3022013进行转动连接;储胶槽3022012两侧各设置有滚轮302201、防护架302202、伸缩块302203、第一弹簧302204、第二弹簧302205、固定架302206、第一齿条302207、第二齿条302208、第二柱齿轮302209、第一齿杆3022010和第二齿杆3022011的组合;储胶槽3022012与旋转杆3022014进行固接;储胶槽3022012通过支架与导流板3022015进行固接;旋转杆3022014与转动板3022013进行转动连接;导流板3022015通过支架与毛刷3022016进行固接;当第一平齿轮307与第二平齿轮3011啮合时,第一平齿轮307带动第二平齿轮3011转动;当第一平齿轮307与第二平齿轮3011不啮合时,第一平齿轮307不带动第二平齿轮3011转动。
24.当第一楔形块207挤压第三楔形块3010时,第三楔形块3010受挤压而移动并对第二楔形块309也进行挤压,使得第二楔形块309在固定底座的限制下向上进行移动,使得第一平齿轮307与第二平齿轮3011啮合,随后开启第二电机301带动第一传动杆302转动,进而第一传动杆302带动第一锥齿轮303转动,进而第一锥齿轮303带动第二锥齿轮304转动,进而第二锥齿轮304带动第二传动杆305转动,接着第二传动杆305带动第一柱齿轮306转动,进而第一柱齿轮306带动第一平齿轮307转动,进而第一平齿轮307带动第二平齿轮3011转动,进而第二平齿轮3011带动第四传动杆3012转动,然后第四传动杆3012带动第七传动轮3013转动,进而第七传动轮3013外环面通过皮带带动第八传动轮3014转动,进而第五传动杆3015带动第三锥齿轮3016转动,进而第三锥齿轮3016带动第四锥齿轮3017转动,随后第四锥齿轮3017带动第六传动杆3018转动,进而第六传动杆3018带动第九传动轮3019转动,进而第九传动轮3019外环面通过皮带带动第十传动轮3020转动,进而第十传动轮3020带动第四丝杆3021转动,接着第四丝杆3021带动涂胶器3022在第四光杆3023上朝着托板10方向移动,当涂胶器3022在纺织面料上移动时,滚轮302201由于挤压的作用力,滚轮302201带动
防护架302202和伸缩块302203上移并对第一弹簧302204和第二弹簧302205造成挤压,进而伸缩块302203带动第一齿条302207和第二齿条302208上移,进而第一齿条302207和第二齿条302208带动第二柱齿轮302209转动,进而第二柱齿轮302209带动第一齿杆3022010和第二齿杆3022011也通过滑槽进行上移,于是第一齿杆3022010和第二齿杆3022011带动转动板3022013向下偏转,使得储胶槽3022012内的胶水通过下方开口流到导流板3022015上,并通过导流板3022015流动至纺织面料上,同时毛刷3022016对流在纺织面料表面的胶水进行涂抹,使得胶水涂覆在纺织面料表面上;于此同时,第六传动杆3018带动第五丝杆401转动使输送机构开始运行;该机构完成了纺织面料胶水的涂抹。
25.参照图18
‑
20所示,还包括有运输机构,运输机构包括有第五丝杆401、推动杆402和第五光杆403;第五丝杆401通过轴套与第六传动杆3018进行固接;第五丝杆401通过支架与支撑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丝杆401与推动杆402进行旋接;推动杆402与第五光杆403进行滑动连接;第五光杆403通过支架与支撑架1进行固接。
26.第六传动杆3018带动第五丝杆401转动,进而第五丝杆401带动推动杆402在第五光杆403上朝着第一升降架2015方向移动,于是推动杆402推动切割器9在第一滑动轨道3和第二滑动轨道4上朝着第一升降架2015方向移动,最后将切割器9移动至第一升降架2015和第二升降架2018上;该机构完成了切割器9的复位操作。
27.第一滑动轨道3和第二滑动轨道4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朝上的口子。
28.可以使得切割器9在第一滑动轨道3和第二滑动轨道4上移动无阻碍。
29.第一电滑轨5两侧各有一个朝下开的口子,且靠近第一电推杆7一侧的口子设置有两个弹簧块。
30.可以使得切割器9在第一电滑轨5内自由进出。
31.第二电滑轨6两侧各有一个朝下开的口子,且靠近第二电推杆8一侧的口子设置有两个弹簧块。
32.可以使得切割器9在第二电滑轨6内自由进出。
33.切割器9下方等距设置有多组针刺器,且切割器9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电滑块。
34.可以对纺织面料表面起球进行切割,电滑块可以使得切割器9能够在第一电滑轨5和第二电滑轨6内进行移动。
35.导流板3022015呈三十度倾斜状态设置在储胶槽3022012下方开口处。
36.可以使的粘胶快速流下。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index.php/read-1722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