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型复合外加剂改性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5-10  41


1.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复合外加剂改性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汽车行业的发展,道路面对的超载现象也日益严重。目前我国公路建设以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为主,通常在通车后几年内会出现大量的裂缝。半刚性基层具有其自身的优势,其中包括整体性好、施工工艺简单等,但普通的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极容易产生收缩裂缝。
3.为此,人们向其中掺入橡胶粉以改善其性能,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橡胶粉与水稳混合料结合性较差,极易出现集料分离问题,施工难度大且影响掺入橡胶粉的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推广及应用。
4.因此,开发路用性能良好的新型的复合外加剂改性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并满足当前环保、碎石资源节省等的要求,成为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型复合外加剂改性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路用性能不足、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环保型复合外加剂改性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由干料和水混合组成,所述干料由下列重量分的原料制成:碎石75~90份、改性橡胶粉0.3~1.5份、纳米石墨烯微片0.3~1.0份、水泥3~8份、缓凝剂0.02~0.10份、陶瓷碎片(粒度3~5mm)9~16份、椰壳纤维(长度10~12mm)0. 3~2.2份、沙柳纤维(长度12~15mm)0. 5~1.9份;所述水的加入量占干料质量的4.2~6.5%。
7.优选的,所述干料由下列重量分的原料制成:碎石75~85份、改性橡胶粉0.5~1.5份、纳米石墨烯微片0.5~0.8份、水泥4~6份、缓凝剂0.06~0.09份、陶瓷碎片10~13份、椰壳纤维0. 5~2.0份、沙柳纤维0. 8~1.5份。
8.优选的,所述干料由下列重量分的原料制成:碎石83份、改性橡胶粉1.13份、纳米石墨烯微片0.6份、水泥5份、缓凝剂0.07份、陶瓷碎片12份、椰壳纤维1.5份、沙柳纤维1.2份。
9.所述改性橡胶粉为废旧轮胎破碎经稀naoh溶液改性所得。
10.所述缓凝剂为三聚磷酸钠。
11.所述纳米石墨烯微片为kng

180

3石墨烯微片粉体。
12.所述水泥为道路硅酸盐水泥。
13.所述碎石粒径为10~20mm、5~10mm、3~5mm和0~3mm。
14.上述环保型复合外加剂改性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比例称取经过预处理的碎石混合均匀;(2)取废旧轮胎破碎成橡胶粉后在5%naoh溶液浸泡改性;(3)将改性后橡胶粉、陶瓷碎片、椰壳纤维、沙柳纤维以0.7~1.3:11~13:1.3~1.6:1.0~1.3的质量比均匀混合;(4)再将纳米石墨烯微片、三聚磷酸钠、水以0.5~0.8:0.06~0.09:4.8~5.6的质量比均匀混合,得纳米复合材料分散液,加入混合料中继续搅拌;(5)加入水泥搅拌得到混合得复合改性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采用震动成型方法成型,然后养护。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主要有益技术效果在于:1. 本发明复合外加剂改性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属于环保无毒无腐蚀类复合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路用性能优良,可以增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抗冻性、干缩性能,对延长水稳基层使用寿命具有重大作用;其原料来源广泛,生产过程无污染且价格低廉;其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16.2. 本发明复合外加剂改性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的椰壳纤维和沙柳纤维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其纤维束和纤维丝作用在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内部联结形成网状联接结构,加强了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干缩性能;同时橡胶粉可以提高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抗冻性能;三聚磷酸钠促进水泥水化反应,生成较多的水化产物填充在孔隙中,以显著提高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力学性能。
17.3. 本发明复合外加剂改性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路基内部椰壳纤维和沙柳纤维能够增强混合料集料间的抗拉性能,减少路基的开裂,进而延长水稳基层的使用寿命;在低温条件下,橡胶粉能够吸收自由水受冻产生的冻胀应力,降低混合料内部孔隙的产生,从而降低冻胀对路基的损害。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19.在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仪器设备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仪器设备;所涉及的建材原料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市售常规原料;所涉及的试验、检测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20.实施例1:一种环保型复合外加剂改性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碎石83份、改性橡胶粉0.4份、纳米石墨烯微片(kng

180

3)0.3份、道路硅酸盐水泥4份、缓凝剂三聚磷酸钠0.02份、陶瓷碎片9份、椰壳纤维0. 4份、沙柳纤维0.6份;所采用的级配为c

b

2型。
21.实施例2:一种环保型复合外加剂改性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碎石83份、改性橡胶粉0.5份、纳米石墨烯微片0.4份、道路硅酸盐水泥5份、缓凝剂
三聚磷酸钠0.03份、陶瓷碎片10份、椰壳纤维0.6份、沙柳纤维0.7份;级配为c

b

2型。
22.实施例3:一种环保型复合外加剂改性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碎石83份、改性橡胶粉0.6份、纳米石墨烯微片0.5份、道路硅酸盐水泥5份、缓凝剂三聚磷酸钠0.04份、陶瓷碎片11份、椰壳纤维0.8份、沙柳纤维0.9份;级配为c

b

2型。
23.实施例4:一种环保型复合外加剂改性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碎石83份、改性橡胶粉0.7份、纳米石墨烯微片0.6份、道路硅酸盐水泥5份、缓凝剂三聚磷酸钠0.05份、陶瓷碎片12份、椰壳纤维1.0份、沙柳纤维1.0份;级配为c

b

2型。
24.实施例5:一种环保型复合外加剂改性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碎石83份、改性橡胶粉0.8份、纳米石墨烯微片0.7份、道路硅酸盐水泥5份、缓凝剂三聚磷酸钠0.06份、陶瓷碎片12份、椰壳纤维1.2份、沙柳纤维1.1份;级配为c

b

2型。
25.实施例6:一种环保型复合外加剂改性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碎石83份、改性橡胶粉1.0份、纳米石墨烯微片0.08份、道路硅酸盐水泥5份、缓凝剂三聚磷酸钠0.08份、陶瓷碎片12份、椰壳纤维1.5份、沙柳纤维1.3份;级配为c

b

2型。
26.实施例7:一种环保型复合外加剂改性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碎石83份、改性橡胶粉1.13份、纳米石墨烯微片0.6份、道路硅酸盐水泥5份、缓凝剂三聚磷酸钠0.07份、陶瓷碎片12份、椰壳纤维1.7份、沙柳纤维1.5份;级配为c

b

2型。
27.实施例8:一种环保型复合外加剂改性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碎石83份、改性橡胶粉1.3份、纳米石墨烯微片0.9份、道路硅酸盐水泥5份、缓凝剂三聚磷酸钠0.09份、陶瓷碎片12份、椰壳纤维2.0份、沙柳纤维1.7份;级配为c

b

2。
28.以上实施例中的环保型复合外加剂改性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分别按照实施例1

8中所述的重量份数选取原料。
29.(1)按比例称取经过预处理的碎石混合均匀;(2)先将废旧轮胎粉碎成橡胶粉后在5%naoh溶液浸泡改性(室温25
±
3℃,浸泡2h);(3)将步骤(2)中所得的改性橡胶粉、陶瓷碎片、椰壳纤维、沙柳纤维以0.7~1.3:11~13:1.3~1.6:1.0~1.3的质量比均匀混合;(4)再将纳米石墨烯微片、三聚磷酸钠、水以0.5~0.8:0.06~0.09:4.8~5.6的质量比均匀混合,得纳米复合材料分散液,加入步骤(3)所得混合料中继续搅拌;(5)将水泥加入步骤(4)所得混合料搅拌得复合改性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采用震动成型方法成型(震动时间为10~15s),然后养护7~14天。
30.对实施例1

8中的环保型复合外加剂改性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试验,试验项目包括冻融试验和干缩试验,用以测试本发明环保型复合外加剂改性水泥稳定
碎石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并与不添加纳米材料的普通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见下表1。
31.表1实施例1

8中环保型复合外加剂改性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指标。
32.从表1可知,各例混合料的干缩性能、抗冻性能等指标明显高于普通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表明本发明环保型复合外加剂改性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优越。
33.上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参数进行变更,或者是对相关原料、配方及方法进行等同替代,从而形成多个具体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index.php/read-172233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