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打磨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箱体用弧形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在对一些箱体外壳进行打磨时,因有的箱体外壳整体呈弧形,导致其在打磨机器上无法进行全面打磨,多是通过人工手动对其进行打磨,过于不便,或是在打磨机器上打磨完其中一面过后,还需将打磨好的箱体外壳取下对其进行翻面,然后在对另一面进行打磨,会对箱体外壳的打磨效率造成影响。
2、因此,发明一种智能箱体用弧形打磨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箱体用弧形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箱体用弧形打磨装置,包括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顶部四角处均连接有支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共同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设置有打磨组件,所述放置台的顶部设置有两个l型固定板,所述放置台的顶部设置有凹槽,且凹槽内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l型固定板的侧壁设置有摆动翻转组件。
3、优选的,所述打磨组件包括与顶板底部连接的电动滑轨,所述电动滑轨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底部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打磨盘。
4、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与凹槽内连接的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外壁连接有两个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的底部分别与两个l型固定板的底部连接,所述放置台的右侧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双向丝杆的一端连接,两个所述l型固定板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夹板。
5、优选的,两个所述夹板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防滑垫,且防滑垫的具体材质为橡胶。
6、优选的,所述摆动翻转组件包括两个提升板,所述连接杆通过轴承与提升板转动设置,所述l型固定板的侧壁开设有与连接杆相对应的开口,所述连接杆的外壁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l型固定板的顶部连接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顶部与提升板的底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l型固定板的侧壁连接有u型架,所述u型架的侧壁连接有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8、通过使用第三电机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连接杆先向前侧摆动,连接杆带动夹板摆动,夹板拉动箱体外壳向前摆动,即可对箱体外壳其中一面的一半进行打磨,使得第三电机反转,即可对箱体外壳其中一面的另一半进行打磨,从而可对弧形的箱体外壳打磨,通过使用第二液压缸推动提升板,提升板拉动连接杆,连接杆通过夹板拉动箱体外壳,将箱体外壳向上提升,此时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相啮合,通过使用第四电机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从而对箱体外壳进行翻面,使用第二液压缸拉动第一齿轮下移,并与第二齿轮相啮合,即可对箱体外壳的另一面进行打磨,能够方便对箱体外壳进行弧面打磨,且可对箱体外壳的其他面进行打磨,提高了对箱体外壳的打磨效率。
1.一种智能箱体用弧形打磨装置,包括放置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台的顶部四角处均连接有支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共同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设置有打磨组件,所述放置台的顶部设置有两个l型固定板,所述放置台的顶部设置有凹槽,且凹槽内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l型固定板的侧壁设置有摆动翻转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箱体用弧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组件包括与顶板底部连接的电动滑轨,所述电动滑轨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底部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打磨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箱体用弧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与凹槽内连接的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外壁连接有两个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的底部分别与两个l型固定板的底部连接,所述放置台的右侧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双向丝杆的一端连接,两个所述l型固定板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夹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箱体用弧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板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防滑垫,且防滑垫的具体材质为橡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箱体用弧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翻转组件包括两个提升板,所述连接杆通过轴承与提升板转动设置,所述l型固定板的侧壁开设有与连接杆相对应的开口,所述连接杆的外壁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l型固定板的顶部连接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顶部与提升板的底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l型固定板的侧壁连接有u型架,所述u型架的侧壁连接有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