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生物滤棒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4-14  28


本技术涉及浅水河道、溪流、水渠生态修复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生物滤棒。


背景技术:

1、目前,生物过滤材料由于其无毒无害,对环境友好,通常被用于景观水池、景观鱼池等小型水体的使用,具有较好的效果,常用生物过滤填料有过滤绵、生物球、沙石、火山石等。

2、过滤绵,其材质为聚醚、聚酯,是一种使用范围很广的滤材,主要起到生化过滤的效果。海绵能够培养硝化细菌,让硝化菌分解水中有毒的nh3、nh4+和no2,转化成无毒的no3-,因此可以改善水质,是一种兼有物理和生化过滤效果的过滤材料。它的弹性好,比表面积较大,不易损坏,同时能有效过滤水中杂物,如鱼便和食物残渣等颗粒物,但是其易堵塞,需要勤洗,水中不能有过多泥沙;遇油脂溶解分解,不能有含油脂类水体通过。

3、生物球,其材质为聚丙烯pp,但其非亲水性材料,不易吸水,所以一般做成空心的球状或柱状,使其具有多孔的结构,从而比表面积增加,使硝化细菌在内部附着,形成一定量的微生物后,能够处理水中的氨氮。生物球一般密度与水接近,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生态过滤时需装在网箱中,不然容易流失。生物球主要用于污水厂的生物附着与生物过滤,使用条件要求高。

4、火山石比表面积大、开孔率高且惰性,有利于微生物的接触挂膜和生长,保持较多的微生物量,有利于微生物代谢过程中所需的氧气与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生的废物的传质过程。由于火山岩生物滤料是多棱角结构,所以在使用时对水流的阻力小。但比较难清理,很难重复使用。

5、沙石料中的粗砂、石英石、珊瑚砂等,都可用作过滤材料,可有效的滤除水中的杂质。粗砂是生物过滤系统中培养消化细菌的一种基料。它们都是常见的水质过滤材料。同样也比较难清理,很难重复使用。

6、浅水河道、溪流、水渠等水体,水量、水质不稳定、泥沙含量高且含有油脂。因此,常规的生物过滤填料,易堵塞,很难在该类地表水中大面积推广使用,且存在寿命短、效果差、清洗困难的状况。

7、综上所述,针对在浅水河道、溪流、水渠等水体治理中,生物过滤填料能较好且快速的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氨氮,特别需要一种新型生物滤棒,填补现有各类滤料的不足,能够克服环境多变,水质差,泥沙多,水量不稳导致的使用不便、微生物着床难、堵塞、生物滤材寿命短等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生物滤棒。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生物滤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新型生物滤棒,包括组成新型生物滤棒的多孔过滤网1、生物过滤填料2、缓释碳源包3、保水剂颗粒4、微生物5、小型动物6及水生植物7,所述生物过滤填料2、保水剂颗粒4被多孔过滤网1完全包裹,形成一个整体,所述缓释碳源包3安装在多孔过滤网1进水侧,所述微生物5在生物过滤填料2与多孔过滤网1上附着,所述小型动物6生活在多孔过滤网1周边,所述水生植物7扎根在多孔过滤网1上,并穿透到生物过滤填料2上。

4、进一步,所述多孔过滤网1是由具有环境友好型与化学稳定型的改性聚酰胺惰性长丝材料编织成立体网状结构。

5、进一步,所述多孔过滤网1是一个中空的圆柱,由单层或多层多孔过滤网1叠加包裹而成。

6、进一步,所述生物过滤填料2是具有亲水性的丝状高分子聚酯纤维,通过粘胶粘接而成的具有孔隙的空间稳定型立体网状结构。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三维立体紧密型结构,构造稳定,安装使用便捷,使用范围广。采用外围长丝编织圆柱网包裹长条形丝状聚酯纤维形成紧密的三维立体网状结构,具有高比表面积,缓释碳源及保水剂颗粒提供微生物生长条件,从而具有生物相丰富、生物量大的特点。外围长丝编织包裹圆柱网具有柔性与稳固性,出现泥水淤塞,可用高压水枪冲洗或放在清水中踩踏挤压,去除其中泥沙等堵塞物,实现重复使用,使用寿命长。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生物滤棒,其特征在于:包括组成新型生物滤棒的多孔过滤网(1)、生物过滤填料(2)、缓释碳源包(3)、保水剂颗粒(4)、微生物(5)、小型动物(6)及水生植物(7),所述生物过滤填料(2)、保水剂颗粒(4)多孔过滤网(1)完全包裹,形成一个整体,所述缓释碳源包(3)安装在多孔过滤网(1)进水侧,所述微生物(5)在生物过滤填料(2)与多孔过滤网(1)上附着,所述小型动物(6)生活在多孔过滤网(1)周边,所述水生植物(7)扎根在多孔过滤网(1)上,并穿透到生物过滤填料(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生物滤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过滤网(1)是由具有环境友好型与化学稳定型的改性聚酰胺惰性长丝材料编织成立体网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生物滤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过滤网(1)是一个中空的圆柱,由单层或多层多孔过滤网(1)叠加包裹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生物滤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过滤填料(2)是具有亲水性的丝状高分子聚酯纤维,通过粘胶粘接而成的具有孔隙的空间稳定型立体网状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浅水河道、溪流、水渠生态修复领域的一种新型生物滤棒,包括组成新型生物滤棒的多孔过滤网、生物过滤填料、缓释碳源包、保水剂颗粒。新型生物滤棒采用圆柱单元,可延长或堆叠,从而扩大其使用范围。新型生物滤棒的多孔过滤网,将生物过滤填料、保水剂颗粒包裹其中,成三维立体多孔结构,进水侧安装缓释碳源包;生物过滤填料的纤维丝有高比表面积,间隙有良好的通水性,能截留颗粒污染物,渗透清水。缓释碳源包及保水剂颗粒利于微生物的生存繁殖,持续净水,防止干涸时,微生物与水生植物的消亡;生物滤棒具有良好的生物附着能力,形成稳定生物群落,持续去除过流水中各种悬浮物及氨氮等污染物,实现净水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梁飞,吕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欧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2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index.php/read-181859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