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蓄水池防堵塞出水口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4-15  21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蓄水池防堵塞出水口。


背景技术:

1、水利工程意思是指对水力资源的开发和防止水灾,蓄水池是水利工程中不可或缺的设施,蓄水池是用人工材料修建、具有防渗作用的蓄水设施,是重要的雨水蓄积重要工程设施。

2、现有的蓄水池存在内部出水口可能受到泥沙石头等杂质的淤积堵塞,造成管道堵塞影响排水的问题,为此需要一种水利工程蓄水池防堵塞出水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蓄水池防堵塞出水口,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管道堵塞影响排水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蓄水池防堵塞出水口,包括管口,所述管口的顶部安装有上滤盘,且上滤盘的底部直径大于管口的顶面直径,所述上滤盘的中部固定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的端部连接有下滤盘,所述下滤盘的外围环形设置有连接杆,所述拉杆的外部贯穿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外侧固定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环,所述转环的外侧环形设置有清洁刷。

3、优选的,所述拉杆通过上滤盘与管口之间构成卡合结构,所述下滤盘与上滤盘相互平行设置。

4、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杆、中滤盘、传动杆和调节环,所述转杆的端部设置有中滤盘,所述转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端部设置有调节环,且调节环的中部贯穿有拉杆。

5、优选的,所述转杆通过传动杆与调节环之间构成传动结构,所述转杆通过调节环与拉杆之间构成转动结构。

6、优选的,所述中滤盘通过转杆与拉杆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中滤盘的底面与下滤盘的顶面相互贴合。

7、优选的,所述清洁刷通过转环与安装环之间构成转动结构,所述清洁刷采用螺旋桨形设置。

8、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刮壁铲,且刮壁铲的外直径与管口的内壁直径相吻合。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将整体装置通过上滤盘与管口进行卡合安装固定,能够灵活拆装进行及时的清洁与维修操作,顶部拉杆设置有圆环更加便于连接提升设备或手动提升控制,上滤盘顶部开设有较大孔隙,能够稳定通过水流,并有效拦截较大杂质,防止杂质对管道内部与装置造成堵塞或损坏,然后内部设置有中滤盘,能够通过手动控制调节中滤盘的使用角度,使其上的孔槽与底部下滤盘上的孔槽间的位置相互调节使其重合或错位,能够通过转动灵活调节产生的孔隙大小,令装置整体能够根据不同蓄水池需要进行孔隙大小的调节,能够进行中小型石子杂物的拦截,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孔隙配合清洁刷进行泥沙的防堵清洁,保证可以经过孔隙的砂石大小在可控范围内,有效防止堵塞情况;

11、2、通过设置清洁刷机构,接着转杆的外部增设有清洁刷,清洁刷能够通过转环与安装环进行转动,且清洁刷与采用螺旋桨形状设置,能够在内部进入水流时通过水流的冲击,自动进行旋转,并同时对底部的中滤盘进行清洁操作,当中滤盘上出现淤积造成堵塞时,能够通过中滤盘进行同步的清洁,保证在中滤盘上淤积的泥沙能够及时得到清洁处理,并且配合中滤盘与下滤盘之间孔隙的调节,更好的保证通过的杂物为不会造成后部管道淤积拥堵的大小,保证过滤效果的同时防止过滤装置自身造成堵塞的情况出现,且外部采用环形设置有刮壁铲能够在整体装置向上取出更换清洁时,对管口的内壁进行清洁。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利工程蓄水池防堵塞出水口,包括管口(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口(1)的顶部安装有上滤盘(2),且上滤盘(2)的底部直径大于管口(1)的顶面直径,所述上滤盘(2)的中部固定设置有拉杆(3),所述拉杆(3)的端部连接有下滤盘(4),所述下滤盘(4)的外围环形设置有连接杆(5),所述拉杆(3)的外部贯穿有调节机构(6),所述调节机构(6)的外侧固定有安装环(7),所述安装环(7)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环(8),所述转环(8)的外侧环形设置有清洁刷(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蓄水池防堵塞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3)通过上滤盘(2)与管口(1)之间构成卡合结构,所述下滤盘(4)与上滤盘(2)相互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蓄水池防堵塞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6)包括转杆(601)、中滤盘(602)、传动杆(603)和调节环(604),所述转杆(601)的端部设置有中滤盘(602),所述转杆(601)的另一端设置有传动杆(603),所述传动杆(603)的端部设置有调节环(604),且调节环(604)的中部贯穿有拉杆(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蓄水池防堵塞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601)通过传动杆(603)与调节环(604)之间构成传动结构,所述转杆(601)通过调节环(604)与拉杆(3)之间构成转动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蓄水池防堵塞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滤盘(602)通过转杆(601)与拉杆(3)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中滤盘(602)的底面与下滤盘(4)的顶面相互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蓄水池防堵塞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刷(9)通过转环(8)与安装环(7)之间构成转动结构,所述清洁刷(9)采用螺旋桨形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蓄水池防堵塞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5)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刮壁铲(10),且刮壁铲(10)的外直径与管口(1)的内壁直径相吻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蓄水池防堵塞出水口,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管口,所述管口的顶部安装有上滤盘,且上滤盘的底部直径大于管口的顶面直径,所述上滤盘的中部固定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的端部连接有下滤盘,所述下滤盘的外围环形设置有连接杆,所述拉杆的外部贯穿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外侧固定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环;通过设置调节机构,能够通过转动灵活调节中滤盘与下滤盘间产生的孔隙大小,令装置整体能够根据不同需要进行调节,能够进行中小型石子杂物的拦截,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孔隙配合清洁刷进行泥沙的防堵清洁,保证可经过孔隙的砂石大小在可控范围内,有效防止堵塞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杨雪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界首市水利局
技术研发日:20231130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index.php/read-18186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