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市政施工,特别是一种旋转提升井盖及井盖高度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的市政道路上往往设置有井以用于排水或检修,在井的顶部设置有井座,井座上连接有井盖以用于防止异物落入井中;对于完成施工的道路,井盖的高度与道路上表面高度匹配;但现有道路往往采用分层施工,若直接将井盖的高度设置为和道路完成面的高度匹配,则在摊铺下面层沥青时,摊铺机熨平板会与井盖发生高度冲突,从而导致摊铺机托盘刮底现象,严重时还会发生井座被摊铺机直接拖走偏离原位,导致井和摊铺机均发生损坏的情况。
2、为了防止摊铺机和井盖发生干涉,目前的道路施工方法往往在摊铺下面层沥青之前,将井盖顶面高度控制在低于下面层高度的位置,并在井口使用铁板覆盖,防止沥青混合料倾灌入井中;在完成下面层碾压后,再人工撬开整个井座和井盖,通过垫石头或石板块的方式重新调整井盖标高至与道路完成面的高度匹配,并通过加灌素混凝土方式来固定石头、井座和井盖。
3、然而这种提升方式的提升效果受制于现场石头尺寸和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提升效果差;另一方面提升耗时长,容易拖慢整个道路的施工进程从而导致施工成本上升,尤其难以适用于施工时间紧张的两层面层连续摊铺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道路施工在完成下面层施工后,需要通过垫石头的方式提升井盖标高,提升效果差且提升耗时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旋转提升井盖及井盖高度调节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旋转提升井盖,包含井盖和井座,井盖底面和井座顶面中的其中一者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结构,凸起结构沿井盖的周向间隔分布,另一者设置有至少两个凹槽结构,凹槽结构用于与凸起结构凹凸配合。
4、凸起结构,例如凸块、支撑柱、螺栓、钢钉等凸起结构;凹槽结构需要能够与凸起结构形成凹凸配合,例如采用与凸起结构匹配的形状和尺寸,或采用大于凸起结构的形状和尺寸;凸起结构的具体高度和数量根据实际需求,例如道路的施工工序、道路上面层和下面层分别的厚度而定。凸起结构、凹槽结构既可以是井盖或井座的一部分,也可以是连接于井盖或井座的独立构件。
5、凸起结构和凹槽结构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井盖制作工艺、运输难度等因素而定,例如将凸起结构设置于井盖底部、将凹槽结构设置于井座顶部,或,将凸起结构设置于井座顶部,将凹槽结构设置于井盖底部。
6、以在井盖底面设置凸起结构,在井座顶面设置凹槽结构的构型为例,当进行市政道路施工且需要摊铺下面层沥青时,相对井座旋转井盖直至凸起结构插入凹槽结构,可以使井盖相对井座的高度降低,从而避免井盖与摊铺机熨平板发生干涉和碰撞;完成下面层沥青的摊铺后,再相对井座旋转井盖直至凸起结构与凹槽结构错开,即支撑于相邻两个凹槽结构之间,可以使井盖相对井座的高度升高,从而使井盖的高度与完成后的道路高度适配。
7、由上可见,本方案通过相对井座旋转井盖,即可方便快捷地调整井盖所在的高度,无需像现有技术一样在完成下面层沥青的摊铺后,再通过垫石头、或石板块的方式提升井盖标高,从而能够提高市政道路的施工效率;且井盖的高度提升量取决于凸起结构与凹槽结构的高度,而不会受到现场石头尺寸和施工人员操作水平的限制,能够保证提升效果。
8、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凸起结构包含条形结构。
9、条形结构,例如沿井盖径向的长条状凸起、沿井盖切线方向的长条状凸起。
10、本方案采用条形结构作为凸起结构,能够增加井盖和井座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确保井座对井盖形成可靠支撑;同时,条形结构还能作为井盖或井座的加劲肋,以用于提高井盖或井座的强度,实现凸起结构的一物多用。
11、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条形结构包含与井盖同心设置的弧形结构。
12、弧形结构,例如半圆弧形凸起,四分之一圆弧形凸起。
13、本方案进一步推荐采用圆弧形的条形结构,能够尽可能利用井盖或井座的周长,从而尽可能增大井盖和井座之间的接触面积,确保井座对井盖的支撑可靠。
14、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凹槽结构沿井盖周向的长度所对应的圆心角为β,相邻的两个凹槽结构的间距沿井盖周向的长度所对应的圆心角为θ,β=θ。
15、当需要井盖位于低处时,凸起结构是插入凹槽结构内部的,即被凹槽结构支撑;当需要使井盖位于高处时,凸起结构是支撑于相邻两个凹槽结构之间的;本方案推荐β=θ,可以确保无论井盖位于高处或者低处,井座均能为井盖提供相同的支撑效果。
16、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凸起结构包含柱状凸起。
17、柱状凸起,例如圆柱体、棱柱体、螺栓、钢钉。
18、本方案采用截面面积较小的柱状凸起作为凸起结构,对应地凹槽结构也是截面面积较小的柱状凹槽,因此旋转较小的角度既能使凸起结构和凹槽结构错开,从而能使提升操作更加快捷;同时还具有加工简单、安装方便的优势。
19、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井盖上还设置有灌浆孔,灌浆孔与凹槽结构连通。
20、本方案在井盖上增加灌浆孔,当确定井盖高度并需要固定时,可以向灌浆孔灌入砂浆,砂浆会流入凹槽结构,进而填充井盖和井座之间的空隙,从而实现井盖和井座的固定。
21、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凸起结构相对井盖的轴线呈中心对称或轴对称分布。
22、本方案推荐凸起结构相对井盖的轴线呈中心对称或轴对称分布,从而能使井座对井盖形成更加平衡的支撑,避免井盖由于受力不均匀而发生变形、错位的情况。
23、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沿井盖周向相邻的两个凸起结构的夹角小于或等于120°。
24、本方案进一步推荐了凸起结构的分布间距小于或等于120°,即绕井盖一周至少设置三个凸起结构,一方面能确保井座对井盖形成更加平衡的支撑;另一方面也能减少提升井盖时所需要旋转的角度。
25、一种井盖高度调节方法,应用于本发明的一种旋转提升井盖,包含如下步骤:
26、将井盖放置于井座上方;旋转井盖使凸起结构插入凹槽结构从而使井盖的高度降低,或,旋转井盖使凸起结构错开凹槽结构从而使井盖的高度升高。
27、本方案采用了本发明的一种旋转提升井盖,通过相对井座旋转井盖,即可方便快捷地调整井盖所在的高度,无需像现有技术一样在完成下面层沥青的摊铺后,再通过垫石头或石板块的方式提升井盖标高,从而能够提高市政道路的施工效率;且提升高度量取决于凸起结构和凹槽结构的高度,提升效果好。
28、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当井盖上还设置有灌浆孔,还包含如下步骤:
29、通过灌浆孔向凹槽结构内部灌注砂浆。
30、本方案适用于井盖留有灌浆孔,且需要固定井盖高度的情况。
31、综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32、1、本发明的一种旋转提升井盖通过相对井座旋转井盖,即可方便快捷地调整井盖所在的高度,且具有良好的提升效果,从而能够提高市政道路的施工效率。
33、2、本发明的一种井盖高度调节方法通过相对井座旋转井盖以调整井盖所在的高度,操作简便快捷,且具有良好的提升效果,能够提高市政道路的施工效率。
1.一种旋转提升井盖,包含井盖(1)和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1)底面和所述井座(2)顶面中的其中一者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结构(3),所述凸起结构(3)沿所述井盖(1)的周向间隔分布,另一者设置有至少两个凹槽结构(4),所述凹槽结构(4)用于与所述凸起结构(3)凹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提升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3)包含条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转提升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结构包含与所述井盖(1)同心设置的弧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旋转提升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4)沿所述井盖(1)周向的长度所对应的圆心角为β,相邻的两个所述凹槽结构(4)的间距沿所述井盖(1)周向的长度所对应的圆心角为θ,β=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提升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3)包含柱状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旋转提升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1)上还设置有灌浆孔(5),所述灌浆孔(5)与所述凹槽结构(4)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一种旋转提升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3)相对所述井盖(1)的轴线呈中心对称或轴对称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旋转提升井盖,其特征在于,沿所述井盖(1)周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凸起结构(3)的夹角小于或等于120°。
9.一种井盖高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一种旋转提升井盖,包含如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井盖高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井盖(1)上还设置有灌浆孔(5),还包含如下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