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板材加工用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不规则板材抓料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对板材加工的过程中,会用到板材抓取机构来进行板材的上料、移动、卸料的过程,现有的这种板材抓取装置包括机架、升降支撑杆和翻转式吸盘架,现有的这种装置中翻转式吸盘架与升降支撑杆之间则是通过电机减速机、齿轮传动来实现翻转的,较为复杂,不便于维修,需要对这样的结构进行相应改进,需要用要遥控器来进行操作,无法实现全自动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规则板材抓料翻转装置,解决现有板材抓取机构的翻转式吸盘架与升降支撑杆之间则是通过电机减速机、齿轮传动来实现翻转,因此不便于实现全自动生产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不规则板材抓料翻转装置,包括吸盘架连接柱、吸盘架和液压缸,所述吸盘架连接柱的底部通过转轴与吸盘架的顶部相连,所述吸盘架连接柱的一侧设有转动支座,所述液压缸与转动支座相连,所述液压缸的液压杆朝向下方设置,所述液压缸的液压杆底部转动的连接有承力杆,所述承力杆的两端则通过斜撑板与转轴的两端相连。
4、将原有的电机减速机传动改为了液压缸装置,这样不仅结构简单维修起来方便,而且能实现全自动生产,液压缸的液压杆朝向下伸出,吸盘架向上翻转,向上收回时,吸盘架回翻。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吸盘架连接柱的顶部连有导柱,所述导柱通过支座与不规则板材抓料装置的支撑架相连,所述导柱的一侧设有直线线轨和齿条,所述导柱通过齿条与电动升降输出装置相连。
6、这样的升降结构相较于以前的也更为简单,更易实现全自动控制。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电动升降输出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减速机和传动齿,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减速机相连,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则通过联轴器和传动齿与齿条啮合。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吸盘架的中部均匀的设有气缸推出式负压吸盘,所述气缸推出式负压吸盘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气缸、气缸支撑板和负压吸盘盘体,所述气缸的气缸杆向下穿过气缸支撑板与负压吸盘盘体相连,所述负压吸盘盘体的顶部通过软管连有负压风机。
9、通过负压风机和吸气口使得负压吸盘实现吸附功能。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液压缸的液压杆底部设有压强分担结构,所述压强分担结构包括“u”型分担架和压强分担套,所述“u”型分担架的下端位于承力杆两端斜撑板的内侧,所述“u”型分担架的下端通过压强分担套与承力杆相连。
11、这样能降低液压杆对承力杆的压强,使其受力更均匀,增加承力杆的使用寿命。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能达到以下有益效果中的一项:
13、1、将原有的电机减速机传动改为了液压缸装置,这样不仅结构简单维修起来方便,而且能实现全自动生产,液压缸的液压杆朝向下伸出,吸盘架向上翻转,向上收回时,吸盘架回翻。
14、2、这样的升降结构相较于以前的也更为简单,更易实现全自动控制。
15、3、通过负压风机和吸气口使得负压吸盘实现吸附功能。
16、4、通过“u”型分担架能降低液压杆对承力杆的压强,使其受力更均匀,增加承力杆的使用寿命。
1.一种不规则板材抓料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盘架连接柱(1)、吸盘架(2)和液压缸(3),所述吸盘架连接柱(1)的底部通过转轴(4)与吸盘架(2)的顶部相连,所述吸盘架连接柱(1)的一侧设有转动支座(5),所述液压缸(3)与转动支座(5)相连,所述液压缸(3)的液压杆朝向下方设置,所述液压缸(3)的液压杆底部转动的连接有承力杆(6),所述承力杆(6)的两端则通过斜撑板(7)与转轴(4)的两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规则板材抓料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架连接柱(1)的顶部连有导柱(8),所述导柱(8)通过支座与不规则板材抓料装置的支撑架(9)相连,所述导柱(8)的一侧设有直线线轨(81)和齿条(82),所述导柱(8)通过齿条(82)与电动升降输出装置(10)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规则板材抓料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升降输出装置(10)包括伺服电机(101)、减速机(102)和传动齿,所述伺服电机(101)的输出端与减速机(102)相连,所述减速机(102)的输出端则通过联轴器和传动齿与齿条(82)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规则板材抓料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架(2)的中部均匀的设有气缸推出式负压吸盘(21),所述气缸推出式负压吸盘(21)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气缸、气缸支撑板和负压吸盘盘体,所述气缸的气缸杆向下穿过气缸支撑板与负压吸盘盘体相连,所述负压吸盘盘体的顶部通过软管连有负压风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规则板材抓料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3)的液压杆底部设有压强分担结构(11),所述压强分担结构(11)包括“u”型分担架和压强分担套,所述“u”型分担架的下端位于承力杆(6)两端斜撑板的内侧,所述“u”型分担架的下端通过压强分担套与承力杆(6)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