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4-23  20


本发明涉及到电池,具体而言,涉及到一种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1、电池系统作为现代电动汽车、储能设备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部件,其散热效率和系统体积利用率对整个系统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现有电池系统中,为了尽可能提高系统体积利用率和减少电池系统材料使用数量及提高系统自动化程度,一般将电池系统从有模组改为无模组,即将电芯直接放置在电池箱体中。

2、但是,现有技术的无模组设计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现有电池系统中电芯通常是平躺放入箱体内,这种布局方式给极耳的焊接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为由于电芯处于平躺状态,极耳与液冷系统之间通常需要在狭窄的空间内进行冷却散热,给焊接操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容易导致焊接质量不稳定甚至出现安全隐患。其次,现有电池系统采用侧边液冷结构,要求在每堆电芯之间设置液冷通道,这导致了系统内部空间的大量浪费。由于液冷通道的设置需要考虑到散热效果和流体动力学等因素,因此系统设计往往会牺牲一定的体积利用率来换取散热效果的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系统的整体性能。

3、因此,现有电池系统在电芯布局和散热设计上存在着一些局限性,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技术改进以提升系统性能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电池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电池系统在电芯布局和散热设计上存在着一些局限性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电池系统,包括:

4、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盖板和底板;

5、电芯堆叠体,所述电芯堆叠体垂直于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电芯堆叠体包括若干个电芯,其中,所述电芯的电芯大面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电芯靠近所述盖板的一侧设置有极耳;

6、液冷结构,所述液冷结构设置在所述电芯堆叠体靠近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液冷结构与所述极耳抵接。

7、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架、汇流排和柔性电路板,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电芯堆叠体设置有所述极耳的一端,所述汇流排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汇流排与所述柔性电路板集成在所述支架上。

8、进一步地,所述支架设置有对应所述极耳的第一通孔,所述极耳伸出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汇流排焊接。

9、进一步地,所述汇流排具有若干个极耳焊接位,所述极耳可垂直焊接在所述焊接位上,使所述极耳和所述汇流排垂直焊接。

10、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电路板平铺在所述支架上,且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支架粘接。

11、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汇流排设置有对应所述固定件的第二通孔;

12、所述支架与所述汇流排通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二通孔实现固定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电路板两端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器,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汇流排通过所述连接器实现电连接。

14、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圈;

15、所述箱体还包括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与盖板固定连接,使所述箱体内形成腔室,所述电芯堆叠体与所述液冷结构均设置在所述腔室内,且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侧板与所述盖板之间。

16、进一步地,还包括电器元件和第一支撑体;

17、所述第一支撑体将所述腔室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电芯堆叠体与所述液冷结构均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电器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内。

18、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支撑体;

19、所述电芯堆叠体包括第一电芯堆叠体和第二电芯堆叠体;

20、所述第二支撑体垂直于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且所述第二支撑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芯堆叠体和第二电芯堆叠体之间

21、有益效果:

22、在本发明中,采用了电芯堆叠体垂直设置于箱体内的设计,在电芯远离底板的一侧设置有极耳,并且可以垂直连接,有效解决了传统电池系统中电芯平躺放置导致极耳焊接困难的问题,通过垂直设置电芯堆叠体,极耳可以直接垂直焊接,简化了焊接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焊接质量,同时降低了焊接安全隐患,从而具有显著的实用性和经济效益。其次,本发明采用了液冷结构设置在电芯堆叠体远离底板的一侧,并与极耳抵接的设计,使液冷结构顶置,极耳直接与液冷系统接触,实现了更有效的散热方式,相较于现有侧边液冷通道的设计,本发明顶置液冷结构不仅能够提供更为直接和充分的散热效果,还节约了电池系统箱体内部空间,提高了系统体积利用率,优化了电池系统的散热性能,有助于提升电池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汇流排和柔性电路板,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电芯堆叠体设置有所述极耳的一端,所述汇流排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汇流排与所述柔性电路板集成在所述支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置有对应所述极耳的第一通孔,所述极耳伸出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汇流排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具有若干个极耳焊接位,所述极耳可垂直焊接在所述焊接位上,使所述极耳和所述汇流排垂直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平铺在所述支架上,且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支架粘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汇流排设置有对应所述固定件的第二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两端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器,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汇流排通过所述连接器实现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器元件和第一支撑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支撑体;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到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池系统,包括箱体,箱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盖板和底板;电芯堆叠体,电芯堆叠体垂直于底板设置于箱体内,电芯堆叠体包括若干个电芯,其中,电芯的电芯大面垂直于底板,电芯靠近盖板的一侧设置有极耳;液冷结构,液冷结构设置在电芯堆叠体靠近盖板的一侧,液冷结构与极耳抵接。在本发明中,采用了电芯堆叠体垂直设置于箱体内的设计,有效解决了传统电池系统中电芯平躺放置导致极耳焊接困难的问题,极耳可以直接垂直焊接,简化了焊接工艺,提高焊接良率,且本发明液冷结构顶置,极耳直接与液冷系统接触,实现了更有效的散热方式,提高了系统体积利用率,优化了电池系统的散热性能,提升电池系统的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范禄兵,宋伟伟,刘海星,郭伟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index.php/read-181903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