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组件、电机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4-25  21


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齿轮组件、电机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齿轮传动主要依靠齿轮副的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凭借其传动准确、效率高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传动场合,例如机床、汽车、航天、船舶、矿用装备等等。其中,齿轮传动通过齿轮之间的啮合实现,但齿轮由于啮合啮入啮出冲击以及传递误差等容易振动,导致齿轮传动过程中往往伴随较大的振动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齿轮组件,所述齿轮组件具有振动噪声小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齿轮组件的电机总成。

3、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电机总成的车辆。

4、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齿轮组件,包括:齿轮本体;第一减振结构,所述齿轮本体的轴向两侧端面上均设有所述第一减振结构,所述第一减振结构包括沿所述齿轮本体的轴向层叠设置的第一阻尼层和第一质量层,所述第一阻尼层在所述齿轮本体轴向上的两侧侧面分别与所述齿轮本体的轴向端面以及所述第一质量层连接。

5、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齿轮组件,通过第一减振结构可以较好地衰减齿轮本体的振动,从而可以减小齿轮本体传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噪声,同时避免齿轮本体振动影响传动精度,此外,设于齿轮本体轴向两侧的第一减振结构可以同时抵消齿轮本体的振动,利于进一步降低齿轮组件传动过程中的振动噪声并提升齿轮组件的传动精度。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位于齿轮本体轴向上两侧的所述第一减振结构在第一参考面上的投影的至少部分重合,所述第一参考面垂直于所述齿轮本体的轴向。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齿轮本体轴向上的任意一侧端面上的第一减振结构设有多个,位于所述齿轮本体同一侧端面上的多个第一减振结构沿所述齿轮本体的周向间隔排布。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减振结构呈环绕在所述齿轮本体的轴孔的外周侧的环形。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齿轮本体包括:轴承座、齿轮辐板、轮缘和多个轮齿,轴承座内形成轴孔,所述齿轮辐板连接所述轴承座和所述轮缘,多个轮齿设于所述轮缘的外周壁上且沿齿轮辐板的周向间隔排布,所述齿轮辐板在所述齿轮本体轴向上的两侧端面上均设有所述第一减振结构。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减振结构呈环绕在所述轴承座外周侧的环形,在所述齿轮本体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一减振结构的宽度w1与齿轮辐板的宽度w2满足:2/3≤w1/w2<1。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齿轮本体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一减振结构与所述轮缘的内周壁之间的间隔l1、所述第一减振结构与轴承座的外周壁之间的间隔l2满足:0.9≤l1/l2≤1.1。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阻尼层的厚度h1满足:0.1≤h1≤1mm;和/或,所述第一质量层的厚度h2满足:0.1≤h2≤5mm。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阻尼层与所述第一质量层在第一参考面上的投影重合,所述第一参考面垂直于所述齿轮本体的轴向。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阻尼层为树脂件,所述第一质量层为金属件;和/或,所述第一阻尼层与所述齿轮本体以及所述第一质量层胶粘连接。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机总成,包括:上述齿轮组件。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机总成,通过齿轮本体上的第一减振结构可以较好地减小齿轮本体啮合传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从而可以减小齿轮组件传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噪声并提升齿轮组件的传动精度,利于降低电机总成运行时的振动噪声,并利于提升电机总成传动精度。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机总成还包括:壳体,所述齿轮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二减振结构,所述第二减振结构包括沿所述壳体厚度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二阻尼层和第二质量层,所述第二阻尼层在所述壳体厚度方向上的两侧侧面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以及所述第二质量层连接。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端盖,至少所述端盖的外表面上设有所述第二减振结构,所述第二减振结构在第二参考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端盖在第二参考面上的投影内,所述第二参考面垂直于所述端盖的厚度方向。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减振结构在所述第二参考面上的投影的外周边缘与所述端盖在参考面上的投影的外周边缘之间的间隔l3、所述端盖的直径d0满足:l3≥0.1×d0。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电机总成。

21、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通过第一减振结构可以衰减齿轮组件传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通过第二减振结构可以衰减壳体承受外力时产生的振动,可以较好地降低电机总成的运行噪声,从而可以减小车辆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噪声。

22、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齿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齿轮本体轴向上两侧的所述第一减振结构在第一参考面上的投影的至少部分重合,所述第一参考面垂直于所述齿轮本体的轴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本体轴向上的任意一侧端面上的第一减振结构设有多个,位于所述齿轮本体同一侧端面上的多个第一减振结构沿所述齿轮本体的周向间隔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振结构呈环绕在所述齿轮本体的轴孔的外周侧的环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本体包括:轴承座、齿轮辐板、轮缘和多个轮齿,轴承座内形成轴孔,所述齿轮辐板连接所述轴承座和所述轮缘,多个轮齿设于所述轮缘的外周壁上且沿齿轮辐板的周向间隔排布,所述齿轮辐板在所述齿轮本体轴向上的两侧端面上均设有所述第一减振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齿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振结构呈环绕在所述轴承座外周侧的环形,在所述齿轮本体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一减振结构的宽度w1与齿轮辐板的宽度w2满足:2/3≤w1/w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齿轮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齿轮本体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一减振结构与所述轮缘的内周壁之间的间隔l1、所述第一减振结构与轴承座的外周壁之间的间隔l2满足:0.9≤l1/l2≤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尼层的厚度h1满足:0.1≤h1≤1mm;和/或,所述第一质量层的厚度h2满足:0.1≤h2≤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尼层与所述第一质量层在第一参考面上的投影重合,所述第一参考面垂直于所述齿轮本体的轴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尼层为树脂件,所述第一质量层为金属件;和/或,所述第一阻尼层与所述齿轮本体以及所述第一质量层胶粘连接。

11.一种电机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齿轮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机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端盖,至少所述端盖的外表面上设有所述第二减振结构,所述第二减振结构在第二参考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端盖在第二参考面上的投影内,所述第二参考面垂直于所述端盖的厚度方向。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振结构在所述第二参考面上的投影的外周边缘与所述端盖在所述第二参考面上的投影的外周边缘之间的间隔l3、所述端盖的直径d0满足:l3≥0.1×d0。

15.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总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齿轮组件、电机总成及车辆,齿轮组件包括:齿轮本体和第一减振结构,齿轮本体的轴向两侧端面上均设有第一减振结构,第一减振结构包括沿齿轮本体的轴向层叠设置的第一阻尼层和第一质量层,第一阻尼层在齿轮本体轴向上的两侧侧面分别与齿轮本体的轴向端面以及第一质量层连接。根据本技术的齿轮组件,通过第一减振结构可以较好地衰减齿轮本体的振动,从而可以减小齿轮本体传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噪声,同时避免齿轮本体振动影响传动精度,此外,设于齿轮本体轴向两侧的第一减振结构可以同时抵消齿轮本体的振动,利于进一步降低齿轮组件传动过程中的振动噪声并提升齿轮组件的传动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陈宗平,王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09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index.php/read-181913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