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装式清障车的底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4-28  18


本技术涉及道路救援领域,具体为一种侧装式清障车的底板。


背景技术:

1、在汽车发生车祸后,一般会采用道路清障车来将故障车进行拖至指定处理点,现有的清障车多为起吊、拽拉或托举牵引的方式来将故障车辆由故障点运至清障车车板上,但有些故障点并不适用于拽拉式的运输方式,比如当前后位都有故障车辆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侧装式清障车的底板,可以在车底板中间设置可平移升降的驱动装置来从故障车辆侧面移动故障车辆,同时在车板尾部设置尾板,尾板通过驱动装置可有斜度的放至与底面平齐,用以拽拉故障车辆。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侧装式清障车的底板,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设有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在同一水平面上宽平齐,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在远端通过梁连接。

3、其功能在于,第一底板用以放置故障车辆前轮,第二底板用以放置故障车辆后轮,两块底板之间通过强度足够的梁连接为一整块底板,侧方位装卸没有故障车从底板尾部运至底板前部的过程,并不一定需要中间部分来使故障车前轮到达底板前部。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之间设有移动装置。

5、其功能在于,移动装置可以在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之间纵向平移,两个底板中间的空间方便移动装置运动。

6、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装置两侧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上设有履带式线槽。

7、其功能在于,履带式线槽可以将移动装置的油管或线路等管道约束起来并提供保护,履带可以随着移动装置的纵向移动而嵌入槽内或在槽外。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之间设有滑轨,滑轨与移动装置配合。

9、其功能在于,滑轨便于移动装置平移移动。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底板右端设有尾板,尾板与第二底板右端铆接。

11、其功能在于,尾板放平后可以从后方上车。

12、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装置的底部有丝杠和延伸臂。

13、其功能在于,丝杠和延伸臂与底板平齐时可以使从后方上车的故障车前轮通过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之间的空隙。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板板面上设有绞盘。

15、其功能在于,绞盘可以为侧装的故障车辆提供防护和牵引力,为后装的故障车辆提供牵引力。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板板面左侧设有第一定滑轮,板面下侧设有第二定滑轮。

17、其功能在于,定滑轮组可以改变绞盘上缆绳力的方向,方便缆绳从侧方或者后方牵引故障车辆。

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板左侧远端和近端各有一个支腿。

19、其功能在于,支腿在液压系统的作用下抬高第一底板左侧的高度,使底板倾斜度在30°~40°之间,方便绞盘拖拽故障车辆从后方上车。

2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1、底板板面分为两段,中间留出空间供移动装置运动,实现搬运功能。

22、底板前端设有支腿,后端设有尾板,板面上设有绞盘,移动装置底部有丝杠和延伸臂,不仅可以侧装还可以后装。



技术特征:

1.一种侧装式清障车的底板,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设有第一底板(11)和第二底板(12),第一底板(11)和第二底板(12)在同一水平面上宽平齐,第一底板(11)和第二底板(12)在远端通过梁(3)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装式清障车的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11)和第二底板(12)之间设有移动装置(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侧装式清障车的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2)两侧的第一底板(11)和第二底板(12)上设有履带式线槽(15)。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侧装式清障车的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11)和第二底板(12)上设有滑轨(14),滑轨(14)与移动装置(2)配合。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侧装式清障车的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板(12)右端设有尾板(13),尾板(13)与第二底板(12)右端铆接。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侧装式清障车的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2)的底部有丝杠(21)和延伸臂(22)。

7.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侧装式清障车的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11)板面上设有绞盘(4)。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侧装式清障车的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11)板面左侧设有第一定滑轮(51),板面下侧设有第二定滑轮(52)。

9.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侧装式清障车的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11)左侧远端和近端各有一个支腿(6)。


技术总结
本技术为一种侧装式清障车的底板,属于道路救援领域。包括底板,底板设有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在同一水平面上宽平齐,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在远端通过梁连接。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之间设有移动装置,第一底板上平面右侧和第二底板上平面左侧设有履带式线槽和滑轨,滑轨和移动装置两端底部的滑轮匹配,来使移动装置纵向的平移移动;底板板面分为两段,中间留出空间供移动装置运动,实现搬运功能;底板前端设有支腿,后端设有尾板,板面上设有绞盘,移动装置底部有丝杠和延伸臂,不仅可以侧装还可以后装。

技术研发人员:何先军,庞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十堰宝旭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16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index.php/read-181925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