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铸塞棒机构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4-29  25


本技术涉及冷却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连铸塞棒机构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1、连铸塞棒机构是连铸开浇过程重要的控流元件之一,塞棒控制中间包水口开度,调节钢水从中间包流入结晶器的流量,以维持钢水液面的稳定,是通过连铸塞棒自动控制系统控制,通过塞棒机构动作带动塞棒上下移动来实现开闭控流的。

2、在生产浇筑时,产生的高温会影响连铸塞棒机构内部一些设备的正常运行,为了能够使连铸塞棒机构能够长时间运行,而现有的机构一般采用风冷,风冷对处于高温下的设备冷却效果有限,为了能够更好的冷却效果,现提供一种连铸塞棒机构的冷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机构一般采用风冷,风冷对处于高温下的设备冷却效果有限的问题,提供一种连铸塞棒机构的冷却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铸塞棒机构的冷却装置,包括机身、主轴、横梁、塞棒,所述机身与所述横梁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主轴设置于所述机身内,且从所述机身顶部贯穿而出并固定连接于所述横梁,所述塞棒固定连接于所述横梁另一端,所述横梁内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套管、进气管、水冷管、排气管、通气孔、冷却孔、u形槽;所述套管滑动连接于所述机身,且顶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横梁底部,所述水冷管设置于所述横梁与所述机身内;所述进气管固定连接于所述机身底端一侧,且与所述机身内部贯通,所述排气管固定连接于所述横梁顶部一端,且与所述横梁内部贯通;所述通气孔、所述u形槽开设于所述横梁内部底面,所述u形槽分布于所述通气孔的一端且与所述通气孔相连通,所述冷却孔开设于所述主轴顶端侧壁,且贯穿所述主轴中心至底部,并与所述横梁内部贯通;所述水冷管包括进水管、导热管、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固定连接于所述横梁顶端侧壁内,所述导热管卡接于所述u形槽,所述出水管贯穿所述冷却孔,并贯穿所述机身底部,所述进水管、所述导热管、出水管依次相互贯通连接。

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身靠近所述塞棒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的顶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横梁。

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轴依次贯穿所述套管、所述通气孔,且直径小于所述通气孔直径。

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管内径与所述通气孔直径一致,且两者相贯通,所述套管与所述机身内部相通。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身内部设置有控制所述主轴升降的设备,所述隔热板、所述套管的高度大于所述主轴最大上移高度。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8、通过设置套管、进气管、水冷管、排气管、通气孔、冷却孔、u形槽,通过水冷管从上至下对设备进行冷却,并从进气管通入冷气,使冷气从下至上对设备进行散热,同时对主轴内外进行散热,并可以通过排气管排出带有水汽,防止机构内部生锈,通过以上零件,可以实现水冷与风冷配合散热,使冷却效果更好,降低风冷的温度,节约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连铸塞棒机构的冷却装置,包括机身(1)、主轴(2)、横梁(3)、塞棒(4),所述机身(1)与所述横梁(3)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主轴(2)设置于所述机身(1)内,且从所述机身(1)顶部贯穿而出并固定连接于所述横梁(3),所述塞棒(4)固定连接于所述横梁(3)另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3)内设置有冷却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塞棒机构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靠近所述塞棒(4)的一侧开设有滑槽(10),所述滑槽(10)内滑动有隔热板(9),所述隔热板(9)的顶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横梁(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塞棒机构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2)依次贯穿所述套管(5)、所述通气孔(11),且直径小于所述通气孔(11)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塞棒机构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5)内径与所述通气孔(11)直径一致,且两者相贯通,所述套管(5)与所述机身(1)内部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铸塞棒机构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内部设置有控制所述主轴(2)升降的设备,所述隔热板(9)、所述套管(5)的高度大于所述主轴(2)最大上移高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连铸塞棒机构的冷却装置,涉及冷却装置领域,包括机身、主轴、横梁、塞棒,所述机身与所述横梁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主轴设置于所述机身内,且从所述机身顶部贯穿而出并固定连接于所述横梁,所述塞棒固定连接于所述横梁另一端,所述横梁内设置有冷却机构。本技术通过设置套管、进气管、水冷管、排气管、通气孔、冷却孔、U形槽,通过水冷管从上至下对设备进行冷却,并从进气管通入冷气,使冷气从下至上对设备进行散热,同时对主轴内外进行散热,并可以通过排气管排出带有水汽,防止机构内部生锈,通过以上零件,可以实现水冷与风冷配合散热,使冷却效果更好,降低风冷的温度,节约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甘星强,王英,甘兆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南能工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0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index.php/read-181930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