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畸支抗钉与共振频率分析仪换能器的连接装置

专利2025-05-01  2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正畸支抗钉与共振频率分析仪换能器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1、口腔正畸可通过矫正牙齿解除错颌畸形,达到美观牙齿的功效。在这个过程中,支抗装置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能够抵抗治疗产生的反作用力,这也是实现理想效果的关键。支抗钉因其低侵入性、低成本和多功能性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应用。支抗钉的稳定性对于治疗的成功至关重要,然而目前缺乏一种可靠、可重复的方法来定量测量机械固位的强度,以预测支抗钉的失败率。

2、由于支抗钉只是暂时植入,不发生骨整合,其稳定性是通过支抗钉和骨之间的机械固位来实现的,因此支抗钉稳定性可通过定量测定机械固位的强度来衡量。叩诊试验虽然能够连续测量,但其可重复性较差;插入扭矩虽然适用于评估初级稳定性,但在临床应用上的意义有限。触觉主观评估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但无法定量评估,且其主观性较强,因此可靠性受到质疑。相比之下,共振频率分析具有客观性、连续性、高重复性和无创性等优点,为支抗钉稳定性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评估方法。

3、共振频率分析利用了振动叉的原理,即当可听范围的频率反复振动到植入物上时,根据骨-植入物界面的不同,会发生共振,界面强度越大,频率越高。尽管共振频率分析被认为是种植体稳定性测量的“金标准”,但在支抗钉的应用中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支抗钉与换能器之间的连接。目前的共振频率分析仪器需要植入物与换能器稳定连接才能正常工作。大多数种植体系统都有一个内螺纹,可与换能器连接,而支抗钉直径比传统的牙科种植体小得多,且多数头部设计没有内螺纹来与换能器连接,导致无法进行有效的共振频率分析。如果能够解决这一连接问题,共振频率分析将为正畸支抗钉的稳定性评估提供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1、目前常用的正畸支抗钉稳定性评估手段均有较大局限性。共振频率分析作为一种无创、低成本、可持续测量的方式,有望成为理想的评估方法。本发明通过设计一种正畸支抗钉与共振频率分析仪换能器的连接装置,为共振频率分析应用于临床提供了一种可行思路,有利于临床医师预测支抗钉的预后,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

2、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正畸支抗钉与共振频率分析仪换能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套、固定夹和手柄;所述固定夹由底圈和三个弹性爪构成,固定夹设在夹持套内部;所述夹持套和手柄通过螺纹连接。

4、具体地,所述夹持套内部有相贯通的前空腔和后空腔,两空腔均呈正三棱柱形,前空腔内径与支抗钉三棱柱形头部和颈部内径一致,后空腔内径大于前空腔;后空腔远端邻接有一内螺纹结构。

5、具体地,所述固定夹底圈呈三角形,底圈的外缘大小与夹持套后空腔内缘大小匹配,底圈的内缘大小稍大于支抗钉三棱柱形头部的外缘大小。

6、具体地,所述固定夹的三个弹性爪由柔性材料制成,分别垂直固定于三角形底圈的顶点处;弹性爪内侧缘为圆弧形,与支抗钉头部三棱柱侧棱的线角相匹配,弹性爪内侧缘围成的三角形内径略小于支抗钉三棱柱形头部内径。

7、具体地,所述手柄一端设有内螺纹,并与换能器外螺纹相匹配;手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并与夹持套内螺纹相匹配。

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9、(1)本发明的设计旨在解决当前正畸支抗钉稳定性评估手段的局限性,并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来利用共振频率分析技术。通过该装置,可形成一个稳定的“换能器-连接装置-支抗钉”系统,临床医师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支抗钉的稳定性和预后,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为正畸治疗提供更好的支持。

10、(2)本发明中夹持套内部的前空腔和后空腔的设计考虑了支抗钉的结构特点以及共振频率分析的需求。前空腔的尺寸与支抗钉的头部和颈部匹配,确保了支抗钉能够被准确地进入连接装置中。而后空腔的设计则为支抗钉的固位和稳定提供了必要的空间,以确保共振频率分析的准确性。

11、(3)本发明中固定夹的底圈采用三角形设计,这种结构使得固定夹能够适配夹持套的形状,并为支抗钉在后空腔中的就位提供引导,以确保支抗钉在测试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2、(4)本发明中弹性爪的设计考虑了对支抗钉头部的轻微压力以及固定夹与支抗钉之间的匹配度。柔性材料和圆弧形的内侧缘确保了对支抗钉的稳固固定,同时又不会损坏支抗钉的表面。

13、(5)本发明中手柄的设计使得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内螺纹和外螺纹的匹配确保了手柄与换能器和夹持套之间的紧密连接,从而提高了操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螺纹连接还使得装置易于拆卸和清洁,为长期使用提供了便利。

14、本发明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正畸支抗钉与共振频率分析仪换能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套(1)、固定夹(2)和手柄(3);所述固定夹(2)由底圈(21)和三个弹性爪(22)构成,固定夹(2)设在夹持套(1)内部;所述夹持套(1)和手柄(3)通过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畸支抗钉与共振频率分析仪换能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套(1)内部有相贯通的前空腔(13)和后空腔(12),两空腔均呈正三棱柱形,前空腔(13)内径与支抗钉(4)三棱柱形头部和颈部内径一致,后空腔(12)内径大于前空腔(13);后空腔(12)远端邻接有一内螺纹结构(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畸支抗钉与共振频率分析仪换能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底圈(21)呈三角形,底圈(21)的外缘大小与夹持套后空腔(12)内缘大小匹配,底圈(21)的内缘大小稍大于支抗钉(4)三棱柱形头部的外缘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畸支抗钉与共振频率分析仪换能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2)的三个弹性爪(22)由柔性材料制成,分别垂直固定于三角形底圈(21)的顶点处;弹性爪(22)内侧缘为圆弧形,与支抗钉(4)头部三棱柱侧棱的线角相匹配,弹性爪(22)内侧缘围成的三角形内径略小于支抗钉(4)三棱柱形头部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畸支抗钉与共振频率分析仪换能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一端设有内螺纹(31),并与换能器(5)外螺纹相匹配;手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32),并与夹持套内螺纹(11)相匹配。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畸支抗钉与共振频率分析仪换能器的连接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共振频率分析仪的换能器不能与支抗钉直接连接的问题。其包括夹持套、固定夹和手柄。夹持套内部有正三棱柱形的前空腔和后空腔,前空腔内径与支抗钉三棱柱形头部内径一致,后空腔内径大于前空腔,可容纳固定夹。所述固定夹由底圈和三个弹性爪构成,可稳定夹持支抗钉头部;所述手柄一端通过外螺纹与夹持套连接,另一端设有与换能器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本发明通过形成一个稳定的“换能器‑连接装置‑支抗钉”系统,为共振频率分析应用于临床提供了一种可行思路,有利于临床医师预测支抗钉的预后,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

技术研发人员:陶语嫣,赵春辉,赵一明,肖琦钦,潘丹,戴梦菲,樊琪,龙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index.php/read-181943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