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车床双驱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5-16  19


本技术涉及立式车床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式车床双驱机构。


背景技术:

1、立式车床属于机加工车床的一种,其主轴是垂直的,主轴下方具有用于安装工件的圆形工作台,用于加工径向尺寸大而轴向尺寸相对较小且形状复杂工件。由于立式车床主轴轴线为垂直布局且工作台台面处于水平状态,因此工件的夹装与找正比较方便,同时这种布局减轻了机床主轴及轴承的荷载,能够较长期的保持工作精度。

2、但是立式车床加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一些结构比较复杂的工件,特别是工件上特定孔位和螺牙的加工,在立式车床对工件加工后需要,工件需取下并安装在分度卡盘上,然后再安装到其它机床上对工件进行钻孔、攻牙、研磨等工作。由于传统的分度卡盘其定位稳定性差,从而对于产品的精度就很难保证,并且多台机床设备的联合应用增加了加工工序,使生产效率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升加工效率、节约生产成本且能够保证加工精度的立式车床双驱机构。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立式车床双驱机构,包括轴接在车床床体上的工作台,所述床体顶部远离工作台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机构,床体内部设置有衔接驱动机构和工作台的传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通过传动机构可以带动工作台在所述床体上水平转动;所述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分别具有两组,前后并列设置,每组驱动机构与一组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且两组所述传动机构均与工作台传动连接。

3、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马达电机和与伺服马达电机传动连接的变速箱,所述伺服马达电机与所述变速箱上下设置,所述伺服马达电机设置在所述变速箱的顶部,变速箱固定设置在所述床体内,所述变速箱的传动轴竖向向下,其下端设置有主动螺旋齿轮;所述传动机构由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和第三传动机构组成;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第二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第二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三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上设置有第一上螺旋齿轮,所述第一上螺旋齿轮与所述主动螺旋齿轮齿形啮合,主动螺旋齿轮可以带动第一上螺旋齿轮进行转动;所述第三传动机构与所述工作台传动连接,所述工作台的底部中心设置有竖向向下的主传动轴,主传动轴上设置有主轴螺旋齿轮,所述主轴螺旋齿轮与第三传动机构上设置的第三上螺旋齿轮齿形啮合,所述第三上螺旋齿轮可以带动所述主轴螺旋齿轮进行转动。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机构包括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和第一传动轴均竖向设置在所述床体内,其沿着工作台与驱动机构之间的左右长度方向并列设置;所述第一上螺旋齿轮固定设置在第一传动轴上靠近上端的部位,其与主动螺旋齿轮左右并列且相互啮合,所述第一传动轴上靠近下端的部位设置有第一下螺旋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轴上靠近下端的部位设置有第二下螺旋齿轮,所述第二下螺旋齿轮与所述第一下螺旋齿轮左右并列且相互啮合,所述第二传动轴上位于第二下螺旋齿轮上方的部位设置有第二上螺旋齿轮;所述第三传动轴上靠近下端的部位设置有第三下螺旋齿轮,所述第三下螺旋齿轮与所述第二上螺旋齿轮左右并列且相互啮合,第三上螺旋齿轮设置在第三传动轴上靠近上端的部位,其与主轴螺旋齿轮左右并列且相互啮合。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和第三传动轴的上端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所述床体上。

6、进一步地,所述床体内设置有齿轮传动腔,所述主动螺旋齿轮、第一传动轴、第一上螺旋齿轮、第一下螺旋齿轮、第二传动轴、第二下螺旋齿轮、第二上螺旋齿轮、第三传动轴和第三下螺旋齿轮均位于所述齿轮传动腔内。

7、进一步地,所述齿轮传动腔底部从靠近工作台一端向靠近驱动机构的一端高度递减,呈倾斜状,所述床体上对应齿轮传动腔底面最低端的部位设置有内外连通的泄油孔,所述泄油孔上设置有方便拆装的堵头。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这种立式车床双驱机构可对工件进行角度定位调节,方便对工件不同方位进行加工,可以自动进行角度位置的调整,分割精度精准,保证工件位置精度较佳,并且该机构结合立式车床的结构特性,其承载性好,从而保证了分度的稳定性佳,保证了工件的加工精度,且该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省了多台设备的使用率,可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了生产加工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立式车床双驱机构,包括轴接在车床床体(1)上的工作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顶部远离工作台(2)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机构(3),床体(1)内部设置有衔接驱动机构(3)和工作台(2)的传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3)通过传动机构可以带动工作台(2)在所述床体(1)上水平转动;所述驱动机构(3)和传动机构分别具有两组,前后并列设置,每组驱动机构(3)与一组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且两组所述传动机构均与工作台(2)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车床双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伺服马达电机(31)和与伺服马达电机(31)传动连接的变速箱(32),所述伺服马达电机(31)与所述变速箱(32)上下设置,所述伺服马达电机(31)设置在所述变速箱(32)的顶部,变速箱(32)固定设置在所述床体(1)内,所述变速箱(32)的传动轴竖向向下,其下端设置有主动螺旋齿轮(33);所述传动机构由第一传动机构(4)、第二传动机构(5)和第三传动机构(6)组成;所述第一传动机构(4)与第二传动机构(5)传动连接,第二传动机构(5)与所述第三传动机构(6)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4)上设置有第一上螺旋齿轮(42),所述第一上螺旋齿轮(42)与所述主动螺旋齿轮(33)齿形啮合,主动螺旋齿轮(33)可以带动第一上螺旋齿轮(42)进行转动;所述第三传动机构(6)与所述工作台(2)传动连接,所述工作台(2)的底部中心设置有竖向向下的主传动轴(21),主传动轴(21)上设置有主轴螺旋齿轮(22),所述主轴螺旋齿轮(22)与第三传动机构(6)上设置的第三上螺旋齿轮(63)齿形啮合,所述第三上螺旋齿轮(63)可以带动所述主轴螺旋齿轮(22)进行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式车床双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4)包括第一传动轴(41),第二传动机构(5)包括第二传动轴(51),第三传动机构(6)包括第三传动轴(61),所述第三传动轴(61)、第二传动轴(51)和第一传动轴(41)均竖向设置在所述床体(1)内,其沿着工作台(2)与驱动机构(3)之间的左右长度方向并列设置;所述第一上螺旋齿轮(42)固定设置在第一传动轴(41)上靠近上端的部位,其与主动螺旋齿轮(33)左右并列且相互啮合,所述第一传动轴(41)上靠近下端的部位设置有第一下螺旋齿轮(43);所述第二传动轴(51)上靠近下端的部位设置有第二下螺旋齿轮(52),所述第二下螺旋齿轮(52)与所述第一下螺旋齿轮(43)左右并列且相互啮合,所述第二传动轴(51)上位于第二下螺旋齿轮(52)上方的部位设置有第二上螺旋齿轮(53);所述第三传动轴(61)上靠近下端的部位设置有第三下螺旋齿轮(62),所述第三下螺旋齿轮(62)与所述第二上螺旋齿轮(53)左右并列且相互啮合,第三上螺旋齿轮(63)设置在第三传动轴(61)上靠近上端的部位,其与主轴螺旋齿轮(22)左右并列且相互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立式车床双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41)、第二传动轴(51)和第三传动轴(61)的上端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所述床体(1)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立式车床双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内设置有齿轮传动腔(11),所述主动螺旋齿轮(33)、第一传动轴(41)、第一上螺旋齿轮(42)、第一下螺旋齿轮(43)、第二传动轴(51)、第二下螺旋齿轮(52)、第二上螺旋齿轮(53)、第三传动轴(61)和第三下螺旋齿轮(62)均位于所述齿轮传动腔(1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立式车床双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腔(11)底部从靠近工作台(2)一端向靠近驱动机构(3)的一端高度递减,呈倾斜状,所述床体(1)上对应齿轮传动腔(11)底面最低端的部位设置有内外连通的泄油孔(111),所述泄油孔(111)上设置有方便拆装的堵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立式车床双驱机构,包括轴接在车床床体上的工作台,所述床体顶部远离工作台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机构,床体内部设置有衔接驱动机构和工作台的传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通过传动机构可以带动工作台在所述床体上水平转动;所述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分别具有两组,前后并列设置,每组驱动机构与一组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且两组所述传动机构均与工作台传动连接。这种立式车床双驱机构可对工件进行角度定位调节,方便对工件不同方位进行加工,可以自动进行角度位置的调整,分割精度精准,保证工件位置精度较佳,并且该机构承载性好,稳定性佳,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省了多台设备的使用率,可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了生产加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凤为保,王玮,贾正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油机机械工业(中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30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index.php/read-181985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