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工程外露线管的保护装置

专利2025-05-24  26


本发明属于电气设备防护,尤其涉及一种电气工程外露线管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特定场合或特定时间段内,包括在施工现场、应急情况、户外活动以及临时设施布设等情形下,为了满足临时的电力需求使用电气设备,电气设备在使用时会为线缆的安全铺设线管,线管通常用于越障或过桥,一般裸露于外侧,行人在经过线管的过程中会对线管进行踩踏,如此可能会引发触电,线管与地面具有一定的间隙情况下,也会对行人的行走造成绊倒的风险,线管在行人被绊倒的过程中会被拉扯,对线管造成拉扯损伤。此外,对于一些跨过走道或道路的线管,行驶车辆的车轮在经过线管时会对线管进行碾压,线管在长期被踩踏或碾压时会造成线管开裂损伤,可能造成线管内侧的线芯裸露,使得断路或触电的风险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对需要过路或过桥的线缆采用外露线管进行保护过程中,线管在长期被踩踏或碾压时会造成线管开裂损伤,可能造成线管内侧的线芯裸露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气工程外露线管的保护装置,该保护装置将线管保护在圆形通道内,且线管不与上护槽和下护槽直接接触,线管被两个夹持板进行水平夹持,而防护顶盖受压方向是竖直的,故防护顶盖将受压力通过支撑底座传递至地面上,并不会直接作用于线管,从而有效的对线管进行保护。

2、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气工程外露线管的保护装置,保护装置包括若干个顺次安放的保护单体,所述保护单体包括条状结构的支撑底座和防护顶盖,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沿着长度方向向内凹陷形成下护槽,所述防护顶盖的底部沿着其长度方向向外凸出形成上护槽,所述防护顶盖可滑动扣合在所述支撑底座上,且上护槽对应扣合在下护槽上形成供线管通过的圆形通道;

3、所述支撑底座顶面位于下护槽两侧沿着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夹持槽,所述夹持槽内设置有夹持条,两个所述夹持条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具有弧形结构的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位于上护槽和下护槽内;两个所述夹持条相互远离的一侧与对应的夹持槽的槽壁之间通过夹持弹簧弹性连接;

4、所述线管自上护槽和下护槽通过且可被夹持在两组相对设置的夹持板之间;

5、所述支撑底座两侧沿着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过渡边条,且过渡边条的顶部高点与扣合后的防护顶盖顶面齐平。

6、优选的,所述防护顶盖位于上护槽两侧平台底面设置有第一齿牙,所述夹持条的顶面沿着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齿牙,所述防护顶盖对应扣合在支撑底座上且第一齿牙与第二齿牙接触并相互啮合实现夹持条的位置锁定。

7、优选的,所述支撑底座位于下护槽两侧分别与防护顶盖接触的竖直侧壁上对称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贯穿所述支撑底座的长度方向;

8、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条,两个所述滑条相对的一侧面沿着其长度方向均布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内滑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根部与定位凹槽槽底之间设置有锁定弹簧;

9、所述防护顶盖与支撑底座对应的竖直侧壁上设置有与卡块适配的卡槽,所述卡块在防护顶盖下移后与卡槽对应且在锁定弹簧作用下插入卡槽内。

10、优选的,所述滑条的长度大于滑槽的长度,所述滑条的一端在卡块对应卡入卡槽内后露出对应的滑槽,所述滑条另一端在卡块对应卡入卡槽内后与对应的滑槽的槽口齐平;

11、所述卡块背离滑条露出滑条的一端设置有楔形面,所述滑条的一端在按压后带动卡块在楔形面导向下缩回至对应定位凹槽内,所述防护顶盖在解锁后被弹性组件的弹力推动远离夹持条。

12、优选的,所述夹持板靠上一端延伸至线管上方,所述夹持板与上护槽、下护槽之间预留间隙;

13、所述过渡边条的重心靠下设置,线管在提起或下压过程中能够挤压两个夹持板相互远离满足线管脱离或卡入。

14、优选的,所述支撑底座位于下护槽两侧分别隐藏设置有驱动腔体,且驱动腔体的顶板等间距设置有连通驱动腔体内腔的杆孔;

15、所述弹性组件包括沿着驱动腔体内上下滑动密封连接着驱动板,所述驱动板顶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根滑动密封连接在杆孔内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顶端分别防护顶盖两侧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板底面与驱动腔体腔底之间沿着其长度方向均布有多个弹性件;

16、所述驱动板将驱动腔体分隔成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与过渡边条的底面可通过第一气孔连通,所述防护顶盖与支撑底座扣合过程中能够抽吸使得第一气孔形成负压,并使得过渡边条负压吸附在地面上。

17、优选的,所述过渡边条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过渡边条脱离地面接触过程中随着远离支撑底座一侧朝着地面方向弯曲,所述过渡边条在与地面接触过程中由弯曲状态向着直角三角形状态展开。

18、优选的,所述支撑底座内部位于驱动腔体下方设有扎槽,所述扎槽的槽底设置有扎孔,所述扎槽的顶壁设置有与下腔体连通的第二气孔;

19、所述扎槽内壁上下滑动密封连接着扎板,所述扎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密封连接在扎孔内的扎钉,所述扎钉可在防护顶盖与支撑底座扣合的过程中扎入地面内。

20、优选的,所述过渡边条的上表面设置有可与上腔体通过第三气孔;

21、所述支撑底座位于下护槽两侧沿着长度方向分别贯穿设置有过渡槽,所述第一气孔、第二气孔以及第三气孔分别上下贯通过渡槽;

22、所述过渡槽内滑动密封连接着过渡板,所述过渡板上开设有多个过渡孔;

23、所述过渡板的长度大于过渡槽的长度使得其一端凸出于过渡槽端口;按压所述过渡板一端沿着过渡槽滑动能够带动对应的过渡孔接通第二气孔和第三气孔,按压所述过渡板的另一端沿着过渡槽滑动复位过程中能够带动对应的过渡孔与第一气孔接通。

24、优选的,所述过渡边条的上表面设置有与下腔体连通的第四气孔;

25、按压所述过渡板的一端沿着过渡槽移动过程中能够带动对应的过渡孔接通第一气孔和第四气孔。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7、1、本发明的保护装置将线管保护在圆形通道内,且线管不与上护槽和下护槽直接接触,线管被两个夹持板进行水平夹持,而防护顶盖受压方向是竖直的,故防护顶盖将受压力通过支撑底座传递至地面上,并不会直接作用于线管,从而有效的对线管进行保护;

28、2、该过渡边条在负压吸附作用下吸附在地面上,使得支撑底座以及线管被固定在地面上,如此使得行人以及车辆经过防护顶盖时,不会造成管线移位被拉扯的情况,进一步提高线管的稳定性;

29、3、该保护装置通过对第一气孔、第二气孔、第三气孔以及第四气孔的切换,从而使得针对支撑底座利用负压吸附固定在光滑坚硬平面情况下,扎钉并不会被启用,避免扎钉将地面扎损且保护地面,也保证驱动板的稳定运行;同时也使得针对支撑底座利用扎钉扎入方式与地面连接时,第二气孔并没有被启用,避免第二气孔吸入杂质造成过渡边条内孔道堵塞。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气工程外露线管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护装置包括若干个顺次安放的保护单体(100),所述保护单体(100)包括条状结构的支撑底座(1)和防护顶盖(2),所述支撑底座(1)的顶部沿着长度方向向内凹陷形成下护槽(11),所述防护顶盖(2)的底部沿着其长度方向向外凸出形成上护槽(21),所述防护顶盖(2)可滑动扣合在所述支撑底座(1)上,且上护槽(21)对应扣合在下护槽(11)上形成供线管(9)通过的圆形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工程外露线管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顶盖(2)位于上护槽(21)两侧平台底面设置有第一齿牙(22),所述夹持条(4)的顶面沿着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齿牙(43),所述防护顶盖(2)对应扣合在支撑底座(1)上且第一齿牙(22)与第二齿牙(43)接触并相互啮合实现夹持条(4)的位置锁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工程外露线管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位于下护槽(11)两侧分别与防护顶盖(2)接触的竖直侧壁上对称设置有滑槽(13),所述滑槽(13)贯穿所述支撑底座(1)的长度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气工程外露线管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条(5)的长度大于滑槽(13)的长度,所述滑条(5)的一端在卡块(52)对应卡入卡槽(23)内后露出对应的滑槽(13),所述滑条(5)另一端在卡块(52)对应卡入卡槽(23)内后与对应的滑槽(13)的槽口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工程外露线管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41)靠上一端延伸至线管(9)上方,所述夹持板(41)与上护槽(21)、下护槽(11)之间预留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气工程外露线管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位于下护槽(11)两侧分别隐藏设置有驱动腔体(14),且驱动腔体(14)的顶板等间距设置有连通驱动腔体(14)内腔的杆孔(14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气工程外露线管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边条(3)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过渡边条(3)脱离地面接触过程中随着远离支撑底座(1)一侧朝着地面方向弯曲,所述过渡边条(3)在与地面接触过程中由弯曲状态向着直角三角形状态展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气工程外露线管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内部位于驱动腔体(14)下方设有扎槽(16),所述扎槽(16)的槽底设置有扎孔(161),所述扎槽(16)的顶壁设置有与下腔体(142)连通的第二气孔(16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气工程外露线管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边条(3)的上表面设置有可与上腔体(141)通过第三气孔(3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气工程外露线管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边条(3)的上表面设置有与下腔体(142)连通的第四气孔(32);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工程外露线管的保护装置,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若干个顺次安放的保护单体,保护单体包括支撑底座和防护顶盖,支撑底座顶部形成下护槽,防护顶盖底部形成上护槽,且上护槽对应扣合在下护槽上形成供线管通过的圆形通道;支撑底座顶面位于下护槽两侧设置有夹持槽及夹持条,两个夹持条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夹持板,两个夹持条相互远离的一侧与对应的夹持槽槽壁之间设置有夹持弹簧;线管自上护槽和下护槽通过且可被夹持在两组夹持板之间;支撑底座两侧沿着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过渡边条。本发明的保护装置将线管保护在圆形通道内并通过两个夹持板进行固定夹持,有效的对线管进行保护,且易于卡装或取出。

技术研发人员:陆思远,郭保成,肖思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师范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index.php/read-182025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