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镁合金铸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5-05-27  15


本申请涉及铸造,尤其涉及一种镁合金铸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其中,镁合金是目前实际应用中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它具有密度小、比强度和密度高、阻尼性和切削加工性好等优点,在航空航天、武器装备、汽车、电子产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然而,由于镁合金在熔炼过程中极易氧化和剧烈燃烧,镁合金铸件制备困难且所制备的镁合金铸件的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镁合金铸件制备方法,用以解决镁合金铸件制备困难且所制备的镁合金铸件质量较差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镁合金铸件制备方法,包括:

3、向坩埚中加入金属镁和中间合金铸锭;

4、向坩埚中通入氩气,并对坩埚进行加热保温处理,以对金属镁和中间合金铸锭进行熔炼处理;

5、控制坩埚内氩气的压强范围维持在2mpa-8mpa,对金属镁和中间合金铸锭进行第一次精炼处理;

6、降低坩埚内的氩气的压强,对金属镁和中间合金铸锭进行第二次精炼处理,制备得到镁合金液;

7、向铸件模具中低压浇注镁合金液,以制备完成镁合金铸件。

8、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向坩埚中通入氩气,包括:

9、氩气的压强范围为0.5mpa-4mpa;

10、和/或,氩气的通入时间范围为5min-15min。

11、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熔炼处理的温度范围为700℃-850℃。

12、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次精炼处理的时间范围为5min-30min。

13、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降低坩埚内的压强,包括:

14、将坩埚内的氩气的压强范围降低至0.01mpa-0.1mpa。

15、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低压浇注的浇注温度范围为720℃-740℃。

16、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镁合金铸件制备方法还包括:

17、对坩埚进行预热处理,预热处理的温度范围为300℃-400℃;

18、和/或,预热的保温时间范围为0.5h-2h。

19、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镁合金铸件制备方法还包括:

20、在熔炼处理过程中,向坩埚中加入覆盖剂并搅拌;

21、覆盖剂的添加质量为金属镁和中间合金铸锭总质量的0.05%-3%。

22、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在向铸件模具中低压浇注镁合金液前,对镁合金液进行静置处理。

23、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静置处理的温度范围为750℃-800℃;

24、和/或,静置处理的时间范围为40min-80min。

2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镁合金铸件制备方法,首先,向坩埚中加入金属镁和中间合金铸锭;其次,向坩埚中通入氩气,并对坩埚进行加热保温处理,以对金属镁和中间合金铸锭进行熔炼处理;然后,控制坩埚内氩气的压强范围维持在2mpa-8mpa,对金属镁和中间合金铸锭进行第一次精炼处理;接着,降低坩埚内的氩气的压强,对金属镁和中间合金铸锭进行第二次精炼处理,制备完成镁合金液;最后,向铸件模具中低压浇注镁合金液,以制备完成镁合金铸件。

26、本方法在金属镁和中间合金铸锭熔炼的过程中,首先采用氩气保护熔炼,然后控制坩埚内氩气压强,在氩气环境保护下对金属镁和中间合金铸锭进行第一次精炼,然后再降低坩埚内的气体压强,对金属镁和中间合金铸锭进行第二次精炼,从而避免合金在精炼过程中暴露在空气中,进而减少镁合金氧化、燃烧,减少了夹渣的产生,保证熔炼过程安全,同时优化了镁合金熔炼步骤繁多、减少人为因素影响、引入杂质元素等问题,确保最终浇注出的镁合金铸件表面质量良好、力学性能优异、晶粒分布均匀以及杂质元素含量低。



技术特征:

1.一种镁合金铸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铸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坩埚中通入氩气,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铸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炼处理的温度范围为700℃-8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铸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精炼处理的时间范围为5min-3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铸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低所述坩埚内的压强,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铸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浇注的浇注温度范围为720℃-740℃。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镁合金铸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镁合金铸件制备方法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镁合金铸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镁合金铸件制备方法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镁合金铸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铸件模具中低压浇注所述镁合金液前,对所述镁合金液进行静置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镁合金铸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置处理的温度范围为750℃-800℃;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镁合金铸件制备方法,首先,向坩埚中加入金属镁和中间合金铸锭;其次,向坩埚中通入氩气,并对坩埚进行加热保温处理,以对金属镁和中间合金铸锭进行熔炼处理;然后,控制坩埚内氩气的压强范围维持在2Mpa‑8Mpa,对金属镁和中间合金铸锭进行第一次精炼处理;接着,降低坩埚内的氩气的压强,对金属镁和中间合金铸锭进行第二次精炼处理,制备完成镁合金液;最后,向铸件模具中低压浇注镁合金液,以制备完成镁合金铸件,该镁合金铸件表面质量良好、力学性能优异、晶粒分布均匀以及杂质元素含量低。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余国康,邹文兵,潘龙,史群,张旭亮,柳春峰,卜华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江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index.php/read-182037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