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液防泄漏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5-28  18


本技术属于散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冷却液防泄漏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当今服务器散热领域中,传统的服务器散热方式为采用风冷散热器进行散热处理。不过,虽然现有的风冷散热器已经基本脱离了高噪音暴力散热的怪圈,但其却普遍朝着大体积、多热管、超重量的方向发展,因此,其在实际使用和安装方面仍存在有很大的不便,并对配件的承重承压能力带来很大的考验。

2、基于此,目前市面上开始采用液冷散热器对服务器进行散热处理,而且由于液体散热速度远大于空气,液冷散热器往往具备不错的散热效果;同时其在噪音方面也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3、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现有的液冷散热器在使用时容易发生液体泄漏现象,具体地,由于液体中的大直径杂质颗粒在液冷系统的加压下,会影响快速接头内的密封圈与快速接头的壳体之间的接触,因此在较大的内部压力下容易导致液体从密封圈与壳体之间的间隙泄漏,特别是当液冷系统中的液体夹杂的杂质颗粒直径大于10mm时,漏液的情况更容易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液冷散热器在使用容易因液体内含有大直径杂质颗粒而发生液体泄漏现象的问题,提出并设计一种冷却液防泄漏散热装置,以克服上述问题,并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冷却液防泄漏散热装置,其包括液冷仓,液冷仓设置有散热组件和净化组件,净化组件的液体输入端通过净水管一与散热组件的液体输出端连通,净化组件的液体输出端通过净水管二与液冷仓的液体输入端连通。这样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散热组件和液冷仓的液体输入端之间增设有净化组件,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冷却液进入液冷仓内之前对其进行过滤、净化,从而减少冷却液内的大颗粒杂质,以避免在液冷仓液体输入端、液体输出端处所设的快速接头,以及整个装置在其他位置处所设的快速接头受冷却液内大直径杂质颗粒的影响而发生泄漏现象,进而提高整个装置的安全性,以及延长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3、进一步地,液冷仓的顶部开设有至少一个放置孔,液冷仓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与放置孔相对设置,且本实用新型既可在每个放置孔对应位置处都对应安装一个固定组件,也可直接在液冷仓内部安装一个大的固定组件,满足多个放置孔处的安装需求。

4、进一步地,固定组件包括安装在液冷仓底部的定位底座;固定组件还包括仓储单元盒,仓储单元盒的上部设置有安装把手和固定卡扣,仓储单元盒的下部穿过放置孔后能够与定位底座插接,这样在工作时,操作人员可手握安装把手将仓储单元盒放入液冷仓内,并通过固定卡扣将仓储单元盒固定在液冷仓的内部,使液冷仓的内部的冷却液与仓储单元盒直接接触,水冷降温更高效;当需要拿出仓储单元盒时,可先打开固定卡扣,再手握安装把手将仓储单元盒拉出。

5、进一步地,定位底座的两端或一端设置有限位轨,仓储单元盒的侧壁能够与限位轨竖直滑动连接。这样本实用新型可通过限位轨对仓储单元盒进行限位,避免仓储单元盒在液体仓内晃动。

6、进一步地,液冷仓顶部放置孔的两侧设置有吸水滚刷,当仓储单元盒在放置孔处上下移动时,吸水滚刷能够与仓储单元盒的侧壁接触,从而使得吸水滚刷能够在仓储单元盒的拉出过程中将仓储单元盒表面的冷却液吸收、刷落,避免多余冷却液洒落,进而使得整个装置的安全更有保障。

7、进一步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仓,散热仓设置在液冷仓的一侧,且散热仓内设置有冷凝器,冷凝器的输入端连通有液冷器,液冷器的输入端通过出水管与液冷仓的液体输出端连通;冷凝器的输出端通过净水管一与净化组件的液体输入端连通。此时,在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中,可先通过出水管将液冷仓内的冷却液抽出,然后再通过冷凝器对所抽出的冷却液进行降温处理,并在冷却完成后,通过净水管一将冷却后的冷却液传输至净化组件中进行净化。

8、进一步地,散热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散热风扇,散热风扇设置在冷凝器的一侧,且散热风扇传动连接有散热电机。这样在使用冷凝器对冷却液进行冷却、散热的过程中,还可通过散热风扇加快空气流动速度,从而进一步地加快冷却液降温速度。

9、进一步地,净化组件包括pp棉净化器,pp棉净化器的液体输入端通过净水管一与散热组件的液体输出端连通,pp棉净化器的液体输出端通过净水管二与液冷仓的液体输入端连通,从而通过pp棉净化器内部的pp棉将冷却液中携带的泥沙、铁锈等大颗粒物质进行吸附、过滤。

10、进一步地,净化组件包括通过送水管依次连通的pp棉净化器、活性炭颗粒净化器、超滤净化器,pp棉净化器的液体输入端通过净水管一与散热组件的液体输出端连通,超滤净化器的液体输出端通过净水管二与液冷仓的液体输入端连通。此时在本装置的工作过程中,可先通过pp棉净化器内部的pp棉将冷却液中携带的泥沙、铁锈等大颗粒物质进行吸附、过滤,然后再在活性炭颗粒净化器内对初次净化后的冷却液进行色素、余氯和有机物等杂质的吸附,最后再在超滤净化器内对二次净化后的冷却液进行蛋白质和细菌等物质的吸附,这样本装置可通过三重净化来保证冷却液的干净无污染,并保证整个装置使用寿命更长。

11、进一步地,位于活性炭颗粒净化器和超滤净化器之间的送水管上设置有增压泵,以确保冷却液能够顺畅地从活性炭颗粒净化器处流动至超滤净化器处。

12、进一步地,超滤净化器的下端设置有废水排出口,废水排出口处安装有废水电磁阀和废水管,并通过废水管将冷却液中过滤出的杂质排出。

13、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4、1、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散热组件和液冷仓的液体输入端之间增设有净化组件,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冷却液进入液冷仓内之前对其进行大颗粒杂质的过滤、净化,从而减少冷却液内的大颗粒杂质,以避免在液冷仓液体输入端、液体输出端处所设的快速接头,以及整个装置在其他位置处所设的快速接头受冷却液内大直径杂质颗粒的影响而发生泄漏现象,进而提高整个装置的安全性,以及延长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15、2、除了能够对冷却液进行大颗粒杂质的过滤、净化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完成大颗粒杂质的过滤后,先对冷却液进行色素、余氯和有机物等杂质的吸附、过滤,再对冷却液进行蛋白质和细菌等杂质的吸附、过滤,从而通过三重净化保证冷却液干净无污染,以及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更长;

16、3、在使用本装置对服务器进行冷却的过程中,由于本实用新型直接将仓储单元盒放置在液冷仓内部,液冷仓内部的冷却液与仓储单元盒能够直接接触,从而使得整个装置的水冷降温效果更好、降温效率更高;

17、4、本实用新型在拉出仓储单元盒时,可通过吸水滚刷将仓储单元盒表面的冷却液吸收、刷落,避免多余冷却液洒落,并使得整个装置的安全更有保障。



技术特征:

1.一种冷却液防泄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冷仓,液冷仓设置有散热组件和净化组件,净化组件的液体输入端通过净水管一与散热组件的液体输出端连通,净化组件的液体输出端通过净水管二与液冷仓的液体输入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液防泄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液冷仓的顶部开设有至少一个放置孔,液冷仓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与放置孔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液防泄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组件包括安装在液冷仓底部的定位底座;固定组件还包括仓储单元盒,仓储单元盒的上部设置有安装把手和固定卡扣,仓储单元盒的下部穿过放置孔后能够与定位底座插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液防泄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底座的两端或一端设置有限位轨,仓储单元盒的侧壁能够与限位轨竖直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液防泄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液冷仓顶部放置孔的两侧设置有吸水滚刷,当仓储单元盒在放置孔处上下移动时,吸水滚刷能够与仓储单元盒的侧壁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冷却液防泄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散热组件包括散热仓,散热仓设置在液冷仓的一侧,且散热仓内设置有冷凝器,冷凝器的输入端连通有液冷器,液冷器的输入端通过出水管与液冷仓的液体输出端连通;冷凝器的输出端通过净水管一与净化组件的液体输入端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液防泄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散热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散热风扇,散热风扇设置在冷凝器的一侧,且散热风扇传动连接有散热电机。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冷却液防泄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净化组件包括pp棉净化器,pp棉净化器的液体输入端通过净水管一与散热组件的液体输出端连通,pp棉净化器的液体输出端通过净水管二与液冷仓的液体输入端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冷却液防泄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净化组件包括通过送水管依次连通的pp棉净化器、活性炭颗粒净化器、超滤净化器,pp棉净化器的液体输入端通过净水管一与散热组件的液体输出端连通,超滤净化器的液体输出端通过净水管二与液冷仓的液体输入端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却液防泄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活性炭颗粒净化器和超滤净化器之间的送水管上设置有增压泵,超滤净化器的下端设置有废水排出口,废水排出口处安装有废水电磁阀和废水管。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却液防泄漏散热装置,属于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其包括液冷仓,液冷仓设置有散热组件和净化组件,净化组件的液体输入端通过净水管一与散热组件的液体输出端连通,净化组件的液体输出端通过净水管二与液冷仓的液体输入端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能够在冷却液进入液冷仓内之前对其进行过滤、净化,从而减少冷却液内的大颗粒杂质,以避免在液冷仓液体输入端、液体输出端处所设的快速接头,以及整个装置在其他位置处所设的快速接头受冷却液内大直径杂质颗粒的影响而发生泄漏现象,进而提高整个装置的安全性,以及延长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赵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元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20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index.php/read-182042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