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竹材加工,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弯制竹材的辅助支架。
背景技术:
1、目前,对于竹材的艺术创作主要在于将其弯制成二维曲线的形状,而在实现竹材复杂的三维曲线造型方面存在较大难度,也就是说,将竹材弯制成复杂的三维形状需要面临更多的工艺挑战。
2、传统的人工弯制竹材技术,主要由工作人员先对竹材进行加热,再通过手工对竹材施加力量,将竹材沿某一方向弯制成所需的形状,然后对竹材进行冷水降温,使其快速降温定型。
3、由于手工将竹材沿一个方向弯制较为简单,容易实现,因此,上述方法适用于处理竹材在二维平面内的曲线弯制;然而,若要实现竹材的三维曲线造型,则需要将竹材在一个方向进行弯制的同时,还需要将竹材沿三维空间中的其他方向进行弯制,由于三维空间中的位置难以确定,仅通过手工弯制,对于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费时费力,并且,目前也没有合适的辅助工具来提高竹材三维曲线造型的弯制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弯制竹材的辅助支架,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辅助人工对竹材进行弯制,便于实现竹材的三维曲线造型,提高竹材的弯制效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弯制竹材的辅助支架,包括水平框架、竖直框架以及弯制组件,所述水平框架固定于所述竖直框架的底部,所述水平框架上设置有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用于夹持竹材;所述弯制组件包括竖向滑杆、横向滑杆、滑动部以及第二夹持部,所述竖向滑杆设置于所述竖直框架上,所述竖向滑杆沿x方向延伸,并能够沿z方向滑动,所述横向滑杆水平设置于所述竖向滑杆上,并能够通过所述滑动部在所述竖向滑杆上平移和/或旋转,所述第二夹持部设置于所述横向滑杆上,所述第二夹持部用于夹持所述竹材,以对所述竹材进行弯制;所述弯制组件至少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弯制组件由上至下依次设置。
4、优选的,所述水平框架包括并排设置的两根水平支杆,两根所述水平支杆均沿y方向延伸,所述竖直框架包括沿x方向并排设置的两根竖直支杆,两根所述水平支杆分别对两根所述竖直支杆进行支撑;所述水平框架还包括底部滑杆,所述底部滑杆沿x方向延伸,且滑动连接于两根所述水平支杆之间;所述第一夹持部滑动连接于所述底部滑杆上,所述第二夹持部滑动连接于所述横向滑杆上;两组所述弯制组件的所述竖向滑杆由上至下依次滑动连接于两根所述竖直支杆之间。
5、优选的,所述水平支杆、所述底部滑杆、所述竖直支杆、所述竖向滑杆以及所述横向滑杆均为铝型材,所述铝型材的截面为方形,所述铝型材的四个侧面上均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一槽坑。
6、优选的,所述底部滑杆的端部与所述水平支杆的内侧之间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直角固定件、第一手拧螺丝以及第一固定螺丝,所述第一直角固定件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一手拧螺丝与所述水平支杆的内侧槽坑连接,另一侧通过所述第一固定螺丝固定于所述底部滑杆上;
7、所述竖向滑杆的端部与所述竖直支杆的内侧之间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直角固定件、第二手拧螺丝以及第二固定螺丝,所述第二直角固定件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二手拧螺丝与所述竖直支杆的内侧槽坑连接,所述第二直角固定件的另一侧通过所述第二固定螺丝固定于所述竖向滑杆上。
8、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三直角固定件、第三手拧螺丝以及两个第一夹杆,所述第三直角固定件扣合于所述底部滑杆上,所述第三直角固定件的水平侧通过所述第三手拧螺丝与所述底部滑杆的顶部槽坑连接,所述第三直角固定件的竖直侧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口,所述第一限位口与所述底部滑杆的侧部槽坑相匹配,两个所述第一夹杆均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口,并滑动嵌设于所述底部滑杆的侧部槽坑中,且两个所述第一夹杆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以使两个所述第一夹杆能够夹持所述竹材;
9、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第四直角固定件、第四手拧螺丝以及两个第二夹杆,所述第四直角固定件扣合于对应的所述横向滑杆上,所述第四直角固定件的水平侧通过所述第四手拧螺丝与所述横向滑杆的顶部槽坑连接,所述第四直角固定件的竖直侧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口,所述第二限位口与所述横向滑杆的侧部槽坑相匹配,两个所述第二夹杆均穿过所述第二限位口,并滑动嵌设于所述横向滑杆的侧部槽坑中,且两个所述第二夹杆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以使两个所述第二夹杆能够夹持所述竹材。
10、优选的,所述滑动部设置于所述横向滑杆的底部与所述竖向滑杆的侧部之间,所述滑动部包括第五直角固定件、第五手拧螺丝以及第六手拧螺丝,所述第五直角固定件的水平侧上设置有弧形滑道,所述第五手拧螺丝穿过所述弧形滑道,并与所述横向滑杆的底部槽坑连接,所述第五直角固定件的竖直侧通过所述第六手拧螺丝与所述竖向滑杆的侧部槽坑连接。
11、优选的,两组所述弯制组件的所述竖向滑杆之间设置有两根连杆,两根所述连杆的上端分别与位于上方的所述竖向滑杆的两端固定连接,两根所述连杆的下端分别与位于下方的所述竖向滑杆的两端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水平框架还包括底部横梁,所述底部横梁设置于两根水平支杆之间靠近两根所述竖直支杆的位置处。
13、优选的,所述竖直框架还包括顶部横梁,所述顶部横梁设置于两根所述竖直支杆的顶部之间。
14、优选的,任一所述水平支杆与对应的所述竖直支杆之间均设置有斜撑。
15、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弯制竹材的辅助支架,包括水平框架、竖直框架以及弯制组件,水平框架固定于竖直框架的底部,水平框架上设置有第一夹持部,弯制组件包括竖向滑杆、横向滑杆、滑动部以及第二夹持部;使用时,通过水平框架上的第一夹持部夹持竹材的底部进行固定,通过将竖向滑杆在竖直框架上沿z方向滑动,以调整横向滑杆的高度,通过横向滑杆上的第二夹持部夹持竹材,并通过滑动部使横向滑杆在竖向滑杆上平移和/或旋转,实现了辅助人工对竹材进行弯制,并且,弯制组件至少设置有两组,通过两组弯制组件的第二夹持部对竹材的不同位置进行夹持,辅助人工将竹材向不同方向进行弯制,便于实现竹材的三维曲线造型,提高竹材的弯制效率。
1.一种用于弯制竹材的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框架、竖直框架以及弯制组件,所述水平框架固定于所述竖直框架的底部,所述水平框架上设置有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用于夹持竹材;所述弯制组件包括竖向滑杆、横向滑杆、滑动部以及第二夹持部,所述竖向滑杆设置于所述竖直框架上,所述竖向滑杆沿x方向延伸,并能够沿z方向滑动,所述横向滑杆水平设置于所述竖向滑杆上,并能够通过所述滑动部在所述竖向滑杆上平移和/或旋转,所述第二夹持部设置于所述横向滑杆上,所述第二夹持部用于夹持所述竹材,以对所述竹材进行弯制;所述弯制组件至少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弯制组件由上至下依次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弯制竹材的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框架包括并排设置的两根水平支杆,两根所述水平支杆均沿y方向延伸,所述竖直框架包括沿x方向并排设置的两根竖直支杆,两根所述水平支杆分别对两根所述竖直支杆进行支撑;所述水平框架还包括底部滑杆,所述底部滑杆沿x方向延伸,且滑动连接于两根所述水平支杆之间;所述第一夹持部滑动连接于所述底部滑杆上,所述第二夹持部滑动连接于所述横向滑杆上;两组所述弯制组件的所述竖向滑杆由上至下依次滑动连接于两根所述竖直支杆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弯制竹材的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杆、所述底部滑杆、所述竖直支杆、所述竖向滑杆以及所述横向滑杆均为铝型材,所述铝型材的截面为方形,所述铝型材的四个侧面上均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一槽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弯制竹材的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滑杆的端部与所述水平支杆的内侧之间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直角固定件、第一手拧螺丝以及第一固定螺丝,所述第一直角固定件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一手拧螺丝与所述水平支杆的内侧槽坑连接,另一侧通过所述第一固定螺丝固定于所述底部滑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弯制竹材的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三直角固定件、第三手拧螺丝以及两个第一夹杆,所述第三直角固定件扣合于所述底部滑杆上,所述第三直角固定件的水平侧通过所述第三手拧螺丝与所述底部滑杆的顶部槽坑连接,所述第三直角固定件的竖直侧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口,所述第一限位口与所述底部滑杆的侧部槽坑相匹配,两个所述第一夹杆均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口,并滑动嵌设于所述底部滑杆的侧部槽坑中,且两个所述第一夹杆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以使两个所述第一夹杆能够夹持所述竹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弯制竹材的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设置于所述横向滑杆的底部与所述竖向滑杆的侧部之间,所述滑动部包括第五直角固定件、第五手拧螺丝以及第六手拧螺丝,所述第五直角固定件的水平侧上设置有弧形滑道,所述第五手拧螺丝穿过所述弧形滑道,并与所述横向滑杆的底部槽坑连接,所述第五直角固定件的竖直侧通过所述第六手拧螺丝与所述竖向滑杆的侧部槽坑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弯制竹材的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弯制组件的所述竖向滑杆之间设置有两根连杆,两根所述连杆的上端分别与位于上方的所述竖向滑杆的两端固定连接,两根所述连杆的下端分别与位于下方的所述竖向滑杆的两端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弯制竹材的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框架还包括底部横梁,所述底部横梁设置于两根水平支杆之间靠近两根所述竖直支杆的位置处。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弯制竹材的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框架还包括顶部横梁,所述顶部横梁设置于两根所述竖直支杆的顶部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弯制竹材的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水平支杆与对应的所述竖直支杆之间均设置有斜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