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充电器自动装配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95


本发明涉及组装生产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手机充电器自动装配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均收入的不断增加,手机在人们的生活中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配套的手机充电器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长。手机充电器大致可以分为旅行充电器、座式充电器、usb充电器和维护型充电器,一般用户接触的主要是前面两种,而市场上卖得最多的是旅行充电器。

现在市面上常见的手机充电器组装设备需要通过多人配合进行工作,这样子的工作效率较为低下,而且在进行长时间的生产工作之后其工作效率还会再次降低。此外,若进行生产时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时,如果没有另外的人工进行顶替工作的话,整体的生产工作就不得不停止。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手机充电器自动装配设备。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手机充电器自动装配设备,包括,

组装台;

出料装置,组装台固定设置在出料装置的输入端上,组装台的落料端朝向出料装置的另一端;

一号上料装置,设置在出料装置的一侧,一号上料装置的输出端朝向组装台的方向;

一号工作装置,与一号上料装置设置在出料装置的同一侧,一号工作装置的工作端朝向一号上料装置的输出端;

二号上料装置,设置在出料装置的另一侧,二号上料装置的输出端朝向上方;

二号工作装置,与二号上料装置设置在出料装置的同一侧,二号工作装置的工作端朝向二号上料装置的输出端;

三号上料装置,设置在远离组装台落料端的一面,三号上料装置的输出端朝向上方;

三号工作装置,设置在三号上料装置的一侧,三号工作装置的工作端朝向三号上料装置的输出端。

优选的,一号上料装置包括:

一号上料传送带机架,整体高度与组装台的高度相同;

一号上料传送带,固定在一号上料传送带机架上,一号上料传送带的带面上的中心处设置有固定带,固定带上均匀分布设置有卡槽;

一号电机,输出轴与一号上料传送带的一端连接。

优选的,一号工作装置包括:

旋转底座,设置在靠近一号上料装置输出端的一侧,旋转底座与一号上料装置保持有一定的距离;

一号支撑架,可旋转的设置在旋转底座上,一号支撑架向远离旋转底座的方向延伸;

一号固定横杆,一端固定在一号支撑架远离旋转底座的一端上,一号固定横杆的另一端上开设有一个圆形通孔且朝向靠近一号上料装置的方向;

一号气缸,固定在一号固定横杆靠近一号上料装置的一端上,一号气缸的活塞杆指向一号上料装置;

夹取机构,与一号气缸上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夹取机构的夹取端指向一号上料装置。

优选的,夹取机构包括:

一号固定板,一面上设置有滑条与两个圆形通孔,一号固定板上设置滑条的一面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长条凸起,一端长条凸起中部位置开设有半圆形通孔,另一端长条凸起的中部位置断开,两个长条凸起上均设置有圆柱凸起;

二号固定板,一面上设置有滑条与两个圆形通孔,二号固定板上设置滑条的一面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长条凸起,一端长条凸起中部位置开设有半圆形通孔,另一端长条凸起的中部位置断开,两个长条凸起上均设置有与圆形凹槽,二号固定板与一号固定板组成一个壳体;

齿条滑块,一端设置有齿条,齿条滑块的两面中间位置处均开设有滑槽,齿条滑块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夹板,整体呈l型板状,一端固定在齿条滑块远离齿条的一面,另一端朝向远离齿条滑块的方向,夹板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不完全齿轮,可旋转的设置在一号固定板与二号固定板之间,不完全齿轮与齿条滑块的齿条处啮合,不完全齿轮远离齿轮端的一端设置有凸起,不完全齿轮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连接杆,一端与不完全齿轮连接,连接杆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夹取驱动气缸,固定在一号固定板与二号固定板组成的壳体外部,驱动气缸的活塞杆指向壳体内部且与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

优选的,二号上料装置包括:

二号上料装置底板;

二号上料装置储料盒,整体呈长方形套筒状,二号上料装置储料盒的一端固定在二号上料装置底板上,二号上料装置储料盒的一面开设有长度等长的长方形通孔,二号上料装置储料盒的另一面上远离二号上料底板的一端开设有长方形通孔;

二号上料装置滑槽,整体呈长方形套筒状,二号上料装置滑槽的一端固定在二号上料装置底板上,二号上料装置滑槽的一面开设有长度等长的长方形通孔,二号上料装置滑槽的内部设置有等长的长方形凸起,二号上料装置滑槽开设有长方形通孔的一面上设置有等长的齿条;

二号上料装置滑板,主体为长方形板,二号上料装置滑板的一端与二号上料装置储料盒内部大小相吻合,二号上料装置滑板的另一端与二号上料装置滑槽的内部大小相吻合;

二号上料装置驱动齿轮,与二号上料装置滑槽的齿条啮合;

二号电机,固定在二号上料装置滑板上,输出轴与二号上料装置驱动齿轮连接。

优选的,二号工作装置包括:

机械臂,底端固定在二号上料装置底板上,机械臂朝向二号上料装置的方向;

手指气缸,固定在机械臂的工作端处,手指气缸的工作端朝向远离机械臂的方向。

优选的,三号上料装置包括:

三号上料装置底板;

三号上料装置储料盒,整体呈长方形套筒状,三号上料装置储料盒的一端固定在三号上料装置底板上,三号上料装置储料盒的一面开设有长度等长的长方形通孔;

三号上料装置滑槽,整体呈长方形套筒状,三号上料装置滑槽的一端固定在三号上料装置底板上,三号上料装置滑槽的一面开设有长度等长的长方形通孔,三号上料装置滑槽的内部设置有等长的长方形凸起,三号上料装置滑槽开设有长方形通孔的一面上设置有等长的齿条;

三号上料装置滑板,主体为长方形板,三号上料装置滑板的一端与三号上料装置储料盒内部大小相吻合,三号上料装置滑板的另一端与三号上料装置滑槽的内部大小相吻合;

三号上料装置驱动齿轮,与三号上料装置滑槽中的齿条啮合;

三号电机,固定在三号上料装置滑板上,输出轴与三号上料装置驱动齿轮连接;

涂胶机构,设置在三号上料装置储料盒远离三号电机的一侧,涂胶机构的整体高度与三号上料装置储料盒的高度相同,涂胶机构固定在三号上料装置底板上。

优选的,涂胶机构包括:

涂胶滚筒,整体呈圆柱状,两端均设置有圆柱凸起;

涂胶盒,整体为长方体盒状,涂胶盒的底端固定在三号上料装置底板上,涂胶盒的顶端中心处开设有与涂胶滚筒侧面相吻合的通孔,通孔的旁边设置有一个用于输入胶水的进料口和一个用于与气泵连接的连接口;

固定支架,整体呈凹状,固定在涂胶盒的顶端,固定支架的中部位置开设有圆形通孔,固定支架数量设置为两个,涂胶滚筒可旋转的固定在两个固定支架中间;

涂胶驱动电机,输出轴与涂胶滚筒连接;

连轴器,一端连接涂胶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一端连接涂胶滚筒的圆柱凸起。

优选的,三号工作装置包括:

直线驱动器,设置在三号上料装置的一侧,直线驱动器的延伸方向指向组装台;

三号固定架,固定设置在直线驱动器上;

三号固定横杆,一端固定在三号固定架远离直线驱动器的一端上,三号固定横杆的另一端上开设有一个圆形通孔且朝向靠近一号上料装置的方向;

三号气缸,固定在三号固定横杆上开设有通孔的一端,三号气缸的活塞杆指向三号上料装置;

吸盘,与三号气缸上活塞杆远离气缸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工作台包括:

工作台底座,整体为凹型状的盒体,固定在出料装置的输入端的上方;

旋转板,整体呈长方形板状,旋转板的长度与工作台底座的内部相吻合,旋转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圆柱凸起,旋转板的一面上开设有卡槽;

固定板,整体呈长方形板状,固定板的主面上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板的两边设置有卡扣结构;

旋转驱动齿轮,设置在工作台底座的盒体内部,旋转驱动齿轮与旋转板的一端固定连接;

旋转控制齿轮,设置在工作台底座的盒体内部,旋转控制齿轮与旋转驱动齿轮啮合;

旋转驱动电机,输出轴与旋转控制齿轮连接。

优选的,出料装置包括:

出料传送带机架;

出料传送带,固定在出料传送带机架上;

落料斜台,工作台固定在落料斜台的上端,落料斜台的下端设置在出料传送带的一端上,落料斜台的主面朝向另一端;

出料电机,输出轴与出料传送带的一端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组装台中的卡槽卡扣连接方式可以便携更换固定板的功能,使得整个设备可以进行多种插口的充电器组装,提高了整体设备的通用性;

2.本发明通过使用机械进行上料的方式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消耗,提高了整个设备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可以快速的完成充电器的自动组装工作,在减小了人力资消耗的同时还提高了整体设备的工作效率,并且在不需要人工配合工作后整体的生产效率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号上料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号工作装置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夹取机构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的夹取机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二号上料装置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三号上料装置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的涂胶机构的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的三号工作装置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工作台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工作台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出料装置的立体图。

图中标号为:

1-工作台;1a-工作台底座;1b-旋转板;1c-固定板;1d-旋转驱动齿轮;1e-旋转控制齿轮;1f-旋转驱动电机;1g-卡槽;1h-卡扣结构;

2-出料装置;2a-出料传送带机架;2b-出料传送带;2c-落料斜台;2d-出料电机;

3-一号上料装置;3a-一号上料传送带机架;3b-一号上料传送带;3c-一号电机;3d-固定带;3e-卡槽;

4-一号工作装置;4a-旋转底座;4b-一号支撑架;4c-一号固定横杆;4d-一号气缸;4e-夹取机构;4e1-一号固定板;4e2-二号固定板;4e3-齿条滑块;4e4-夹板;4e5-不完全齿轮;4e6-连接杆;4e7-夹取驱动气缸;4e8-滑条;4e9-滑槽;4e10-齿条;

5-二号上料装置;5a-二号上料装置底板;5b-二号上料装置储料盒;5c-二号上料装置滑槽;5d-二号上料装置滑板;5e-二号上料装置驱动齿轮;5f-二号电机;5g-齿条;

6-二号工作装置;6a-机械臂;6b-手指气缸;

7-三号上料装置;7a-三号上料装置底板;7b-三号上料装置储料盒;7c-三号上料装置滑槽;7d-三号上料装置滑板;7e-三号上料装置驱动齿轮;7f-三号电机;7g-涂胶机构;7h-齿条;7g1-涂胶滚筒;7g2-涂胶盒;7g3-固定支架;7g4-涂胶驱动电机;7g5-连轴器;7g6-通孔;7g7-进料口;7g8-连接口;

8-三号工作装置;8a-直线驱动器;8b-三号固定架;8c-三号固定横杆;8d-三号气缸;8e-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参照图1至图12所示,一种手机充电器自动装配设备,包括,

工作台1;

出料装置2,工作台1固定设置在出料装置2的输入端上,工作台1的落料端朝向出料装置2的另一端;

一号上料装置3,设置在出料装置2的一侧,一号上料装置3的输出端朝向工作台1的方向;

一号工作装置4,与一号上料装置3设置在出料装置2的同一侧,一号工作装置4的工作端朝向一号上料装置3的输出端;

二号上料组装置5,设置在出料装置2的另一侧,二号上料组装置5的输出端朝向上方;

二号工作装置6,与二号上料组装置5设置在出料装置2的同一侧,二号工作装置6的工作端朝向二号上料组装置5的输出端;

三号上料装置7,设置在远离工作台1落料端的一面,三号上料装置7的输出端朝向上方;

三号工作装置8,设置在三号上料装置7的一侧,三号工作装置8的工作端朝向三号上料装置7的输出端。

一号上料装置3将部件a以一个状态稳定不断地向一号工作装置4输出,一号工作装置4工作将一号上料装置3输出端处的部件a移动到工作台1上;二号上料组装置5将部件b以一个状态稳定不断的输送至输出端,二号工作装置6工作将处于二号上料组装置5输出端处的部件b运输到工作台1上与部件a进行组装;三号上料装置7将部件c以一个状态稳定不断的输送至输出端,三号工作装置8将处于三号上料装置7输出端的部件c运输到工作台1上与部件a和部件b进行组装成组件d;组件d从工作台1上离开进入出料装置2的输入端,在出料装置2的运输下离开整个设备。

参照图2所示,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号上料装置3包括,

一号上料传送带3b机架3a,整体高度与工作台的高度相同;

一号上料传送带3b,固定在一号上料传送带3b机架3a上,一号上料传送带3b的带面上的中心处设置有固定带3d,固定带3d上均匀分布设置有卡槽3e;

一号电机3c,输出轴与一号上料传送带3b的一端连接。

一号电机3c驱动一号上料传送带3b进行工作,一号上料传送带3b持续的将部件a从输入端运输到输出端,在运输途中部件a通过卡槽3e牢牢的固定在一号上料传送带3b上,确保在一号上料传送带3b的工作途中部件a不会发生掉落等现象。

参照图3至图5所示,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号工作装置4包括,

旋转底座4a,设置在靠近一号上料装置3输出端的一侧,旋转底座4a与一号上料装置3保持有一定的距离;

一号支撑架4b,可旋转的设置在旋转底座4a上,一号支撑架4b向远离旋转底座4a的方向延伸;

一号固定横杆4c,一端固定在一号支撑架4b远离旋转底座4a的一端上,一号固定横杆4c的另一端上开设有一个圆形通孔且朝向靠近一号上料装置3的方向;

一号气缸4d,固定在一号固定横杆4c靠近一号上料装置3的一端,一号气缸4d的活塞杆指向一号上料装置3;

夹取机构4e,与一号气缸4d上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夹取机构4e的夹取端指向一号上料装置3。

夹取机构4e将处于一号上料装置3输出端的部件a夹紧并固定,随后一号气缸4d进行收缩工作,活塞杆带动与之固定的夹取机构4e向上移动远离一号上料装置3,当夹取机构4e向上移动远离一号上料装置3后旋转底座4a开始工作,整个一号工作装置4进行了90°的旋转从而使夹取机构4e到达工作台1的上方。此时一号气缸4d再次进行工作,活塞杆远离一号气缸4d的同时带动与之固定的夹取机构4e向靠近工作台1的方向移动,随后夹取机构4e进行释放动作使部件a到达工作台1中。

参照图4至图5所示,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夹取机构4e包括,

一号固定板4e1,一面上设置有滑条4e8与两个圆形通孔,一号固定板4e1上设置滑条4e8的一面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长条凸起,一端长条凸起中部位置开设有圆形通孔,另一端长条凸起的中部位置断开,两个长条凸起上均设置有圆柱凸起;

二号固定板4e2,一面上设置有滑条4e8与两个圆形通孔,二号固定板4e2上设置滑条4e8的一面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长条凸起,一端长条凸起中部位置开设有圆形通孔,另一端长条凸起的中部位置断开,两个长条凸起上均设置有与圆形凹槽,二号固定板4e2与一号固定板4e1组成一个壳体;

齿条滑块4e3,一端设置有齿条4e10,齿条滑块4e3的两面中间位置处均开设有滑槽4e9,齿条滑块4e3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夹板4e4,整体呈l型板状,一端固定在齿条滑块4e3远离齿条4e10的一面,另一端朝向远离齿条滑块4e3的方向,夹板4e4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不完全齿轮4e5,可旋转的设置在一号固定板4e1与二号固定板4e2之间,不完全齿轮4e5与齿条滑块4e3的齿条4e10处啮合,不完全齿轮4e5远离齿轮端的一端设置有凸起,不完全齿轮4e5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连接杆4e6,一端与不完全齿轮4e5连接,连接杆4e6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夹取驱动气缸4e7,固定在一号固定板4e1与二号固定板4e2组成的壳体外部,夹取驱动气缸4e7的活塞杆指向壳体内部且与连接杆4e6的另一端连接。

夹取驱动气缸4e7进行工作使活塞杆向靠近夹取驱动气缸4e7的方向移动,通过连接杆4e6将运动传递给两个不完全齿轮4e5,继而与不完全齿轮4e5啮合的两个齿条滑块4e3产生了相互靠近的位移,两个夹板4e4便相互靠近,整个夹取机构4e进行夹取动作;当夹取驱动气缸4e7使活塞杆向远离夹取驱动气缸4e7方向移动时,两个不完全齿轮4e5便带动两个齿条滑块4e3进行相互远离的位移,整个夹取机构4e进行释放动作。

参照图6所示,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二号上料装置5包括,

二号上料装置底板5a;

二号上料装置储料盒5b,整体呈长方形套筒状,二号上料装置储料盒5b的一端固定在二号上料装置底板5a上,二号上料装置储料盒5b的一面开设有长度等长的长方形通孔,二号上料装置储料盒5b的另一面上远离二号上料装置底板5a的一端开设有长方形通孔;

二号上料装置滑槽5c,整体呈长方形套筒状,二号上料装置滑槽5c的一端固定在二号上料装置底板5a上,二号上料装置滑槽5c的一面开设有长度等长的长方形通孔,二号上料装置滑槽5c的内部设置有等长的长方形凸起,二号上料装置滑槽5c开设有长方形通孔的一面上设置有等长的齿条5g;

二号上料装置滑板5d,主体为长方形板,二号上料装置滑板5d的一端与二号上料装置储料盒5b内部大小相吻合,二号上料装置滑板5d的另一端与二号上料装置滑槽5c的内部大小相吻合;

二号上料装置驱动齿轮5e,与二号上料装置滑槽5c的齿条5g啮合;

二号电机5f,固定在二号上料装置滑板5d上,输出轴与二号上料装置驱动齿轮5e连接。

二号电机5f工作带动二号上料装置驱动齿轮5e旋转,在二号上料装置滑槽5c中齿条5g和二号上料装置滑板5d的配合作用,二号上料装置滑板5d整体稳定的向上方移动,放置在二号上料装置储料盒5b中的部件b便被稳定的向上输出。

参照图6所示,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二号工作装置6包括,

机械臂6a,底端固定在二号上料装置5底板上,机械臂6a朝向二号上料装置5的方向;

手指气缸6b,固定在机械臂6a的工作端处,手指气缸6b的工作端朝向远离机械臂6a的方向。

当部件b在二号上料装置5滑板的运输下抵达二号上料装置储料盒5b的最高点时,机械臂6a开始带动手指气缸6b进行工作,手指气缸6b夹取部件b随后在机械臂6a的工作下将其移动到工作台1上并将部件a与部件b进行组装。

参照图7至图8所示,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三号上料装置7包括,

三号上料装置底板7a;

三号上料装置储料盒7b,整体呈长方形套筒状,三号上料装置储料盒7b的一端固定在三号上料装置底板7a上,三号上料装置储料盒7b的一面开设有长度等长的长方形通孔;

三号上料装置滑槽7c,整体呈长方形套筒状,三号上料装置滑槽7c的一端固定在三号上料装置底板7a上,三号上料装置滑槽7c的一面开设有长度等长的长方形通孔,三号上料装置滑槽7c的内部设置有等长的长方形凸起,三号上料装置滑槽7c开设有长方形通孔的一面上设置有等长的齿条7h;

三号上料装置滑板7d,主体为长方形板,三号上料装置滑板7d的一端与三号上料装置储料盒7b内部大小相吻合,三号上料装置滑板7d的另一端与三号上料装置滑槽7c的内部大小相吻合;

三号上料装置驱动齿轮7e,与三号上料装置滑槽7c中的齿条7h啮合;

三号电机7f,固定在三号上料装置滑板7d上,输出轴与三号上料装置驱动齿轮7e连接;

涂胶机构7g,设置在三号上料装置储料盒7b远离三号电机7f的一侧,涂胶机构7g的整体高度与三号上料装置储料盒7b的高度相同,涂胶机构7g固定在三号上料装置底板7a上。

三号电机7f工作带动三号上料装置驱动齿轮7e旋转,在三号上料装置滑槽7c中齿条7h和三号上料装置滑板7d的配合作用,三号上料装置滑板7d整体稳定的向上方移动,放置在三号上料装置储料盒7b中的部件c便被稳定的向上输出,随后部件c在被三号工作装置8带离三号上料装置前经过涂胶机构7g进行上胶。

参照图8所示,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涂胶机构7g包括,

涂胶滚筒7g1,整体呈圆柱状,两端均设置有圆柱凸起;

涂胶盒7g2,整体为长方体盒状,涂胶盒7g2的底端固定在三号上料装置7底板上,涂胶盒7g2的顶端中心处开设有与涂胶滚筒7g1侧面相吻合的通孔7g6,通孔的旁边设置有一个用于输入胶水的进料口7g7和一个用于与气泵连接的连接口7g8;

固定支架7g3,整体呈凹状,固定在涂胶盒7g2的顶端,固定支架7g3的中部位置开设有圆形通孔,固定支架7g3数量设置为两个,涂胶滚筒7g1可旋转的固定在两个固定支架7g3中间;

涂胶驱动电机7g4,输出轴与涂胶滚筒7g1连接;

连轴器7g5,一端连接涂胶驱动电机7g4的输出轴,一端连接涂胶滚筒7g1的圆柱凸起。

涂胶驱动电机7g4工作带动涂胶滚筒7g1进行旋转,涂胶盒7g2中的胶水在气泵的作用下向顶端的通孔7g6处向外溢出,随着涂胶滚筒7g1的转动整个涂胶滚筒7g1的侧壁上均匀分布着胶水。

参照图9所示,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三号工作装置8包括,

直线驱动器8a,设置在三号上料装置7的一侧,直线驱动器8a的延伸方向指向工作台1;

三号固定架8b,固定设置在直线驱动器8a上;

三号固定横杆8c,一端固定在三号固定架8b远离直线驱动器8a的一端上,三号固定横杆8c的另一端上开设有一个圆形通孔且朝向靠近一号上料装置3的方向;

三号气缸8d,固定在三号固定横杆8c上开设有通孔的一端,三号气缸8d的活塞杆指向三号上料装置7;

吸盘8e,与三号气缸8d上活塞杆远离三号气缸8d的一端固定连接。

三号气缸8d工作使活塞杆远离三号气缸8d的同时带动吸盘8e靠近三号上料装置7储料盒,当吸盘8e与三号上料装置7储料盒中的部件c接触并吸紧时,直线驱动器8a工作带动部件c向靠近工作台1的方向移动,途中经过涂胶机构7g并对部件c的一面上进行涂胶工作。随后吸盘8e带动部件c进入工作台1中将其与部件a和部件b进行组装形成组件d。

参照图10至图11所示,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工作台1包括,

工作台底座1a,整体为凹型状的盒体,固定在出料装置2的输入端上方;

旋转板1b,整体呈长方形板状,旋转板1b的长度与工作台底座1a的凹陷部分相吻合,旋转板1b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圆柱凸起,旋转板1b的一面上开设有卡槽1g;

固定板1c,整体呈长方形板状,固定板1c的主面上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板1c的两边设置有卡扣结构1h;

旋转驱动齿轮1d,设置在工作台底座1a的盒体内部,旋转驱动齿轮1d与旋转板1b的一端固定连接;

旋转控制齿轮1d,设置在工作台底座1a的盒体内部,旋转控制齿轮1d与旋转驱动齿轮1d啮合;

旋转驱动电机1f,输出轴与旋转控制齿轮1d连接。

旋转驱动电机1f停止工作时,旋转板1b上开设有卡槽1g的一面朝上放置,固定板1c镶嵌在其中,部件a、部件b与部件c在这上方组装成组件d。在完成组装后旋转驱动电机1f开始工作,控制旋转板1b进行旋转,当旋转板1b整个翻转了一定的角度后使组件d离开工作台1。

参照图12所示,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出料装置2包括,

出料传送带机架2a;

出料传送带2b,固定在出料传送带机架2a上;

落料斜台2c,工作台1固定在落料斜台2c的上端,落料斜台2c的下端设置在出料传送带2b的一端上,落料斜台2c的主面朝向另一端;

出料电机2d,输出轴与出料传送带2b的一端连接。

组件d从工作台1中离开后进入落料斜台2c,随后在落料斜台2c的引导下抵达出料传送带2b上,随后经过出料装置2运输离开整个设备。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步骤一:部件a在一号上料装置的运输下来到输出端,一号工作装置中的夹取机构夹取部件a并在一号气缸的工作下上升离开一号上料装置。

步骤二:旋转底座工作带动整个一号工作装置进行90°旋转,夹取机构来到工作台上方并在一号气缸的工作下将部件a镶嵌在工作台上,随后夹取机构进行释放动作并回到初始位置。

步骤三:部件b在二号上料装置的工作下来到输出端,二号工作装置中的手指气缸在机械臂的控制下夹取部件b。

步骤四:部件b在二号工作装置的工作下移动到工作台中,机械臂控制手指气缸将部件b与部件a进行组装,组装完成后手指气缸进行释放动作并在机械臂的工作下回到初始位置。

步骤五:部件c在三号上料装置的工作下来到输出端,三号工作装置中的吸盘在二号气缸的工作下吸紧部件c,随后在直线驱动器的工作下向工作台移动,途中经过涂胶机构从而对部件c远离吸盘的一面进行上胶工作。

步骤六:部件c来到工作台中,三号气缸再次工作将部件c组装在部件a上,随后吸盘释放部件c并回到初始位置。

步骤七:组装完成的组件d在旋转板旋转了一定角度后离开工作台,进入落料斜台后在其引导下进入出料传送带,随后出料传送带将组件d运输处设备。

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手机充电器自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1);

出料装置(2),工作台(1)固定设置在出料装置(2)的输入端上,工作台(1)的落料端朝向出料装置(2)的另一端;

一号上料装置(3),设置在出料装置(2)的一侧,一号上料装置(3)的输出端朝向工作台(1)的方向;

一号工作装置(4),与一号上料装置(3)设置在出料装置(2)的同一侧,一号工作装置(4)的工作端朝向一号上料装置(3)的输出端;

二号上料组装置(5),设置在出料装置(2)的另一侧,二号上料组装置(5)的输出端朝向上方;

二号工作装置(6),与二号上料组装置(5)设置在出料装置(2)的同一侧,二号工作装置(6)的工作端朝向二号上料组装置(5)的输出端;

三号上料装置(7),设置在远离工作台(1)落料端的一面,三号上料装置(7)的输出端朝向上方;

三号工作装置(8),设置在三号上料装置(7)的一侧,三号工作装置(8)的工作端朝向三号上料装置(7)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充电器自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一号上料装置(3)包括,

一号上料传送带(3b)机架(3a),整体高度与工作台的高度相同;

一号上料传送带(3b),固定在一号上料传送带(3b)机架(3a)上,一号上料传送带(3b)的带面上的中心处设置有固定带(3d),固定带(3d)上均匀分布设置有卡槽(3e);

一号电机(3c),输出轴与一号上料传送带(3b)的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充电器自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一号工作装置(4)包括,

旋转底座(4a),设置在靠近一号上料装置(3)输出端的一侧,旋转底座(4a)与一号上料装置(3)保持有一定的距离;

一号支撑架(4b),可旋转的设置在旋转底座(4a)上,一号支撑架(4b)向远离旋转底座(4a)的方向延伸;

一号固定横杆(4c),一端固定在一号支撑架(4b)远离旋转底座(4a)的一端上,一号固定横杆(4c)的另一端上开设有一个圆形通孔且朝向靠近一号上料装置(3)的方向;

一号气缸(4d),固定在一号固定横杆(4c)靠近一号上料装置(3)的一端,一号气缸(4d)的活塞杆指向一号上料装置(3);

夹取机构(4e),与一号气缸(4d)上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夹取机构(4e)的夹取端指向一号上料装置(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机充电器自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夹取机构(4e)包括,

一号固定板(4e1),一面上设置有滑条(4e8)与两个圆形通孔,一号固定板(4e1)上设置滑条(4e8)的一面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长条凸起,一端长条凸起中部位置开设有圆形通孔,另一端长条凸起的中部位置断开,两个长条凸起上均设置有圆柱凸起;

二号固定板(4e2),一面上设置有滑条(4e8)与两个圆形通孔,二号固定板(4e2)上设置滑条(4e8)的一面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长条凸起,一端长条凸起中部位置开设有圆形通孔,另一端长条凸起的中部位置断开,两个长条凸起上均设置有与圆形凹槽,二号固定板(4e2)与一号固定板(4e1)组成一个壳体;

齿条滑块(4e3),一端设置有齿条(4e10),齿条滑块(4e3)的两面中间位置处均开设有滑槽(4e9),齿条滑块(4e3)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夹板(4e4),整体呈l型板状,一端固定在齿条滑块(4e3)远离齿条(4e10)的一面,另一端朝向远离齿条滑块(4e3)的方向,夹板(4e4)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不完全齿轮(4e5),可旋转的设置在一号固定板(4e1)与二号固定板(4e2)之间,不完全齿轮(4e5)与齿条滑块(4e3)的齿条(4e10)处啮合,不完全齿轮(4e5)远离齿轮端的一端设置有凸起,不完全齿轮(4e5)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连接杆(4e6),一端与不完全齿轮(4e5)连接,连接杆(4e6)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夹取驱动气缸(4e7),固定在一号固定板(4e1)与二号固定板(4e2)组成的壳体外部,夹取驱动气缸(4e7)的活塞杆指向壳体内部且与连接杆(4e6)的另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充电器自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二号工作装置(6)包括,

机械臂(6a),底端固定在二号上料装置(5)底板上,机械臂(6a)朝向二号上料装置(5)的方向;

手指气缸(6b),固定在机械臂(6a)的工作端处,手指气缸(6b)的工作端朝向远离机械臂(6a)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充电器自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三号上料装置(7)包括,

三号上料装置底板(7a);

三号上料装置储料盒(7b),整体呈长方形套筒状,三号上料装置储料盒(7b)的一端固定在三号上料装置底板(7a)上,三号上料装置储料盒(7b)的一面开设有长度等长的长方形通孔;

三号上料装置滑槽(7c),整体呈长方形套筒状,三号上料装置滑槽(7c)的一端固定在三号上料装置底板(7a)上,三号上料装置滑槽(7c)的一面开设有长度等长的长方形通孔,三号上料装置滑槽(7c)的内部设置有等长的长方形凸起,三号上料装置滑槽(7c)开设有长方形通孔的一面上设置有等长的齿条(7h);

三号上料装置滑板(7d),主体为长方形板,三号上料装置滑板(7d)的一端与三号上料装置储料盒(7b)内部大小相吻合,三号上料装置滑板(7d)的另一端与三号上料装置滑槽(7c)的内部大小相吻合;

三号上料装置驱动齿轮(7e),与三号上料装置滑槽(7c)中的齿条(7h)啮合;

三号电机(7f),固定在三号上料装置滑板(7d)上,输出轴与三号上料装置驱动齿轮(7e)连接;

涂胶机构(7g),设置在三号上料装置储料盒(7b)远离三号电机(7f)的一侧,涂胶机构(7g)的整体高度与三号上料装置储料盒(7b)的高度相同,涂胶机构(7g)固定在三号上料装置底板(7a)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手机充电器自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涂胶机构(7g)包括,

涂胶滚筒(7g1),整体呈圆柱状,两端均设置有圆柱凸起;

涂胶盒(7g2),整体为长方体盒状,涂胶盒(7g2)的底端固定在三号上料装置(7)底板上,涂胶盒(7g2)的顶端中心处开设有与涂胶滚筒(7g1)侧面相吻合的通孔(7g6),通孔的旁边设置有一个用于输入胶水的进料口(7g7)和一个用于与气泵连接的连接口(7g8);

固定支架(7g3),整体呈凹状,固定在涂胶盒(7g2)的顶端,固定支架(7g3)的中部位置开设有圆形通孔,固定支架(7g3)数量设置为两个,涂胶滚筒(7g1)可旋转的固定在两个固定支架(7g3)中间;

涂胶驱动电机(7g4),输出轴与涂胶滚筒(7g1)连接;

连轴器(7g5),一端连接涂胶驱动电机(7g4)的输出轴,一端连接涂胶滚筒(7g1)的圆柱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充电器自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三号工作装置(8)包括,

直线驱动器(8a),设置在三号上料装置(7)的一侧,直线驱动器(8a)的延伸方向指向工作台(1);

三号固定架(8b),固定设置在直线驱动器(8a)上;

三号固定横杆(8c),一端固定在三号固定架(8b)远离直线驱动器(8a)的一端上,三号固定横杆(8c)的另一端上开设有一个圆形通孔且朝向靠近一号上料装置(3)的方向;

三号气缸(8d),固定在三号固定横杆(8c)上开设有通孔的一端,三号气缸(8d)的活塞杆指向三号上料装置(7);

吸盘(8e),与三号气缸(8d)上活塞杆远离三号气缸(8d)的一端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充电器自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工作台(1)包括,

工作台底座(1a),整体为凹型状的盒体,固定在出料装置(2)的输入端上方;

旋转板(1b),整体呈长方形板状,旋转板(1b)的长度与工作台底座(1a)的凹陷部分相吻合,旋转板(1b)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圆柱凸起,旋转板(1b)的一面上开设有卡槽(1g);

固定板(1c),整体呈长方形板状,固定板(1c)的主面上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板(1c)的两边设置有卡扣结构(1h);

旋转驱动齿轮(1d),设置在工作台底座(1a)的盒体内部,旋转驱动齿轮(1d)与旋转板(1b)的一端固定连接;

旋转控制齿轮(1d),设置在工作台底座(1a)的盒体内部,旋转控制齿轮(1d)与旋转驱动齿轮(1d)啮合;

旋转驱动电机(1f),输出轴与旋转控制齿轮(1d)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充电器自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出料装置(2)包括,

出料传送带机架(2a);

出料传送带(2b),固定在出料传送带机架(2a)上;

落料斜台(2c),工作台(1)固定在落料斜台(2c)的上端,落料斜台(2c)的下端设置在出料传送带(2b)的一端上,落料斜台(2c)的主面朝向另一端;

出料电机(2d),输出轴与出料传送带(2b)的一端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组装生产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手机充电器自动装配设备,包括组装台,出料装置,组装台固定在出料装置上;一号上料装置,设置在出料装置的一侧,一号上料装置的输出端朝向组装台的方向;一号工作装置,与一号上料装置设置在出料装置的同一侧;二号上料装置,设置在出料装置的另一侧,二号上料装置的输出端朝向上方;二号工作装置,与二号上料装置设置在出料装置的同一侧;三号上料装置,设置在远离组装台落料端的一面;三号工作装置,设置在三号上料装置的一侧。本发明可以快速的完成充电器的自动组装工作,在减小了人力资消耗的同时还提高了整体设备的工作效率,并且在不需要人工配合工作后整体的生产效率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俊杰
技术研发日:2021.05.03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index.php/read-424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