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矿山固废充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粗骨料协同尾砂浆精准制备充填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粗骨料胶结充填系统制备产生的充填体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在许多矿岩较为破碎的地下矿山应用广泛。
但是,目前传统采用粗骨料胶结充填的矿山,一般采用连续制备的工艺,粗骨料(如破碎后碎石、戈壁集料、压滤尾砂等)因存储时间长短引起含水率变化、自身黏性、粒级组成等不同,使其质量、性质不稳定,在卸料、计量、输送等环节存在卡料、黏料等问题,造成充填料浆的浓度波动大,制备质量较差,直接影响料浆的可靠输送、井下充填体强度等。除骨料外,胶凝材料也会存在“起拱”难题,造成料浆连续制备过程中给料量无法可靠控制。波动的充填浓度将会影响充填料浆制备效果及井下充填体强度,许多矿山为确保作业安全,往往不得不采用较高的灰砂比,以得到较高的充填体强度,而这增加了充填成本,加重了企业负担。而对于充填料浆长距离输送的矿山,应确保充填料浆的精准高质量制备,以保证料浆可靠输送,避免堵管事故发生。
此外,传统采用砂仓或深锥浓密机等尾砂浓密设备的矿山,随仓内砂面降低,放砂浓度也逐渐降低,这将极大影响充填质量。部分粗骨料胶结充填的矿山,充填料浆制备中未添加选厂产出尾砂,为确保粗骨料充填料浆具备良好的输送特性,往往加大胶凝材料(如水泥、粉煤灰等)的用量,以保证充填材料粒级分布合理性。因胶凝材料成本较高,这将大大增加充填成本,且选厂尾砂也不能合理资源化利用。
公开号为cn108915765a的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地下全尾砂-废石膏体充填系统及充填方法。所述充填系统在地下硐室或地下巷道内建设和运行;所述充填系统包括设置于地下的膏体浓密机、水泥仓、卧式砂仓、溢流水仓、搅拌机和充填输送泵;还包括设置于地表用于临时存储水泥的水泥转运仓和产出低浓度全尾砂浆的选厂。选厂产出的低浓度全尾砂浆经设于地表的尾砂输送钻孔输送至所述膏体浓密机进行尾矿脱水,制备获得高浓度全尾砂料浆;所述卧式砂仓和所述溢流水仓均与所述膏体浓密机连接,所述卧式砂仓用于事故处理料浆,所述溢流水仓用于存储所述膏体浓密机澄清的溢流水;所述水泥转运仓内的水泥经由设于地表的水泥输送钻孔输送至地下的所述水泥仓。但是,该充填系统存在不能进行精确测量、计量精度欠佳且系统设置于地下维修检测困难的技术缺陷。
有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进的粗骨料协同尾砂浆精准制备充填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粗骨料协同尾砂浆精准制备充填系统及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粗骨料协同尾砂浆精准制备充填系统,包括尾砂浆浓密存储和计量系统、粗骨料计量给料系统、水泥计量给料系统、调浓水计量给料系统、分别与前述各系统连接的充填料浆制备系统以及自动控制系统;
所述尾砂浆浓密存储和计量系统包括膏体仓储浓密机、底流计量缓存斗以及两端分别与所述膏体仓储浓密机和底流计量缓存斗连接的底流输送管道;所述膏体仓储浓密机包括设置于其上部的阶梯阀和设置于其底部的均质化造浆装置;
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尾砂浆浓密存储和计量系统、所述粗骨料计量给料系统、所述水泥计量给料系统、所述调浓水计量给料系统、所述充填料浆制备系统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尾砂浆浓密存储和计量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流输送管道上的第一调节阀、第一电磁流量计和浓度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尾砂浆浓密存储和计量系统还包括与所述膏体仓储浓密机连接的空压机和设置于所述膏体仓储浓密机顶部的自稀释絮凝沉降给料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尾砂浆浓密存储和计量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底流输送管道连接的渣浆泵;所述渣浆泵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粗骨料计量给料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配料机、输送皮带和粗骨料计量缓存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泥计量给料系统包括用于存储水泥的水泥仓、与所述水泥仓底部连接的螺旋输送机以及设置于所述所述充填料浆制备系统上方的水泥计量缓存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浓水计量给料系统包括用于存储调浓水的高位水池、调浓水计量缓存斗以及两端分别与所述高位水池和调浓水计量缓存斗连接的调浓水输送管道;
所述调浓水输送管道上安装有分别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第二调节阀和第二电磁流量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填料浆制备系统为卧式强制搅拌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流计量缓存斗包括设置于其内部的称重传感器和设置于其底部的卸料阀门;所述称重传感器和卸料阀门分别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充填料浆制备充填方法,采用上述粗骨料协同尾砂浆精准制备充填系统进行制备,采用静态计量-周期制备的循环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尾砂浆制备:采用尾砂浆浓密存储和计量系统,将尾砂经自稀释絮凝沉降给料桶沉降后,输送至膏体仓储浓密机浓缩后,在充填前打开空压机进行全仓造浆;需要充填时,在渣浆泵的作用下,底流通过底流输送管道扬送至设置于卧式强制搅拌机上部的底流计量缓存斗内;通过自动控制系统设定一个周期制备所需的底流量,充填作业时,当底流量达到设定值时,自动控制系统自动关闭渣浆泵,停止进料,完成底流的计量;称量好的尾砂浆暂存在底流计量缓存斗中,待后续充填料浆制备工序时自动卸料至卧式强制搅拌机中;
s2,粗骨料计量给料:采用粗骨料计量给料系统,将配料机配制好的粗骨料经由输送皮带输送至位于卧式强制搅拌机上部的粗骨料计量缓存斗内;通过自动控制系统设定一个周期制备所需的粗骨料量,充填作业时,当粗骨料重量达到设定值时,自动控制系统自动关闭配料机,停止进料,完成粗骨料的计量;称量好的粗骨料暂存在粗骨料计量缓存斗中,待后续充填料浆制备工序时自动卸料至卧式强制搅拌机中;
s3,水泥计量给料:采用水泥计量给料系统,将水泥仓内存储的水泥通过仓底的螺旋输送机输送至位于卧式强制搅拌机上部的水泥计量缓存斗内;通过自动控制系统设定一个周期制备所需的水泥重量,充填作业时,当水泥重量达到设定值时,自动控制系统自动关闭螺旋输送机,停止进料,完成水泥的计量;称量好的水泥暂存在水泥计量缓存斗中,待后续充填料浆制备工序时自动卸料至卧式强制搅拌机中;
s4,调浓水计量给料:采用调浓水计量给料系统,将高位水池内存储的调浓水通过调浓水输送管道和第二调节阀自流输送至位于卧式强制搅拌机上部的调浓水计量缓存斗内;通过自动控制系统设定一个周期制备所需的调浓水重量,充填作业时,当调浓水重量达到设定值时,自动控制系统自动关闭第二调节阀,停止进水,完成调浓水的计量;称量好的调浓水暂存在调浓水计量缓存斗中,待后续充填料浆制备工序时自动卸料至卧式强制搅拌机中;
s5,充填料浆制备: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启动充填料浆制备系统,前述计量好的尾砂浆、粗骨料、水泥和调浓水自动卸料至卧式强制搅拌机中,卧式强制搅拌机进行充填料浆的制备,于此同时,尾砂浆浓密存储和计量系统、粗骨料计量给料系统、水泥计量给料系统、调浓水计量给料系统分别各自进行充填材料计量和缓存的循环工艺步骤;待所述卧式强制搅拌机完成一个周期的充填料浆的制备及卸料后,通过自动控制系统自动关闭设置于述卧式强制搅拌机底部的充填料浆卸料阀门;
而后再由自动控制系统分别打开底流计量缓存斗、粗骨料计量缓存斗、水泥计量缓存斗、调浓水计量缓存斗上的卸料阀门,充填材料通过卸料阀门自动卸料至卧式强制搅拌机内,卧式强制搅拌机中进行下一个周期的搅拌处理,并自动将充填料浆卸出;在自动控制系统的调控下,前述各计量缓存斗继续连续循环进行充填物料的计量和缓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的粗骨料协同尾砂浆精准制备充填方法,采用静态计量-周期制备的循环工艺,能实现每种充填物料的精准计量;搅拌机可随意设定搅拌时间,确保充填材料的充分搅拌,保障充填料浆的高质量制备;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常规粗骨料胶结充填工艺存在充填物料计量精度低、误差大、尾砂浓密设备放砂浓度波动大等,造成充填料浆制备质量差、料浆管道输送可靠性差、充填成本高等技术缺陷。
2、本发明提供的粗骨料协同尾砂浆精准制备充填系统,采用粗骨料和尾砂浆协同充填,在粗骨料和尾砂资源化利用的同时,提高充填体强度,解决破碎矿床安全开采难题。
3、本发明提供的粗骨料协同尾砂浆精准制备充填系统,采用的膏体仓储浓密机上部设有阶梯阀,放砂前开启阶梯阀排出上部清水,能进一步提高放砂浓度;另外,膏体仓储浓密机底部设置有均质化造浆装置,开启空压机进行全仓造浆,实现仓内尾砂浆浓度均质化,确保放砂浓度不波动,保证胶结充填料浆的制备。
4、本发明提供的粗骨料协同尾砂浆精准制备充填系统,通过自动控制系统的精准调控,使得各充填材料子系统的计量和缓存给料工艺高效精准,能够实现全自动周期制备的循环工艺,节约人力成本,确保计量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粗骨料协同尾砂浆精准制备充填系统的框架图。
附图标记
100-粗骨料协同尾砂浆精准制备充填系统;10-尾砂浆浓密存储和计量系统;11-膏体仓储浓密机;12-底流输送管道;13-底流计量缓存斗;14-第一调节阀;15-第一电磁流量计;16-浓度计;17-空压机;18-渣浆泵;19-自稀释絮凝沉降给料桶;20-粗骨料计量给料系统;21-配料机;22-输送皮带;23-粗骨料计量缓存斗;30-水泥计量给料系统;31-水泥仓;32-螺旋输送机;33-水泥计量缓存斗;40-调浓水计量给料系统;41-高位水池;42-调浓水输送管道;43-调浓水计量缓存斗;44-第二调节阀;45-第二电磁流量计;50-充填料浆制备系统;60-自动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发明,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发明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粗骨料协同尾砂浆精准制备充填系统100,包括尾砂浆浓密存储和计量系统10、粗骨料计量给料系统20、水泥计量给料系统30、调浓水计量给料系统40、分别与前述各系统连接的充填料浆制备系统50以及自动控制系统60。
所述尾砂浆浓密存储和计量系统10包括膏体仓储浓密机11、底流计量缓存斗13、两端分别与所述膏体仓储浓密机11和底流计量缓存斗13连接的底流输送管道12、与所述膏体仓储浓密机11连接的空压机17、设置于所述膏体仓储浓密机11顶部的自稀释絮凝沉降给料桶19、与所述底流输送管道12连接的渣浆泵18以及依次设置于所述底流输送管道12上的第一调节阀14、第一电磁流量计15和浓度计16。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膏体仓储浓密机11包括设置于其上部的阶梯阀111和设置于其底部的均质化造浆装置112。该阶梯阀111的结构设置,放砂前开启阶梯阀排出上部清水,能进一步提高放砂浓度;另外,膏体仓储浓密机底部的均质化造浆装置112,开启空压机进行全仓造浆,实现仓内尾砂浆浓度均质化,确保放砂浓度不波动,保证胶结充填料浆的制备。
所述渣浆泵18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60电性连接。所述底流计量缓存斗13包括设置于其内部的称重传感器(图中未标记)和设置于其底部的卸料阀门(图中未标记),兼具计量和缓存的作用;所述称重传感器和卸料阀门分别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60电性连接。
请参阅图1所示,所述粗骨料计量给料系统20包括依次连通的配料机21、输送皮带22和粗骨料计量缓存斗23。
所述粗骨料计量缓存斗23包括设置于其内部的粗骨料称重传感器(图中未标记)和设置于其底部的粗骨料卸料阀门(图中未标记),兼具计量和缓存的作用;前述粗骨料称重传感器和粗骨料卸料阀门分别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60电性连接。
所述水泥计量给料系统30包括用于存储水泥的水泥仓31、与所述水泥仓31底部连接的螺旋输送机32以及设置于所述所述充填料浆制备系统50上方的水泥计量缓存斗33。
所述水泥计量缓存斗33包括设置于其内部的水泥称重传感器(图中未标记)和设置于其底部的水泥卸料阀门(图中未标记),兼具计量和缓存的作用;前述水泥称重传感器和水泥卸料阀门分别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60电性连接。
所述调浓水计量给料系统40包括用于存储调浓水的高位水池41、调浓水计量缓存斗43以及两端分别与所述高位水池41和调浓水计量缓存斗43连接的调浓水输送管道42;所述调浓水输送管道42上安装有分别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60电性连接的第二调节阀44和第二电磁流量计45,实现对调浓水水量的控制和监测。
所述调浓水计量缓存斗43包括设置于其内部的调浓水称重传感器(图中未标记)记和设置于其底部的调浓水卸料阀门(图中未标记),兼具计量和缓存的作用;前述调浓水称重传感器和调浓水卸料阀门分别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60电性连接。
所述充填料浆制备系统50为卧式强制搅拌机。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系统60分别与所述尾砂浆浓密存储和计量系统10、所述粗骨料计量给料系统20、所述水泥计量给料系统30、所述调浓水计量给料系统40、所述充填料浆制备系统50电性连接。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填料浆制备充填方法,采用上述粗骨料协同尾砂浆精准制备充填系统进行制备,采用静态计量-周期制备的循环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尾砂浆制备:采用尾砂浆浓密存储和计量系统10,将尾砂经自稀释絮凝沉降给料桶19沉降后,输送至膏体仓储浓密机11浓缩后,在充填前打开空压机17进行全仓造浆,确保仓内充填料浆均质,放砂时浓度不变。需要充填时,在渣浆泵18的作用下,底流通过底流输送管道12扬送至设置于卧式强制搅拌机上部的底流计量缓存斗13内;底流计量缓存斗13上设有称重传感器,底部设有卸料阀门,兼具计量和缓存的作用。底流输送管道12上安装有第一调节阀14、第一电磁流量计15及浓度计16,实现对膏体仓储浓密机11底流流量控制及浓度监测。
通过自动控制系统60设定一个周期制备所需的底流量,充填作业时,底流通过渣浆泵18和底流输送管道12进入底流计量缓存斗13中,称重传感器实时监测斗中底流重量,当底流量达到设定值时,自动控制系统60自动关闭渣浆泵18,停止进料,完成底流的计量。
称量好的尾砂浆暂存在底流计量缓存斗13中,待后续充填料浆制备工序时自动卸料至卧式强制搅拌机中。
s2,粗骨料计量给料:采用粗骨料计量给料系统20,将配料机21配制好的粗骨料经由输送皮带22输送至位于卧式强制搅拌机上部的粗骨料计量缓存斗23内;粗骨料计量缓存斗23上设有称重传感器,底部设有卸料阀门,兼具计量和缓存的作用。
通过自动控制系统60设定一个周期制备所需的粗骨料量,充填作业时,粗骨料通过配料机21和输送皮带22进入粗骨料计量缓存斗23中,称重传感器实时监测斗中粗骨料重量,当粗骨料重量达到设定值时,自动控制系统60自动关闭配料机21,停止进料,完成粗骨料的计量;称量好的粗骨料暂存在粗骨料计量缓存斗23中,待后续充填料浆制备工序时自动卸料至卧式强制搅拌机中。
s3,水泥计量给料:采用水泥计量给料系统30,将水泥仓31内存储的水泥通过仓底的螺旋输送机32输送至位于卧式强制搅拌机上部的水泥计量缓存斗33内;水泥计量缓存斗33上设有称重传感器,底部设有卸料阀门,兼具计量和缓存的作用。
通过自动控制系统60设定一个周期制备所需的水泥重量,充填作业时,水泥通过螺旋输送机32进入水泥计量缓存斗33中,称重传感器实时监测斗中水泥重量,当水泥重量达到设定值时,自动控制系统60自动关闭螺旋输送机32,停止进料,完成水泥的计量;称量好的水泥暂存在水泥计量缓存斗33中,待后续充填料浆制备工序时自动卸料至卧式强制搅拌机中。
s4,调浓水计量给料:采用调浓水计量给料系统40,将高位水池41内存储的调浓水通过调浓水输送管道42和第二调节阀44自流输送至位于卧式强制搅拌机上部的调浓水计量缓存斗43内;调浓水输送管道42上安装有第二调节阀44和第二电磁流量计45,实现对调浓水水量的控制和监测。调浓水计量缓存斗43上设有称重传感器,底部设有卸料阀门,兼具计量和缓存的作用。
通过自动控制系统60设定一个周期制备所需的调浓水重量,充填作业时,调浓水通过调浓水输送管道42进入调浓水计量缓存斗43中,称重传感器实时监测斗中调浓水重量,当调浓水重量达到设定值时,自动控制系统60自动关闭第二调节阀44,停止进水,完成调浓水的计量;称量好的调浓水暂存在调浓水计量缓存斗43中,待后续充填料浆制备工序时自动卸料至卧式强制搅拌机中;
s5,充填料浆制备:所述自动控制系统60启动充填料浆制备系统50,前述计量好的尾砂浆、粗骨料、水泥和调浓水自动卸料至卧式强制搅拌机中,卧式强制搅拌机进行充填料浆的制备,于此同时,尾砂浆浓密存储和计量系统10、粗骨料计量给料系统20、水泥计量给料系统30、调浓水计量给料系统40分别各自进行充填材料计量和缓存的循环工艺步骤;待所述卧式强制搅拌机完成一个周期的充填料浆的制备及卸料后,通过自动控制系统60自动关闭设置于述卧式强制搅拌机底部的充填料浆卸料阀门;
而后再由自动控制系统60分别打开底流计量缓存斗13、粗骨料计量缓存斗23、水泥计量缓存斗33、调浓水计量缓存斗43上的卸料阀门,充填材料通过卸料阀门自动卸料至卧式强制搅拌机内,卧式强制搅拌机中进行下一个周期的搅拌处理,并自动将充填料浆卸出;在自动控制系统60的调控下,前述各计量缓存斗继续连续循环进行充填物料的计量和缓存。
以上制备工艺能够保证充填材料的精准计量和充填料浆的高质量制备。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粗骨料协同尾砂浆精准制备充填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尾砂浆浓密存储和计量系统、粗骨料计量给料系统、水泥计量给料系统、调浓水计量给料系统、分别与前述各系统连接的充填料浆制备系统以及自动控制系统。该方法采用静态计量-周期制备的循环工艺,能实现每种充填物料的精准计量;搅拌机可随意设定搅拌时间,确保充填材料的充分搅拌,保障充填料浆的高质量制备;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常规粗骨料胶结充填工艺存在充填物料计量精度低、误差大、尾砂浓密设备放砂浓度波动大等,造成充填料浆制备质量差、料浆管道输送可靠性差、充填成本高等技术缺陷。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1.一种粗骨料协同尾砂浆精准制备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骨料协同尾砂浆精准制备充填系统(100)包括尾砂浆浓密存储和计量系统(10)、粗骨料计量给料系统(20)、水泥计量给料系统(30)、调浓水计量给料系统(40)、分别与前述各系统连接的充填料浆制备系统(50)以及自动控制系统(60);
所述尾砂浆浓密存储和计量系统(10)包括膏体仓储浓密机(11)、底流计量缓存斗(13)以及两端分别与所述膏体仓储浓密机(11)和底流计量缓存斗(13)连接的底流输送管道(12);所述膏体仓储浓密机(11)包括设置于其上部的阶梯阀(111)和设置于其底部的均质化造浆装置(112);
所述控制系统(60)分别与所述尾砂浆浓密存储和计量系统(10)、所述粗骨料计量给料系统(20)、所述水泥计量给料系统(30)、所述调浓水计量给料系统(40)、所述充填料浆制备系统(50)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骨料协同尾砂浆精准制备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砂浆浓密存储和计量系统(1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流输送管道(12)上的第一调节阀(14)、第一电磁流量计(15)和浓度计(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骨料协同尾砂浆精准制备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砂浆浓密存储和计量系统(10)还包括与所述膏体仓储浓密机(11)连接的空压机(17)和设置于所述膏体仓储浓密机(11)顶部的自稀释絮凝沉降给料桶(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骨料协同尾砂浆精准制备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砂浆浓密存储和计量系统(10)还包括与所述底流输送管道(12)连接的渣浆泵(18);所述渣浆泵(18)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60)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骨料协同尾砂浆精准制备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骨料计量给料系统(20)包括依次连通的配料机(21)、输送皮带(22)和粗骨料计量缓存斗(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骨料协同尾砂浆精准制备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计量给料系统(30)包括用于存储水泥的水泥仓(31)、与所述水泥仓(31)底部连接的螺旋输送机(32)以及设置于所述所述充填料浆制备系统(50)上方的水泥计量缓存斗(3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骨料协同尾砂浆精准制备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浓水计量给料系统(40)包括用于存储调浓水的高位水池(41)、调浓水计量缓存斗(43)以及两端分别与所述高位水池(41)和调浓水计量缓存斗(43)连接的调浓水输送管道(42);
所述调浓水输送管道(42)上安装有分别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60)电性连接的第二调节阀(44)和第二电磁流量计(4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骨料协同尾砂浆精准制备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填料浆制备系统(50)为卧式强制搅拌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骨料协同尾砂浆精准制备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流计量缓存斗(13)包括设置于其内部的称重传感器和设置于其底部的卸料阀门;所述称重传感器和卸料阀门分别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60)电性连接。
10.一种充填料浆制备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粗骨料协同尾砂浆精准制备充填系统进行制备,采用静态计量-周期制备的循环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尾砂浆制备:采用尾砂浆浓密存储和计量系统(10),将尾砂经自稀释絮凝沉降给料桶(19)沉降后,输送至膏体仓储浓密机(11)浓缩后,在充填前打开空压机(17)进行全仓造浆;需要充填时,在渣浆泵(18)的作用下,底流通过底流输送管道(12)扬送至设置于卧式强制搅拌机上部的底流计量缓存斗(13)内;通过自动控制系统(60)设定一个周期制备所需的底流量,充填作业时,当底流量达到设定值时,自动控制系统(60)自动关闭渣浆泵(18),停止进料,完成底流的计量;称量好的尾砂浆暂存在底流计量缓存斗(13)中,待后续充填料浆制备工序时自动卸料至卧式强制搅拌机中;
s2,粗骨料计量给料:采用粗骨料计量给料系统(20),将配料机(21)配制好的粗骨料经由输送皮带(22)输送至位于卧式强制搅拌机上部的粗骨料计量缓存斗(23)内;通过自动控制系统(60)设定一个周期制备所需的粗骨料量,充填作业时,当粗骨料重量达到设定值时,自动控制系统(60)自动关闭配料机(21),停止进料,完成粗骨料的计量;称量好的粗骨料暂存在粗骨料计量缓存斗(23)中,待后续充填料浆制备工序时自动卸料至卧式强制搅拌机中;
s3,水泥计量给料:采用水泥计量给料系统(30),将水泥仓(31)内存储的水泥通过仓底的螺旋输送机(32)输送至位于卧式强制搅拌机上部的水泥计量缓存斗(33)内;通过自动控制系统(60)设定一个周期制备所需的水泥重量,充填作业时,当水泥重量达到设定值时,自动控制系统(60)自动关闭螺旋输送机(32),停止进料,完成水泥的计量;称量好的水泥暂存在水泥计量缓存斗(33)中,待后续充填料浆制备工序时自动卸料至卧式强制搅拌机中;
s4,调浓水计量给料:采用调浓水计量给料系统(40),将高位水池(41)内存储的调浓水通过调浓水输送管道(42)和第二调节阀(44)自流输送至位于卧式强制搅拌机上部的调浓水计量缓存斗(43)内;通过自动控制系统(60)设定一个周期制备所需的调浓水重量,充填作业时,当调浓水重量达到设定值时,自动控制系统(60)自动关闭第二调节阀(44),停止进水,完成调浓水的计量;称量好的调浓水暂存在调浓水计量缓存斗(43)中,待后续充填料浆制备工序时自动卸料至卧式强制搅拌机中;
s5,充填料浆制备:所述自动控制系统(60)启动充填料浆制备系统(50),前述计量好的尾砂浆、粗骨料、水泥和调浓水自动卸料至卧式强制搅拌机中,卧式强制搅拌机进行充填料浆的制备,于此同时,尾砂浆浓密存储和计量系统(10)、粗骨料计量给料系统(20)、水泥计量给料系统(30)、调浓水计量给料系统(40)分别各自进行充填材料计量和缓存的循环工艺步骤;待所述卧式强制搅拌机完成一个周期的充填料浆的制备及卸料后,通过自动控制系统(60)自动关闭设置于述卧式强制搅拌机底部的充填料浆卸料阀门;
而后再由自动控制系统(60)分别打开底流计量缓存斗(13)、粗骨料计量缓存斗(23)、水泥计量缓存斗(33)、调浓水计量缓存斗(43)上的卸料阀门,充填材料通过卸料阀门自动卸料至卧式强制搅拌机内,卧式强制搅拌机中进行下一个周期的搅拌处理,并自动将充填料浆卸出;在自动控制系统(60)的调控下,前述各计量缓存斗继续连续循环进行充填物料的计量和缓存。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