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鼻托且鼻梁架可自适应的眼镜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50



1.本发明涉及眼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鼻托且鼻梁架可自适应的眼镜。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眼镜包括有镜框、镜腿、鼻梁架及鼻托,使用者在选择眼镜的时候需要经过不断的筛选才能够选择到适合的眼镜,目前采用鼻托的眼镜其鼻托大都是不可调节的,因此使用起来并不是很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鼻托且鼻梁架可自适应的眼镜,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鼻托且鼻梁架可自适应的眼镜,包括镜框及与镜框铰接的镜腿,所述镜框的中部通过第一鼻梁架连接,所述镜框与第一鼻梁架的两端通过连接件相连接,所述连接件沿第一鼻梁架轴线对称设置,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镜框固定连接,另一端的侧边与第一鼻梁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背离镜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鼻梁架,所述第二鼻梁架用于和人体鼻梁处相贴合且在佩戴时可沿鼻梁的倾斜度转动调整至最佳位置。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眼镜为无鼻托设计,通过无鼻托从而使得第二鼻梁架起到支撑的作用,因此在佩戴的时候第二鼻梁架在接触人体鼻梁时,会随着鼻梁的倾斜度,不断的向上转动,佩戴到最佳的位置时,该转动停止能够与鼻梁紧密贴合实现眼镜的固定,该结构适用于大多数人群,适配性高且结构简单方便生产,同时减少了有鼻托的设计带来的鼻梁两侧的凹陷问题,同时没有压迫感、佩戴舒适,由于没有鼻托也减少了存在鼻托带来的容易损坏的问题,使用的寿命大大提高了。
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鼻梁架位于第一鼻梁架的内侧,且可在第一鼻梁架的内侧相对的自由转动。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鼻梁架主要起到对镜框的固定作用,提高镜框的强度,通过第二鼻梁架与人体的直接接触达到调节的作用,使用更加便利,该第二鼻梁可实现360
°
的随意转动,转动圈数不受限。
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鼻梁架的一端至与第二鼻梁架相邻一端的两点之间距离为l1,当第二鼻梁架处于与第一鼻梁架同一平面时,所述第一鼻梁架中部顶点至第二鼻梁架中部顶点的最短距离为l2,所述l1<l2。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鼻梁架和第二鼻梁架均呈弧形,该l1为同侧的第一鼻梁架和第二鼻梁架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由于第一鼻梁架是固定的,因此l2为第二鼻梁架转动到与第一鼻梁架相平行的位置即达到处于同一平面的位置时,两个中部顶点的距离为最短距离,这个距离为l2,当l1<l2的时候,便不会妨碍第二鼻梁架在第一鼻梁架内的任意转动。
1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背离镜框的一端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相对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鼻梁架的两端设有凸块,将凸块插入卡槽内实现第二鼻梁架的转动。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件呈l形,其短的一端与镜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头可以为球状或者其他任意形状,第二鼻梁架通过两个端的凸块与连接头的卡槽配合,实现第二鼻梁架的转动,凸块的形状与卡槽相适配,可以为任意可以实现转动的形状,可以为圆柱状或者球状等。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眼镜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眼镜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眼镜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第二鼻梁架及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第二鼻梁架及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清洗机结构示意图;
19.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清渣器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20.图8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清渣器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21.图9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加速机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22.图10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加速机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1、镜框;100、第一鼻梁架;101、第二鼻梁架;102、连接件;103、连接头;104、凸块;2、镜腿;3、清洗机;300、清洗池;301、连接板;302、控制箱;303、超声波发生器;304、挡板;305、丝杆;306、凸起;307、第一伸缩杆;4、清渣器;400、安装板;401、第二伸缩杆;402、限位片;403、敲击块;404、弹簧;405、通槽;406、连接块;5、驱动装置;500、第二电机;501、安装块;502、圈环;503、凸轴;6、震动器;7、加速机构;700、外套筒;701、滑杆;702、安装架;703、限位块;704、第一导片;705、第二导片;706、电磁铁;707、磁性块。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5.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鼻托且鼻梁架可自适应的眼镜,包括镜框1及与镜框1铰接的镜腿2,所述镜框1的中部通过第一鼻梁架100连接,所述镜框1与第一鼻梁架100的两端通过连接件102相连接,所述连接件102沿第一鼻梁架100轴线对称设置,所述连接件102的一端与镜框1固定连接,另一端的侧边与第一鼻梁架10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
件102背离镜框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鼻梁架101,所述第二鼻梁架101用于和人体鼻梁处相贴合且在佩戴时可沿鼻梁的倾斜度转动调整至最佳位置;该眼镜为无鼻托设计,通过无鼻托从而使得第二鼻梁架101起到支撑的作用,因此在佩戴的时候第二鼻梁架101在接触人体鼻梁时,会随着鼻梁的倾斜度,不断的向上转动,佩戴到最佳的位置时,该转动停止能够与鼻梁紧密贴合实现眼镜的固定,该结构适用于大多数人群,适配性高且结构简单方便生产,同时减少了有鼻托的设计带来的鼻梁两侧的凹陷问题,同时没有压迫感、佩戴舒适,由于没有鼻托也减少了存在鼻托带来的容易损坏的问题,使用的寿命大大提高了。
26.所述第二鼻梁架101位于第一鼻梁架100的内侧,且可在第一鼻梁架100的内侧相对的自由转动;第一鼻梁架100主要起到对镜框1的固定作用,提高镜框1的强度,通过第二鼻梁架101与人体的直接接触达到调节的作用,使用更加便利,该第二鼻梁可实现360
°
的随意转动,转动圈数不受限。
27.所述第一鼻梁架100的一端至与第二鼻梁架101相邻一端的两点之间距离为l1,当第二鼻梁架101处于与第一鼻梁架100同一平面时,所述第一鼻梁架100中部顶点至第二鼻梁架101中部顶点的最短距离为l2,所述l1<l2;第一鼻梁架100和第二鼻梁架101均呈弧形,该l1为同侧的第一鼻梁架100和第二鼻梁架101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由于第一鼻梁架100是固定的,因此l2为第二鼻梁架101转动到与第一鼻梁架100相平行的位置即达到处于同一平面的位置时,两个中部顶点的距离为最短距离,这个距离为l2,当l1<l2的时候,便不会妨碍第二鼻梁架101在第一鼻梁架100内的任意转动。
28.所述连接件102背离镜框1的一端设有连接头103,所述连接头103相对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鼻梁架101的两端设有凸块104,将凸块104插入卡槽内实现第二鼻梁架101的转动;连接件102呈l形,其短的一端与镜框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头103可以为球状或者其他任意形状,第二鼻梁架101通过两个端的凸块104与连接头103的卡槽配合,实现第二鼻梁架101的转动,凸块104的形状与卡槽相适配,可以为任意可以实现转动的形状,可以为圆柱状或者球状等。
29.一种无鼻托且鼻梁架可自适应的眼镜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30.s1、连接件102与连接块406一体成型,通过挖孔机对连接块406进行挖孔形成卡槽,通过焊接机将连接件102焊接在镜框1上;
31.s2、通过压弯机对第一鼻梁架100和第二鼻梁架101分别进行压弯,将压弯完成的第一鼻梁架100通过焊接机焊接在连接件102的内侧壁上;
32.s3、将第二鼻梁架101两端的凸块104插入连接块406内的卡槽;
33.s4、将安装完成的眼镜放入滚桶机进行抛光,将抛光完成的眼镜进行铰接件的安装;
34.s5、将镜框1放入清洗机3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取出晾干;
35.s6、完成成品制作。
36.通过该工艺能够提高该眼镜的生产制造效率,同时清洗机3带自清洁功能,能够提高自动化清理的效率。
37.所述清洗机3包括清洗池300、连接板301及控制箱302,所述连接板301连接于清洗池300后侧顶端,所述连接板301的另一端与控制箱302固定连接,所述清洗池300的底部连接有底盒,所述底盒内设有超声波发生器303,所述超声波发生器303的输出端向清洗池300
底部延伸,所述清洗池300的侧壁设有挡板304,所述清洗池300的底部设有高效滤网,所述高效滤网的外侧设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的四角处连接有丝杆305,所述丝杆305通过第一电机驱动,所述固定框架的上端面边沿形成凸起306,该凸起306呈直角三角状,且该凸起306紧密贴合挡板304用于铲除余渣;清洗池300通过超声波发生器303眼镜进行清洗,通过该校滤网的设置方便对杂质的收集,方便排出,高效滤网通过丝杆305来驱动其上下运动,提高了自动化的水平,在丝杆305的驱动下凸起306可以将挡板304上的杂质进一步铲除。
38.所述控制箱302的下端设有第一伸缩杆307,所述第一伸缩杆307向清洗池300内延伸,所述第一伸缩杆307背离控制箱302的一端设有清渣器4,所述清渣器4包括安装板400、第二伸缩杆401、限位片402、敲击块403、弹簧404及驱动装置5,所述第二伸缩杆401的一端与第一伸缩杆307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板400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400背离第二伸缩杆401的一侧其两端与限位片402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片402沿安装板400轴线对称,所述敲击块403位于两个所述限位片402之间,所述敲击块403的两侧设有连接块406,所述限位片402内开设有通槽405,所述连接块406的另一端可在通槽405内相对滑动,所述弹簧404的一端与敲击块40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板400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第二电机500、两个圈环502及两个安装块501,所述安装块501的一端与圈环50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电机500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两个圈环502分别设置在第二电机500的两侧,所述敲击块403外侧设有凸轴503,所述凸轴503位于圈环502内,所述电机驱动圈环502转动从而带动凸轴503沿圈环502移动,实现敲击块403对清洗池300内壁的敲击;在需要清理清洗池300的时候通过第一伸缩杆307将清渣器4下降至清洗池300内,通过第二伸缩杆401将敲击块403调节至最佳的清理位置,该第二伸缩杆401的设置使得该清渣器4能够适配不同规格的清洗池300,调节好位置后的清渣器4,启动运行第二电机500,第二电机500转动的时候圈环502通过安装块501实现偏心的转动,圈环502朝向一侧转动的时候凸轴503会随着圈环502从而带动敲击块403做收缩运动,敲击块403收缩是弹簧404压缩,电机反转时凸轴503带动敲击块403复位,从而实现对清洗池300内壁的挡板304进行敲击,在敲击下杂质会被震落到高效滤网上,通过该方式敲击块403做不断的往复运动实现不断的击打,实现对杂质的高效清理。
39.所述敲击块403内设有震动器6,所述震动器6位于敲击块403背离弹簧404的一端;通过震动器6的设置能够实现一定面积的除杂清渣,进一步的提高除杂清渣的效率,在敲击块403击打到挡板304的时候停留1

2秒能够让震动器6更好的发挥作用。
40.所述敲击块403朝向安装板400的一端设有加速机构7,所述加速机构7包括外套筒700、滑杆701、安装架702及限位块703,所述外套筒700及滑杆701的一端与安装板400固定连接,且外套筒700另一端为敞开,所述滑杆701位于外套筒700内,所述安装架702套设在滑杆701的外侧可沿滑杆701轴向滑动,所述安装架702另一端与敲击块403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702包括一体成型的杆部及头部,所述头部与滑杆701滑动连接,杆部与敲击块403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703连接于滑杆701背离安装板400的一端外侧,所述限位块703与头部配合实现防止安装架702脱离滑杆701的作用;该加速机构的设置能够提高敲击块403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和冲击挡板304的速度,提高清理的能力,通过外套筒700、滑杆701及安装架702之间的配合实现高强的滑动稳定性。
41.所述外套筒700的内壁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导片704,所述头部的外侧设有
第二导片705,所述第一导片704和第二导片705接触配合实现通电,所述头部的内侧设有电磁铁706,所述电磁铁706与第二导片705电性连接,所述滑杆701上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磁性块707,当所述第一导片704与第二导片705接触时电磁铁706通电,该电磁铁706与磁性块707之间产生磁场力加速敲击块403的运动;敲击块403随着圈环502收缩后,在复位的时候第一导片704会接触第二导片705,形成通电的回路,此时电磁铁706通电与磁性块707之间产生磁场,在该磁场的作用下加速敲击块403的复位,能够实现在较小的距离内实现较大的冲击力,进一步的提高除灰清渣的效率。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02282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