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排痰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吸内科护理清肺排痰机。
背景技术:
2.呼吸系统疾病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除了依靠药物治疗外,呼吸内科的护理也是一种有效的医疗方法,而排痰则是呼吸内科护理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及时排出肺部的积痰,可以避免因肺部感染等症状的加重而引起其他疾病的产生。
3.目前,现有的呼吸内科护理清肺排痰机多数采用手动排痰,由于呼吸道内容易被分泌物堵塞,容易使手动按压抽痰速度慢造成排痰效率低,降低了呼吸内科护理清肺排痰机工作效率,其次,现有的呼吸内科护理清肺排痰机大都直接对患者肺部清洗,由于清理液多为成品包装,容易使清理液受环境影响变冷造成患者清洗不舒服,不能满足呼吸内科护理清肺排痰机使用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呼吸内科护理清肺排痰机,解决了现有的呼吸内科护理清肺排痰机,由于呼吸道内容易被分泌物堵塞,容易使手动按压抽痰速度慢造成排痰效率低,降低了呼吸内科护理清肺排痰机工作效率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呼吸内科护理清肺排痰机,包括底座、支座和真空泵,所述底座内侧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上方设置有所述支座,所述支座一侧壁上焊接有推手,所述支座下方设置有收集桶,所述支座上方设置有真空罐,所述真空罐上方设置有所述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一侧壁上插接有真空管,所述真空管一侧壁上插接有抽痰管,所述抽痰管上方一侧设置有护嘴,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底座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支座与所述底座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推手与所述底座焊接,所述收集桶与所述底座通过卡槽连接,所述真空罐与所述支座通过卡槽连接,所述真空泵与所述真空罐插接,所述抽痰管与所述收集桶插接,所述护嘴与所述真空管滑动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立管,所述立管上方设置有架板。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底座能够使所述立管固定牢固。
10.进一步的,所述架板上方设置有清理液瓶,所述清理液瓶中部设置有电热管,所述架板下方设置有输送泵,所述输送泵一侧壁上设置有清洗管,所述底座一侧壁上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底座下方四角处设置有万向轮。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万向轮能够使排痰机灵活移动。
12.进一步的,所述立管与所述底座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架板与所述立管插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立管能够使所述架板固定牢固。
14.进一步的,所述清理液瓶与所述架板通过卡槽连接,所述输送泵与所述架板通过
螺钉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清理液瓶能够方便对患者肺部进行清洗。
16.进一步的,所述清洗管与所述输送泵插接,所述电热管与所述清理液瓶插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电热管能够对所述清理液瓶进行加热。
18.进一步的,所述操作面板与所述底座通过螺钉连接,所述万向轮与所述底座通过螺钉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操作面板能够对排痰机进行控制。
20.(三)有益效果
21.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1、为解决现有的呼吸内科护理清肺排痰机多数采用手动排痰,由于呼吸道内容易被分泌物堵塞,容易使手动按压抽痰速度慢造成排痰效率低,降低了呼吸内科护理清肺排痰机工作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真空泵、真空罐、真空管、抽痰管和收集桶,能够对患者内部进行负压抽痰,避免手动按压抽痰速度慢造成排痰效率低,提高了呼吸内科护理清肺排痰机工作的效率;
23.2、为解决现有的呼吸内科护理清肺排痰机大都直接对患者肺部清洗,由于清理液多为成品包装,容易使清理液受环境影响变冷造成患者清洗不舒服,不能满足呼吸内科护理清肺排痰机使用需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架板、清理液瓶和电热管,能够对清理液进行加温,避免清理液受环境影响变冷造成患者清洗不舒服,满足呼吸内科护理清肺排痰机使用的需求。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呼吸内科护理清肺排痰机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呼吸内科护理清肺排痰机中a处的放大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呼吸内科护理清肺排痰机中底座的内部视图。
27.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8.1、底座;2、蓄电池;3、支座;4、推手;5、收集桶;6、真空罐;7、真空泵;8、真空管;9、抽痰管;10、护嘴;11、立管;12、架板;13、清理液瓶;14、电热管;15、输送泵;16、清洗管;17、操作面板;18、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0.如图1
‑
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呼吸内科护理清肺排痰机,包括底座 1、支座3和真空泵7,底座1内侧设置有蓄电池2,蓄电池2上方设置有支座3,支座3一侧壁上焊接有推手4,支座3下方设置有收集桶5,支座3上方设置有真空罐6,真空罐6上方设置有真空泵7,真空泵7一侧壁上插接有真空管8,真空管8一侧壁上插接有抽痰管9,抽痰管9上方一侧设置有护嘴10,蓄电池2 与底座1通过螺钉连接,支座3与底座1通过螺钉连接,推手4与底座1焊接,底座1上方设置有立管11,立管11上方设置有架板12,底座1能够使立管11 固定牢固,架板
12上方设置有清理液瓶13,清理液瓶13中部设置有电热管14,架板12下方设置有输送泵15,输送泵15一侧壁上设置有清洗管16,底座1一侧壁上设置有操作面板17,底座1下方四角处设置有万向轮18,万向轮18能够使排痰机灵活移动,立管11与底座1通过螺钉连接,架板12与立管11插接,立管11能够使架板12固定牢固,操作面板17与底座1通过螺钉连接,万向轮 18与底座1通过螺钉连接,操作面板17能够对排痰机进行控制。
31.如图1
‑
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收集桶5与底座1通过卡槽连接,真空罐 6与支座3通过卡槽连接,真空泵7与真空罐6插接,抽痰管9与收集桶5插接,护嘴10与真空管8滑动连接,能够对患者内部进行负压抽痰,避免手动按压抽痰速度慢造成排痰效率低,提高了呼吸内科护理清肺排痰机工作的效率。
32.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清理液瓶13与架板12通过卡槽连接,输送泵15与架板12通过螺钉连接,清洗管16与输送泵15插接,电热管14与清理液瓶13插接,能够对清理液进行加温,避免清理液受环境影响变冷造成患者清洗不舒服,满足呼吸内科护理清肺排痰机使用的需求。
33.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将排痰机通过万向轮18移动到患者床前,把清洗管16插入患者肺部,通过操作面板17启动电热管14,对清理液瓶13内的清理液进行加热,启动输送泵15将清理液瓶13内的清理液,经过清洗管16 输送对患者肺部清洗,同时启动真空泵7使真空罐6内产生负压,经过真空管8 对患者肺部清洗后的清理液水进行抽取排痰,通过抽痰管9把抽送的清理液水输送到收集桶5内,该呼吸内科护理清肺排痰机操作便捷,使用方便,提高了呼吸内科护理清肺排痰机工作的效率。
34.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050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