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灯具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25



1.本发明涉及光化学反应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爆灯具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光化学反应又称光化作用,是指物质由于光的作用而引起的化学反应。即物质在可见光或紫外线的照射下吸收光能而发生的化学反应。而光化学反应器则是专用于进行光化学反应的设备,其中,塔式光化学反应器其光化学反应集中于光反应塔内。
3.光作为光化学反应器的必要条件,故光化学反应器必须配备有灯具,传统的灯具一般采用t8荧光灯管,由于光化学反应中往往伴随放热,t8荧光灯管在高温工况下故障频发、寿命缩短,频繁更换荧光灯管给工作人员带来不便,更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成本。
4.此外,更换灯具过程中,需要停止工作并将反应塔内的反应气体排空,避免有毒有害气体污染工作环境,操作较为不便的同时增加了维修成本,为了不影响反应进度,当其中灯具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故障后工作人员往往选择不进行维修,直至整个工作流程结束,然而缺少其中一个或两个灯具,无疑会影响光化学反应的反应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线快速、安全更换防爆灯的防爆灯具安装结构。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反应塔及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具包括光源、防爆灯座及导光棒,所述的防爆灯座固定于反应塔外,所述的防爆灯座内设置有用于安装光源的防爆光源腔,所述的防爆灯座前端设置有与光源相对的导光孔,所述的导光棒一端位于导光孔,另一端向防爆灯座前方延伸至反应塔内,所述的防爆光源腔内还设置有与光源相贴合的散热器,所述的反应塔内设置有反应腔,所述的反应塔一侧供导光棒伸入,另一侧设置有维修环境模拟装置,所述的维修环境模拟装置包括基座、套管、套管伸缩机构、进气机构及出气机构,所述的基座固定于反应塔外,所述的基座设置有供套管前后移动的伸缩通道,所述的套管伸缩机构固定于基座并驱动套管移动,所述的套管前端呈开口状,后端呈封闭状态,所述的套管移动时具有维修位置和非维修位置,所述的套管位于维修位置时,套管前端套于导光棒外周,并在导光棒四周形成与反应腔分隔的模拟腔;所述的套管位于非维修位置时回缩至基座内,所述的进气机构将中和气体通入模拟腔使其与反应腔原本具有的有害气体中和,生成无害气体,所述的出气机构将所生成气体在套管离开维修位置之前完全排出模拟腔。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套管移动所形成的模拟腔,其内部的有害气体与中和气体反应生成无害气体,此时,可自由拆装导光棒,在重新安装完成后,由出气机构将无害气体完全排空,套管退位时不会影响原本反应塔内的光化学反应,从而实现在线快速、安全更换防爆灯,避免停机或不更换灯具所造成弊端,同时,将光源置于防爆光源腔内,形成对光源的保护,延长使用寿命,配合散热器,使光源的热量及时挥发,避免光化学反应所发挥
的热量影响光源的工作稳定及使用寿命。
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反应塔的塔壁与套管前端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的套管位于维修位置时套管前端插入环形凹槽内。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环形凹槽,在套管前端插入时时套管稳定保持密封性高的模拟腔,保证反应塔内的气体泄漏。
1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进气机构包括中和气源、进气软管及进气泵,所述的进气软管连接于中和气源与套管后端,所述的进气泵将中和气体从中和气源向套管输出。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不同的有害气体通入相应的与之反应的中和气体,配合进气软管,便于装置排布,由进气泵输入气体,快速、稳定。
12.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出气机构包括回收气源、出气软管及出气泵,所述的出气软管连接于回收气源与套管后端,所述的出气泵将无害气体从套管向回收气源输出。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合进气软管,便于装置排布,由出气泵输出气体,快速、稳定。
1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套管伸缩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及驱动齿轮,所述的套管外周沿轴向设置有齿形槽,所述的驱动电机固定于基座外并驱动设置有伸入基座并靠近套管的电机轴,所述的驱动齿轮安装于电机轴并与齿形槽相啮合,所述的伸缩通道侧壁设置于供驱动齿轮穿过的联动缺口,所述的反应塔的塔壁设置有供套管伸入反应腔的伸缩孔,所述的伸缩孔内壁设置有与套管外侧壁活动密封配合的密封环。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齿轮与齿形槽的传动配合,实现套管的稳定、准确伸缩,同时配合密封环,使套管移动过程中仍保证反应腔的可靠密封。
1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反应塔的塔壁供导光棒伸入反应腔的装配孔,所述的导光棒前端呈圆台状且圆台较小端朝向前方,所述的装配孔内设置有形状相适配的密封圈,所述的反应塔的塔壁围绕密封圈设置有多个施压槽,所述的施压槽内设置有径向移动的施压块及将施压块向密封圈复位的施压弹簧,所述的装配孔内侧设置有限制密封圈进入反应腔的限位凸起。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台状的导光棒前端可挤压密封圈扩张,扩张后在施压块的挤压下保证密封圈与导光棒的稳定贴合,形成密封结构的同时提高装配稳定性,使导光棒持续保持水平姿势,保证光线分布均匀,更易于光化学反应的进行。
1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防爆灯座包括前后分布的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所述的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之间的空间作为防爆光源腔,所述的第二座体朝向第一座体设置有圆形凹槽及环绕圆形凹槽的限位台阶,所述的散热器前端与光源相抵,后端插入圆形凹槽且外周设置有与限位台阶相抵的限位裙边。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组装形成防爆光源腔的同时,由第二座体的圆形凹槽及限位台阶构成散热器的稳定限位,提高散热器安装装配的便捷性。
2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导光孔与导光棒呈螺纹配合。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光孔与导光棒由螺纹配合形成固定,便于导光棒的拆卸及更换。
22.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二座体后方设置有第三座体,所述的第二座体与第三座体之间的空间作为电连接腔,所述的第二座体位于防爆光源腔内设置有电源,所述
的第二座体和第三座体外周分别设置有相对且螺纹配合的装配环,所述的第二座体位于电连接腔内设置有与装配环中心相对应的第一电连接柱和以第一电连接柱为圆心的电连接环,所述的第三座体位于电连接腔内设置有与第一电连接柱对应的第二电连接柱及与电连接环对应的第三电连接柱,所述的第二电连接柱与第一电连接柱相抵且第三电连接柱与电连接环相抵时构成电源的供电电路,所述的第三座体内固定设置有安装盘,所述的安装盘分别与第二电连接柱和第三电连接柱对应设置有供第二电连接柱和第三电连接柱轴向移动的导向孔,所述的第二电连接柱和第三电连接柱均包括柱体及浮动弹簧,所述的柱体后端设置有限位于导向孔后端的限位块,前端设置有浮动环,所述的浮动弹簧压缩于浮动环与第三座体之间将柱体前端向前复位。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第二电连接柱与第一电连接柱相抵且第三电连接柱与电连接环相抵时构成电源的供电电路,形成无线电连接结构,在拆卸时无需将导线剪断并在重组时重新连接,提高拆装的便捷性,由于第二座体与第三座体是由螺纹配合固定,在装配过程中两者存在相对旋转,而电连接环则使第三电连接柱无论旋转至任何位置均可与相抵,保证电连接的可靠性,具有复位功能的柱体前端,使第二电连接柱和第三电连接柱能够自动适配与第一电连接柱和电连接环的间距,同时具有保持抵触状态的弹力,保证电连接的可靠连接及稳定保持。
2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第一电连接压片和第二电连接压片,所述的第一电连接压片一端设置有固定于安装盘后端的第一螺栓,另一端设置有固定于第二电连接柱的第二螺栓,中部设置有供外接导线插入后压紧的第一压紧凸起,所述的第二电连接压片一端设置有固定于安装盘后端的第三螺栓,另一端设置有固定于第三电连接柱的第四螺栓,中部设置有供外接导线插入后压紧的第二压紧凸起。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连接压片的其中一个螺栓直接固定于第二电连接柱或第三电连接柱,简化结构的同时实现稳定的电连接配合。
附图说明
26.图1为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图3为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灯具的立体图;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灯具的剖视图;图5为图4中b的放大图;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第二座体的立体图;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安装盘的立体图一;图8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安装盘的立体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

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9.如图1—图8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爆灯具安装结构,包括反应塔1及灯具2,灯具2包括光源21、防爆灯座22及导光棒23,光源21为led灯珠,防爆灯座22固定于反应塔1外,防爆灯座22内设置有用于安装光源21的防爆光源腔221,防爆灯座22前端设置有与光源21相对的导光孔2221,导光棒23一端位于导光孔2221,另一端向防爆灯座22前方延伸至反应塔1内,防爆光源腔221内还设置有与光源21相贴合的散热器24,反应塔1内设置有反应腔11,反应塔1一侧供导光棒23伸入,另一侧设置有维修环境模拟装置3,维修环境模拟装置3包括基座31、套管32、套管伸缩机构、进气机构及出气机构,基座31固定于反应塔1外,基座31设置有供套管32前后移动的伸缩通道311,套管伸缩机构固定于基座31并驱动套管32移动,套管32前端呈开口状,后端呈封闭状态,套管32移动时具有维修位置和非维修位置,套管32位于维修位置时,套管32前端套于导光棒23外周,并在导光棒23四周形成与反应腔11分隔的模拟腔33;套管32位于非维修位置时回缩至基座31内,进气机构将中和气体通入模拟腔33使其与反应腔11原本具有的有害气体中和,生成无害气体,出气机构将所生成气体在套管32离开维修位置之前完全排出模拟腔33,由套管32移动所形成的模拟腔33,其内部的有害气体与中和气体反应生成无害气体,此时,可自由拆装导光棒23,在重新安装完成后,由出气机构将无害气体完全排空,套管32退位时不会影响原本反应塔1内的光化学反应,从而实现在线快速、安全更换防爆灯,避免停机或不更换灯具2所造成弊端,同时,将光源21置于防爆光源腔221内,形成对光源21的保护,延长使用寿命,配合散热器24,使光源21的热量及时挥发,避免光化学反应所发挥的热量影响光源21的工作稳定及使用寿命。
30.反应塔1的塔壁与套管32前端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环形凹槽12,套管32位于维修位置时套管32前端插入环形凹槽12内,增设环形凹槽12,在套管32前端插入时时套管32稳定保持密封性高的模拟腔33,保证反应塔1内的气体泄漏。
31.进气机构包括中和气源34、进气软管341及进气泵342,进气软管341连接于中和气源34与套管32后端,进气泵342将中和气体从中和气源34向套管32输出,根据不同的有害气体通入相应的与之反应的中和气体,配合进气软管341,便于装置排布,由进气泵342输入气体,快速、稳定,图1中虚线仅表示管路连接方式,并非具体结构。
32.出气机构包括回收气源35、出气软管351及出气泵352,出气软管351连接于回收气源35与套管32后端,出气泵352将无害气体从套管32向回收气源35输出,配合进气软管341,便于装置排布,由出气泵352输出气体,快速、稳定,图1中虚线仅表示管路连接方式,并非具体结构。
33.套管伸缩机构包括驱动电机36及驱动齿轮361,套管32外周沿轴向设置有齿形槽321,驱动电机36固定于基座31外并驱动设置有伸入基座31并靠近套管32的电机轴362,驱动齿轮361安装于电机轴362并与齿形槽321相啮合,伸缩通道311侧壁设置于供驱动齿轮361穿过的联动缺口312,反应塔1的塔壁设置有供套管32伸入反应腔11的伸缩孔13,伸缩孔13内壁设置有与套管32外侧壁活动密封配合的密封环131,驱动齿轮361与齿形槽321的传动配合,实现套管32的稳定、准确伸缩,同时配合密封环131,使套管32移动过程中仍保证反
应腔11的可靠密封。
34.反应塔1的塔壁供导光棒23伸入反应腔11的装配孔14,导光棒23前端呈圆台状且圆台较小端朝向前方,装配孔14内设置有形状相适配的密封圈141,反应塔1的塔壁围绕密封圈141设置有多个施压槽142,施压槽142内设置有径向移动的施压块143及将施压块143向密封圈141复位的施压弹簧144,装配孔14内侧设置有限制密封圈141进入反应腔11的限位凸起145,圆台状的导光棒23前端可挤压密封圈141扩张,扩张后在施压块143的挤压下保证密封圈141与导光棒23的稳定贴合,形成密封结构的同时提高装配稳定性,使导光棒23持续保持水平姿势,保证光线分布均匀,更易于光化学反应的进行。
35.防爆灯座22包括前后分布的第一座体222和第二座体223,第一座体222和第二座体223螺纹固定配合,第一座体222与第二座体223之间的空间作为防爆光源腔221,第二座体223朝向第一座体222设置有圆形凹槽2231及环绕圆形凹槽2231的限位台阶2232,散热器24前端与光源21相抵,后端插入圆形凹槽2231且外周设置有与限位台阶2232相抵的限位裙边241,在第一座体222和第二座体223组装形成防爆光源腔221的同时,由第二座体223的圆形凹槽2231及限位台阶2232构成散热器24的稳定限位,提高散热器24安装装配的便捷性。
36.导光孔2221与导光棒23呈螺纹配合,导光孔2221与导光棒23由螺纹配合形成固定,便于导光棒23的拆卸及更换。
37.第二座体223后方设置有第三座体224,第二座体223与第三座体224之间的空间作为电连接腔225,第二座体223位于防爆光源腔221内设置有电源24,第二座体223和第三座体224外周分别设置有74相对且螺纹配合的装配环2241,第二座体223位于电连接腔225内设置有与装配环2241中心相对应的第一电连接柱2233和以第一电连接柱2233为圆心的电连接环2234,第三座体224位于电连接腔225内设置有与第一电连接柱2233对应的第二电连接柱2242及与电连接环2234对应的第三电连接柱2243,第二电连接柱2242与第一电连接柱2233相抵且第三电连接柱2243与电连接环2234相抵时构成电源24的供电电路,第三座体224内固定设置有安装盘2244,安装盘2244分别与第二电连接柱2242和第三电连接柱2243对应设置有供第二电连接柱2242和第三电连接柱2243轴向移动的导向孔2245,第二电连接柱2242和第三电连接柱2243均包括柱体22421及浮动弹簧22422,柱体22421后端设置有限位于导向孔2245后端的限位块22423,前端设置有浮动环22424,浮动弹簧22422压缩于浮动环22424与第三座体224之间将柱体22421前端向前复位,由第二电连接柱2242与第一电连接柱2233相抵且第三电连接柱2243与电连接环2234相抵时构成电源24的供电电路,形成无线电连接结构,在拆卸时无需将导线剪断并在重组时重新连接,提高拆装的便捷性,由于第二座体223与第三座体224是由螺纹配合固定,在装配过程中两者存在相对旋转,而电连接环2234则使第三电连接柱2243无论旋转至任何位置均可与相抵,保证电连接的可靠性,具有复位功能的柱体22421前端,使第二电连接柱2242和第三电连接柱2243能够自动适配与第一电连接柱2233和电连接环2234的间距,同时具有保持抵触状态的弹力,保证电连接的可靠连接及稳定保持。
38.还包括第一电连接压片22441和第二电连接压片22442,第一电连接压片22441一端设置有固定于安装盘2244后端的第一螺栓224411,另一端设置有固定于第二电连接柱2242的第二螺栓224412,中部设置有供外接导线插入后压紧的第一压紧凸起224413,第二电连接压片22442一端设置有固定于安装盘2244后端的第三螺栓224421,另一端设置有固
定于第三电连接柱2243的第四螺栓224422,中部设置有供外接导线插入后压紧的第二压紧凸起224423,电连接压片的其中一个螺栓直接固定于第二电连接柱2242或第三电连接柱2243,简化结构的同时实现稳定的电连接配合。
39.第一座体222位于光源21与导光棒23之间设置有安装孔2222,安装孔2222内依次设置有反光杯2223及防爆透光片2224,反光杯2223将聚集,提高光线强度,而防爆透光片2224在保证光线传播的同时保护光源21,防爆透光片一般为防爆玻璃制成,防爆透光片2224的材质为防爆玻璃。
40.防爆灯座22前端外侧设置有固定于反应塔1的安装支架226,安装支架为z形构件,增设安装支架,便于将防爆灯座22与反应塔1进行固定同时保持合适间距。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05004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