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通信领域中机柜台面的折叠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14



1.本发明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通信领域中机柜台面的折叠组件。


背景技术:

2.通信,指人与人或人与自然之间通过某种行为或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从广义上指需要信息的双方或多方在不违背各自意愿的情况下采用任意方法,任意媒质,将信息从某方准确安全地传送到另方,随着通信技术的发达,通信设备用的机柜的设计要求也逐渐变高,
3.现有的公开文献中,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9219290b一种用于通信机柜的可折叠台面,包括箱体,箱体的内腔左侧壁上方固接有插头装置,箱体的内腔中部水平设置有台面,台面的左侧固接有转动装置,转动装置的圆周外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轴承座,轴承座固接于箱体的内腔左侧壁上,箱体的内腔右侧壁上固接有l型限位板,l型限位板的水平向板体的顶部与台面的底部相抵接,箱体的内腔左侧壁下方固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部连接设置有保护垫,保护垫的顶部与台面的底部相抵接,转动装置的前侧转动连接有抵接件,抵接件的底部通过连接杆与箱体的内腔左侧壁相固接,台面上设置有限位孔,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通信机柜的可折叠台面,解决了普通拆卸式台面和抽拉式台面操作复杂,不易固定,妨碍内部元器件整理,并且折叠台面时不能够缓慢平稳的打开,台面不能自动折叠,没有限位装置的问题,但现有的机柜台面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4.1、现有的机柜台面呈一体化设置,从而影响机柜内部布局;
5.2、现有的机柜台面依靠螺丝连接,需要外界工具辅助安装,过程繁琐;
6.3、现有的机柜台面在折叠之后台面易散落。
7.因此,现有的用于通信领域中机柜台面,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通信领域中机柜台面的折叠组件,通过设置台面分体、螺杆、连接件和定位件结构,解决了现有机柜台面不适应机柜内部规划,机柜台面安装拆卸过程繁琐以及折叠的机柜台面易散落的问题。
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10.本发明为一种用于通信领域中机柜台面的折叠组件,包括机柜框架,所述机柜框架内部设置有折叠台面,且折叠台面包括的台面分体之间相互呈转动连接,所述折叠台面两端拐角处固定连接有螺杆,且螺杆外端螺纹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粗端,且粗端一端延伸有细端,所述螺杆外侧套接有定位件,且定位件包括第一定位块、定位孔、第二定位块、定位柱以及弧形开口,且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尺寸相同。
11.进一步地,所述机柜框架四面呈镂空设置,且机柜框架正面上部通过铰链转动连
接有开合门,开合门通过铰链实现相对机柜框架的相对转动,同时开合门用于将机柜内部与外界环境隔离。
12.进一步地,所述折叠台面中央位置设置的台面分体的背面交界处两端之间转动连接有活动轴,且折叠台面两边缘设置的台面分体的正面交界处两端转动连接有活动轴,台面分体依靠活动轴实现相互转动,同时台面分体之间依靠活动轴保持不脱离。
13.进一步地,所述台面分体的数量设置为四个,且台面分体包括外框和网架,台面分体展开时,台面分体侧壁之间相互贴合,反之,台面分体折叠时,台面分体端面之间相互贴合。
14.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长度与台面分体折叠之后长度相同,且定位件包括的和弧形开口内壁与螺杆外侧贴合,在台面分体折叠之后,定位柱固定竖直方向上的螺杆不发生位置偏移,即固定台面分体之间不发生脱离。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块内侧上下端以及中央位置设置有定位孔,且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块内侧上下端以及中央位置固定连接的定位柱呈配合设置,定位柱插接在定位孔内部,定位柱外侧壁与定位孔内侧壁形成阻尼,导致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在不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相对位置不变。
16.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的粗端与机柜框架内设置的连接结构螺纹连接,且连接件包括的细端螺纹连接在螺杆外侧,所述粗端与细端内部设置有螺纹,螺杆在连接件的作用下与机柜框架保持相对固定,即折叠台面保持位置不发生偏移。
17.进一步地,所述网架设置为一组,且网架设置在外框两侧面,网架在外框的作用下保持相对位置固定,网架中央位置设置的镂空区域用于电器元件的接线以及散热等。
18.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发明通过设置台面分体结构,具有便于折叠的效果,解决了传统的机柜台面呈一体化设置,从而影响机柜内部布局的问题,折叠台面具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所有台面分体处于水平方向的同一平面,此时折叠台面作为电器元件的安装支承面,另一种是机柜内部空间规划导致折叠台面呈折叠状态,即台面分体之间相互叠加,依次转动台面分体,台面分体之间通过活动轴发生相对转动,最终平铺的台面分体会叠加在一起,实现折叠效果,台面分体呈同一水平面时,此时四个台面分体形成支承面,用于电器元件的安装支撑固定,网架在外框的作用下保持位置固定,网架呈镂空设置,以供电器元件的穿线和散热等。
20.2、本发明通过设置螺杆和连接件结构,具有便于折叠台面安装固定的效果,解决了机柜台面依靠螺丝连接,需要外界工具辅助安装,过程繁琐的问题,在连接件的作用下,折叠台面与机柜框架内部呈相对固定,安装时,先将连接件向靠近折叠台面方向旋转拧动,随后将折叠台面一端外部设置的连接件靠近机柜台面内部设置的连接结构,随后将对应位置的连接件向外旋转,直至粗端螺纹连接在连接结构外侧,随后通过同样操作将折叠台面另一端外部设置的连接件与机柜框架内设置的连接机构螺纹连接,实现固定折叠台面不发位置偏移。
21.3、本发明通过设置定位件结构,具有维持台面分体折叠后的稳定性的效果,解决了折叠台面在折叠之后易散落的问题,将折叠台面包括的台面分体折叠在一起之后,手动将定位件包括的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分离,随后将弧形开口分别与位于竖直方向的螺杆贴合,随后对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施加外力,使得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相互靠
近,直至定位柱完全进入定位孔内部,此时在定位件的作用下,台面分体之间无法分离。
22.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本发明主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发明折叠台面正面示意图;
26.图3为本发明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7.图4为本发明折叠台面背部示意图;
28.图5为本发明图4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9.图6为本发明定位柱结构示意图;
30.图7为本发明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31.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32.1、机柜框架;2、折叠台面;201、台面分体;2011、外框;2012、网架;202、活动轴;203、螺杆;204、连接件;2041、粗端;2042、细端;3、铰链;4、开合门;5、定位件;501、第一定位块;502、定位孔;503、第二定位块;504、定位柱;505、弧形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4.请参阅图1

7所示,本发明为一种用于通信领域中机柜台面的折叠组件,包括机柜框架1,机柜框架1内部设置有折叠台面2,且折叠台面2包括的台面分体201之间相互呈转动连接,折叠台面2两端拐角处固定连接有螺杆203,且螺杆203外端螺纹连接有连接件204,连接件204包括粗端2041,且粗端2041一端延伸有细端2042,螺杆203外侧套接有定位件5,且定位件5包括第一定位块501、定位孔502、第二定位块503、定位柱504以及弧形开口505,且第一定位块501与第二定位块503尺寸相同,折叠台面2具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所有台面分体201处于水平方向的同一平面,此时折叠台面2作为电器元件的安装支承面,另一种是机柜内部空间规划导致折叠台面2呈折叠状态,即台面分体201之间相互叠加,连接件204与螺杆203呈一一对应设置,在折叠台面2处于水平状态时,连接件204全部投入工作,反之,在折叠台面2处于折叠状态时,连接件204只有一半投入工作,折叠台面2处于水平状态时,定位件5处于悬挂状态,此时不需要使用定位件5,同时定位件5数量设置为一个,即定位件5随意套接在螺杆203其中的一个外侧,在折叠台面2处于折叠状态时,定位件5固定台面分体201之间不发分离。
35.其中如图1所示,机柜框架1四面呈镂空设置,且机柜框架1正面上部通过铰链3转动连接有开合门4,机柜框架1四面镂空设计用于后期机柜针对不同环境填充不同材料,开合门4在受到外力作用时,通过铰链3实现相对机柜框架1的转动,当开合门4处于打开状态
时,机柜内部处于显露状态,此时工作人员可对机柜内部进行检修,开合门4处于闭合状态时,机柜内部完全封闭,阻挡外界杂质对机柜内部元件进行损坏。
36.其中如图2、3所示,折叠台面2中央位置设置的台面分体201的背面交界处两端之间转动连接有活动轴202,且折叠台面2两边缘设置的台面分体201的正面交界处两端转动连接有活动轴202,台面分体201的数量设置为四个,且台面分体201包括外框2011和网架2012,网架2012设置为一组,且网架2012设置在外框2011两侧面,依次转动台面分体201,台面分体201之间通过活动轴202发生相对转动,最终平铺的台面分体201会叠加在一起,实现折叠效果,台面分体201呈同一水平面时,此时四个台面分体201形成支承面,用于电器元件的安装支撑固定,网架2012在外框2011的作用下保持位置固定,网架2012呈镂空设置,以供电器元件的穿线和散热等。
37.其中如图6所示,定位件5长度与台面分体201折叠之后长度相同,且定位件5包括的和弧形开口505内壁与螺杆203外侧贴合,第一定位块501内侧上下端以及中央位置设置有定位孔502,且定位孔502与第二定位块503内侧上下端以及中央位置固定连接的定位柱504呈配合设置,将折叠台面2包括的台面分体201折叠在一起之后,手动将定位件5包括的第一定位块501与第二定位块503分离,随后将弧形开口505分别与位于竖直方向的螺杆203贴合,随后对第一定位块501与第二定位块503施加外力,使得第一定位块501与第二定位块503相互靠近,直至定位柱504完全进入定位孔502内部,此时在定位件5的作用下,台面分体201之间无法分离。
38.其中如图7所示,连接件204包括的粗端2041与机柜框架1内设置的连接结构螺纹连接,且连接件204包括的细端2042螺纹连接在螺杆203外侧,粗端2041与细端2042内部设置有螺纹,在连接件204的作用下,折叠台面2与机柜框架1内部呈相对固定,安装时,先将连接件204向靠近折叠台面2方向旋转拧动,随后将折叠台面2一端外部设置的连接件204靠近机柜框架1内部设置的连接结构,随后将对应位置的连接件204向外旋转,直至粗端2041螺纹连接在连接结构外侧,随后通过同样操作将折叠台面2另一端外部设置的连接件204与机柜框架1内设置的连接机构螺纹连接,实现固定折叠台面2不发位置偏移。
39.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任何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均属于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05010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