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膜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注塑件膜具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消费也越来越多,汽车配件这个市场变得也越来越大,近些年汽车配件制造厂也在飞速的发展,汽车配件中较多为注塑件,即使用注塑机往模具中注入熔料后冷却凝固成特定形状,或进行模压、热压等方法进行加工,最好应用于汽车中。
3.在进行注塑件的加工时,为了使材料进行顺利的脱模,往往在注射熔料前将模具内壁进行涂抹脱模剂,而这道工序往往需要人工进行,因而在每次进注塑加工前都要进行涂抹脱模剂,增加了工作量降低了加工效率,且人工涂抹过程可能不均匀,导致材料不能完全脱模。
4.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汽车注塑件膜具辅助装置,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注塑件膜具辅助装置。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汽车注塑件膜具辅助装置,包括注塑机和开设在注塑机左侧的加工腔,其所述加工腔左侧设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端开设有左侧为开口的移动槽,所述工作台下端右侧竖直开设有与移动槽右侧连通的驱动槽,所述移动槽内横向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左侧与加工腔左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右端与驱动槽右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槽内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螺纹套接在螺纹杆上,所述移动块上且在螺纹杆两侧均滑动插设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左端与加工腔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右端与驱动槽的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上端固定连接有模具台,所述模具台上端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挡板,两个所述挡板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贯穿挡板并固定连接有注塑模具;
8.所述工作台上端右侧竖直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上转动套接有转动管件,所述转动管件右端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上端啮合有主动齿轮,所述挡块右侧面上且在主动齿轮左侧位置固定嵌装有小型电机,所述小型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管件左端固定连接有圆柱形的喷洒头,所述喷洒头外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喷洒孔,所述转动管件上且在喷洒头与挡块之间设有毛刷。
9.优选地,所述工作台下端固定连接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支撑柱。
10.优选地,四个所述支撑柱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和位于驱动槽内的螺纹杆上均固定套接有带轮,两个带轮之间共同套接有传动带。
11.优选地,所述移动槽内且在驱动槽右侧位置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移动槽内底壁固定连接,且套设在螺纹杆上。
12.优选地,所述限位块为橡胶材料制成。
13.优选地,所述转动管件右端插设有脱模剂输送管,所述脱模剂输送管与转动管件内壁之间转动连接。
14.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装置的优点在于:
15.1、通过驱动电机控制模具台在螺纹杆上进行左右移动,在进行注塑前使之移动至最右端并通过喷洒头向注塑模具内进行喷洒脱模剂,接着通过毛刷的旋转对注塑模具内壁上脱模剂进行均匀涂抹,涂抹完成后驱动螺纹杆使之移动至加工腔内进注塑作业,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工涂抹脱模剂,使脱模剂涂抹更加均匀,提高了注塑件的加工效率。
16.2、将注塑模具设置再模具台10上方随模具台移动,可工作台上对注塑模具进行拆卸更换,改变了注塑模具以往设置在加工腔2内,而不便进行更换的缺点。
1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可通过喷洒头对注塑模具内壁进行喷洒脱模剂,并通过毛刷进行均匀涂抹,无需人工涂抹脱模剂,提高了注塑件的加工效率,且方便进行更换注塑模具。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注塑件膜具辅助装置正面的结构透视图;
19.图2为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注塑件膜具辅助装置侧面的结构透视图;
20.图3为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注塑机、2加工腔、3工作台、4支撑柱、5移动槽、6驱动槽、7螺纹杆、8移动块、9滑杆、10模具台、11挡板、12气缸、13注塑模具、14带轮、15安装板、16驱动电机、17挡块、18转动管件、19从动齿轮、20主动齿轮、21小型电机、22喷洒头、23毛刷、24脱模剂输送管、25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参照图1
‑
3,一种汽车注塑件膜具辅助装置,包括注塑机1和开设在注塑机1左侧的加工腔2,加工腔2左侧设有工作台3,工作台3上端开设有左侧为开口的移动槽5,工作台3下端右侧竖直开设有与移动槽5右侧连通的驱动槽6,移动槽5内横向设置有螺纹杆7,螺纹杆7的左侧与加工腔2左侧内壁转动连接,螺纹杆7右端与驱动槽6右侧内壁转动连接,驱动槽6内滑动连接有移动块8,移动块8螺纹套接在螺纹杆7上,移动块8上且在螺纹杆7两侧均滑动插设有滑杆9,滑杆9的左端与加工腔2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右端与驱动槽6的右侧内壁固定连接,当螺纹杆7转动时,可在移动槽5和滑杆9的限位作用下进行左右移动,且可移动至最左端的加工腔2内,移动块8上端固定连接有模具台10,模具台10上端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挡板11,两个挡板11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气缸12,气缸12的输出端贯穿挡板11并固定连接有注塑模具13,通过两个气缸12可加工两个注塑模具13重合成完整的零件模具,
可往其内部进行注射熔料,凝固成注塑零件。
24.工作台3上端右侧竖直固定连接有挡块17,挡块17上转动套接有转动管件18,转动管件18右端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19,从动齿轮19上端啮合有主动齿轮20,挡块17右侧面上且在主动齿轮20左侧位置固定嵌装有小型电机21,小型电机21的输出端与主动齿轮20固定连接,转动管件18左端固定连接有圆柱形的喷洒头22,喷洒头22外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喷洒孔,转动管件18上且在喷洒头22与挡块17之间设有毛刷23,小型电机21可通过从动齿轮19和主动齿轮20之间的啮合传动带动转动管件18进行转动,继而带动喷洒头22和毛刷23旋转,对注塑模具13内壁进行喷洒脱模剂并涂抹均匀。
25.工作台3下端固定连接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支撑柱4,使工作台3更加稳定。
26.四个支撑柱4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5,安装板15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6,驱动电机16的输出端和位于驱动槽6内的螺纹杆7上均固定套接有带轮14,两个带轮14之间共同套接有传动带,即驱动电机16通过带传动连接驱动螺纹杆7进行转动,驱动电机16为正反转电机。
27.移动槽5内且在驱动槽6右侧位置设有限位块25,限位块25与移动槽5内底壁固定连接,且套设在螺纹杆7上,对移动块8进行阻挡和限位,防止其移动距离过多发生碰撞。
28.限位块25为橡胶材料制成,接触时不会损坏移动块8。
29.转动管件18右端插设有脱模剂输送管24,脱模剂输送管24与转动管件18内壁之间转动连接,在输送脱模剂时不影响转动管件18的旋转。
30.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31.在进行注塑件加工时,首先驱动电机16通过带传动带动螺纹杆7转动,在移动槽5的限位作用下向右移动,同时小型电机21工作,通过主动齿轮20啮合带动从动齿轮19转动,进而驱动转动管件18转动,并通过脱模剂输送管24向转动管件18内输送脱模剂,脱模剂通过喷洒头22的喷洒孔在旋转过程中喷洒出来,在模具台10的移动过程中均匀喷洒在注塑模具13的内壁上,接着通过毛刷23的转动将脱模剂均匀的涂抹在注塑模具13表面,继而驱动电机16通过带传动带动螺纹杆7反向转动,使模具台10向左移动,脱离毛刷23与喷洒头22,同时两个气缸12工作推动两个注塑模具13相互靠进,使二者组合成完整的零件模具,并在移动槽5和滑杆9的限位作用下移动至加工腔2内进行注塑作业,注塑件加工完成后,驱动电机16便继续将模具台10向右移动至最右端,进行脱模剂涂抹工序,以便进行下次注塑作业,涂抹过程无需人工手动涂抹,使涂抹更加充分均匀,且注塑模具13设置在加工腔2外,便于进行更换。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050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