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雾器冲洗水循环利用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5-09  64



1.本发明属于节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除雾器冲洗水循环利用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2.脱硫吸收塔普遍配置高效屋脊式除雾器,但是超低排放改造后,脱硫系统水平衡难以保证,只能减少脱硫系统用水量最大设备除雾器的冲洗频次,从而引发除雾器堵塞,坍塌等情况频发,严重威胁机组安全运行。因此需要开发吸收塔内除雾器冲洗水循环利用技术,增加除雾器冲洗频次,甚至连续冲洗,彻底解决脱硫系统水平衡问题,使除雾器能高效稳定运行,同时实现机组水耗。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除雾器冲洗水循环利用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及方法能够实现吸收塔内除雾器冲洗水的循环利用,减少耗水量。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除雾器冲洗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除雾器冲洗水箱、澄清水箱、回用水箱、除雾器冲洗水汇集水槽、汇集水槽排水管、回用水泵及除雾器冲洗水管;
5.除雾器冲洗水箱的出口与除雾器冲洗水泵的入口相连通,回用水箱的出口与回用水泵的入口相连通,回用水泵的出口与除雾器冲洗水泵的出口通过管道并管后与澄清水箱冲洗水阀的一端及除雾器冲洗水管相连通,澄清水箱冲洗水阀的另一端与澄清水箱相连通,除雾器冲洗水汇集水槽的顶部开口正对除雾器的下端,除雾器冲洗水汇集水槽的底部出口与汇集水槽排水管的一端相连通,汇集水槽排水管的另一端插入于澄清水箱内;
6.澄清水箱的顶部设置有澄清水箱围堰溢流槽,澄清水箱围堰溢流槽的出口与回用水箱相连通。
7.回用水泵的出口处设置有回用水关断阀。
8.除雾器冲洗水泵的出口处设置有除雾器冲洗水关断阀。
9.澄清水箱的底部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与澄清水箱底流泵相连通,另一路与脱硫岛排水坑相连通。
10.澄清水箱的底部出口与澄清水箱底流泵之间设置有澄清水箱底流泵入口阀。
11.澄清水箱的底部出口与脱硫岛排水坑之间设置有澄清水箱放空阀。
12.回用水箱内设置有回用水箱搅拌器及回用水箱液位计。
13.澄清水箱围堰溢流槽的出口经溢流水管与回用水箱相连通。
14.一种脱硫吸收塔除雾器冲洗水循环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打开澄清水箱冲洗水阀,通过除雾器冲洗水泵向澄清水箱内注水,直至澄清水箱中的液位高于设计液位,再关闭澄清水箱冲洗水阀;
16.打开除雾器冲洗水泵,间断冲洗除雾器;
17.冲洗除雾器后的冲洗水,经除雾器的倾斜叶片间隙,导流至除雾器冲洗水汇集水
槽中,并自流至澄清水箱中;
18.当澄清水箱达到最高液位时,通过澄清水箱围堰溢流槽溢流至回用水箱;
19.关闭除雾器冲洗水泵,打开回用水泵,开始采用回用水冲洗除雾器。
20.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本发明所述的除雾器冲洗水循环利用系统及方法在具体操作时,先通过除雾器冲洗水泵向澄清水箱内注水,直至澄清水箱中的液位高于设计液位,再利用澄清水箱对除雾器进行冲洗,其中,通过除雾器冲洗水汇集水槽收集除雾器冲洗水至澄清水箱中,澄清后的清水循环冲洗除雾器,以实现除雾器冲洗水循环利用的目的,解决机组脱硫系统水平衡的问题,减少耗水量。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图;
23.图2为实施例一中除雾器冲洗水汇集水槽4布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实施例二中除雾器冲洗水汇集水槽4布置的结构示意图。
25.其中,1为除雾器冲洗水箱、2为澄清水箱、3为回用水箱、4为除雾器冲洗水汇集水槽、5为汇集水槽排水管、6为除雾器冲洗水泵、7为除雾器冲洗水关断阀、8为澄清水箱冲洗水阀、9为澄清水箱围堰溢流槽、10为澄清水箱底流泵、11为澄清水箱底流泵入口阀、12为澄清水箱放空阀、13为脱硫岛排水坑、14为溢流水管、15为回用水箱搅拌器、16为回用水箱液位计、17为回用水泵、18为回用水关断阀、19为除雾器支撑梁、20为除雾器、21为除雾器冲洗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公开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的混淆本发明公开的概念。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在附图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公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这些图并非是按比例绘制的,其中为了清楚表达的目的,放大了某些细节,并且可能省略了某些细节。图中所示出的各种区域、层的形状及它们之间的相对大小、位置关系仅是示例性的,实际中可能由于制造公差或技术限制而有所偏差,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所需可以另外设计具有不同形状、大小、相对位置的区域/层。
28.参考图1,本发明所述的除雾器冲洗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除雾器冲洗水箱1、澄清水箱2、回用水箱3、除雾器冲洗水汇集水槽4及汇集水槽排水管5;
29.除雾器冲洗水箱1的出口与除雾器冲洗水泵6的入口相连通,回用水箱3的出口与回用水泵17的入口相连通,回用水泵17的出口与除雾器冲洗水泵6的出口通过管道并管后与澄清水箱冲洗水阀8的一端及除雾器冲洗水管21相连通,回用水泵17的出口处设置有回用水关断阀18,除雾器冲洗水泵6的出口处设置有除雾器冲洗水关断阀7,澄清水箱冲洗水
阀8的另一端与澄清水箱2相连通,除雾器冲洗水汇集水槽4的顶部开口正对除雾器20的下端,除雾器冲洗水汇集水槽4的底部出口与汇集水槽排水管5的一端相连通,汇集水槽排水管5的另一端插入于澄清水箱2内;
30.澄清水箱2的顶部设置有澄清水箱围堰溢流槽9,澄清水箱围堰溢流槽9的出口经溢流水管14与回用水箱3相连通。
31.澄清水箱2的底部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经澄清水箱底流泵入口阀11与澄清水箱底流泵10相连通,另一路经澄清水箱放空阀12与脱硫岛排水坑13相连通。
32.回用水箱3内设置有回用水箱搅拌器15及回用水箱液位计16。
33.本发明所述的脱硫吸收塔除雾器冲洗水循环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4.系统启动前,关闭回用水关断阀18,打开除雾器冲洗水关断阀7,关闭澄清水箱底流泵入口阀11及澄清水箱放空阀12。
35.打开澄清水箱冲洗水阀8,通过除雾器冲洗水泵6向澄清水箱2内注水,直至澄清水箱2中的液位高于设计液位,再关闭澄清水箱冲洗水阀8,其中,设计液位高于插入澄清水箱2内的汇集水槽排水管5最低处加上吸收塔内最大烟气压力折算得到的液柱;
36.打开除雾器冲洗水泵6,间断冲洗除雾器20;
37.冲洗除雾器20后的冲洗水,经除雾器20的倾斜叶片间隙,导流至除雾器冲洗水汇集水槽4中,并通过汇集水槽排水管5自流至澄清水箱2中,汇集水槽排水管5插入澄清水箱2的液面以下,可以起到水封作用,避免吸收塔中的烟气逃逸至澄清水箱2;
38.当澄清水箱2达到最高液位时,通过澄清水箱围堰溢流槽9及溢流水管14,将澄清后的清水溢流至回用水箱3;
39.关闭除雾器冲洗水泵6及除雾器冲洗水关断阀7,打开回用水关断阀18及回用水泵17,开始采用回用水冲洗除雾器20。
40.需要说明的是,采用间断冲洗方式或连续冲洗方式利用回用水循环冲洗除雾器20。
41.当回用水箱3的液位低于最低液位时,则向回用水箱3中直接补水,使回用水冲洗系统达到动态平衡,即启动除雾器冲洗水泵6,采用除雾器20冲洗水冲洗除雾器20,以补充回用水箱3的冲洗水量,使回用水冲洗系统达到动态平衡。
42.另外,需要定期打开澄清水箱底流泵入口阀11,通过澄清水箱底流泵10冲洗脱硫系统管道、泵,降低澄清水箱2内水的含固量,达到动态平衡。
43.同时需要定期打开澄清水箱放空阀12,将澄清水箱2底部高含固量的水定期放空至脱硫岛排水坑13,以降低澄清水箱2水中含固量,达到动态平衡。
44.实施例一
45.参考图2,第一层除雾器20及第三层除雾器20为屋脊式结构,且布置于底层除雾器支撑梁19上,第二层除雾器20均为倒屋脊式结构,且与第三层除雾器20共同布置于上部除雾器支撑梁19上;除雾器冲洗水汇集水槽4布置于底层除雾器支撑梁19侧面或底部。
46.实施例二
47.参考图3,三层除雾器20均为屋脊式结构,分别布置于三层除雾器支撑梁19;除雾器冲洗水汇集水槽4布置于底层除雾器支撑梁19的侧面或底部。
48.本发明的主要特点为:
49.本发明利用除雾器冲洗水汇集水槽4收集除雾器20冲洗水至澄清水箱2,澄清后的清水循环冲洗除雾器20,澄清水箱2底部的浑浊水冲洗脱硫系统管道、泵或者排放至脱硫岛排水坑13,以最简单可行的方式实现除雾器20冲洗水循环利用的目的,解决困扰大部分机组脱硫系统水平衡问题,同时获得以下效果:
50.当采用间断方式冲洗除雾器20时,本发明可增加冲洗除雾器20的频率,减少除雾器20的堵塞风险,减少脱硫系统的整体水耗。
51.当采用连续冲洗的方式冲洗除雾器20时,本发明彻底解决除雾器20堵塞风险,减少了脱硫系统整体水耗,由于连续冲洗除雾器20的过程中,同时连续洗涤烟气,可显著减少烟气中粉尘。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05017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