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塔吊用高效节能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15



1.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塔吊用高效节能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塔吊建筑工地上最常用的一种起重设备,经常为了赶工期,夜晚也需要使用塔吊,因此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的照明,以便于员工夜晚进行施工。
3.相关技术如公告号为cn208535759u公开的一种塔吊用移动式照明装置,包括底座,底座连接有伸缩支架,伸缩支架上设有操控室,伸缩支架与横梁连接,横梁一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安装座内部的两端均设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辊,两个传动辊之间传动连接有传动带,安装座内的底部设有滑轨,滑轨与移动块滑动连接,传动带与移动块固定连接,移动块内设有步进电机,照明灯铰接于移动块的底部,照明灯顶端设有半圆齿轮,步进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齿轮和半圆齿轮与照明灯传动连接。
4.上述相关技术中,发明人认为:当塔吊夜间进行起重时,需要单独驱动起重小车和照明灯,使得起重小车对重物进行起重的同时,转动电机驱动传动辊带动照明灯移动至起重小车对重物进行照明,使得起重小车移动重物的同时操控照明灯进行移动,以使夜间塔吊起重使用照明灯照明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便于夜间塔吊起重使用照明灯进行照明,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塔吊用高效节能照明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塔吊用高效节能照明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塔吊用高效节能照明装置,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横梁,所述横梁上滑动设置有起重小车,所述机架上设有驱动所述起重小车滑动的驱动电机,所述横梁上设有随所述起重小车一同滑移的照明灯。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夜间塔吊起重进行照明时,驱动电机启动带动起重小车沿横梁的长度方向滑动,同时起重小车滑动的同时带动照明灯一同滑动,使得照明的照明范围跟随起重小车的滑动而移动,以使照明灯始终对起重小车下吊的重物进行照明。因此通过将照明灯设置于起重小车上,使得起重小车滑移的同时照明灯随起重小车一同滑动,从而便于夜间塔吊起重使用照明灯进行照明。
8.可选的,所述起重小车内设有蓄电池,所述起重小车上设有用于给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的微型风力发电机,所述蓄电池用于给所述照明灯供电。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风吹动时,风力带动微型风力发电机进行发电,将产生的电能储存入蓄电池内,以对蓄电池进行充电,使得夜晚塔吊时照明灯有充足的电量进行照明。因此通过设置蓄电池,利用微型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使得风力得到利用,对照明灯供有充足的电量,从而达到照明灯高效节能的效果。
10.可选的,所述微型风力发电机包括机体、同轴连接于所述机体上的整流罩、设置于
所述整流罩上的若干风叶,所述机体的轴向方向和所述起重小车的滑动方向平行。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电机带动起重小车于横梁上来回滑动时,风叶于起重小车上受到风力的作用进行转动,以使机体进行发电,将产生的电能储入蓄电池内,实现蓄电池的充电,以通过起重小车滑动时遇到的空气阻力带动风叶转动进行发电,充分利用起重小车的机械能,使得机械能一部分转化为电能进行储存,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12.可选的,所述起重小车的下端滑动设置有吊钩,所述起重小车上转动设置有带动吊钩上下滑动的起吊件,所述机体上背对所述风叶的一侧同轴连接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上设有若干叶片,所述起吊件上设有驱动所述叶片带动所述转动轮转动的驱动件一。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吊钩向下滑动时,起吊件启动带动吊钩向下滑动,同时驱动件一启动,以带动转动轮转动,使得叶片转动,从而使得微型风力发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进行发电,以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因此通过设置转动轮和叶片,利用起吊件和驱动件一的配合,使得吊钩下滑时驱动件一启动带动叶片转动,将吊钩及重物的一部分重力势能带动叶片转动转化为电能,以将吊钩下滑或吊钩带重物下滑的重力势能进行利用,从而便于微型风力发电机进行发电。
14.可选的,所述驱动件一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起吊件上的驱动轮、若干设置于所述驱动轮周向侧壁的驱动叶,所述驱动轮上靠近所述机体的驱动叶位于相邻两个叶片之间。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叶片转动时,起吊件转动带动吊钩下滑的同时,带动驱动轮转动,使得驱动叶于驱动轮上转动,以使驱动叶转入叶片之间并和叶片相抵接,进而使得叶片随驱动叶的转动而转动,实现吊钩下滑起吊件带动微型风力发电机进行发电,从而便于将吊钩和重物下滑的势能进行利用。
16.可选的,所述驱动叶于所述驱动轮上弯曲设置,所述驱动叶沿所述驱动轮随所述起吊件带动吊钩下滑的转动方向弯曲,所述叶片也弯曲设置于所述转动轮上,且所述叶片和所述驱动叶的弯曲方向相同,所述起吊件转动带动所述吊钩下滑时,所述驱动叶转入所述叶片之间并带动所述叶片和所述驱动叶朝相反的方向转动,所述起吊件转动带动所述吊钩上滑时,所述驱动叶和叶片弯曲的侧壁滑动抵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起吊件带动吊钩和重物下滑时,驱动轮随之转动,以使驱动叶逆时针转动后转入叶片内,进而带动叶片顺时针转动,使得微型风力发电机进行发电,以对吊钩和重物下滑的势能进行利用。当起吊件带动吊钩和重物上滑时,驱动轮随之反向转动,使得驱动叶顺时针转动后,驱动叶弯曲的侧壁滑动抵接于叶片弯曲的侧壁,以使叶片受到驱动叶弯曲侧壁的抵接后逆时针转动,减少驱动叶和叶片的接触面积,以减小起吊件吊起吊钩和重物时受到的阻力,从而便于减少起吊件吊起吊钩和重物所损耗的能量。
18.可选的,所述驱动叶滑动设置于所述驱动轮上,所述驱动叶位于所述驱动轮的内的一端设有抵接所述驱动轮内壁的限位片,所述驱动叶位于所述驱动轮外的一端设有抵接所述驱动轮外壁的定位条,所述起重小车上设有驱动靠近所述叶片的限位片带动定位条抵接于所述驱动轮外侧壁的限位件,所述起重小车上设有驱动所述限位件限制所述驱动叶和叶片弯曲侧壁相抵接的驱动件二。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起吊件带动吊钩和重物下滑时,驱动件二驱动限位件解除对驱动叶的限制,使得驱动叶随驱动轮逆时针转动。直至驱动叶转动至叶片的上方时,驱动叶受重力和离心力作用从驱动轮内滑出,使得限位片抵接于驱动轮的内壁。以将驱动
叶从驱动轮内滑出后伸入叶片之间,使得驱动叶远离驱动轮的一端抵接于叶片,以使叶片受到驱动叶转动的驱动后顺时针转动。进而使得微型风力发电机进行发电,以便于将吊钩和重物下降的势能进行利用。
20.当起吊件吊起吊钩和重物时,驱动件二启动并驱动限位件启动,限位件带动驱动叶朝驱动轮内部滑动,直至限位片脱离驱动轮内壁、定位条抵接于驱动轮外壁,以将驱动轮上靠近叶片的驱动叶朝驱动轮内部滑动,使得靠近叶片的驱动叶和叶片脱离,以解除驱动叶和叶片的抵接,减少叶片对驱动叶转动造成的阻碍,从而便于减少起吊件吊起吊钩和重物受到的阻碍。
21.可选的,所述限位片的一端延伸出所述驱动轮,所述限位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起重小车内的滑座、转动设置于所述滑座上的转动盘、设置于所述转动盘周向侧壁上的若干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和所述驱动叶一一对应,靠近所述叶片的限位片上延伸出驱动轮的一端和限位杆端部相抵接,所述驱动件二用于驱动所述转动盘带动所述限位杆朝驱动轮滑动,使得所述限位杆和限位片抵接并带动驱动叶朝驱动轮内部滑移,将驱动叶和叶片相脱离。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驱动叶和叶片的抵接解除时,驱动件二驱动转动盘朝转动轮滑动,带动限位杆朝驱动轮转动,使得限位杆远离转动盘的一端逐渐转入驱动轮的一侧,直至限位杆远离转动盘的端部抵接于限位片延伸出驱动轮的一端,使得限位片受到限位杆的抵接后带动驱动叶朝驱动轮内部滑动。以将定位条抵接于驱动轮的外壁,使得驱动叶远离驱动轮的端部和叶片的抵接相脱离,减少吊钩、重物起吊时驱动叶的转动受到叶片的阻碍,从而便于起吊件带动吊钩和重物上滑。
23.可选的,所述驱动件二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座上的驱动柱、螺纹连接于所述驱动柱上的齿轮一、同轴连接于所述驱动轮上并始终和齿轮一相啮合的齿轮二,所述转动盘滑动连接于所述驱动柱靠近所述驱动轮光滑的一端,所述转动盘朝向所述齿轮一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转动盘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齿轮一上,所述驱动柱上的螺纹长度小于所述齿轮二的厚度,所述齿轮二的厚度大于所述齿轮一。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起吊件转动带动吊钩和重物上下滑动时,齿轮二随起吊件的转动而转动,进而带动齿轮一转动,使得转动盘通过连接杆随齿轮一的转动而转动,以带动限位杆和驱动叶同步转动。
25.当起吊件带动吊钩和重物上滑时,齿轮二随起吊件顺时针转动,以带动齿轮一逆时针转动,使得齿轮一螺纹连接于驱动柱上,进而带动转动盘转动,同时使得齿轮一和转动盘朝靠近驱动轮的方向移动。直至齿轮一转离驱动柱上的螺纹时,限位杆抵动驱动轮上靠近叶片的驱动叶朝驱动轮内部滑动,实现驱动叶和叶片的抵接分离。
26.因此通过设置齿轮一和齿轮二的啮合,使得限位杆和驱动叶的同步转动,并利用驱动柱上螺纹长度小于齿轮二的厚度、齿轮二的厚度大于齿轮一的厚度,使得齿轮一在齿轮二的啮合下于驱动柱上带动转动盘朝驱动轮滑动,直至限位杆抵接限位片后,齿轮一和齿轮二依旧啮合,使得限位杆和驱动叶依旧同步转动,从而便于限位杆抵动驱动叶解除驱动叶和叶片的抵接。
27.可选的,所述滑座上设有位于所述齿轮一背对所述转动盘一侧的支撑杆,所述驱动柱固定于所述支撑杆的上端,所述驱动柱靠近所述支撑杆上光滑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复位盘,所述复位盘朝向所述齿轮一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所述复为盘的一端
固定连接于所述齿轮一的侧壁上,所述弹簧用于抵动所述齿轮一螺纹连接于所述驱动柱上。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起吊件带动吊钩和重物上滑时,此时齿轮一啮合于齿轮二上并处于驱动柱上螺纹背对转动盘的一端,且复位盘上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直至齿轮二顺时针转动后,齿轮二带动齿轮一转动,齿轮一通过连接杆带动转动盘转动、通过弹簧带动复位盘转动,使得齿轮一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螺纹连接于驱动柱上。进而使得齿轮一转动的同时带动转动盘于驱动柱上朝驱动轮滑动,直至齿轮一脱离驱动柱的螺纹,转动盘上的限位杆抵动限位片将驱动叶脱离叶片,此时齿轮一依旧啮合于齿轮二,并将转动盘和齿轮一实现同步转动,从而将驱动叶和叶片的抵接相脱离。
29.当起吊件带动吊钩和重物下滑时,齿轮二逆时针转动并带动齿轮一反转,使得齿轮一在弹簧拉伸力的作用下螺纹连接于驱动柱上,从而使得转动盘和齿轮一同步转动的同时朝远离驱动轮的方向移动。直至转动盘上的限位杆脱离限位片,此时齿轮一随齿轮二的转动而滑动至驱动柱上螺纹背对转动盘的一侧,并使得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以将齿轮一脱离驱动柱的螺纹连接并和齿轮二啮合继续转动。使得转动盘上的限位杆脱离限位片,以便于驱动叶于驱动轮上转动至叶片上方时滑出驱动轮,以使驱动叶再次伸入叶片之间,使得驱动叶随驱动轮的转动而带动叶片进行转动。因此通过设置复位盘和弹簧,利用弹簧和复位盘进行同步转动的同时,使得齿轮一于驱动柱上滑动时始终具有朝驱动柱上螺纹滑动的趋势,从而便于齿轮一滑动后螺纹连接于驱动柱上。
30.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通过将照明灯设置于起重小车上,使得起重小车滑移的同时照明灯随起重小车一同滑动,从而便于夜间塔吊起重使用照明灯进行照明;通过设置蓄电池,利用微型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使得风力得到利用,对照明灯供有充足的电量,从而达到照明灯高效节能的效果;通过设置转动轮和叶片,利用起吊件和驱动轮、驱动叶的配合,使得吊钩下滑时驱动叶转动并带动叶片转动,使得吊钩及重物的一部分势能带动叶片转动转化为电能,以将吊钩下滑或吊钩带重物下滑的势能进行利用,从而便于微型风力发电机进行发电;通过设置转动盘和限位杆,利用驱动件二驱动限位杆抵接于限位片,使得驱动叶朝驱动轮内部滑移,以使驱动叶和叶片的抵接相脱离,减少吊钩、重物起吊时驱动叶的转动受到叶片的阻碍,从而便于起吊件带动吊钩和重物上滑;通过设置齿轮一和齿轮二的啮合,利用驱动柱上螺纹长度小于齿轮二的厚度、齿轮二的厚度大于齿轮一的厚度,使得齿轮一在齿轮二的啮合下于驱动柱上带动转动盘朝驱动轮滑动,直至限位杆抵接限位片后,齿轮一和齿轮二依旧啮合,使得限位杆和驱动叶依旧同步转动,从而便于限位杆抵动驱动叶解除驱动叶和叶片的抵接;通过设置复位盘和弹簧,利用弹簧和复位盘进行同步转动的同时,使得齿轮一于驱动柱上滑动时始终具有朝驱动柱上螺纹滑动的趋势,从而便于齿轮一滑动后螺纹连接于驱动柱上。
附图说明
3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用于展示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3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用于展示微型风力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3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用于展示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35.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11、横梁;111、滑槽;12、驱动电机;13、螺纹杆;2、起重小车;21、滑轮;22、吊钩;23、起吊件;231、卷筒;232、绕绳;233、卷绕电机;234、转动轴;24、通孔;25、蓄电池;251、整流器;26、微型风力发电机;261、机体;262、整流罩;263、风叶;27、照明灯;28、转动轮;281、叶片;3、驱动件一;31、驱动轮;32、驱动叶;321、限位片;322、定位条;323、弹性环;4、限位件;41、滑座;411、支撑杆;42、转动盘;421、连接杆;43、限位杆;44、复位盘;441、弹簧;5、驱动件二;51、齿轮一;52、齿轮二;53、驱动柱;531、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塔吊用高效节能照明装置。
38.参照图1,一种塔吊用高效节能照明装置包括机架1、固定连接于机架1上的横梁11,横梁11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安装有起重小车2,机架1内固定连接有驱动起重小车2滑动的驱动电机12。
39.参照图1和图2,且横梁11上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3,螺纹杆13的一端同轴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12输出轴。螺纹杆13贯穿起重小车2底部并螺纹连接于起重小车2内,起重小车2两侧固定连接有滑轮21,横梁11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开设有供滑轮21转动的滑槽111,以对起重小车2的滑动进行导向。
40.参照图3,起重小车2的下端滑动安装有吊起重物的吊钩22,起重小车2内安装有带动吊钩22上下滑动的起吊件23,起吊件23包括转动设置于起重小车2内的卷筒231、缠绕于卷筒231上的绕绳232、固定连接于起重小车2一端驱动卷筒231转动的卷绕电机233。
41.参照图2和图3,卷筒231内同轴连接有转动轴234,转动轴234的一端延伸出卷筒231并和卷绕电机233同轴连接,转动轴234沿起重小车2的滑动方向延伸。绕绳232的下端固定连接于吊钩22上,吊钩22和绕绳232的下端位于卷筒231靠近螺纹杆13的一侧,起重小车2底壁开设有供绕绳232穿过的通孔24。
42.参照图2和图3,起重小车2内固定连接有位于卷筒231一侧的蓄电池25,蓄电池25上方电连接有对其进行充电的微型风力发电机26,起重小车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照明灯27。蓄电池25的底部电连接有整流器251,微型风力发电机26为交流发电机,微型风力发电机26产生的交流电通过整流器251转换成直流电对蓄电池25进行充电。蓄电池25和照明灯27电连接并对照明灯27进行供电,以使风能得到有效利用,从而达到照明灯27高效节能的效果。
43.参照图2和图3,微型风力发电机26包括固定连接于蓄电池25上的机体261、同轴连接于机体261上的整流罩262、固定连接于整流罩262周向侧壁上的若干风叶263,机体261输出轴贯穿起重小车2的侧壁,风叶263和整流罩262均转动于起重小车2外,并且风叶263和整流罩262位于起重小车2远离卷绕电机233的一端。
44.参照图2和图3,机体261的轴向方向和起重小车2的滑动方向相平行,以便于起重小车2滑动时通过风的阻力带动风叶263转动,以便于微型风力发电机26发电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至蓄电池25,利用起重小车2滑动的机械能对电能进行储存,达到节能环保的效
果。
45.参照图3,机体261靠近卷绕电机233的一端同轴连接转动轮28,转动轮28的周向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叶片281,转动轴234上安装有带动转动轮28顺时针转动的驱动件一3,同时驱动件一3也能带动转动轮28逆时针转动。卷绕电机233带动转动轴234转动带动吊钩22下滑时,转动轴234带动转动轮28逆时针转动。
46.参照图3,驱动件一3包括同轴连接于转动轴234上的驱动轮31、固定连接于驱动轮31周向侧壁上的若干驱动叶32,驱动轮31位于卷绕电机233和卷筒231之间并与转动轮28相对齐,以使驱动轮31上靠近转动轮28的驱动叶32转入叶片281之间,使得驱动叶32和叶片281形成啮合。
47.参照图3和图4,驱动叶32于驱动轮31的周向侧壁上弯曲设置,驱动叶32沿驱动轮31逆时针转动的方向弯曲,叶片281也弯曲设置于转动轮28上,且叶片281弯曲的方向和驱动叶32的弯曲方向相同。以便于卷绕电机233带动卷筒231转动将绕绳232进行放卷时,驱动轮31随转动轴234一同逆时针转动,进而使得叶片281在驱动叶32的抵接下顺时针转动,以带动机体261进行发电。当卷绕电机233带动卷筒231转动将绕绳232进行收卷时,驱动轮31随转动轴234一同顺时针转动。进而使得驱动叶32弯曲的侧壁抵接于叶片281弯曲的侧壁,在减少驱动叶32和叶片281抵接面积的同时,使得叶片281逆时针转动带动机体261发电,从而减少卷筒231收卷绕绳232时受到叶片281的阻力。
48.参照图4,驱动叶32沿垂直于驱动轮31周向侧壁的方向滑动于驱动轮31上,驱动叶32位于驱动轮31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片321,驱动叶32位于驱动轮31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条322,驱动轮31内部安装有弹性环323。
49.参照图3和图4,弹性环323由弹性条弯曲而成,弹性条的两端弯曲重叠形成可收缩的弹性环323,弹性环323的外壁抵接于限位片321上,使得限位片321受到抵接后抵接于驱动轮31内壁,以使驱动叶32从驱动轮31上伸入相邻两个叶片281之间。限位片321靠近卷绕电机233的一端延伸出驱动轮31外,且限位片321延伸出驱动轮31外的一端朝驱动轮31的轴心方向倾斜。
50.当驱动轮31逆时针转动时,弹性环323抵接限位片321,将驱动叶32伸入叶片281之间带动叶片281转动。当定位条322抵接于驱动轮31的外壁时,驱动叶32朝驱动轮31内部滑动,使得驱动叶32远离驱动轮31的一端脱离于叶片281,以将驱动叶32和叶片281的抵接相脱离。
51.参照图3和图4,起重小车2上安装有驱动靠近叶片281的限位片321滑动并带动定位条322抵接于驱动轮31外壁的限位件4,且起重小车2上还安装有驱动限位件4限制驱动叶32和叶片281弯曲的侧壁相抵接的驱动件二5。
52.参照图3和图4,限位件4包括固定连接于起重小车2内的滑座41、转动连接于滑座41上的转动盘42、固定连接于转动盘42周向侧壁上的若干限位杆43,若干限位杆43远离转动盘42的一端形成的圆形范围直径和限位片321远离驱动轮31一端形成的圆形范围直径相同。
53.参照图3和图4,转动盘42的轴线和转动轮28的轴线相平行,限位杆43延伸至驱动轮31背对卷筒231的一侧并和倾斜的限位片321相抵接,且限位杆43和驱动叶32一一对应,以便于转动盘42朝转动轮28滑动时将限位杆43朝限位片321滑动,使得限位杆43的端部抵
接于限位片321倾斜的一端,使得限位片321在限位杆43的抵动下挤压弹性环323,带动驱动叶32滑入驱动轮31内,以使驱动叶32和叶片281相脱离。
54.参照图3和图4,驱动件二5包括固定连接于滑座41上的驱动柱53、螺纹连接于驱动柱53上的齿轮一51、同轴连接于转动轴234上并始终和齿轮一51相啮合的齿轮二52。
55.参照图3和图4,转动盘42朝向齿轮一5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接杆421,连接杆421远离转动盘4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齿轮一51的侧壁,以使齿轮一51和转动盘42同步转动。驱动柱53和转动轴234的轴线方向相平行,齿轮二52位于驱动轮31和卷绕电机233之间,齿轮一51位于转动盘42背对转动轮28的一侧。齿轮一51和转动盘42同轴连接且均转动连接于驱动柱53上,同时齿轮一51和转动盘42均可沿驱动柱53的轴线方向滑动。
56.参照图3和图4,驱动柱53上开设有和齿轮二52相对应的螺纹531,驱动柱53远离螺纹531的两端呈光滑状,螺纹531长度小于齿轮二52的厚度。齿轮二52的厚度大于齿轮一51,以使齿轮一51在啮合于齿轮二52上的同时通过螺纹531和驱动柱53螺纹连接,进而使得齿轮一51和转动盘42同步转动的同时沿驱动柱53轴线方向滑动,且齿轮一51滑动至螺纹531两端的驱动柱53上时,齿轮一51始终啮合于齿轮二52上,从而使得转动盘42和驱动轮31的转动始终同步,以便于限位杆43和限位片321相抵接。
57.参照图3和图4,滑座41的上固定连接有位于齿轮一51背对转动盘42一侧的支撑杆411,驱动柱53远离转动盘42的一端固定于支撑杆411的上端。且驱动柱53靠近支撑杆411一端的转动连接有复位盘44,复位盘44位于齿轮一51背对转动盘42的一侧。复位盘44朝向齿轮一5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套设于驱动柱53上的弹簧441,弹簧441远离复位盘4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齿轮一51的侧壁上。
58.当收工时,转动轴234带动齿轮二52顺时针转动,齿轮二52带动齿轮一51逆时针转动,使得转动盘42和复位盘44随齿轮一51同步转动。此时齿轮一51位于螺纹531背对转动盘42的一侧,且弹簧441处于压缩状态。随着齿轮一51的转动,弹簧441抵接于齿轮一51上,使得齿轮一51转动螺纹531和驱动柱53螺纹连接。进而使得齿轮一51转动的同时带动转动盘42朝驱动轮31转动,直至齿轮一51脱离螺纹531,转动盘42上的限位杆43抵动限位片321将驱动叶32和叶片281的抵接分离,齿轮一51依旧啮合于齿轮二52,使得转动盘42和驱动轮31同步转动,以将驱动轮31上的驱动叶32和叶片281分离的状态进行固定。直至停工时,减少驱动轮31对叶片281转动的阻碍,从而便于风吹微型风力发电机26进行发电。
5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塔吊用高效节能照明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当卷绕电机233带动卷筒231转动使得吊钩22上滑时,齿轮二52和驱动轮31一同顺时针转动,齿轮二52带动齿轮一51逆时针转动,使得转动盘42和复位盘44随齿轮一51同步转动。此时齿轮一51位于螺纹531背对转动盘42的一侧,且弹簧441处于压缩状态。随着齿轮一51的转动,弹簧441抵接于齿轮一51上,使得齿轮一51转入螺纹531和驱动柱53螺纹连接。进而使得齿轮一51转动的同时带动转动盘42朝驱动轮31转动,直至齿轮一51脱离螺纹531,转动盘42上的限位杆43抵动限位片321将驱动叶32和叶片281的抵接分离,齿轮一51依旧啮合于齿轮二52,使得转动盘42和驱动轮31同步转动,以将驱动轮31上的驱动叶32和叶片281分离的状态进行固定。直至停工时,减少驱动轮31对叶片281转动的阻碍,从而便于风吹微型风力发电机26进行发电;当卷绕电机233带动卷筒231转动使得吊钩22下滑时,驱动轮31和齿轮二52一同逆时针转动,齿轮一51啮合于齿轮二52上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转动盘42和复位盘44顺时针
转动。此时弹簧441拉伸力作用于齿轮一51上,使得齿轮一51啮合于齿轮二52上的同时受到弹簧441朝远离驱动轮31方向的拉力,进而使得齿轮一51转入螺纹531上和驱动柱53螺纹连接。以将齿轮一51带动转动盘42朝远离驱动轮31的方向滑动,直至限位杆43脱离限位片321,弹性环323恢复形变带动驱动叶32滑入叶片281之间,此时齿轮一51转出螺纹531并依旧啮合于齿轮二52上。以将驱动叶32再次抵接于叶片281,使得吊钩22和重物下降时对叶片281的驱动,以使微型风力发电机26进行发电,以便于将吊钩22和重物下降的势能进行利用。整个过程中照明灯27均位于起重小车2的底部,使得起重小车2滑移的同时照明灯27随起重小车2一同滑动,从而便于夜间塔吊起重使用照明灯27进行照明。
6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0502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