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晾杆的联动机构及晾衣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22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晾衣机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晾杆的联动机构及晾衣机。


背景技术:

2.目前,电动晾衣机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电动晾衣机的升降功能可让悬挂衣物动作更加方便;但是,电动晾衣机的晾杆长度有限,使得悬挂衣物的数量也有限;因此,在市场上推出的晾衣机中增加了小晾杆,小晾杆晾挂方便,且晾晒方式多样,可满足用户的晾晒需求。但是,晾衣机增加了小晾杆后,小晾杆会占用大部分空间,在不需要使用小晾杆时无法将小晾杆收拢起来,不利于晾衣机的运输,同时还会使得晾衣机整体外观非常不美观。且每根小晾杆在晾衣机上的位置基本都是固定的,若用户需要调整小晾杆之间的间距,需要用户逐根拆装和调整,无法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晾杆的联动机构,在不需要使用移动横杆时可将其收拢起来,节省空间;同时相邻移动横杆间通过滑片组件连接,使得移动横杆的调整更加便捷,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感。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晾衣机,晾衣机中具有晾杆的联动机构。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晾杆的联动机构,包括:
7.伸缩杆,设有滑槽;
8.连体晾杆,套装在所述伸缩杆外,与所述伸缩杆间具有相对位移;
9.滑片组件,设在所述滑槽内;所述滑片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相互滑动连接的滑片件,且每个所述滑片件上均设有延伸至所述滑槽外的固定柱,借由所述固定柱与套装在所述伸缩杆外的移动挂环相连;
10.移动横杆,与所述移动挂环相连。
11.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靠近所述连体晾杆的一端设有限位头,所述连体晾杆的端部设有堵头,所述限位头抵持所述堵头时所述伸缩杆向外移动至最大距离。
12.进一步地,所述滑片组件设有第一滑片件和第二滑片件,所述第一滑片件、所述第二滑片件的远离所述限位头的一端上均设有所述固定柱,且所述第二滑片件上设有条形孔,所述第一滑片件的固定柱穿过所述条形孔使所述第一滑片件与所述第二滑片件间实现相位滑动。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片件靠近所述限位头的一端设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抵持所述堵头时,所述滑片组件移动向外移动至最大距离。
14.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挂环包括主体部和卡接部,所述主体部设为中空结构,使得所述主体部套装在所述伸缩杆的杆身外,所述卡接部设在所述主体部正对所述移动横杆的一端上,所述卡接部突起并在其外表面设有倒扣件;所述移动横杆用于连接移动挂环的一端
套装有套筒件,并在所述套筒件上设有与所述倒扣件位置相对应的卡孔,所述倒扣件与所述卡孔相卡接以实现所述移动横杆与所述移动挂环相连。
15.进一步地,所述卡接部的外边沿处设有开孔,所述开孔往所述主体部方向延伸,使所述卡接部在卡接所述套筒件时具有弹性。
16.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挂环还包括有辅助环,所述主体部向下延伸形成空心的所述辅助环。
17.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的轴心方向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正对所述移动横杆的一面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滑片组件移动的突条,并在所述伸缩杆正对所述移动横杆的一面设有槽孔,使所述槽孔、所述突条与所述加强筋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滑槽。
18.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连体晾杆的一端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移动横杆平行,使所述固定杆向外移动时带动所述伸缩杆同步移动。
1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20.一种晾衣机,包括如上述的晾杆的联动机构。
21.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2.移动横杆通过移动挂环套装在伸缩杆外,使得移动横杆可在伸缩杆的带动下进行移动,从而实现了在不需要使用移动横杆时可将移动横杆收拢起来,节省更多空间;同时,相邻移动横杆间通过滑片组件相连,使得相连移动横杆间可通过滑片组件进行联动调整,以此来代替传统中需要逐根装卸和调整移动横杆的方案,操作简便,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感。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晾杆的联动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晾杆的联动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滑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移动挂环的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本实用新型移动挂环与移动横杆的结构示意图;
30.图8为本发明移动横杆的移动状态图之一;
31.图9为本发明移动横杆的移动状态图之二;
32.图10为本发明移动横杆的移动状态图之三。
33.图中:1、连体晾杆;11、堵头;2、伸缩杆;21、滑槽;211、加强筋;212、突条;213、槽孔;22、限位头;3、滑片组件;31、第一滑片件;32、弯折部; 33、第二滑片件;34、条形孔;35、固定柱;4、移动挂环;41、主体部;42、卡接部;421、开孔;422、倒扣件;43、辅助环;5、套筒件;51、卡孔;6、移动横杆;7、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35.实施例一
3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晾杆的联动机构,该联动机构应用在晾衣机的连体晾杆1 上,可节省晾衣机的空间,同时操作简便,可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感。
37.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联动机构主要包括有伸缩杆2、连体晾杆 1、滑片组件3和移动横杆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体晾杆1设为空心结构,所述连体晾杆1套装在所述伸缩杆2外,使得伸缩杆2可在所述连体晾杆1内进行往返移动,所述伸缩杆2向外移动时相当于增加所述连体晾杆1的长度,从而增加衣物晾晒量。为了避免所述伸缩杆2在移动过程中从所述连体晾杆1 中掉落,如图3所示,在所述连体晾杆1的端部套装有堵头11,而在所述伸缩杆2位于所述连体晾杆1内的一端设有限位头22,当所述限位头22抵持所述堵头11时所述伸缩杆2向外移动至最大距离;在不需要使用伸缩杆2或移动横杆 6时,可以将伸缩杆2收拢回所述连体晾杆1内,节省空间。
38.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伸缩杆2同样设为中空结构,所述伸缩杆2的轴心方向设有加强筋211,加强筋211的存在可增加所述伸缩杆2的强度;而在所述加强筋211正对所述移动横杆6的一面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滑片组件3 移动的两条突条212,两条所述突条212之间的间隙用于容纳所述滑片组件3,使得所述滑片组件3可沿着所述突条212的方向进行往返移动;并在所述伸缩杆2正对所述移动横杆6的一面设有槽孔213,使所述槽孔213、所述突条212 与所述加强筋211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滑槽21,且所述槽孔213的孔宽小于两条所述突条212的宽度,可避免所述滑片组件3在所述滑槽21内移动时从所述滑槽21中掉落,可提高所述滑片组件3的滑动稳定性。
39.设在所述滑槽21内的所述滑片组件3包括有至少两个相互滑动连接的滑片件,且每个所述滑片件上均设有延伸至所述滑槽21外的固定柱35,借由所述固定柱35与套装在所述伸缩杆2外的移动挂环4相连,而所述移动挂环4则与所述移动横杆6相连,使得相邻所述移动横杆6间可通过所述滑片组件3实现联动调整,提高使用便捷性。而所述滑片件的数量及所述移动横杆6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本实施例中,以两根所述移动横杆6和两个所述滑片件为例对所述滑片组件3的结构及其连接关系进行说明。
4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所述滑片组件3设有第一滑片件31和第二滑片件33,所述第一滑片件31的所述固定件设在其远离所述限位头22的一端上,而在所述第一滑片件31靠近所述限位头22的一端上设有弯折部32,所述弯折部32往所述滑槽21外延伸,并部分显露在所述滑槽21外,使得所述第一滑片件31在向外移动过程中当所述弯折部32抵持所述连体晾杆1的堵头 11时,所述第一滑片件31无法继续向外移动,即此时所述第一滑片件31向外移动至最大距离。
41.所述第二滑片件33上设有条形孔34,而所述第二滑片件33远离所述限位头22的一端上设有所述固定件,所述第一滑片件31的所述固定柱35穿过所述条形孔34使所述第一滑片件31与所述第二滑片件33间实现相位移动。当所述伸缩杆2逐渐从所述连体晾杆1移出过程中,所述滑片组件3与所述伸缩杆2 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所述滑片组件3与所述伸缩杆2同步移动,期间,当所述第一滑片件31的所述弯折部32抵持所述堵头11,所述第一滑片件31相连的所述移动挂环4向外移动至最大距离,此时所述第一滑片件31无法继续向外移动;此时伸缩杆2继续向外移出,在所述第一滑片件31已固定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滑片件33与所述第一滑片件31间发生相对位移,当所述第一滑片件31的固定柱35抵持所述条形孔34靠近所述
限位头22的一端时,此时所述第一滑片件31 和所述第二滑片件33间的间距最大。且由于所述条形孔34的长度是固定的,因此相当于与所述第一滑片件31和所述第二滑片件33相连的移动横杆6之间的最大间距也是固定的,从而实现将伸缩杆2移出的同时使所有移动横杆6按照固定间距展开,代替原有逐根晾杆调整的方式,使得使用过程更加简便,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感。
42.所述第一滑片件31和所述第二滑片件33的固定柱35均往所述滑槽21所在方向延伸,使得所述固定柱35贯穿所述滑槽21并局部显露在所述伸缩杆2外,所述第一滑片件31和所述第二滑片件33均通过其固定柱35与套装在所述伸缩杆2外的所述移动挂环4相连。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移动挂环4 包括主体部41和卡接部42,所述主体部41设为中空结构,使得所述主体部41 套装在所述伸缩杆2的杆身外,所述卡接部42设在所述主体部41正对所述移动横杆6的一端上,所述卡接部42突起,使得所述固定柱35插入所述卡接部 42内,从而实现所述移动挂环4与所述滑片件相连。
43.如图7所示,所述移动横杆6用于连接所述移动挂环4的一端套装有套筒件 5,并在所述套筒件5上设有卡孔51,而在所述卡接部42的外表面上设有倒扣件422;所述倒扣件422与所述卡孔51相卡接以实现所述移动横杆6与所述移动挂环4相连,使得所述移动横杆6可随着所述滑片组件3进行同步移动。所述移动挂环4还包括有辅助环43,所述主体部41向下延伸形成空心的所述辅助环43,所述辅助环43的作用可提供更多悬挂衣物的位置,同时还可让用户握持所述辅助环43的位置来调整相邻的移动横杆6,还可加快移动挂环4在生产过程中的注塑成型速度。
44.此外,所述卡接部42的外边沿处设有开孔421,所述开孔421往所述主体部41方向延伸,所述开孔421的存在使所述卡接部42在卡接所述套筒件5时具有弹性,在所述卡接部42插入所述套筒件5时,所述卡接部42发生轻微的弹性形变,为所述倒扣件422提供足够的空间让其移动至所述卡孔51内,并在所述倒扣件422正好卡入所述卡孔51内时,所述卡接部42恢复弹性形变使得所述倒扣件422牢固地限位在所述卡孔51内,提高所述套筒件5与所述移动挂环4之间的稳定性。
45.为了便于用户调整晾杆,在所述伸缩杆2远离所述连体晾杆1的一端设有固定杆7,所述固定杆7与所述移动横杆6平行,使所述固定杆7向外移动时带动所述伸缩杆2同步移动,用户即可握持所述固定杆7的位置向外移动,在移动所述固定杆7的过程中可带动所述伸缩杆2从所述连体晾杆1内移出,在所述伸缩杆2移出过程中,所述滑片组件3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与所述伸缩杆2同步移动,直至所述第一滑片的所述弯折部32抵持所述堵头11,此时所述第一滑片所对应的移动横杆6的位置固定,使得移动横杆6的状态从如图8所示的状态转变为如图9所示的状态。其后所述伸缩杆2继续向外移动,在所述第一滑片不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滑片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随着所述伸缩杆2继续向外移动,当所述第一滑片件31的固定柱35抵持所述条形孔34靠近所述限位头22 的一端时,此时所述第二滑片所对应的移动横杆6的位置也固定,使得移动横杆6的状态从如图9的状态转化为如图10的状态,从而实现快速将所有移动横杆6按固定间距展开,提高调整效率。此时,所述伸缩杆2继续向外移动,直至所述限位头22抵持所述堵头11时所述伸缩杆2向外移动至最大距离。
46.当不需要使用所述伸缩杆2或所述移动横杆6时,用户握持所述固定杆7 向反方向移动,此时所述第一滑片和所述第二滑片间的间距收缩,一并将所有移动横杆6收拢,此时
移动横杆6恢复至如图8所示的状态,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
47.实施例二
4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晾衣机,包括晾衣机主机和实施例一所述的晾杆的联动组件,所述连体晾杆1通过升降装置固定在所述晾衣机主机上,所述晾衣机主机可带动所述连体晾杆1、所述伸缩杆2、所述移动横杆6等部件同步升降。其中晾衣机主机和升降装置在现有技术中已经公开,在此不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49.本实施例中的晾衣机设备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晾杆联动组件是基于同一实用新型构思下的两个方面,在前面已经对联动组件的结构及连接方式作了详细的描述,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前述描述清楚地了解本实施中晾衣机的结构及实施过程,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就不再赘述。
50.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05026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