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共挤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铅笔成型用模具。
背景技术:
2.传统木质铅笔杆的制备主要依赖天然木材资源,这对生态环境保护是不利的,同时传统木质铅笔杆在加工过程中存在污染大、劳动密集、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因此,开发新型环保铅笔杆成为铅笔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在眉睫的技术需求。
3.专利201720643049.8公布了一种塑料铅笔成型模具,其特征是该模具包括外筒体和模具芯,模具芯安装在外筒体的同心圆柱阶梯孔内,模具芯包括铅芯锥套、杆料锥套、皮料进料环和皮料锥套,然而该模具设计结构笨重、繁琐,同时铅笔杆料和铅笔表皮料均直接通过流道间隙进行汇流,容易造成流道间隙的物料分布不均导致挤出的铅笔不合格率较高。
4.专利201821388259.8公布了一种轻巧型塑料铅笔挤出模具,其特征是该模具包括带铅芯进料口的进口座,设置在进口座下端的杆料锥套、设置在杆料锥套下的皮料锥套及设置在皮料锥套下端的出口座,并在杆料间隙和皮料间隙上设置物料过渡腔,有效地避免了物料挤出部分不均匀的现象,然而在共挤出成型时容易出现笔杆物料压力较大对铅芯包覆时,导致铅笔芯出现容易断裂的现象,影响产品生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铅笔成型用模具。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7.一种铅笔成型用模具,包括依次连接的进口套板、铅笔杆锥套、铅笔表皮锥套和出口套板,所述进口套板上设有铅笔芯进料口,所述出口套板上设有出口腔,所述出口套板上所述出口腔的开口处设有出口定型芯;
8.所述进口套板的一端连接有铅笔芯锥套,所述铅笔芯锥套的一端依次从所述铅笔杆锥套和所述铅笔表皮锥套的内部穿过并延伸至所述出口腔中,所述铅笔芯锥套的内部设有铅笔芯进料腔,所述铅笔芯进料腔两端分别与所述出口腔和所述铅笔芯进料口相连通;
9.所述铅笔表皮锥套上设有铅笔表皮进料口和铅笔表皮进料腔,所述铅笔表皮锥套与所述铅笔杆锥套之间形成表皮料流道间隙,所述铅笔表皮进料口、所述铅笔表皮进料腔、所述表皮料流道间隙与所述出口腔依次连通;
10.所述铅笔杆锥套上设有铅笔杆进料口,所述铅笔芯锥套和所述铅笔杆锥套之间形成铅笔杆料流道间隙,所述铅笔杆料流道间隙与所述出口腔相连通,所述铅笔芯锥套的内部还设有铅笔笔杆料分流道,所述铅笔笔杆料分流道包括两条铅笔杆料分料稳流段a,两条所述铅笔杆料分料稳流段a分别与所述铅笔杆进料口相连通,其中一条所述铅笔杆料分料稳流段a又分成两条铅笔杆料分料稳流段b,另一条所述铅笔杆料分料稳流段a又分成两条铅笔杆料分料稳流段b,四条所述铅笔杆料分料稳流段b分别与所述铅笔杆料流道间隙相连
通。
11.优选的,两条所述铅笔杆料分料稳流段a在所述铅笔芯锥套内部呈圆锥形均匀分布。
12.优选的,四条所述铅笔杆料分料稳流段b在所述铅笔芯锥套内部呈圆锥形均匀分布。
13.优选的,所述进口套板与所述铅笔芯锥套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14.优选的,所述出口套板与所述铅笔表皮锥套通过螺栓连接。
15.优选的,所述出口套板、所述铅笔表皮锥套与所述铅笔杆锥套通过螺杆连接。
16.优选的,所述铅笔杆进料口的中心线投影线与所述铅笔芯进料口的中心线投影线的平面夹角为45
°‑
90
°
。
1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8.本实用新型铅笔模具结构轻巧、简单,表皮对笔杆和笔杆对笔芯的物料包覆均匀且稳定,铅笔芯不易在共挤出包覆时出现断裂现象。具体为:
19.1)通过对铅笔杆料进行两段圆锥形分料稳流段的设计,可使从一侧进入模具的笔杆物料均匀分布在笔杆物料流道内,有效地避免了因笔杆物料进料侧压力较大导致的铅笔容易偏心和笔杆挤出不完整的问题;
20.2)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笔杆流道稳流段的设计和笔芯进料腔延伸至出口套板内,可有效避免在铅笔共挤出成型时笔杆物料对笔芯的挤出压力,有效解决笔芯容易断裂的问题。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图1的a
‑
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
‑
进口套板、2
‑
铅笔芯锥套、3
‑
铅笔杆锥套、4
‑
铅笔表皮锥套、5
‑
出口套板、6
‑
出口定型芯、7
‑
铅笔芯进料口、8
‑
铅笔芯进料腔、9
‑
铅笔杆料流道间隙、10
‑
铅笔杆进料口、11
‑
铅笔杆料分料稳流段a、111
‑
铅笔杆料分料稳流段b、112
‑
铅笔杆料分料稳流段b、12
‑
铅笔杆料分料稳流段a、121
‑
铅笔杆料分料稳流段b、122
‑
铅笔杆料分料稳流段b、13
‑
表皮料流道间隙、14
‑
铅笔表皮进料口、15
‑
铅笔表皮进料腔、16
‑
螺纹、17
‑
螺杆、18
‑
出口腔、19
‑
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1
‑
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25.一种铅笔成型用模具,包括依次连接的进口套板1、铅笔杆锥套3、铅笔表皮锥套4和出口套板5,进口套板1上设有铅笔芯进料口7,出口套板5上设有出口腔18,出口套板5上出口腔18的开口处设有出口定型芯6,进口套板1与出口套板5外接安装设置采用现有技术,出口定型芯6的内部形状采用现有技术;
26.进口套板1的一端连接有铅笔芯锥套2,铅笔芯锥套2的一端依次从铅笔杆锥套3和铅笔表皮锥套4的内部穿过并延伸至出口腔18中,铅笔芯锥套2的内部设有铅笔芯进料腔8,铅笔芯进料腔8两端分别与出口腔18和铅笔芯进料口7相连通;
27.铅笔表皮锥套4上设有铅笔表皮进料口14和铅笔表皮进料腔15,铅笔表皮锥套4与铅笔杆锥套3之间形成表皮料流道间隙13,铅笔表皮进料口14、铅笔表皮进料腔15、表皮料流道间隙13与出口腔18依次连通;
28.铅笔杆锥套3上设有铅笔杆进料口10,铅笔芯锥套2和铅笔杆锥套3之间形成铅笔杆料流道间隙9,铅笔杆料流道间隙9与出口腔18相连通,铅笔芯锥套2的内部还设有铅笔笔杆料分流道,铅笔笔杆料分流道包括两条铅笔杆料分料稳流段a 11、12,两条铅笔杆料分料稳流段a 11、12分别与铅笔杆进料口10相连通,其中一条铅笔杆料分料稳流段a 11又分成两条铅笔杆料分料稳流段b 111、112,另一条铅笔杆料分料稳流段a 12又分成两条铅笔杆料分料稳流段b 121、122,四条铅笔杆料分料稳流段b 111、112、121、122分别与铅笔杆料流道间隙9相连通。
29.具体而言,两条铅笔杆料分料稳流段a 11、12在铅笔芯锥套2内部呈圆锥形均匀分布。
30.具体而言,四条铅笔杆料分料稳流段b 111、112、121、122在铅笔芯锥套2内部呈圆锥形均匀分布。
31.具体而言,进口套板1与铅笔芯锥套2之间通过螺纹16连接,拆装容易。
32.具体而言,出口套板5与铅笔表皮锥套4通过螺栓19连接。
33.具体而言,出口套板5、铅笔表皮锥套4与铅笔杆锥套3通过螺杆17连接。
34.具体而言,铅笔杆进料口10的中心线投影线与铅笔芯进料口7的中心线投影线的平面夹角为45
°‑
90
°
,更进步地说可为60
°‑
90
°
。
35.工作原理:
36.通过对铅笔杆料进行两段圆锥形分料稳流段的设计,可使从一侧进入模具的笔杆物料均匀分布在铅笔杆料流道间隙内,有效地避免了因笔杆物料进料侧压力较大导致的铅笔容易偏心和笔杆挤出不完整的问题;通过使用笔杆流道稳流段的设计和笔芯进料腔延伸至出口套板内,可有效避免在铅笔共挤出成型时笔杆物料对笔芯的挤出压力,有效解决笔芯容易断裂的问题。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050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