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二极管上料裁切管脚并下料的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17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极管生产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二极管上料裁切管脚并下料的机构。


背景技术:

2.二极管是一种具有两个电极的装置,只允许电流由单一方向流过,许多的使用是应用其整流的功能。
3.二极管包括管身和两个金属管脚,由于两金属管脚作为二极管的电性连接部,要求两管脚的尺寸要适应二极管在电子元器件中的安装,因此,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在二极管初步加工完成后,利用裁切机构将管脚裁切至需要的尺寸。现有的裁切机构一般是采用大量的机械手来实现二极管的夹持、定位、以及裁切,由于其结构复杂,导致机体的故障率高,维护不够方便,并且,不能自适应不同尺寸的二极管。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二极管上料裁切管脚并下料的机构。
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用于二极管上料裁切管脚并下料的机构,包括上料机构、裁切机构、旋转机构和下料机构;
7.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模块、第一滑动模块和多组第一取料模块;所述第一驱动模块通过齿条和齿轮的啮合传动,驱动所述第一滑动模块在水平方向运动;所述第一滑动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取料模块;
8.所述裁切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模块;所述第二驱动模块连接冲切座,且驱动所述冲切座在垂直方向运动;所述冲切座之上安装裁切刀;
9.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三驱动模块;所述第三驱动模块连接旋转平台,且驱动所述旋转平台旋转;
10.所述下料机构包括第四驱动模块、第二滑动模块和多组第二取料模块;所述第四驱动模块通过直线模组机械传动,驱动所述第二滑动模块在水平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滑动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取料模块;
11.所述第一取料模块和所述第二取料模块均从所述旋转平台上取料。
12.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横梁和第一立柱;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和所述第一滑动模块均安装在所述第一横梁上。
13.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齿轮;所述齿轮和所述齿条相互嵌合。
14.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模块包括相互嵌合的第一滑块和第一导
轨;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一驱动模块通过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之上安装所述第一取料模块。
15.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料模块包括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一侧壁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动模块之上;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穿过第一限位块,且和第一气动手指的端盖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一气缸的另一侧壁相互嵌合。
16.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模块包括第三伺服电机;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滚珠花键副;所述滚珠花键副依次穿过第一平板、第二平板和回转基座,且和旋转平台抵接;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二平板相互平行,且通过第二导杆连接。
17.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平台包括总平台和四块分平台;所述四块分平台分别固定在所述总平台的四边,且相邻两块所述分平台之间相互垂直;所述分平台之上设置限位元件。
18.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驱动模块包括第四伺服电机;所述第四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直线模组;所述直线模组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模块;所述直线模组固定在第三横梁上;所述第三横梁通过第三导杆垂直固定在第三支架上。
19.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模块包括相互嵌合的第三导轨和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模块;所述第三滑块之上安装多组第二取料模块。
20.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取料模块包括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一侧壁安装在所述第二滑动模块之上;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穿过第二限位块,且和第二气动手指的端盖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块和所述第三气缸的另一侧壁相互嵌合。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22.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实现二极管的上下料夹持、定位以及裁切。
23.2、本实用新型通过四块分平台,可以同时进行二极管的上下料夹持、定位以及裁切,节省工序的同时节省裁切时间。
24.3、本实用新型适应各种尺寸的二极管,不需要针对不同尺寸的二极管另外设计工装,节约制作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上料机构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上料机构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裁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旋转机构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31.图7为旋转机构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32.图8为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3.图中:100、上料机构;101、第一伺服电机;102、齿条;103、第一滑块;104、第一气缸;105、第一限位块;106、第一气动手指;107、第一支架;108、第一导轨;109、齿轮;200、裁切机构;201、第二伺服电机;202、第二支架;203、第一活动块;204、第一导杆;205、冲切座;206、裁切刀;207、安装座;300、旋转机构;301、第三伺服电机;302、第二气缸;303、第一平
板;304、第二导杆;305、第二平板;306、第二导轨;307、第二滑块;308、支承座;309、旋转平台;3091、限位元件;3092、分平台;3093、总平台;400、下料机构;401、第三支架;402、第三导杆;403、直线模组; 404、第四伺服电机;405、第三导轨;406、第二限位块;407、第三气缸; 408、第三滑块;409、第二气动手指。
具体实施方式
34.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在全部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
35.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3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一种用于二极管上料裁切管脚并下料的机构,包括上料机构100、裁切机构200、旋转机构300和下料机构400。
37.上料机构100包括第一驱动模块、第一滑动模块和多组第一取料模块。第一驱动模块通过齿条102和齿轮109的啮合传动,驱动第一滑动模块在水平方向运动。第一滑动模块连接第一取料模块。
38.裁切机构200包括第二驱动模块。第二驱动模块连接冲切座205,且驱动冲切座205在垂直方向运动。冲切座205之上安装裁切刀206。
39.旋转机构300包括第三驱动模块。第三驱动模块连接旋转平台309,且驱动旋转平台309旋转。
40.下料机构400包括第四驱动模块、第二滑动模块和多组第二取料模块。第四驱动模块通过直线模组403机械传动,驱动第二滑动模块在水平方向运动。第二滑动模块连接第二取料模块。第一取料模块和第二取料模块均从旋转平台 309上取料。
41.图3为上料机构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上料机构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3和图4,上料机构100还包括第一支架107。第一支架 107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横梁和第一立柱。第一驱动模块和第一滑动模块均安装在第一横梁上。第一驱动模块包括第一伺服电机101。第一伺服电机101的输出轴穿过齿轮109。齿轮109和齿条102相互嵌合。第一滑动模块包括相互嵌合的第一滑块103和第一导轨108。第一滑块103和第一驱动模块通过第一连接板连接。第一滑块103之上安装第一取料模块。第一取料模块包括第一气缸104。第一气缸104的一侧壁安装在第一滑动模块之上。第一气缸104的活塞杆穿过第一限位块105,且和第一气动手指106的端盖连接。第一限位块 105和第一气缸104的另一侧壁相互嵌合。
42.图5为裁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第二驱动模块包括第二伺服电机201。第二伺服电机201的输出轴穿过第一活动块203,第一活动块203 通过第一导杆204连接冲切座205。第二伺服电机201固定在安装座207之上。
43.图6为旋转机构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旋转机构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6和图7,第三驱动模块包括第三伺服电机301。第三伺服电机301的输出轴连接滚珠花键副。滚珠花键副依次穿过第一平板303、第二平板305和回转基座,且和旋转平台309
抵接。第一平板303和第二平板 305相互平行,且通过第二导杆304连接。旋转平台309包括总平台3093和四块分平台3092。四块分平台3092分别固定在总平台3093的四边,且相邻两块分平台3092之间相互垂直。分平台3092之上设置限位元件3091。
44.回转基座的侧壁纵向固定第二滑块307,第二导轨306和第二滑块307 相互嵌合,第二导轨306固定在支承座308上,支承座308固定在第二平板 305之上。第二气缸302的活塞杆连接第二滑块307,第二气缸302的活塞杆推动第二滑块307在第二导轨306上滑动。第二滑块307带动回转基座顶升或下降。
45.图8为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第四驱动模块包括第四伺服电机404。第四伺服电机404的输出轴连接直线模组403。直线模组403包括线性丝杆,线性丝杆上套有滚珠,滚珠连接第二滑动模块。直线模组403固定在第三横梁上。第三横梁通过第三导杆402垂直固定在第三支架401上。第二滑动模块包括相互嵌合的第三导轨405和第三滑块408。第三滑块408连接第二滑动模块。第三滑块408之上安装多组第二取料模块。第二取料模块包括第三气缸407。第三气缸407的一侧壁安装在第二滑动模块之上。第三气缸 407的活塞杆穿过第二限位块406,且和第二气动手指409的端盖连接。第二限位块406和第三气缸407的另一侧壁相互嵌合。
4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47.从生产二极管的上一道工序中通过上料机构100夹取二极管,将其放置在旋转机构300上,裁切机构200对旋转机构300上的二极管的管脚进行裁切。裁切完成后,下料机构400夹取旋转机构300上的二极管,将其放置到生产二极管的下一道工序中。
4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9.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05037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