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集装箱的篷布装置及具有其的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29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用于集装箱的篷布装置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背景技术:

2.平台式集装箱已成为一种多式联运国际通用的标准运输工具。平台式集装箱可以用于运输卷装货物,此时卷状货物的装卸方便。
3.平台式集装箱在运输卷装货物时,卷状货物和外界没有隔离,因此需要对卷状货物进行遮盖。现有的用于遮盖卷状货物的方式大多为使用防雨布直接覆盖卷装货物,并通过网兜二次固定防雨布。遮盖卷状货物的操作复杂,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4.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集装箱的篷布装置及具有其的集装箱,用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例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6.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集装箱的篷布装置,篷布装置包括:篷布,篷布的边沿设置有管套,管套沿边沿的延伸方向延伸;固定杆,固定杆穿设于管套,固定杆用于连接至集装箱;套环,套环和管套之间有间隔并连接至篷布;捆绑带,捆绑带的一端连接至管套,捆绑带穿设于套环;收紧器,收紧器用于连接至集装箱,收紧器连接至捆绑带的另一端,以用于收紧捆绑带。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集装箱的篷布装置,当篷布罩设于装载于集装箱的卷状货物时,通过固定杆连接至集装箱,即可使将篷布的边沿固定于集装箱,操作方便,工作强度低,效率高。
8.可选地,篷布构造成柱状结构,柱状结构具有内部空间和连通内部空间的第一开口,管套位于第一开口处。
9.可选地,第一开口构造为多边形,多边形的每一边均设置有管套。
1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集装箱,集装箱包括:本体:固定梁,固定梁位于本体的上表面的上方;前述的用于集装箱的篷布装置,固定杆连接至集装箱的固定梁,收紧器连接至本体。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集装箱包括前述的用于集装箱的篷布装置,当篷布罩设于装载于集装箱的卷状货物时,通过固定杆连接至集装箱,即可使将篷布的边沿固定于集装箱,操作方便,工作强度低,效率高。
12.可选地,集装箱还包括固定器,固定杆通过固定器连接至固定梁。
13.可选地,固定器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与转轴,第一固定部连接至固定梁,第二固定部枢转连接至第一固定部,以在关闭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转动,第一固定部和位于关闭位置的第二固定部首尾相连,以构成环形结构,第一固定部和位于开启位置的第二固定部构成具有缺口的环形结构,固定杆穿设于位于关闭位置的第二固定部构成的环形结构。
14.可选地,固定梁构成第二开口。
15.可选地,固定器连接至固定梁的远离第二开口的中心的一侧。
16.可选地,集装箱包括限位梁,限位梁连接至固定梁以构成台阶结构,边沿固定至限位梁的下方。
17.可选地,集装箱为顶开集装箱或平台式集装箱。
附图说明
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更容易理解,将通过参考在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更详细地描述上文简要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可以理解这些附图只描绘了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认为是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通过附图以附加的特性和细节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
19.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用于集装箱的篷布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未示出收紧器;
20.图2为使用图1的篷布装置的集装箱的立体示意图;
21.图3为图2的集装箱的正视图;
22.图4为图3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以及
23.图5为图1的篷布装置安装至集装箱的立体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
25.110:
ꢀꢀꢀꢀ
本体
ꢀꢀꢀꢀꢀꢀꢀꢀꢀꢀꢀꢀꢀꢀꢀꢀꢀ
120:
ꢀꢀꢀꢀ
固定梁
26.121:
ꢀꢀꢀꢀ
第一固定梁
ꢀꢀꢀꢀꢀꢀꢀꢀꢀꢀꢀ
122:
ꢀꢀꢀꢀ
第二固定梁
27.123:
ꢀꢀꢀꢀ
第三固定梁
ꢀꢀꢀꢀꢀꢀꢀꢀꢀꢀꢀ
124:
ꢀꢀꢀꢀ
第四固定梁
28.130:
ꢀꢀꢀꢀ
篷布
ꢀꢀꢀꢀꢀꢀꢀꢀꢀꢀꢀꢀꢀꢀꢀꢀꢀ
131:
ꢀꢀꢀꢀ
管套
29.132:
ꢀꢀꢀꢀ
第一开口
ꢀꢀꢀꢀꢀꢀꢀꢀꢀꢀꢀꢀꢀ
140:
ꢀꢀꢀꢀ
固定杆
30.150:
ꢀꢀꢀꢀ
收紧器
ꢀꢀꢀꢀꢀꢀꢀꢀꢀꢀꢀꢀꢀꢀꢀ
160:
ꢀꢀꢀꢀ
捆绑带
31.170:
ꢀꢀꢀꢀ
固定器
ꢀꢀꢀꢀꢀꢀꢀꢀꢀꢀꢀꢀꢀꢀꢀ
171:
ꢀꢀꢀꢀ
第一固定部
32.172:
ꢀꢀꢀꢀ
第二固定部
ꢀꢀꢀꢀꢀꢀꢀꢀꢀꢀꢀ
173:
ꢀꢀꢀꢀ
转轴
33.180:
ꢀꢀꢀꢀ
第二开口
ꢀꢀꢀꢀꢀꢀꢀꢀꢀꢀꢀꢀꢀ
190:
ꢀꢀꢀꢀ
套环
34.200:
ꢀꢀꢀꢀ
限位梁
具体实施方式
35.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36.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37.在本文中,本技术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它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38.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3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篷布装置。该篷布装置可以用于集装箱,例如用于顶开集装箱或平台式集装箱。顶开集装箱或平台式集装箱用于运输卷状货物(例如钢卷)时,可以使该篷布装置连接至集装箱的顶部,并覆盖卷状货物。这样篷布装置可以为卷状货物挡雨。本实施方式以平台式集装箱为例进行说明。
40.请参考图1至图5,篷布装置包括篷布130。篷布130可以构造成柱状结构。例如半圆柱状结构。篷布130具有内部空间和第一开口132。第一开口132连通内部空间。这样篷布装置连接至后文的集装箱的固定梁120时,篷布130通过第一开口132罩设于固定梁120,进而覆盖卷状货物,以使卷状货物位于篷布130的内部空间。需要说明的是篷布装置可以设置有骨架以使篷布130可以构造成半圆柱状结构。半圆柱状结构和卷状货物的外形结构类似,这样可以减小篷布装置的外形尺寸。
41.可以理解,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篷布也可以一块布料。此时,篷布不是柱状结构。当篷布装置连接至后文的集装箱的固定梁时,篷布可以通过后文的收紧器拉紧,以使其贴附在卷状货物的外表面。
42.如图1和图5所示,篷布130的边沿构成第一开口132(第一开口132位于图1的篷布130的下端)。篷布130的构成第一开口132的每个边沿均设置有一个管套131。该管套131沿其所在的边沿的延伸方向延伸。第一开口132可以构造成矩形结构,篷布130的边沿设置有四个管套131。
43.请参考图1,篷布装置还包括四个固定杆140。四个管套131和四个固定杆140一一对应。每个固定杆140可以穿设于与之对应的管套131。固定杆140可以连接至后文的固定器170,以使篷布130的边沿连接至后文的集装箱。此外,四个固定杆140将篷布130的四个管套131均固定连接于固定梁120的外侧(固定梁120的远离其构成的第二开口180的中心的一侧),篷布装置的密封性高。
44.可以理解,在其它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口也可以是三边形结构、五边形结构或具有更多边的多边形结构。此时固定杆的数量可是对应的三个、五个或更多个。
45.如图1和图5所示,篷布装置还包括捆绑带160、收紧器150与套环190。捆绑带160的一端连接至篷布130的管套131。沿图1的上下方向,套环190位于管套131的上方,并且套环190与管套131之间存在间隔。也就是说,篷布130在图1的展开状态时,套环190和管套131之间有间隔。捆绑带160的第二端向上延伸以穿过套环190,然后穿过后文的集装箱的本体110的上表面后连接至收紧器150。收紧器150可以固定连接至后文的集装箱的本体110。这样,当固定杆140固定于固定梁120时,如果需要,则可以通过收紧器150收紧捆绑带160,进而降
低篷布130的高度,以使篷布130的顶端靠近卷状货物顶端。
46.本实施方式中,当篷布130罩设于装载于集装箱的卷状货物时,通过固定杆140连接至集装箱,即可使将篷布130的边沿固定于集装箱,操作方便,工作强度低,效率高。
47.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集装箱。集装箱可以是顶开集装箱或平台式集装箱。
48.请参考图2至图4,集装箱包括本体110(例如平台式集装箱的底架)、固定梁120、固定器170与前述的篷布装置。如图2所示,本体110的上表面设置有绑带孔。本体110设置有容纳空间。固定梁120由本体110的上表面的部分沿本体110的高度方向向上延伸形成。固定梁120包括第一固定梁121、第二固定梁122、第三固定梁123,以及第四固定梁124。第一固定梁121、第二固定梁122、第三固定梁123,以及第四固定梁124构成矩形的第二开口180。第二开口180连通本体110的容纳空间。这样可以经由第二开口180向本体110的容纳空间装载卷状货物。容纳空间和第二开口180的设置可以避免装载于本体110的卷状货物移出本体110。
49.请参考图4,固定器170包括第一固定部171、第二固定部172与转轴173。第一固定部171可以为环形结构的一部分,第二固定部172可以为环形结构的另一部分。第一固定部171和第二固定部172可以构成环形结构。第一固定部171连接至固定梁120的远离第二开口180的中心的侧面。第二固定部172的一端枢转连接至第二固定部172的一端。这样第二固定部172相对于第一固定部171可在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图4所示的第二固定部172的位置)之间转动。
50.固定器170还包括弹簧(未示出)。弹簧的一端连接至第一固定部171。弹簧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二固定部172。弹簧向第二固定部172施加使其有开启位置向关闭位置转动的作用力。这样,当第二固定部172位于关闭位置时,使固定杆140向第二固定部172施加压力,即可使第二固定部172有关闭位置转动至开启位置,此时可以使固定杆140装入第一固定部171和第二固定部172可以构成环形结构内,第二固定部172在弹簧的作用下有关闭位置转动至开启位置。
51.第二固定部172位于关闭位置时,第一固定部171和第二固定部172首尾相连以构成完整的前述的环形结构。此时可以使固定杆140穿设于该环形结构,以固定至固定梁120。第一固定部17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轴孔。第二固定部17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轴孔。第二固定部172位于关闭位置时,可以使转轴173穿设于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以将第二固定部172固定于关闭位置。
52.第二固定部172位于开启位置时,第二固定部172和第一固定部171构成具有缺口的前述环形结构。该缺口的尺寸大于固定杆140的部分的直径尺寸。由此,使第二固定部172位于开启位置,则可以通过该缺口装卸固定杆140,安装固定杆140的操作方便。
53.优选地,每个固定梁120(第一固定梁121、第二固定梁122、第三固定梁123与第四固定梁124)的一端设置有一个固定器170。每个固定梁120的另一端设置有另一个固定器170。这样,每个固定杆140均通过两个固定器170连接至固定梁120,固定杆140的连接牢固。可以理解,在未给出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固定杆也可以由至少三个固定器固定。
54.本实施方式中,在卷状货物装入本体110的容纳空间后,可以将篷布装置安装至集装箱。将篷布装置安装至集装箱的步骤为可以使前述的篷布130罩设于第二开口180;然后使固定杆140向第二固定部172施加压力,以使固定器170的第二固定部172位于开启位置;然后使固定杆140装入固定器170中,此时在弹簧的作用下,第二固定部172转动至关闭位
置;然后使转轴173穿设于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即可使篷布130固定至集装箱的固定梁120。此时若是篷布130较松,则可以通过收紧器150收紧捆绑带160,以降低篷布130的高度,以使篷布130的顶端靠近卷状货物顶端。
55.若是需要,则可以拆下篷布装置,拆下篷布装置的步骤和将篷布装置安装至集装箱的步骤相反,这里不再赘述。
56.本实施方式中,集装箱包括前述的篷布装置,当篷布130罩设于装载于集装箱的卷状货物时,通过固定杆140连接至集装箱,即可使将篷布130的边沿固定于集装箱,操作方便,工作强度低,效率高。
57.如图4所示,集装箱还包括限位梁200。限位梁200由固定梁120的上端沿水平方向朝向远离第二开口180的中心的方向延伸形成。限位梁200构成矩形结构。这样限位梁200和固定梁120构成台阶结构。前述的篷布130罩设于第二开口180时,固定杆140的中间部分位于固定梁120的远离第二开口180的中心的一侧。并且固定杆140的至少部分位于限位梁200的下方。这样,固定杆140将篷布130的边沿固定于限位梁200的下方。限位梁200可以限制固定杆140的移动,避免固定杆140的中间部分变形而离开固定梁120,进而避免篷布130的边沿离开固定梁120。
58.可以理解,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固定梁的顶端也可以仅有部分在水平方向上朝向远离第二开口的中心的方向延伸以构成限位凸起。限位凸起和固定梁构成台阶结构。限位凸起位于固定杆的中间部分的上方。限位凸起的作用和限位梁的作用大致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59.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6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61.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05045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