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微生物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64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微生物发生器。



背景技术:

微生物是个体难以用肉眼观察的一切微小生物之统称(但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等),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体育等诸多领域。

面对工业革命带来的河流污染和环境破坏问题,研究发现,当河道的自净能力不能满足对进入到河道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净化的时候,河道的污染将逐渐加重。

现今利用微生物进行河道水污染的治理已成为一种非常好的治理手段,现有技术,对于微生物曝气装置的设计,没有考虑到长期运行后,微生物发生器发生阻塞的问题,导致该设备长期运行不畅或者效率大幅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微生物生产力的太阳能微生物发生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太阳能微生物发生器,其创新点在于:包括

一发生支架,所述发生支架为一由若干横杆、纵杆及竖杆共同构成的长方体框架式结构,在发生支架的两侧还均安装有浮板;

一安装在发生支架内的发生单元,所述发生单元包括一发生筒体,发生筒体置于发生支架内部,在发生筒体的顶端连接有一固定在发生支架上的筒盖,所述发生筒体的顶端连接有一进液管,且进液管伸入发生筒体内,所述进液管伸入发生筒体内的一侧的端部位置还连接有溶氧电极以及微生物含量探测器,所述发生筒体的下侧端连接有一出液管,在发生筒体内还设置有一微生物激活器,所述发生筒体内安装有搅拌组件、曝气组件;

一安装在发生支架上的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包括数个安装在发生支架顶端的横杆上的太阳能板以及与太阳能板相配合使用的蓄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发生支架上还设置有稳定组件,所述稳定组件包括与发生支架的各个竖杆底端相连接的稳定绳索,各个稳定绳索的底端均连接在同一个船锚上。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一置于发生筒体内的搅拌轴,在搅拌轴上安装有数个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搅拌桨叶,所述搅拌轴由安装在桶盖上的搅拌电机驱动进行转动,搅拌电机与蓄电池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曝气组件包括一置于发生筒体内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顶端伸出筒盖外并连接有一氧气发生器,进气管的底端连接有曝气盘。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中,通过发生支架、发生单元及供电单元之间的配合,在微生物进入河流中前,先对微生物进行激活,提高微生物的活性,进而提高微生物生产力,提高对河流的处理效率。

对于发生支架两侧的浮板的设计,从而使得整个发生器能够漂浮在河流中间,从而能够对河流各个位置都能进行处理,而稳定组件的设计,则是为了与浮板的设计相配合,使得发生器能够稳定的漂浮在河流中间,减少因水流等因素而导致发生器的晃动幅度变大的现象,确保对河流处理的顺利进行。

搅拌组件的设置,则是利用搅拌轴与搅拌桨叶之间的配合,对发生筒体内的液体进行搅拌,使之发生流动,从而能够很好的对微生物进行激活活化,提高活化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太阳能微生物发生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所示的一种太阳能微生物发生器,包括

一发生支架1,该发生支架1为一由若干横杆、纵杆及竖杆共同构成的长方体框架式结构,在发生支架1的两侧还均安装有浮板11,位于发生支架1顶端的横杆的两侧均向外延伸,浮板11支架焊接在位于发生支架1顶端的横杆的底端。对于发生支架1两侧的浮板11的设计,从而使得整个发生器能够漂浮在河流中间,这样能够将发生器投放到河流的不同位置,从而能够对河流各个位置都能进行处理。

在发生支架1上还设置有稳定组件,稳定组件包括与发生支架1的各个竖杆底端相连接的稳定绳索13,各个稳定绳索13的底端均连接在同一个船锚14上。稳定组件的设计,则是为了与浮板11的设计相配合,使得发生器能够稳定的漂浮在河流中间,减少因水流等因素而导致发生器的晃动幅度变大的现象,确保发生器对河流处理的顺利进行。

一安装在发生支架1内的发生单元,发生单元包括一发生筒体2,在发生筒体2内具有一发生空腔,发生筒体2置于发生支架1的内部,在发生筒体2的顶端连接有一固定在发生支架1上的筒盖,筒盖直接与发生支架1的顶端相焊接固定,在发生筒体2的顶端连接有一进液管21,且进液管21的出液口伸入发生筒体2内,进液管21的进液口与河流相连通,在进液管21上还安装有进液泵,进液管21伸入发生筒体2内的一侧的端部位置还连接有溶氧电极22以及微生物含量探测器23,发生筒体2的下侧端连接有一出液管24,出液管24的进液口与发生筒体2内的发生空腔相连通,出液管24的出液口与河流相流通,在出液管24上还安装有电动出液阀,在发生筒体2内还设置有一微生物激活器25,微生物激活器25通过一微生物激活器堆槽固定在发声筒体2内,在发生筒体2内还安装有搅拌组件、曝气组件。

搅拌组件包括一置于发生筒体2内的搅拌轴3,搅拌轴3位于发生筒体2的中心位置,在搅拌轴3上安装有数个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搅拌桨叶31,搅拌轴3由安装在桶盖上的搅拌电机32驱动进行转动。搅拌组件的设置,则是利用搅拌轴3与搅拌桨叶31之间的配合,对发生筒体2内的液体进行搅拌,使之发生流动,从而能够很好的对微生物进行激活活化,提高活化效率。

曝气组件包括一置于发生筒体2内的进气管4,进气管4的顶端伸出筒盖外并连接有一氧气发生器42,进气管4的底端连接有曝气盘41。

一安装在发生支架1上的供电单元,供电单元包括数个安装在发生支架1顶端的横杆上的太阳能板5以及与太阳能板5相配合使用的蓄电池,太阳能板5吸收的能量为蓄电池进行储电,而蓄电池则为进液泵、电动出液阀、搅拌电机32、微生物激活器25、氧气发生器42供电。

工作原理:在进行使用时,预先在发生筒体2内投入一定量的微生物原液,然后利用船舶将整个太阳能微生物发生器投入到需要处理的河流中,再由进液泵抽取河流中的水进入发生筒体2内,然后,再打开氧气发生器4、搅拌电机32、微生物激活器25,开始进行充氧以及搅拌,对微生物进行激活,当微生物达到一定含量之后,打开电动出液阀,将部分活化后的微生物投入河流中,对河流中的污染物进行处理。

本发明中的太阳能微生物发生器,通过发生支架、发生单元及供电单元之间的配合,在微生物进入河流中前,先对微生物进行激活,提高微生物的活性,进而提高微生物生产力,提高对河流的处理效率。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太阳能微生物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发生支架,所述发生支架为一由若干横杆、纵杆及竖杆共同构成的长方体框架式结构,在发生支架的两侧还均安装有浮板;

一安装在发生支架内的发生单元,所述发生单元包括一发生筒体,发生筒体置于发生支架内部,在发生筒体的顶端连接有一固定在发生支架上的筒盖,所述发生筒体的顶端连接有一进液管,且进液管伸入发生筒体内,所述进液管伸入发生筒体内的一侧的端部位置还连接有溶氧电极以及微生物含量探测器,所述发生筒体的下侧端连接有一出液管,在发生筒体内还设置有一微生物激活器,所述发生筒体内安装有搅拌组件、曝气组件;

一安装在发生支架上的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包括数个安装在发生支架顶端的横杆上的太阳能板以及与太阳能板相配合使用的蓄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微生物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支架上还设置有稳定组件,所述稳定组件包括与发生支架的各个竖杆底端相连接的稳定绳索,各个稳定绳索的底端均连接在同一个船锚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微生物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一置于发生筒体内的搅拌轴,在搅拌轴上安装有数个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搅拌桨叶,所述搅拌轴由安装在桶盖上的搅拌电机驱动进行转动,搅拌电机与蓄电池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微生物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组件包括一置于发生筒体内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顶端伸出筒盖外并连接有一氧气发生器,进气管的底端连接有曝气盘。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微生物发生器,包括一发生支架,在发生支架的两侧还均安装有浮板;一安装在发生支架内的发生单元,包括一发生筒体,所述发生筒体的顶端连接有一进液管,且进液管伸入发生筒体内,所述进液管伸入发生筒体内的一侧的端部位置还连接有溶氧电极以及微生物含量探测器,所述发生筒体的下侧端连接有一出液管,在发生筒体内还设置有一微生物激活器,所述发生筒体内安装有搅拌组件、曝气组件;一安装在发生支架上的供电单元,包括数个太阳能板以及蓄电池。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发生支架、发生单元及供电单元之间的配合,在微生物进入河流中前,先对微生物进行激活,提高微生物的活性,进而提高微生物生产力,提高对河流的处理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肖宜华;李飞鹏;张增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肖宜华
技术研发日:2021.03.31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057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