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强型防鼠螺纹钢管蝶形引入光缆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82


本发明涉及光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强型防鼠螺纹钢管蝶形引入光缆。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ftth网络建设的不断深入,推动着新型光缆的研究与开发,以满足市场提出的施工方便、组网灵活、线路安全和维护方便等特点的要求。

目前常用的蝶形引入光缆在使用时存在抗拉、抗压能力差的问题、无法适用于长跨距的敷设条件,增加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有利于提升光缆抗拉抗压性能,使光缆可满足长跨距的敷设条件,同时提升光缆的防鼠咬性能的加强型防鼠螺纹钢管蝶形引入光缆。

本发明的一种加强型防鼠螺纹钢管蝶形引入光缆,包括第一外护套、光缆子单元、玻璃丝纤维带、第二外护套、第二加强件和连接件,所述玻璃丝纤维带通过紧套工艺套设在所述光缆子单元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外护套通过紧套工艺套设在所述玻璃丝纤维带的圆周外壁上,所述第一外护套内部设置有两组第一加强件用于提升光缆的抗拉性能,两组所述第一加强件的轴线均与所述光缆子单元轴线平行,并且两组所述第一加强件关于所述光缆子单元轴线对称,所述第二外护套通过紧套工艺套设在第二加强件的圆周外壁上,所述第二外护套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外护套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外护套的轴线与所述光缆子单元的轴线平行。

本发明的一种加强型防鼠螺纹钢管蝶形引入光缆,所述光缆子单元包括第三外护套、螺纹钢管和光纤,所述螺纹钢管活动套设在所述光纤的外壁上,所述第三外护套采用紧套工艺套设在所述螺纹钢管的外壁上,所述第三外护套内部设置有两组第三加强件用于提升光缆的抗拉性能,两组所述第三加强件的轴线均与所述螺纹钢管轴线平行,并且两组所述第三加强件关于所述光纤轴线对称。

本发明的一种加强型防鼠螺纹钢管蝶形引入光缆,所述第三外护套的外壁上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一v型槽用于在特殊情况下将光缆剥开,并且两组所述第一v型槽延长线均与螺纹钢管的轴线平行。

本发明的一种加强型防鼠螺纹钢管蝶形引入光缆,还包括两组阻水纱,两组所述阻水纱分别填充在两组所述第一v型槽与所述玻璃丝纤维带之间。

本发明的一种加强型防鼠螺纹钢管蝶形引入光缆,所述第一外护套上设置有两组第二v型槽,两组所述第二v型槽的撕裂平面分别位于两组所述第一加强件与所述光缆子单元之间。

本发明的一种加强型防鼠螺纹钢管蝶形引入光缆,所述光缆子单元采用传统蝶形光缆外形尺寸以及内部加强件。

本发明的一种加强型防鼠螺纹钢管蝶形引入光缆,所述第一外护套和所述第三外护套均采用低烟无卤阻燃护套。

本发明的一种加强型防鼠螺纹钢管蝶形引入光缆,两组所述第三加强件、两组所述第一加强件和所述第二加强件均采用磷化钢丝。

进一步地,两组所述第三加强件直径为0.45mm,两组所述第一加强件和所述第二加强件直径为1mm。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内部竖直设置有若干组连接第二外护套和第一外护套的加强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光缆子单元与第一外护套之间套设玻璃丝纤维带,增加光缆的防鼠能力以及增强光缆的拉伸强度,使光缆可用于鼠患猖獗的恶劣环境;通过关于光缆子单元轴线对称设置两组第一加强件,并在第一外护套的外部连接设置第二外护套和第二加强件,有利于提升光缆抗拉抗压性能,使光缆可满足长跨距的敷设条件,同时提升光缆的防鼠咬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截面轴侧图;

图4是光缆子单元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光缆子单元的截面轴侧图;

附图中标记:1、第一外护套;2、光缆子单元;3、玻璃丝纤维带;4、第一加强件;5、第二外护套;6、第二加强件;7、连接件;8、第三外护套;9、螺纹钢管;10、光纤;11、第三加强件;12、第一v型槽;13、阻水纱;14、第二v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5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一,本发明的一种加强型防鼠螺纹钢管蝶形引入光缆,包括第一外护套1、光缆子单元2、玻璃丝纤维带3、第二外护套5、第二加强件6和连接件7,玻璃丝纤维带3通过紧套工艺套设在光缆子单元2的外壁上,第一外护套1通过紧套工艺套设在玻璃丝纤维带3的圆周外壁上,第一外护套1内部设置有两组第一加强件4用于提升光缆的抗拉性能,两组第一加强件4的轴线均与光缆子单元2轴线平行,并且两组第一加强件4关于光缆子单元2轴线对称,第二外护套5通过紧套工艺套设在第二加强件6的圆周外壁上,第二外护套5通过连接件7与第一外护套1外壁固定连接,第二外护套5的轴线与光缆子单元2的轴线平行;通过在光缆子单元2与第一外护套1之间套设玻璃丝纤维带3,增加光缆的防鼠能力以及增强光缆的拉伸强度,使光缆可用于鼠患猖獗的恶劣环境;通过关于光缆子单元2轴线对称设置两组第一加强件4,并在第一外护套1的外部连接设置第二外护套5和第二加强件6,有利于提升光缆抗拉抗压性能,使光缆可满足长跨距的敷设条件,同时提升光缆的防鼠咬性能。

实施例二,一种加强型防鼠螺纹钢管蝶形引入光缆,包括第一外护套1、光缆子单元2、玻璃丝纤维带3、第二外护套5、第二加强件6和连接件7,玻璃丝纤维带3通过紧套工艺套设在光缆子单元2的外壁上,第一外护套1通过紧套工艺套设在玻璃丝纤维带3的圆周外壁上,第一外护套1内部设置有两组第一加强件4用于提升光缆的抗拉性能,两组第一加强件4的轴线均与光缆子单元2轴线平行,并且两组第一加强件4关于光缆子单元2轴线对称,第二外护套5通过紧套工艺套设在第二加强件6的圆周外壁上,第二外护套5通过连接件7与第一外护套1外壁固定连接,第二外护套5的轴线与光缆子单元2的轴线平行;其中光缆子单元2包括第三外护套8、螺纹钢管9和光纤10,螺纹钢管9活动套设在光纤10的外壁上,第三外护套8采用紧套工艺套设在螺纹钢管9的外壁上,第三外护套8内部设置有两组第三加强件11用于提升光缆的抗拉性能,两组第三加强件11的轴线均与螺纹钢管9轴线平行,并且两组第三加强件11关于光纤10轴线对称;通过将螺纹钢管9套设在光纤10的外壁上,以保护光缆免受外界伤害,增强光缆抗压能力和防鼠能力,通过设置光纤10在螺纹钢管9内部存在较大的活动范围,从而使光纤10接头处易于固定,通过设置两组第三加强件11,进一步增强光缆的拉伸强度。

实施例三,一种加强型防鼠螺纹钢管蝶形引入光缆,包括第一外护套1、光缆子单元2、玻璃丝纤维带3、第二外护套5、第二加强件6和连接件7,玻璃丝纤维带3通过紧套工艺套设在光缆子单元2的外壁上,第一外护套1通过紧套工艺套设在玻璃丝纤维带3的圆周外壁上,第一外护套1内部设置有两组第一加强件4用于提升光缆的抗拉性能,两组第一加强件4的轴线均与光缆子单元2轴线平行,并且两组第一加强件4关于光缆子单元2轴线对称,第二外护套5通过紧套工艺套设在第二加强件6的圆周外壁上,第二外护套5通过连接件7与第一外护套1外壁固定连接,第二外护套5的轴线与光缆子单元2的轴线平行;其中光缆子单元2包括第三外护套8、螺纹钢管9和光纤10,螺纹钢管9活动套设在光纤10的外壁上,第三外护套8采用紧套工艺套设在螺纹钢管9的外壁上,第三外护套8内部设置有两组第三加强件11用于提升光缆的抗拉性能,两组第三加强件11的轴线均与螺纹钢管9轴线平行,并且两组第三加强件11关于光纤10轴线对称;其中第三外护套8的外壁上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一v型槽12用于在特殊情况下将光缆剥开,并且两组第一v型槽12延长线均与螺纹钢管9的轴线平行;通过在第三外护套8的外壁上对称设置有两组,在对光缆进行安装维修过程中,便于工作人员不借助外物工具的情况下,将光缆手动剥开,提升光缆的安装便利性。

实施例四,一种加强型防鼠螺纹钢管蝶形引入光缆,包括第一外护套1、光缆子单元2、玻璃丝纤维带3、第二外护套5、第二加强件6和连接件7,玻璃丝纤维带3通过紧套工艺套设在光缆子单元2的外壁上,第一外护套1通过紧套工艺套设在玻璃丝纤维带3的圆周外壁上,第一外护套1内部设置有两组第一加强件4用于提升光缆的抗拉性能,两组第一加强件4的轴线均与光缆子单元2轴线平行,并且两组第一加强件4关于光缆子单元2轴线对称,第二外护套5通过紧套工艺套设在第二加强件6的圆周外壁上,第二外护套5通过连接件7与第一外护套1外壁固定连接,第二外护套5的轴线与光缆子单元2的轴线平行;其中光缆子单元2包括第三外护套8、螺纹钢管9和光纤10,螺纹钢管9活动套设在光纤10的外壁上,第三外护套8采用紧套工艺套设在螺纹钢管9的外壁上,第三外护套8内部设置有两组第三加强件11用于提升光缆的抗拉性能,两组第三加强件11的轴线均与螺纹钢管9轴线平行,并且两组第三加强件11关于光纤10轴线对称;其中第三外护套8的外壁上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一v型槽12用于在特殊情况下将光缆剥开,并且两组第一v型槽12延长线均与螺纹钢管9的轴线平行;还包括两组阻水纱13,两组阻水纱13分别填充在两组第一v型槽12与玻璃丝纤维带3之间;通过在两组第一v型槽12与玻璃丝纤维带3之间填充阻水纱13,有利于解决由于第一v型槽12底部与螺纹钢管9之间只有一层很薄的护套料,容易发生渗水,造成光缆发生氢损,使光缆衰减系数增加,降低光缆使用寿命等问题,提升光缆的防水性能,进一步提升光缆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五,一种加强型防鼠螺纹钢管蝶形引入光缆,包括第一外护套1、光缆子单元2、玻璃丝纤维带3、第二外护套5、第二加强件6和连接件7,玻璃丝纤维带3通过紧套工艺套设在光缆子单元2的外壁上,第一外护套1通过紧套工艺套设在玻璃丝纤维带3的圆周外壁上,第一外护套1内部设置有两组第一加强件4用于提升光缆的抗拉性能,两组第一加强件4的轴线均与光缆子单元2轴线平行,并且两组第一加强件4关于光缆子单元2轴线对称,第二外护套5通过紧套工艺套设在第二加强件6的圆周外壁上,第二外护套5通过连接件7与第一外护套1外壁固定连接,第二外护套5的轴线与光缆子单元2的轴线平行;其中第一外护套1上设置有两组第二v型槽14,两组第二v型槽14的撕裂平面分别位于两组第一加强件4与光缆子单元2之间;通过上述设置,便于将第一外护套1撕裂,提升光缆的安装灵活性。

实施例六,一种加强型防鼠螺纹钢管蝶形引入光缆,包括第一外护套1、光缆子单元2、玻璃丝纤维带3、第二外护套5、第二加强件6和连接件7,玻璃丝纤维带3通过紧套工艺套设在光缆子单元2的外壁上,第一外护套1通过紧套工艺套设在玻璃丝纤维带3的圆周外壁上,第一外护套1内部设置有两组第一加强件4用于提升光缆的抗拉性能,两组第一加强件4的轴线均与光缆子单元2轴线平行,并且两组第一加强件4关于光缆子单元2轴线对称,第二外护套5通过紧套工艺套设在第二加强件6的圆周外壁上,第二外护套5通过连接件7与第一外护套1外壁固定连接,第二外护套5的轴线与光缆子单元2的轴线平行;其中光缆子单元2采用传统蝶形光缆外形尺寸以及内部加强件;通过上述设置,保证光缆产品的各项性能满足国家及行业标准要求。

实施例七,一种加强型防鼠螺纹钢管蝶形引入光缆,包括第一外护套1、光缆子单元2、玻璃丝纤维带3、第二外护套5、第二加强件6和连接件7,玻璃丝纤维带3通过紧套工艺套设在光缆子单元2的外壁上,第一外护套1通过紧套工艺套设在玻璃丝纤维带3的圆周外壁上,第一外护套1内部设置有两组第一加强件4用于提升光缆的抗拉性能,两组第一加强件4的轴线均与光缆子单元2轴线平行,并且两组第一加强件4关于光缆子单元2轴线对称,第二外护套5通过紧套工艺套设在第二加强件6的圆周外壁上,第二外护套5通过连接件7与第一外护套1外壁固定连接,第二外护套5的轴线与光缆子单元2的轴线平行;其中光缆子单元2包括第三外护套8、螺纹钢管9和光纤10,螺纹钢管9活动套设在光纤10的外壁上,第三外护套8采用紧套工艺套设在螺纹钢管9的外壁上,第三外护套8内部设置有两组第三加强件11用于提升光缆的抗拉性能,两组第三加强件11的轴线均与螺纹钢管9轴线平行,并且两组第三加强件11关于光纤10轴线对称;其中第一外护套1和第三外护套8均采用低烟无卤阻燃护套;通过上述设置,提升光缆的阻燃防火性能,同时防水防霉,耐环境应力开裂,并且无酸性气体释放,不腐蚀周边地区土壤,具有较高的防护能力。

实施例八,一种加强型防鼠螺纹钢管蝶形引入光缆,包括第一外护套1、光缆子单元2、玻璃丝纤维带3、第二外护套5、第二加强件6和连接件7,玻璃丝纤维带3通过紧套工艺套设在光缆子单元2的外壁上,第一外护套1通过紧套工艺套设在玻璃丝纤维带3的圆周外壁上,第一外护套1内部设置有两组第一加强件4用于提升光缆的抗拉性能,两组第一加强件4的轴线均与光缆子单元2轴线平行,并且两组第一加强件4关于光缆子单元2轴线对称,第二外护套5通过紧套工艺套设在第二加强件6的圆周外壁上,第二外护套5通过连接件7与第一外护套1外壁固定连接,第二外护套5的轴线与光缆子单元2的轴线平行;其中光缆子单元2包括第三外护套8、螺纹钢管9和光纤10,螺纹钢管9活动套设在光纤10的外壁上,第三外护套8采用紧套工艺套设在螺纹钢管9的外壁上,第三外护套8内部设置有两组第三加强件11用于提升光缆的抗拉性能,两组第三加强件11的轴线均与螺纹钢管9轴线平行,并且两组第三加强件11关于光纤10轴线对称;其中两组第三加强件11、两组第一加强件4和第二加强件6均采用磷化钢丝;通过使第一加强件4、第二加强件6和第三加强件11采用磷化钢丝,提升第一加强件4、第二加强件6和第三加强件11的抗腐蚀性能,减少由于腐蚀导致光缆寿命降低的情况发生,从而提升光缆使用寿命。

实施例九,一种加强型防鼠螺纹钢管蝶形引入光缆,包括第一外护套1、光缆子单元2、玻璃丝纤维带3、第二外护套5、第二加强件6和连接件7,玻璃丝纤维带3通过紧套工艺套设在光缆子单元2的外壁上,第一外护套1通过紧套工艺套设在玻璃丝纤维带3的圆周外壁上,第一外护套1内部设置有两组第一加强件4用于提升光缆的抗拉性能,两组第一加强件4的轴线均与光缆子单元2轴线平行,并且两组第一加强件4关于光缆子单元2轴线对称,第二外护套5通过紧套工艺套设在第二加强件6的圆周外壁上,第二外护套5通过连接件7与第一外护套1外壁固定连接,第二外护套5的轴线与光缆子单元2的轴线平行;其中光缆子单元2包括第三外护套8、螺纹钢管9和光纤10,螺纹钢管9活动套设在光纤10的外壁上,第三外护套8采用紧套工艺套设在螺纹钢管9的外壁上,第三外护套8内部设置有两组第三加强件11用于提升光缆的抗拉性能,两组第三加强件11的轴线均与螺纹钢管9轴线平行,并且两组第三加强件11关于光纤10轴线对称;其中两组第三加强件11直径为0.45mm,两组第一加强件4和第二加强件6直径为1mm。

实施例十,一种加强型防鼠螺纹钢管蝶形引入光缆,包括第一外护套1、光缆子单元2、玻璃丝纤维带3、第二外护套5、第二加强件6和连接件7,玻璃丝纤维带3通过紧套工艺套设在光缆子单元2的外壁上,第一外护套1通过紧套工艺套设在玻璃丝纤维带3的圆周外壁上,第一外护套1内部设置有两组第一加强件4用于提升光缆的抗拉性能,两组第一加强件4的轴线均与光缆子单元2轴线平行,并且两组第一加强件4关于光缆子单元2轴线对称,第二外护套5通过紧套工艺套设在第二加强件6的圆周外壁上,第二外护套5通过连接件7与第一外护套1外壁固定连接,第二外护套5的轴线与光缆子单元2的轴线平行;其中连接件7内部竖直设置有若干组连接第二外护套5和第一外护套1的加强筋。

本发明的一种加强型防鼠螺纹钢管蝶形引入光缆,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加强型防鼠螺纹钢管蝶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护套(1)、光缆子单元(2)、玻璃丝纤维带(3)、第二外护套(5)、第二加强件(6)和连接件(7),所述玻璃丝纤维带(3)通过紧套工艺套设在所述光缆子单元(2)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外护套(1)通过紧套工艺套设在所述玻璃丝纤维带(3)的圆周外壁上,所述第一外护套(1)内部设置有两组第一加强件(4)用于提升光缆的抗拉性能,两组所述第一加强件(4)的轴线均与所述光缆子单元(2)轴线平行,并且两组所述第一加强件(4)关于所述光缆子单元(2)轴线对称,所述第二外护套(5)通过紧套工艺套设在第二加强件(6)的圆周外壁上,所述第二外护套(5)通过所述连接件(7)与所述第一外护套(1)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外护套(5)的轴线与所述光缆子单元(2)的轴线平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型防鼠螺纹钢管蝶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子单元(2)包括第三外护套(8)、螺纹钢管(9)和光纤(10),所述螺纹钢管(9)活动套设在所述光纤(10)的外壁上,所述第三外护套(8)采用紧套工艺套设在所述螺纹钢管(9)的外壁上,所述第三外护套(8)内部设置有两组第三加强件(11)用于提升光缆的抗拉性能,两组所述第三加强件(11)的轴线均与所述螺纹钢管(9)轴线平行,并且两组所述第三加强件(11)关于所述光纤(10)轴线对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强型防鼠螺纹钢管蝶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外护套(8)的外壁上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一v型槽(12)用于在特殊情况下将光缆剥开,并且两组所述第一v型槽(12)延长线均与螺纹钢管(9)的轴线平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强型防鼠螺纹钢管蝶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阻水纱(13),两组所述阻水纱(13)分别填充在两组所述第一v型槽(12)与所述玻璃丝纤维带(3)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型防鼠螺纹钢管蝶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护套(1)上设置有两组第二v型槽(14),两组所述第二v型槽(14)的撕裂平面分别位于两组所述第一加强件(4)与所述光缆子单元(2)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型防鼠螺纹钢管蝶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子单元(2)采用传统蝶形光缆外形尺寸以及内部加强件。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强型防鼠螺纹钢管蝶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护套(1)和所述第三外护套(8)均采用低烟无卤阻燃护套。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强型防鼠螺纹钢管蝶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第三加强件(11)、两组所述第一加强件(4)和所述第二加强件(6)均采用磷化钢丝。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强型防鼠螺纹钢管蝶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第三加强件(11)直径为0.45mm,两组所述第一加强件(4)和所述第二加强件(6)直径为1m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型防鼠螺纹钢管蝶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7)内部竖直设置有若干组连接第二外护套(5)和第一外护套(1)的加强筋。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光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强型防鼠螺纹钢管蝶形引入光缆,其有利于提升光缆抗拉抗压性能,使光缆可满足长跨距的敷设条件,同时提升光缆的防鼠咬性能;包括第一外护套、光缆子单元、玻璃丝纤维带、第二外护套、第二加强件和连接件,玻璃丝纤维带通过紧套工艺套设在光缆子单元的外壁上,第一外护套通过紧套工艺套设在玻璃丝纤维带的圆周外壁上,第一外护套内部设置有两组第一加强件用于提升光缆的抗拉性能,两组第一加强件的轴线均与光缆子单元轴线平行,并且两组第一加强件关于光缆子单元轴线对称,第二外护套通过紧套工艺套设在第二加强件的圆周外壁上,第二外护套通过连接件与第一外护套外壁固定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王杨;陈卫东;张桂林;张洪雷;丛晓红;陈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宏安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3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065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