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光学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学摄像镜头。
背景技术:
:光学成像设备的类型多种多样,目前专业相机在日常摄影中扮演的角色已越来越小,取而代之的是迅速发展的手机拍照功能。在满足传统通讯功能的前提下,人们对手机的摄影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不断提升手机的光学摄像镜头规格,发展稳定便携的高质量手机摄影系统已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目前有很多厂商的产品从单摄发展至双摄,甚至三摄、四摄、五摄。当前主流的应用于手机上的光学摄像镜头一般具有大像面、广角以及长焦的特点,配合精心调制的算法,以满足不同场景下人们使用手机的拍摄需求。但很多光学摄像镜头对于远处景物的拍摄能力比较差,使得远景的拍摄效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的光学摄像镜头存在成像质量差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摄像镜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光学摄像镜头存在成像质量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摄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和光学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ttl/f<1.0;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和光学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0.5<(r3 r4)/f<1.5;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和光学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之间满足:0.5<imgh/epd<1.0。进一步地,光阑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sl和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之间满足:0.5<sl/ttl<1.5。进一步地,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45和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dl之间满足:0.2<t45/dl<0.7。进一步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51、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52和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62之间满足:0.2<sag51/(sag51 sag62)<0.7。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11和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之间满足:0.3<sag11/dt11<0.8。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和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之间满足:-1.5<f3/f1<-0.5。进一步地,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f12、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和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6之间满足:0<f12/(|f6|-f5)<0.5。进一步地,第五透镜的边缘厚度et5和第六透镜的边缘厚度et6之间满足:0<et6/et5<0.7。进一步地,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第二透镜的边缘厚度et2和第三透镜的边缘厚度et3之间满足:0.5<(ct2 ct3)/(et2 et3)<1.0。进一步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和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之间满足:0<|(r9-r10)|/|(r9 r10)|<1.5。进一步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和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之间满足:0.2<r8/(r7 r8)<2.0。进一步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31、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32和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之间满足:-1.0<(dt31 dt32)/r5<0。进一步地,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和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之间满足:0.3<ct1/r1<0.8。进一步地,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51和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61之间满足:0<(ct5 ct6)/(dt51 dt61)<0.5。进一步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进一步地,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摄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和光学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ttl/f<1.0;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和光学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0.5<(r3 r4)/f<1.5;光阑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sl和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之间满足:0.5<sl/ttl<1.5。进一步地,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和光学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之间满足:0.5<imgh/epd<1.0;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45和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dl之间满足:0.2<t45/dl<0.7。进一步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51、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52和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62之间满足:0.2<sag51/(sag51 sag62)<0.7。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11和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之间满足:0.3<sag11/dt11<0.8。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和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之间满足:-1.5<f3/f1<-0.5。进一步地,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f12、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和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6之间满足:0<f12/(|f6|-f5)<0.5。进一步地,第五透镜的边缘厚度et5和第六透镜的边缘厚度et6之间满足:0<et6/et5<0.7。进一步地,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第二透镜的边缘厚度et2和第三透镜的边缘厚度et3之间满足:0.5<(ct2 ct3)/(et2 et3)<1.0。进一步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和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之间满足:0<|(r9-r10)|/|(r9 r10)|<1.5。进一步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和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之间满足:0.2<r8/(r7 r8)<2.0。进一步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31、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32和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之间满足:-1.0<(dt31 dt32)/r5<0。进一步地,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和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之间满足:0.3<ct1/r1<0.8。进一步地,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51和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61之间满足:0<(ct5 ct6)/(dt51 dt61)<0.5。进一步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进一步地,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光学摄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和光学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ttl/f<1.0;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和光学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0.5<(r3 r4)/f<1.5;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和光学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之间满足:0.5<imgh/epd<1.0。通过约束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与光学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的比值在合理的范围内,有利于保证光学摄像镜头的小型化,同时能够获得更长的焦距,有助于提升光学摄像镜头凸显主体的能力以及拍摄远处景物的能力。通过约束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和光学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的关系式在合理的范围内,能够有效控制第二透镜的像散与彗差的贡献量,有利于提高光学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同时约束第二透镜的形状,有利于第二透镜的注塑加工和成型。通过约束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和光学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的关系式在合理的范围内,有利于约束光学摄像镜头的头部尺寸,使得光学摄像镜头的整体结构分布更加合理。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例子一的光学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至图5分别示出了图1中的光学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例子二的光学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7至图10分别示出了图6中的光学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例子三的光学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2至图15分别示出了图11中的光学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16示出了本发明的例子四的光学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7至图20分别示出了图16中的光学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21示出了本发明的例子五的光学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2至图25分别示出了图21中的光学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26示出了本发明的例子六的光学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7至图30分别示出了图26中的光学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31示出了本发明的例子七的光学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2至图35分别示出了图31中的光学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sto、光阑;e1、第一透镜;s1、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2、第一透镜的像侧面;e2、第二透镜;s3、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4、第二透镜的像侧面;e3、第三透镜;s5、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6、第三透镜的像侧面;e4、第四透镜;s7、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8、第四透镜的像侧面;e5、第五透镜;s9、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10、第五透镜的像侧面;e6、第六透镜;s11、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2、第六透镜的像侧面;e7、滤光片;s13、滤光片的物侧面;s14、滤光片的像侧面;s15、成像面。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申请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或第三透镜。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实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在本文中,近轴区域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凹面。每个透镜靠近物侧的表面成为该透镜的物侧面,每个透镜靠近像侧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像侧面。在近轴区域的面形的判断可依据该领域中通常知识者的判断方式,以r值,(r指近轴区域的曲率半径,通常指光学软件中的透镜数据库(lensdata)上的r值)正负判断凹凸。以物侧面来说,当r值为正时,判定为凸面,当r值为负时,判定为凹面;以像侧面来说,当r值为正时,判定为凹面,当r值为负时,判定为凸面。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光学摄像镜头存在成像质量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摄像镜头。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5所示,光学摄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和第六透镜e6,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凹面。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和光学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ttl/f<1.0;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和光学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0.5<(r3 r4)/f<1.5;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和光学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之间满足:0.5<imgh/epd<1.0。优选地,0.8<ttl/f<1.0。优选地,0.6<(r3 r4)/f<1.3。优选地,0.6<imgh/epd<0.9。通过约束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与光学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的比值在合理的范围内,有利于保证光学摄像镜头的小型化,同时能够获得更长的焦距,有助于提升光学摄像镜头凸显主体的能力以及拍摄远处景物的能力。通过约束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和光学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的关系式在合理的范围内,能够有效控制第二透镜e2的像散与彗差的贡献量,有利于提高光学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同时约束第二透镜e2的形状,有利于第二透镜e2的注塑加工和成型。通过约束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和光学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的关系式在合理的范围内,有利于约束光学摄像镜头的头部尺寸,使得光学摄像镜头的整体结构分布更加合理。另外,本申请的光学摄像镜头具有长焦的特性,具有视角小、焦距长的特点,可以在更小的画面当中着重凸显拍摄的主体,使画面更简洁,虚化背景,完美匹配日常生活中拍摄人像突出主体的使用需求。同时景深更小,可以使远处景物与近处景物看起来更近,减少纵深感,让人们不再因为距离而错失更远处的美景。畸变小,可以维持拍摄景物的原有轮廓比例。在本实施例中,光阑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sl和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之间满足:0.5<sl/ttl<1.5。优选地,0.7<sl/ttl<0.9。通过约束光阑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sl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的比值在合理的范围内,有利于光学摄像镜头结构的排布设计以及光学性能的提升,同时能够有效控制系统由于孔径产生的像差,进而提升边缘视场的成像质量。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45和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dl之间满足:0.2<t45/dl<0.7。优选地,0.3<t45/dl<0.5。通过控制此条件式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得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和第六透镜e6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的分配更加合理,有利于像差的校正,避免各透镜表面之间光线偏折过大,同时降低了系统的加工难度,增强了光学摄像镜头的工作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51、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52和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62之间满足:0.2<sag51/(sag51 sag62)<0.7。优选地,0.3<sag51/(sag51 sag62)<0.6。这样设置通过控制透镜的矢高,来合理分配第五透镜e5和第六透镜e6的光焦度,进而平衡剩余球差来平衡前四片透镜所产生的球差,进而对系统的球差进行微调和控制,加强对轴上视场像差的精确控制。同时,还有利于第五透镜e5和第六透镜e6的加工以及成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11和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之间满足:0.3<sag11/dt11<0.8。优选地,0.4<sag11/dt11<0.6。这样设置通过控制透镜的矢高与外径比例,有效控制透镜的形状,有利于第一透镜e1的注塑成型,有利于减少加工难度,减小系统球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和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之间满足:-1.5<f3/f1<-0.5。优选地,-1.3≤f3/f1<-0.7。通过控制此条件式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在保证光学摄像镜头拥有较高像差矫正能力的同时,有利于控制光学摄像镜头的尺寸,避免光学摄像镜头中光焦度的过度集中,配合其他的透镜使得像差可以得到更好的校正。另外能够降低第一透镜e1和第三透镜e3的敏感性,保证光学摄像镜头的应用更加稳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f12、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和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6之间满足:0<f12/(|f6|-f5)<0.5。优选地,0.1<f12/(|f6|-f5)<0.5。通过合理约束此条件式可以合理控制第五透镜e5和第六透镜e6的场曲贡献量,使得系统场曲平衡在合理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第五透镜的边缘厚度et5和第六透镜的边缘厚度et6之间满足:0<et6/et5<0.7。优选地,0.2<et6/et5<0.6。通过控制此条件式在合理的范围内,能够控制第五透镜e5和第六透镜e6的空间占比,有利于保证透镜的组装工艺,同时能够实现光学摄像镜头的小型化。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第二透镜的边缘厚度et2和第三透镜的边缘厚度et3之间满足:0.5<(ct2 ct3)/(et2 et3)<1.0。优选地,0.6<(ct2 ct3)/(et2 et3)<0.9。这样设置有利于保证光学摄像镜头具有更好的成像质量和较低的敏感性,同时使得光学摄像镜头容易注塑加工并有较高的良率。在本实施例中,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和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之间满足:0<|(r9-r10)|/|(r9 r10)|<1.5。优选地,0.4<|(r9-r10)|/|(r9 r10)|<1.1。这样设置能够有效避免像糊的情况,同时有利于规避第五透镜e5反射形成的鬼影。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和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之间满足:0.2<r8/(r7 r8)<2.0。优选地,0.5<r8/(r7 r8)<1.7。这样设置能够有效降低第四透镜e4的敏感性,同时更加利于加工和成型,确保较好的成像品质。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31、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32和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之间满足:-1.0<(dt31 dt32)/r5<0。优选地,-0.9<(dt31 dt32)/r5<-0.4。这样设置能够有效控制第三透镜e3的弯曲程度,降低第三透镜e3的敏感性,减少加工难度,减小光学摄像镜头的球差,提高成像质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和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之间满足:0.3<ct1/r1<0.8。优选地,0.4<ct1/r1<0.7。通过限制此条件式在合理的范围内,能够有效约束第一透镜e1的弯曲程度,有利于降低敏感性,更加利于加工和成型并有利于提升良率。在本实施例中,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51和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61之间满足:0<(ct5 ct6)/(dt51 dt61)<0.5。优选地,0.2<(ct5 ct6)/(dt51 dt61)<0.5。这样设置有利于保证大口径的透镜的成型及组装,避免出现熔接痕和反射鬼影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通过合理分配第一透镜e1的光焦度,有利于整个光学摄像镜头的光焦度分配,避免光焦度过度集中,同时有助于平衡垂轴色差和横向色差,以获得更高的成像质量。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这样设置可以在加大通光量的同时有效降低边缘视场的像差,有利于整个光学摄像镜头的光焦度的合理分配,有助于提升成像质量。实施例二光学摄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和第六透镜e6,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凹面。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和光学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ttl/f<1.0;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和光学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0.5<(r3 r4)/f<1.5;光阑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sl和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之间满足:0.5<sl/ttl<1.5。优选地,0.8<ttl/f<1.0。优选地,0.6<(r3 r4)/f<1.3。优选地,0.7<sl/ttl<0.9。通过约束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与光学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的比值在合理的范围内,有利于保证光学摄像镜头的小型化,同时能够获得更长的焦距,有助于提升光学摄像镜头凸显主体的能力以及拍摄远处景物的能力。通过约束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和光学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的关系式在合理的范围内,能够有效控制第二透镜e2的像散与彗差的贡献量,有利于提高光学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同时约束第二透镜e2的形状,有利于第二透镜e2的注塑加工和成型。通过约束光阑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sl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的比值在合理的范围内,有利于光学摄像镜头结构的排布设计以及光学性能的提升,同时能够有效控制系统由于孔径产生的像差,进而提升边缘视场的成像质量。在本实施例中,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和光学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之间满足:0.5<imgh/epd<1.0。优选地,0.6<imgh/epd<0.9。通过约束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和光学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的关系式在合理的范围内,有利于约束光学摄像镜头的头部尺寸,使得光学摄像镜头的整体结构分布更加合理。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45和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dl之间满足:0.2<t45/dl<0.7。优选地,0.3<t45/dl<0.5。通过控制此条件式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得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和第六透镜e6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的分配更加合理,有利于像差的校正,避免各透镜表面之间光线偏折过大,同时降低了系统的加工难度,增强了光学摄像镜头的工作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51、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52和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62之间满足:0.2<sag51/(sag51 sag62)<0.7。优选地,0.3<sag51/(sag51 sag62)<0.6。这样设置通过控制透镜的矢高,来合理分配第五透镜e5和第六透镜e6的光焦度,进而平衡剩余球差来平衡前四片透镜所产生的球差,进而对系统的球差进行微调和控制,加强对轴上视场像差的精确控制。同时,还有利于第五透镜e5和第六透镜e6的加工以及成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11和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之间满足:0.3<sag11/dt11<0.8。优选地,0.4<sag11/dt11<0.6。这样设置通过控制透镜的矢高与外径比例,有效控制透镜的形状,有利于第一透镜e1的注塑成型,有利于减少加工难度,减小系统球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和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之间满足:-1.5<f3/f1<-0.5。优选地,-1.3≤f3/f1<-0.7。通过控制此条件式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在保证光学摄像镜头拥有较高像差矫正能力的同时,有利于控制光学摄像镜头的尺寸,避免光学摄像镜头中光焦度的过度集中,配合其他的透镜使得像差可以得到更好的校正。另外能够降低第一透镜e1和第三透镜e3的敏感性,保证光学摄像镜头的应用更加稳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f12、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和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6之间满足:0<f12/(|f6|-f5)<0.5。优选地,0.1<f12/(|f6|-f5)<0.5。通过合理约束此条件式可以合理控制第五透镜e5和第六透镜e6的场曲贡献量,使得系统场曲平衡在合理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第五透镜的边缘厚度et5和第六透镜的边缘厚度et6之间满足:0<et6/et5<0.7。优选地,0.2<et6/et5<0.6。通过控制此条件式在合理的范围内,能够控制第五透镜e5和第六透镜e6的空间占比,有利于保证透镜的组装工艺,同时能够实现光学摄像镜头的小型化。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第二透镜的边缘厚度et2和第三透镜的边缘厚度et3之间满足:0.5<(ct2 ct3)/(et2 et3)<1.0。优选地,0.6<(ct2 ct3)/(et2 et3)<0.9。这样设置有利于保证光学摄像镜头具有更好的成像质量和较低的敏感性,同时使得光学摄像镜头容易注塑加工并有较高的良率。在本实施例中,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和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之间满足:0<|(r9-r10)|/|(r9 r10)|<1.5。优选地,0.4<|(r9-r10)|/|(r9 r10)|<1.1。这样设置能够有效避免像糊的情况,同时有利于规避第五透镜e5反射形成的鬼影。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和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之间满足:0.2<r8/(r7 r8)<2.0。优选地,0.5<r8/(r7 r8)<1.7。这样设置能够有效降低第四透镜e4的敏感性,同时更加利于加工和成型,确保较好的成像品质。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31、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32和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之间满足:-1.0<(dt31 dt32)/r5<0。优选地,-0.9<(dt31 dt32)/r5<-0.4。这样设置能够有效控制第三透镜e3的弯曲程度,降低第三透镜e3的敏感性,减少加工难度,减小光学摄像镜头的球差,提高成像质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和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之间满足:0.3<ct1/r1<0.8。优选地,0.4<ct1/r1<0.7。通过限制此条件式在合理的范围内,能够有效约束第一透镜e1的弯曲程度,有利于降低敏感性,更加利于加工和成型并有利于提升良率。在本实施例中,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51和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61之间满足:0<(ct5 ct6)/(dt51 dt61)<0.5。优选地,0.2<(ct5 ct6)/(dt51 dt61)<0.5。这样设置有利于保证大口径的透镜的成型及组装,避免出现熔接痕和反射鬼影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通过合理分配第一透镜e1的光焦度,有利于整个光学摄像镜头的光焦度分配,避免光焦度过度集中,同时有助于平衡垂轴色差和横向色差,以获得更高的成像质量。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这样设置可以在加大通光量的同时有效降低边缘视场的像差,有利于整个光学摄像镜头的光焦度的合理分配,有助于提升成像质量。上述光学摄像镜头还可包括至少一个光阑sto,以提升光学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可选地,光阑sto可设置在第一透镜e1与第二透镜e2之间。可选地,上述光学摄像镜头还可包括用于校正色彩偏差的滤光片e7和/或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上的感光元件的保护玻璃。在本申请中的光学摄像镜头可采用多片透镜,例如上述的六片。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形、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轴上距离等,可有效增大光学摄像镜头的孔径、降低光学摄像镜头的敏感度并提高光学摄像镜头的可加工性,使得光学摄像镜头更有利于生产加工并且可适用于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上述的光学摄像镜头还具有孔径大。超薄、成像质量佳的优点,能够满足智能电子产品微型化的需求。在本申请中,各透镜的镜面中的至少一个为非球面镜面。非球面透镜的特点是: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曲率是连续变化的。与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具有恒定曲率的球面透镜不同,非球面透镜具有更佳的曲率半径特性,具有改善歪曲像差及改善像散像差的优点。采用非球面透镜后,能够尽可能地消除在成像的时候出现的像差,从而改善成像质量。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未背离本申请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改变构成光学摄像镜头的透镜数量,来获得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各个结果和优点。例如,虽然在实施方式中以六个透镜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光学摄像镜头不限于六个透镜。如需要,该光学摄像镜头还可包括其它数量的透镜。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可适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摄像镜头的具体面型、参数的举例。需要说明的是,下述的例子一至例子七中的任何一个例子均适用于本申请的所有实施例。例子一如图1至图5所示,描述了本申请例子一的光学摄像镜头。图1示出了例子一的光学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光学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光阑sto、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正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凹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凸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凸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凸面。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在本例子中,光学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8.10mm,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5的轴上距离ttl为7.20mm,光学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19.8°。表1示出了例子一的光学摄像镜头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1在例子一中,第一透镜e1至第六透镜e6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各非球面透镜的面型可利用但不限于以下非球面公式进行限定:其中,x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1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ai是非球面第i-th阶的修正系数。下表2给出了可用于例子一中各非球面镜面s1-s12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a22、a24和a26。表2图2示出了例子一的光学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摄像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3示出了例子一的光学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4示出了例子一的光学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5示出了例子一的光学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光学摄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2至图5可知,例子一所给出的光学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例子二如图6至图10所示,描述了本申请例子二的光学摄像镜头。在本例子及以下例子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例子一相似的描述。图6示出了例子二的光学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光学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光阑sto、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正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凹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凸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凸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凹面。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在本例子中,光学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8.10mm,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5的轴上距离ttl为7.18mm,光学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19.7°。表3示出了例子二的光学摄像镜头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3表4示出了可用于例子二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例子一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表4图7示出了例子二的光学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摄像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8示出了例子二的光学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9示出了例子二的光学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10示出了例子二的光学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光学摄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7至图10可知,例子二所给出的光学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例子三如图11至图15所示,描述了本申请例子三的光学摄像镜头。在本例子及以下例子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例子一相似的描述。图11示出了例子三的光学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光学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光阑sto、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e2具正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凹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凸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凸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凸面。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在本例子中,光学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8.09mm,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5的轴上距离ttl为7.98mm,光学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19.1°。表5示出了例子三的光学摄像镜头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5表6示出了可用于例子三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例子一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面号a4a6a8a10a12a14a16s1-4.0367e-04-1.1035e-031.8591e-03-2.2257e-031.8350e-03-1.1833e-036.3017e-04s2-1.7277e-021.4792e-02-5.8264e-031.2775e-03-9.1908e-06-1.0933e-044.0741e-05s3-3.8051e-02-8.1753e-032.5474e-02-3.4876e-023.6161e-02-2.5452e-021.1673e-02s4-8.0469e-03-3.7738e-024.3013e-02-4.3842e-023.4945e-02-9.5449e-03-8.0348e-03s55.3301e-02-1.2951e-028.4531e-03-3.1909e-025.5059e-02-4.5940e-021.9263e-02s63.0280e-034.0466e-02-1.2771e-013.7741e-01-8.1895e-011.2205e 00-1.2276e 00s7-5.3891e-021.6367e-024.0877e-02-1.4853e-012.8467e-01-3.3971e-012.6018e-01s8-1.0096e-029.8389e-032.6090e-02-6.6685e-029.8801e-02-8.3944e-023.1681e-02s9-1.0177e-016.7703e-02-7.3204e-021.0502e-01-1.2290e-019.8221e-02-5.2849e-02s10-1.1643e-013.7994e-022.8313e-03-1.1268e-026.0437e-03-1.4935e-035.4570e-05s11-8.6993e-03-3.6053e-024.1558e-02-2.8100e-021.3910e-02-5.2007e-031.4302e-03s123.2981e-03-1.9440e-021.7209e-02-1.1008e-025.0542e-03-1.5895e-033.3088e-04面号a18a20a22a24a26a28a30s1-2.7294e-049.1290e-05-2.2429e-053.8685e-06-4.4210e-073.0108e-08-9.2937e-10s2-7.5491e-067.3901e-07-3.0973e-080.0000e 000.0000e 000.0000e 000.0000e 00s3-3.4523e-036.3845e-04-6.7384e-053.1024e-060.0000e 000.0000e 000.0000e 00s47.8366e-03-2.7291e-034.2833e-04-2.2537e-05-5.0920e-070.0000e 000.0000e 00s5-2.0812e-03-1.8274e-039.7068e-04-2.0468e-041.6860e-050.0000e 000.0000e 00s68.2293e-01-3.5394e-018.8032e-02-8.4454e-03-9.8735e-042.2513e-040.0000e 00s7-1.2388e-013.2380e-02-2.4254e-03-7.7745e-041.4568e-040.0000e 000.0000e 00s81.0316e-02-1.8583e-029.4675e-03-2.2976e-032.2441e-040.0000e 000.0000e 00s91.9139e-02-4.5722e-036.7803e-04-5.2778e-058.6753e-079.7524e-080.0000e 00s107.4692e-05-2.2806e-053.1768e-06-2.2247e-076.0225e-092.9202e-110.0000e 00s11-2.7888e-043.7100e-05-3.1878e-061.5925e-07-3.5140e-090.0000e 000.0000e 00s12-4.3300e-053.1653e-06-7.5014e-08-5.7080e-094.9711e-10-1.9389e-115.2684e-13表6图12示出了例子三的光学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摄像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3示出了例子三的光学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4示出了例子三的光学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15示出了例子三的光学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光学摄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12至图15可知,例子三所给出的光学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例子四如图16至图20所示,描述了本申请例子四的光学摄像镜头。在本例子及以下例子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例子一相似的描述。图16示出了例子四的光学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光学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光阑sto、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e2具正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凹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凹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凹面。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在本例子中,光学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8.10mm,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5的轴上距离ttl为6.70mm,光学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20.3°。表7示出了例子四的光学摄像镜头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7表8示出了可用于例子四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例子一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面号a4a6a8a10a12a14a16s1-2.1710e-035.8178e-04-3.0296e-034.6887e-03-4.5805e-032.7953e-03-1.0979e-03s2-5.7436e-03-4.4596e-033.8889e-02-7.8980e-028.9184e-02-6.2146e-022.7327e-02s3-3.1384e-02-5.1441e-021.9525e-01-4.1344e-014.5874e-01-2.1752e-01-5.4038e-02s4-8.5086e-03-1.2760e-015.8491e-01-1.6695e 002.8439e 00-3.0385e 002.0825e 00s55.9886e-02-6.0067e-025.9964e-01-2.5083e 006.2966e 00-1.0577e 011.2376e 01s61.8566e-03-9.8794e-021.8281e 00-1.0980e 014.0953e 01-1.0160e 021.7159e 02s7-1.0815e-011.4596e-02-1.7825e-011.7668e 00-7.2155e 001.7537e 01-2.7396e 01s8-5.9592e-022.7945e-01-2.2489e 001.0817e 01-3.2872e 016.6780e 01-9.2386e 01s9-1.7223e-018.8292e-01-2.0045e 002.7127e 00-2.6887e 002.0808e 00-1.2219e 00s10-3.1847e-011.3006e 00-2.3267e 002.4705e 00-1.7619e 008.8839e-01-3.2343e-01s11-3.1331e-016.3923e-01-7.1406e-015.2099e-01-2.6778e-019.9207e-02-2.6424e-02s12-3.0446e-013.7563e-01-3.5383e-012.4943e-01-1.3098e-015.0261e-02-1.3858e-02面号a18a20a22a24a26a28a30s12.6998e-04-3.7853e-052.2564e-060.0000e 000.0000e 000.0000e 000.0000e 00s2-7.4011e-031.1286e-03-7.4177e-050.0000e 000.0000e 000.0000e 000.0000e 00s31.2703e-01-6.8811e-021.7194e-02-1.7041e-030.0000e 000.0000e 000.0000e 00s4-9.0390e-012.3453e-01-3.1539e-021.4651e-030.0000e 000.0000e 000.0000e 00s5-1.0153e 015.7322e 00-2.1203e 004.6211e-01-4.4926e-020.0000e 000.0000e 00s6-1.9747e 021.5171e 02-7.3753e 011.9973e 01-1.9604e 00-1.4017e-010.0000e 00s72.8199e 01-1.8960e 017.9342e 00-1.8152e 001.4112e-011.1355e-020.0000e 00s88.6864e 01-5.4080e 012.0824e 01-4.1242e 001.2587e-016.2126e-020.0000e 00s95.0011e-01-1.2369e-011.1045e-022.8715e-03-1.0797e-031.6311e-04-1.2243e-05s108.4985e-02-1.5710e-021.9146e-03-1.3216e-042.9554e-061.0518e-070.0000e 00s114.9818e-03-6.4534e-045.4285e-05-2.6294e-065.1349e-083.3016e-100.0000e 00s122.6971e-03-3.6147e-043.2276e-05-1.8846e-068.0877e-08-3.5112e-091.1084e-10表8图17示出了例子四的光学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摄像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8示出了例子四的光学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9示出了例子四的光学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20示出了例子四的光学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光学摄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17至图20可知,例子四所给出的光学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例子五如图21至图25所示,描述了本申请例子五的光学摄像镜头。在本例子及以下例子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例子一相似的描述。图21示出了例子五的光学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1所示,光学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光阑sto、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e2具负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凹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凸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凸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凹面。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在本例子中,光学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8.21mm,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5的轴上距离ttl为8.00mm,光学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19.6°。表9示出了例子五的光学摄像镜头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9表10示出了可用于例子五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例子一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面号a4a6a8a10a12a14a16s1-7.4847e-04-6.9191e-041.4487e-03-2.6638e-032.9124e-03-2.0127e-038.8018e-04s2-1.2535e-021.1481e-02-1.1830e-03-4.4646e-034.3311e-03-2.2350e-037.3881e-04s3-4.5629e-02-1.9083e-025.1325e-02-8.6023e-021.2141e-01-1.2930e-019.4912e-02s4-2.1831e-02-6.4588e-021.4365e-01-3.4259e-016.5225e-01-8.5595e-017.6318e-01s58.6409e-02-1.8655e-02-2.3778e-031.9215e-02-7.8783e-022.5072e-01-4.5097e-01s61.4661e-026.9349e-02-1.8023e-016.0407e-01-1.7392e 003.6921e 00-5.4692e 00s7-1.2080e-018.1973e-02-7.1108e-021.2690e-01-2.8096e-016.1178e-01-1.0327e 00s8-5.5513e-025.1182e-02-6.6456e-021.9728e-01-4.3322e-016.6572e-01-7.0378e-01s9-4.8208e-021.1381e-02-8.9956e-04-9.6318e-031.6085e-02-1.5238e-029.4882e-03s10-8.6093e-023.8236e-02-2.0232e-028.6918e-03-2.9179e-037.4381e-04-1.5208e-04s11-4.3312e-021.5480e-02-2.6955e-03-1.1225e-031.2322e-03-5.7167e-041.6494e-04s12-2.4607e-024.7360e-03-3.7518e-043.0648e-04-4.5211e-042.9411e-04-1.0857e-04面号a18a20a22a24a26a28a30s1-2.3695e-043.5845e-05-2.3463e-060.0000e 000.0000e 000.0000e 000.0000e 00s2-1.6143e-042.2138e-05-1.4910e-060.0000e 000.0000e 000.0000e 000.0000e 00s3-4.6021e-021.4089e-02-2.4666e-031.8776e-040.0000e 000.0000e 000.0000e 00s4-4.5894e-011.7837e-01-4.0227e-023.9667e-030.0000e 000.0000e 000.0000e 00s54.8733e-01-3.2921e-011.3679e-01-3.2000e-023.2211e-030.0000e 000.0000e 00s65.5323e 00-3.7018e 001.5289e 00-3.2333e-019.4974e-035.9121e-030.0000e 00s71.2255e 00-9.7530e-014.9454e-01-1.4438e-011.8468e-020.0000e 000.0000e 00s85.0149e-01-2.3134e-016.3572e-02-8.6466e-033.1777e-040.0000e 000.0000e 00s9-3.9608e-031.0875e-03-1.8628e-041.7748e-05-6.9803e-070.0000e 000.0000e 00s102.8233e-05-4.9009e-066.7072e-07-5.8376e-082.5616e-09-3.3053e-110.0000e 00s11-3.1352e-053.9228e-06-3.1125e-071.4225e-08-2.8621e-100.0000e 000.0000e 00s122.4976e-05-3.6606e-063.3454e-07-1.7806e-084.8558e-10-7.1291e-121.7876e-13表10图22示出了例子五的光学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摄像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23示出了例子五的光学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24示出了例子五的光学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25示出了例子五的光学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光学摄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22至图25可知,例子五所给出的光学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例子六如图26至图30所示,描述了本申请例子六的光学摄像镜头。在本例子及以下例子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例子一相似的描述。图26示出了例子六的光学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6所示,光学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光阑sto、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正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凹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凹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凸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凹面。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在本例子中,光学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8.10mm,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5的轴上距离ttl为7.25mm,光学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19.7°。表11示出了例子六的光学摄像镜头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11表12示出了可用于例子六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例子一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面号a4a6a8a10a12a14s1-3.9126e-035.5560e-03-8.1789e-036.2685e-03-2.4102e-039.6645e-05s2-4.0789e-033.7028e-03-2.0496e-037.2312e-04-1.5739e-042.0402e-05s3-3.9986e-023.2906e-02-2.2402e-02-2.3487e-025.3489e-02-4.2997e-02s4-2.5621e-022.9181e-02-1.6452e-02-6.8345e-021.3156e-01-1.0901e-01s55.8788e-023.6621e-031.6625e-01-6.9800e-011.3124e 00-1.4824e 00s6-8.6818e-023.5958e-01-1.3778e 004.8121e 00-1.1813e 011.9628e 01s7-1.2334e-01-1.0738e-019.8826e-01-3.2957e 006.9144e 00-9.8675e 00s8-2.0449e-024.6180e-02-4.1083e-011.7621e 00-4.2575e 006.4843e 00s9-8.0389e-022.4025e-023.5168e-02-1.2039e-011.4693e-01-1.0092e-01s10-1.9319e-012.3157e-01-2.0472e-011.2175e-01-5.1093e-021.5530e-02s11-1.6497e-011.8075e-01-1.1334e-014.2437e-02-1.0264e-021.6998e-03s12-1.3553e-011.0562e-01-6.9069e-023.4964e-02-1.3143e-023.5014e-03面号a16a18a20a22a24a26s12.9478e-04-1.1840e-041.9365e-05-1.2001e-060.0000e 000.0000e 00s2-1.4355e-063.6856e-081.1399e-09-6.4474e-110.0000e 000.0000e 00s31.9150e-02-5.1057e-038.0573e-04-6.8753e-052.4019e-060.0000e 00s45.1203e-02-1.4445e-022.4069e-03-2.1590e-047.8839e-060.0000e 00s51.1051e 00-5.6054e-011.9206e-01-4.2541e-025.4905e-03-3.1301e-04s6-2.2220e 011.7187e 01-8.9433e 002.9925e 00-5.8105e-014.9703e-02s79.7821e 00-6.7000e 003.0954e 00-9.1799e-011.5751e-01-1.1876e-02s8-6.5246e 004.4191e 00-2.0008e 005.8200e-01-9.8511e-027.3816e-03s94.3605e-02-1.2331e-022.2871e-03-2.6856e-041.8126e-05-5.3573e-07s10-3.4451e-035.5304e-04-6.2526e-054.7108e-06-2.1156e-074.2684e-09s11-2.0079e-041.7444e-05-1.1308e-065.3209e-08-1.6231e-092.3603e-11s12-6.4335e-048.0388e-05-6.6947e-063.5546e-07-1.0885e-081.4630e-10表12图27示出了例子六的光学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摄像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28示出了例子六的光学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29示出了例子六的光学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30示出了例子六的光学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光学摄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27至图30可知,例子六所给出的光学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例子七如图31至图35所示,描述了本申请例子七的光学摄像镜头。在本例子及以下例子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例子一相似的描述。图31示出了例子七的光学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1所示,光学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光阑sto、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正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凹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凸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凸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凹面。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在本例子中,光学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8.09mm,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5的轴上距离ttl为7.35mm,光学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19.5°。表13示出了例子七的光学摄像镜头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13表14示出了可用于例子七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例子一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面号a4a6a8a10a12a14s1-1.7051e-031.6024e-03-1.5611e-037.9179e-04-2.0148e-045.3465e-06s2-9.5340e-031.3265e-02-1.1254e-026.0854e-03-2.0300e-034.0332e-04s3-2.7386e-021.8885e-02-1.0774e-02-9.4647e-031.8062e-02-1.2166e-02s4-2.4591e-022.7782e-02-1.5538e-02-6.4027e-021.2226e-01-1.0048e-01s55.9436e-023.7321e-031.7078e-01-7.2278e-011.3698e 00-1.5597e 00s6-8.4565e-023.4654e-01-1.3138e 004.5398e 00-1.1027e 011.8127e 01s7-1.3732e-01-1.2645e-011.2311e 00-4.3426e 009.6372e 00-1.4548e 01s8-2.3450e-025.6853e-02-5.4298e-012.5003e 00-6.4852e 001.0604e 01s9-9.2460e-022.9709e-024.6755e-02-1.7208e-012.2579e-01-1.6675e-01s10-2.3463e-013.1071e-01-3.0347e-011.9939e-01-9.2443e-023.1044e-02s11-1.8973e-012.2350e-01-1.5068e-016.0652e-02-1.5772e-022.8081e-03s12-1.5251e-011.2640e-01-8.7899e-024.7320e-02-1.8917e-025.3592e-03面号a16a18a20a22a24a26s11.0792e-05-2.8688e-063.1052e-07-1.2736e-080.0000e 000.0000e 00s2-4.3494e-051.7115e-068.1129e-08-7.0332e-090.0000e 000.0000e 00s34.5406e-03-1.0144e-031.3414e-04-9.5918e-062.8079e-070.0000e 00s44.6820e-02-1.3103e-022.1657e-03-1.9270e-046.9801e-060.0000e 00s51.1720e 00-5.9926e-012.0697e-01-4.6210e-026.0119e-03-3.4547e-04s6-2.0303e 011.5538e 01-7.9996e 002.6483e 00-5.0878e-014.3060e-02s71.5255e 01-1.1052e 015.4012e 00-1.6944e 003.0752e-01-2.4527e-02s8-1.1454e 018.3285e 00-4.0481e 001.2642e 00-2.2971e-011.8479e-02s97.7459e-02-2.3551e-024.6961e-03-5.9288e-044.3020e-05-1.3671e-06s10-7.6081e-031.3493e-03-1.6854e-041.4028e-05-6.9604e-071.5514e-08s11-3.5661e-043.3308e-05-2.3214e-061.1744e-07-3.8514e-096.0214e-11s12-1.0472e-031.3915e-04-1.2324e-056.9585e-07-2.2660e-083.2389e-10表14图32示出了例子七的光学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摄像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33示出了例子七的光学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34示出了例子七的光学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35示出了例子七的光学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光学摄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32至图35可知,例子七所给出的光学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综上,例子一至例子七分别满足表15中所示的关系。条件式/例子1234567ttl/f0.890.890.990.830.970.900.91(r3 r4)/f0.991.091.001.170.770.621.24imgh/epd0.830.820.650.830.830.830.82sl/ttl0.800.800.780.790.830.830.76t45/dl0.420.400.370.370.330.440.41sag51/(sag51 sag62)0.400.360.420.420.580.470.43sag11/dt110.480.510.560.560.450.480.53f3/f1-0.76-1.06-1.01-1.11-1.28-0.77-0.85f12/(|f6|-f5)0.290.290.410.170.300.280.32et6/et50.520.360.300.580.230.350.42(ct2 ct3)/(et2 et3)0.780.770.670.750.780.720.84|(r9-r10)|/|(r9 r10)|0.920.490.760.770.781.010.91r8/(r7 r8)0.600.540.920.511.630.670.61(dt31 dt32)/r5-0.48-0.56-0.57-0.44-0.51-0.68-0.85ct1/r10.550.540.650.600.510.480.69(ct5 ct6)/(dt51 dt61)0.330.340.340.290.420.310.31表15表16给出了例子一至例子七的光学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6,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等。基础数据/例子1234567f1(mm)4.214.014.373.854.134.374.76f2(mm)31.9350.01134.4327.89-80.4326.1531.36f3(mm)-3.20-4.25-4.41-4.29-5.28-3.34-4.03f4(mm)8.1524.3717.9455.6336.047.5710.53f5(mm)-4.42-4.30-4.61-10.39-5.77-4.16-4.29f6(mm)8.468.445.53-10.147.969.928.91f(mm)8.108.108.098.108.218.108.09ttl(mm)7.207.187.986.708.007.257.35imgh(mm)2.912.912.912.912.912.912.91f/epd2.322.281.802.302.352.312.29semi-fov(°)19.819.719.120.319.619.719.5表16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其电子感光元件可以是感光耦合元件(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mos)。成像装置可以是诸如数码相机的独立成像设备,也可以是集成在诸如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上的成像模块。该成像装置装配有以上描述的光学摄像镜头。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1.一种光学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
第一透镜;
第二透镜;
第三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
第四透镜;
第五透镜;
第六透镜;
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tl和所述光学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ttl/f<1.0;
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和所述光学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0.5<(r3 r4)/f<1.5;
所述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和所述光学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之间满足:0.5<imgh/epd<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光阑至所述成像面的轴上距离sl和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tl之间满足:0.5<sl/ttl<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45和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所述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dl之间满足:0.2<t45/dl<0.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和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51、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和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52和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和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62之间满足:0.2<sag51/(sag51 sag62)<0.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和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11和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之间满足:0.3<sag11/dt11<0.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和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之间满足:-1.5<f3/f1<-0.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f12、所述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和所述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6之间满足:0<f12/(|f6|-f5)<0.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边缘厚度et5和所述第六透镜的边缘厚度et6之间满足:0<et6/et5<0.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所述第二透镜的边缘厚度et2和所述第三透镜的边缘厚度et3之间满足:0.5<(ct2 ct3)/(et2 et3)<1.0。
10.一种光学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
第一透镜;
第二透镜;
第三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
第四透镜;
第五透镜;
第六透镜;
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tl和所述光学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ttl/f<1.0;
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和所述光学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0.5<(r3 r4)/f<1.5;
光阑至所述成像面的轴上距离sl和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tl之间满足:0.5<sl/ttl<1.5。
技术总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摄像镜头。光学摄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和光学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TTL/f<1.0;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和光学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0.5<(R3 R4)/f<1.5;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和光学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之间满足:0.5<ImgH/EPD<1.0。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光学摄像镜头存在成像质量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周进;张晓彬;闻人建科;戴付建;赵烈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08
技术公布日:2021.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