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光片用PVA膜的染色工艺及偏光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88


本发明涉及偏光片
技术领域
,具体属于一种偏光片用pva膜的染色工艺及偏光片。
背景技术
:偏光片是平板显示(尤其是液晶显示)最关键的原材料之一,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tft-lcd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也相应发展了偏光片产业,打破了海外企业的垄断局面,目前该行业的产品量逐年增加,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碘系偏光片主要是通过碘和碘化钾的染色,然后经过拉伸得到,现有的碘系偏光片的生产工艺已经比较成熟,但是依然存在pva染色不均导致的偏光片使用时出现染色条纹的问题,导致用户在使用显示设备时体验度较差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偏光片用pva膜的染色工艺及偏光片,克服了现有的偏光片用的pva膜存在染色不均,偏光片存在染色条纹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偏光片用pva膜的染色工艺,包括将pva膜水洗、膨润、染色、拉伸、补色、干燥的步骤,所述补色步骤具体包括:将拉伸后的pva膜浸渍于补色槽中进行补色,补色槽液包括0.1-0.5wt%的硼酸、4.0-5.0wt%的碘化钾和1.5-2.0wt%的碘。优选地,所述的膨润步骤包括将水洗后的pva膜置于膨润槽中进行膨润处理,膨润过程中pva膜的拉伸倍率为1-1.5倍。优选地,所述的膨润槽中含有为0.35~0.6wt%的硼酸水溶液。优选地,所述的染色步骤在含有碘0.5-1.2wt%、碘化钾1.5-2.4wt%、硼酸0.1-0.4wt%的水溶液中进行。优选地,所述的拉伸步骤中对染色后的pva膜的拉伸倍率为3.7-4.6倍。一种偏光片,包括自上而下依次粘合的外层保护膜、pva膜、内层保护膜、压敏胶及离型膜,所述外层保护膜为抗划伤膜,内层保护膜为tac膜,所述pva膜由偏光片用pva膜的染色工艺制备而成。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如下:与常用的补色溶液只含有碘化钾和硼酸相比,本发明通过降低硼酸的含量,提高碘化钾和碘的含量,使拉伸后的pva膜在补色的过程中其中染色不均的区域能够进一步的吸收碘和碘化钾,促进了i3-和i5-的形成,同时减少硼酸的含量,使i3-和i5-能够有效的络合到pva膜的pva分子链之间,从而避免i3-和i5-与染色液中的硼酸进行大量的络合;本发明通过对拉伸后的pva膜进行补色,对原有的只含有碘化钾和硼酸的补色溶液进行改进,在补色溶液中添加碘单质,改变碘化钾和硼酸的含量,使拉伸后的pva膜的染色不均的问题得到了消除,使染色条纹消失,同时偏光片的透过率也得到了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对照例的染色条纹照片;图2为实施例1的染色条纹照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将pva膜置于23℃的水洗槽中水洗30s;将水洗后的pva膜置于27℃含有为0.4wt%的硼酸水溶液的膨润槽中进行膨润处理40s,膨润过程中拉伸1.1倍;将膨润处理后的pva膜浸渍于15℃含有碘0.8wt%、碘化钾1.9wt%、硼酸0.3wt%的水溶液的染色槽中进行染色处理;将染色处理后,pva膜先经过12℃清洗池水洗,然后进入43℃含有为3.4wt%的硼酸水溶液的拉伸槽中进行拉伸4.1倍;然后将拉伸后的pva膜浸渍于12℃补色槽中进行补色5s,补色槽液包括0.4wt%的硼酸、4.3wt%的碘化钾和1.8wt%的碘;最后将补色后的pva膜进行水切,然后55℃干燥,得到染色pva膜。将tac膜和抗划伤膜与染色pva膜进行复合,tac膜和抗划伤膜分别复合在pva膜的两面,并在tac膜的表面涂覆压敏胶,然后在压敏胶上复合离型膜,然后干燥,检测并收卷的到偏光膜,经切割后得到偏光片。实施例2将pva膜置于25℃的水洗槽中水洗30s;将水洗后的pva膜置于28℃含有为0.6wt%的硼酸水溶液的膨润槽中进行膨润处理30s,膨润过程中拉伸1.2倍;将膨润处理后的pva膜浸渍于18℃含有碘1.2wt%、碘化钾2.4wt%、硼酸0.4wt%的水溶液的染色槽中进行染色处理;将染色处理后,pva膜先经过15℃清洗池水洗,然后进入45℃含有为3.6wt%的硼酸水溶液的拉伸槽中进行拉伸4.5倍;然后将拉伸后的pva膜浸渍于10℃补色槽中进行补色8s,补色槽液包括0.5wt%的硼酸、5.0wt%的碘化钾和2.0wt%的碘;最后将补色后的pva膜进行水切,然后50℃干燥,得到染色pva膜。将tac膜和抗划伤膜与染色pva膜进行复合,tac膜和抗划伤膜分别复合在pva膜的两面,并在tac膜的表面涂覆压敏胶,然后在压敏胶上复合离型膜,然后干燥,检测并收卷的到偏光膜,经切割后得到偏光片。实施例3将pva膜置于27℃的水洗槽中水洗25s;将水洗后的pva膜置于25℃含有为0.35wt%的硼酸水溶液的膨润槽中进行膨润处理1min,膨润过程中拉伸1.4倍;将膨润处理后的pva膜浸渍于16℃含有碘0.5wt%、碘化钾1.5wt%、硼酸0.1wt%的水溶液的染色槽中进行染色处理;将染色处理后,pva膜先经过13℃清洗池水洗,然后进入55℃含有为3wt%的硼酸水溶液的拉伸槽中进行拉伸4.4倍;然后将拉伸后的pva膜浸渍于10℃补色槽中进行补色10s,补色槽液包括0.1wt%的硼酸、4.0wt%的碘化钾和1.5wt%的碘;最后将补色后的pva膜进行水切,然后50℃干燥,得到染色pva膜。将tac膜和抗划伤膜与染色pva膜进行复合,tac膜和抗划伤膜分别复合在pva膜的两面,并在tac膜的表面涂覆压敏胶,然后在压敏胶上复合离型膜,然后干燥,检测并收卷的到偏光膜,经切割后得到偏光片。对照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补色槽液包括1.4wt%的硼酸、3.5wt%的碘化钾。将实施例1和对照例中的偏光片进行偏光度、透过率、色调和染色条纹性能进行检测,其中,使用偏振光度计对透过率和偏光度进行测试,使用柯尼卡美能达灰度测试仪测试色调值,结果如下表所示:实施例1对照例偏光度%99.99567199.99634透过率%36.78774535.641254a-0.87084-0.94158b3.126753.04275将两片偏光片的吸收轴(pva的拉伸方向)垂直交叉置于发光强度为120cd的背光模组上观察染色条纹,并用高清相机拍照,结果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可以明显看出实施例1中的偏光片中无染色条纹,而对照例中的染色条纹较为严重。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

1.一种偏光片用pva膜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将pva膜水洗、膨润、染色、拉伸、补色、干燥的步骤,所述补色步骤具体包括:将拉伸后的pva膜浸渍于补色槽中进行补色,补色槽液包括0.1-0.5wt%的硼酸、4.0-5.0wt%的碘化钾和1.5-2.0wt%的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光片用pva膜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膨润步骤包括将水洗后的pva膜置于膨润槽中进行膨润处理,膨润过程中pva膜的拉伸倍率为1-1.5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偏光片用pva膜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膨润槽中含有为0.35-0.6wt%的硼酸水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光片用pva膜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染色步骤在含有碘0.5-1.2wt%、碘化钾1.5-2.4wt%、硼酸0.1-0.4wt%的水溶液中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光片用pva膜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伸步骤中对染色后的pva膜的拉伸倍率为3.7-4.6倍。

6.一种偏光片,包括自上而下依次粘合的外层保护膜、pva膜、内层保护膜、压敏胶及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保护膜为抗划伤膜,内层保护膜为tac膜,所述pva膜由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偏光片用pva膜的染色工艺制备而成。

技术总结
一种偏光片用PVA膜的染色工艺及偏光片,染色工艺,包括水洗、膨润、染色、拉伸、补色、干燥的步骤,所述补色步骤具体包括:将拉伸后的PVA膜浸渍于补色槽中进行补色,补色槽液包括0.1‑0.5wt%的硼酸、4.0‑5.0wt%的碘化钾和1.5‑2.0wt%的碘,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使拉伸后的PVA膜的染色不均的问题得到了消除,使染色条纹消失,同时偏光片的透过率也得到了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庄飞;魏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三利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5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069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