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鳜鱼和其它鱼种同池养殖的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5-09  84

本发明涉及鳜鱼池塘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鳜鱼和其它鱼种同池养殖的方法。



背景技术:

鳜鱼为我国特产淡水鱼,隶属于鲈形目鮨科鳜鱼属。其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是名贵鱼类之一。鳜鱼生长快,产量高,经济价值较大。鳜鱼生殖季节一般在每年的5月至7月初,喜欢在平缓的流水中产卵,每次怀卵量在6万~20万粒之间,所产鱼卵为浮性卵,因其卵稍重于水,可在流动水层中随波逐流,并继续发育生长。目前,我国除青藏高原外,各地大江、河水系及湖泊中均产鳜鱼。鳜鱼的摄食是利用光运动刺激鳜鱼体敏感的视觉及侧线感觉,使鳜鱼产生迅速反应。在水域自然环境状态下,鳜鱼一般拒食静止的食物,终身均以活饵为食,人工配合饲料一般也不会引起鳜鱼摄食反应。当前,鳜鱼的池塘养殖一般按鳜鱼池面积1∶3~4的比例配套饵料鱼池,不但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占用过多水面,也与提倡发展节约型渔业产业产生矛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鳜鱼和其它鱼种同池养殖的方法,本发明提出的鳜鱼和其它鱼种同池养殖的方法,养殖方法简单,不配备饵料鱼池塘,可以节约水面资源,鳜鱼和其它鱼种及商品鱼同池养殖,达到多种鱼同时增收,共同获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鳜鱼和其它鱼种同池养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鲤鲫鱼繁殖:在鳜鱼养殖池塘4月份进行鲤鲫鱼人工自然繁殖,4月上旬10︰30~14︰30池塘边降低水位10cm,促使池塘水温升高,利用阳光照射促进鲤鲫鱼性腺发育;18︰30~20︰30加注新鲜水10cm使池塘水位回到原位;经过7~10日反复降水加水的刺激;放入渔巢,鲤鲫鱼发情交配受精,受精卵粘附在渔巢上,孵化出膜后,泼洒豆浆进行发塘;

步骤2:留足鲤鲫鱼乌仔:到5月10日左右拉网检查,按每亩留足鲤鲫鱼乌仔5000尾,多余出售,不够补足;

步骤3:投放鲢和草鱼:到5月中旬每亩投放人繁毛仔15万尾进行夏花培育,到6月中旬培育至3cm左右;

步骤4:投放鳜鱼种:到6月中下旬投放鳜鱼大规格鱼种每亩150~200尾;

步骤5:收获:可亩生产鳜鱼80~100千克,大规模鱼种100千克,商品鱼75千克。

进一步地,步骤1的池塘每进1次水,均要采用网兜过滤,步骤4中投放鳜鱼种后放养一些小杂鱼让其自然产苗,供鳜鱼苗摄食。

进一步地,养殖池塘的水体透明度为32~42cm、ph值6.9~8.3、溶解氧在6mg/l以上。

进一步地,鳜鱼苗入塘放养应选在塘口上风处投苗,距离岸边1.2m以上并且水位选较深处,鳜鱼苗在放养之前,选择在有适量小鱼苗或小虾苗处放养鳜鱼苗。

进一步地,放养鳜鱼苗的池塘水温小于2℃。

进一步地,步骤3在对鲢鱼投饵时,增加夜间11-12时的投饵量。在鱼体长10-16厘米时投饵量为鱼种总量的6%-10%,体长16厘米以上时投饵量为3%-5%。

进一步地,池塘精养草鱼所用饲料采用以配合鱼饲料为主,青饲料为辅的方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的鳜鱼和其它鱼种同池养殖的方法,养殖方法简单,不配备饵料鱼池塘,可以节约水面资源,鳜鱼和其它鱼种及商品鱼同池养殖,达到多种鱼同时增收,共同获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鳜鱼和其它鱼种同池养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鲤鲫鱼繁殖:在鳜鱼养殖池塘4月份进行鲤鲫鱼人工自然繁殖,4月上旬10︰30~14︰30池塘边降低水位10cm,促使池塘水温升高,利用阳光照射促进鲤鲫鱼性腺发育;18︰30~20︰30加注新鲜水10cm使池塘水位回到原位;池塘每进1次水,均要采用网兜过滤,养殖池塘的水体透明度为32~42cm、ph值6.9~8.3、溶解氧在6mg/l以上。经过7~10日反复降水加水的刺激;放入渔巢,鲤鲫鱼发情交配受精,受精卵粘附在渔巢上,孵化出膜后,泼洒豆浆进行发塘;

步骤2:留足鲤鲫鱼乌仔:到5月10日左右拉网检查,按每亩留足鲤鲫鱼乌仔5000尾,多余出售,不够补足;

步骤3:投放鲢和草鱼等毛仔:到5月中旬每亩投放人繁毛仔15万尾(品种为鲢、草、鳊鱼、鲮鱼)进行夏花培育,到6月中旬培育至3cm左右;在对鲢鱼投饵时,增加夜间11-12时的投饵量。在鱼体长10-16厘米时投饵量为鱼种总量的6%-10%,体长16厘米以上时投饵量为3%-5%。池塘精养草鱼所用饲料采用以配合鱼饲料为主,青饲料为辅的方式,适宜采用配合科学配比的颗粒饲料,减少残饵对水质的污染,充分提高饵料利用率。

步骤4:投放鳜鱼种:到6月中下旬投放鳜鱼大规格鱼种每亩150~200尾;投放鳜鱼种后放养一些小杂鱼让其自然产苗,供鳜鱼苗摄食。鳜鱼苗入塘放养应选在塘口上风处投苗,距离岸边1.2m以上并且水位选较深处,鳜鱼苗在放养之前,选择在有适量小鱼苗或小虾苗处放养鳜鱼苗,放养鳜鱼苗的池塘水温小于2℃。

步骤5:收获:可亩生产鳜鱼80~100千克,大规模鱼种100千克,商品鱼75千克,亩创产值4500元,生产成2100元,可获利2400元左右。

本发明在4月份进行鲤鲫鱼人工繁殖,5月份人工每亩投放鲤鲫鱼乌仔5000尾,投放人繁毛仔每亩15万尾(品种为鲢、草、鳊鱼、鲮鱼)进行夏花培育,培育至3cm左右,6月中下旬投放鳜鱼大规格鱼种(8~10cm左右)每亩150~200尾。

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组织部分鳜鱼养殖户,于五六月份将当年鳜鱼种与饵料鱼放养于同一口池塘中,经180天~200天饲养,待池中饵料鱼被鳜鱼吃完后,即起捕鳜鱼上市。一般每亩可产体重400克以上的商品鳜100千克、大规格鱼种100千克,其他商品鱼75千克,产值4500元、纯利2400元。该方法创新了资源节约型鳜鱼和其它鱼种及商品鱼同池养殖模式和技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鳜鱼和其它鱼种同池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鲤鲫鱼繁殖:在鳜鱼养殖池塘4月份进行鲤鲫鱼人工自然繁殖,4月上旬10︰30~14︰30池塘边降低水位10cm,促使池塘水温升高,利用阳光照射促进鲤鲫鱼性腺发育;18︰30~20︰30加注新鲜水10cm使池塘水位回到原位;经过7~10日反复降水加水的刺激;放入渔巢,鲤鲫鱼发情交配受精,受精卵粘附在渔巢上,孵化出膜后,泼洒豆浆进行发塘;

步骤2:留足鲤鲫鱼乌仔:到5月10日左右拉网检查,按每亩留足鲤鲫鱼乌仔5000尾,多余出售,不够补足;

步骤3:投放鲢和草鱼:到5月中旬每亩投放人繁毛仔15万尾进行夏花培育,到6月中旬培育至3cm左右;

步骤4:投放鳜鱼种:到6月中下旬投放鳜鱼大规格鱼种每亩150~200尾;

步骤5:收获:可亩生产鳜鱼80~100千克,大规模鱼种100千克,商品鱼75千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鳜鱼和其它鱼种同池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池塘每进1次水,均要采用网兜过滤,步骤4中投放鳜鱼种后放养一些小杂鱼让其自然产苗,供鳜鱼苗摄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鳜鱼和其它鱼种同池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养殖池塘的水体透明度为32~42cm、ph值6.9~8.3、溶解氧在6mg/l以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鳜鱼和其它鱼种同池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鳜鱼苗入塘放养应选在塘口上风处投苗,距离岸边1.2m以上并且水位选较深处,鳜鱼苗在放养之前,选择在有适量小鱼苗或小虾苗处放养鳜鱼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鳜鱼和其它鱼种同池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放养鳜鱼苗的池塘水温小于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鳜鱼和其它鱼种同池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在对鲢鱼投饵时,增加夜间11-12时的投饵量,在鱼体长10-16厘米时投饵量为鱼种总量的6%-10%,体长16厘米以上时投饵量为3%-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鳜鱼和其它鱼种同池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池塘精养草鱼所用饲料采用以配合鱼饲料为主,青饲料为辅的方式。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鳜鱼和其它鱼种同池养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鲤鲫鱼繁殖:在鳜鱼养殖池塘4月份进行鲤鲫鱼人工自然繁殖,利用阳光照射促进鲤鲫鱼性腺发育;放入渔巢,鲤鲫鱼发情交配受精,受精卵粘附在渔巢上,孵化出膜后,泼洒豆浆进行发塘;到5月10日左右拉网检查,按每亩留足鲤鲫鱼乌仔5000尾,多余出售,不够补足;投放鲢和草鱼:到5月中旬每亩投放人繁毛仔15万尾进行夏花培育,到6月中旬培育至3cm左右;投放鳜鱼种:到6月中下旬投放鳜鱼大规格鱼种;本发明提出的鳜鱼和其它鱼种同池养殖的方法,养殖方法简单,不配备饵料鱼池塘,可以节约水面资源,鳜鱼和其它鱼种及商品鱼同池养殖,达到多种鱼同时增收,共同获利。

技术研发人员:张千云;刘忠志;章昌斌;奚业文;陈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和县铭月水产品养殖家庭农场
技术研发日:2021.06.09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071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