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浮游动物孵化增殖的一体化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66


本发明涉及生态环境研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浮游动物孵化增殖的一体化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水体富营养化对水质和水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对水体富营养化进行有效治理已成为水生态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方法包括物理法、物化法、生化法和生态法,上述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均不同程度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以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调控为基础的生物操纵技术被较多地应用于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中,生物操纵技术通过对浮游动物食性鱼类的调控,保护和发展大型牧食性浮游动物,促进土著浮游动物种群密度的逐渐增大,实现对藻类的有效控制。但是,由于受到水体有毒藻类的毒性影响、生境的缺失和食性局限性等因素的影响,生物操纵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不乏失败的案例。

鉴于依赖土著浮游动物种群控藻的局限性,通过培养对藻类摄食能力强的浮游动物种类,在实施生物操纵过程中向水体直接投加此种浮游动物,以此来强化水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该方法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浮游动物规模化养殖受温度、光照、饵料等多种因素限制,风险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浮游动物孵化增殖的一体化培养装置。此一体化培养装置改善了浮游生物与浮游动物的生长环境,有效的减少培养装置的换水次数,提高试验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浮游动物孵化增殖的一体化培养装置,包括控温机构、第一养殖仓、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水泵和第二养殖仓,所述控温机构的第一管口与第一管道连接,所述控温机构的第二管口与第二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接口与第一养殖仓连接,所述第一养殖仓通过第三管道与第二养殖仓连接,所述第二养殖仓与水泵的抽水口连接,所述水泵的排水口与第一管道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养殖仓还通过第三管道与第二管道连接形成循环的生态系统。

优选的,所述第一养殖仓和第二养殖仓的上端均设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包括防蚊网和遮光板,相应的所述防蚊网分别与第一养殖仓或第二养殖仓的内侧壁连接,所述遮光板位于防蚊网的上方。

优选的,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养殖仓和第二养殖仓的遮光板的数量至少为两张,两张所述的遮光板相对拼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养殖仓内设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与水泵的抽水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一体化培养装置还包括第一曝气器和第二曝气器,所述第一曝气器的一端与第一养殖仓连接,所述第一曝气器的另一端与第一接口接连,所述第二曝气器的一端与第二养殖仓连接,所述第二曝气器的另一端均与第三管道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曝气器的一端开口朝向第二养殖仓的底部,所述开口呈倾斜状。

优选的,所述开口的斜边与水平轴线承呈42°~48°的夹角。

优选的,所述第一养殖仓和第二养殖仓的外壁均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优选的,所述一体化培养装置还包括支撑架、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均与支撑架的内端固定连接,所述控温机构放置于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养殖仓放置于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养殖仓放置于第三支撑板。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用于浮游动物孵化增殖的一体化培养装置,此一体化培养装置的第一养殖仓用于养殖浮游植物,此培养装置的第二养殖仓用于养殖浮游动物,第一养殖仓通过第三管道与第二养殖仓连通,可以将养殖好的浮游植物直接投送给浮游动物,无需添加饵料,第二养殖仓可以通过水泵将浮游动物的排泄物输送至第一养殖仓,排泄物可以通过给浮游植物提供所需的营业物质,有效的减少换水次数,使培养装置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

2、本发明用于浮游动物孵化增殖的一体化培养装置,此一体化培养装置设有防蚊网和遮光板,防蚊网阻挡蚊虫在养殖仓内产卵,从而避免养殖仓内生物被外界生物侵袭,遮光板用于遮挡生物,避免生物被阳光暴晒,根据生物的习性调整生物的照射时间。

3、本发明用于浮游动物孵化增殖的一体化培养装置,此一体化培养装置中的水泵的外壁设有过滤器,当水泵将浮游动物的排泄物抽向第一养殖仓时,过滤器阻挡浮游动物被水泵抽出,使第一养殖仓的浮游植物能够直接使用排泄物作为肥料。

4、本发明用于浮游动物孵化增殖的一体化培养装置,此一体化培养装置中的第二曝气器的开口朝向腔体的底部,开口的斜边与水平轴线承呈42°~48°的夹角,使第二曝气器喷出的氧气不会直接喷向浮游动物,避免第二曝气器喷出气泡对浮游动物的造成损伤,从而影响浮游动物的正常生长。

5、本发明用于浮游动物孵化增殖的一体化培养装置,此一体化培养装置的第一养殖仓和第二养殖仓的外壁均采用透明材质制成,方便实验人员更加直观的观测培养装置的试验情况,遮光板至少采用两张,使遮光板的遮光形式更加多样化,有利于模拟生物在室外活动的情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浮游动物孵化增殖的一体化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浮游动物孵化增殖的一体化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其中,1为控温机构,101为第一管口,102为第二管口,2为第一养殖仓,3为第一管道,301为第一接口,302为第二接口,4为第二管道,5为第三管道,6为第二养殖仓,7为第一曝气器,8为第二曝气器,9为过滤器,10为防蚊网,11为遮光板,12为支撑架,13为第一支撑板,14为第二支撑板,15为第三支撑板,16为第一阀门,17为第二阀门,18为排水管,19为水泵,20为第三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发明目的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实施例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至2所示,一种用于浮游动物孵化增殖的一体化培养装置,包括控温机构1、第一养殖仓2、第一管道3、第二管道4、第三管道5、水泵19和第二养殖仓6,所述控温机构1的第一管口101与第一管道3连接,所述控温机构1的第二管口102与第二管道4连接,所述第一管道3的第一接口301与第一养殖仓2连接,所述第一养殖仓2通过第三管道5与第二养殖仓6连接,所述第二养殖仓6与水泵19的抽水口连接,所述水泵19的排水口与第一管道3的第二接口302连接,所述第二养殖仓6还通过第三管道5与第二管道4连接形成循环的生态系统。第一养殖仓2和第二养殖仓6的水循环经过控温机构1,可以对水进行温度调节,根据浮游生物的习性同时给第一养殖仓2和第二养殖仓6进行控温,控温机构1可从现有的市场中购买得到,控温机构1的型号为ck-901,此培养装置的第一养殖仓2用于养殖浮游植物,此培养装置的第二养殖仓6用于养殖浮游动物,第一养殖仓2通过第三管道5与第二养殖仓6连通,可以将养殖好的浮游植物直接投送给浮游动物,无需添加饵料,第二养殖仓6可以通过水泵19将浮游动物的排泄物输送至第一养殖仓2,排泄物可以通过给浮游植物提供所需的营业物质,有效的减少换水次数,使培养装置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

所述第一养殖仓2和第二养殖仓6的上端均设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包括防蚊网10和遮光板11,相应的所述防蚊网10分别与第一养殖仓2或第二养殖仓6的内侧壁连接,所述遮光板11设于防蚊网10的上方。防蚊网10阻挡蚊虫在第一养殖仓2和第二养殖仓6内产卵,从而避免第一养殖仓2和第二养殖仓6内生物被外界生物侵袭,遮光板11用于遮挡浮游生物,避免浮游生物被阳光暴晒,根据浮游生物的习性调整生物的照射时间。

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养殖仓2和第二养殖仓6的遮光板11的数量至少为两张,两张所述的遮光板11相对拼接。遮光板11与防蚊网10灵活连接,无需在防蚊网10上固定,使用方便,采用两张的遮光板11使遮光形式更加多样化,有利于模拟生物在室外活动的情景。

所述第二养殖仓6内设有过滤器9,所述过滤器9与水泵19的抽水口连接。当水泵19将浮游动物的排泄物抽向第一养殖仓2时,过滤器9设有过滤孔,阻挡浮游动物被水泵19抽出,水泵19与第一管道3连通,将第二养殖仓6的排泄物输送至第一养殖仓2,从而使第一养殖仓2的浮游植物能够直接使用排泄物作为生长肥料,水泵19还可以使控温机构1的水循环。

所述一体化培养装置还包括第一曝气器7和第二曝气器8,所述第一曝气器7的一端与第一养殖仓2连接,所述第一曝气器7的另一端与第一接口301接连,所述第二曝气器8的一端与第二养殖仓6连接,所述第二曝气器8的另一端与第三管道5连接。第一曝气器7输送二氧化碳,从而促进第一养殖仓2的浮游植物快速成长,第二曝气器8输送氧气,从而增加第二养殖仓6中水的含氧量,使浮游动物按照既定的试验目标存活与生长。

所述第二曝气器8的一端开口朝向第二养殖仓6的底部,所述开口呈倾斜状。此培养装置中的第二曝气器8的开口朝向第二养殖仓的腔体底部,开口的斜边与水平轴线承呈倾斜的夹角,使第二曝气器8喷出的氧气不会直接喷向浮游动物,避免第二曝气器8喷出气泡对浮游动物的造成损伤,从而影响浮游动物的正常生长。

所述第二曝气器8的开口的斜边与水平轴线承呈42°~48°的夹角。此实施例中第二曝气器8的开口的斜边与水平轴线承呈45°的夹角,在采用同样大小的曝气频率的情况下,采用45°的斜面增大了曝气的输送切面,从而增加曝气的输送频率,也减小曝气的冲击力。

所述第一养殖仓2和第二养殖仓6的外壁均采用透明材质制成,记录浮游生物的生长动态,方便实验人员更加直观的观测培养装置的试验情况。

所述一体化培养装置还包括支撑架12、第一支撑板13、第二支撑板14和第三支撑板15,所述支撑架12包括支撑柱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支撑柱连接形成矩形的支架。所述第一支撑板13、第二支撑板14和第三支撑板15的四角均与支撑架12的内端固定连接,所述控温机构1放置于第一支撑板13,所述第一养殖仓2放置于第二支撑板14,所述第二养殖仓6放置于第三支撑板15。采用第一支撑板13、第二支撑板14和第三支撑板15分别支撑控温机构1、第一养殖仓2和第二养殖仓6,使培养装置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循环系统,第一养殖仓2内的浮游植物通过重心引力,将浮游植物流入第二养殖仓6内,且能够稳定的运行,在水泵19抽水循环时不会发生侧向倾斜,避免第一养殖仓2和第二养殖仓6掉落。

所述第三管道5设有第一阀门16,第一阀门16用于控制第一养殖仓2和第二养殖仓6的连通与闭合,关闭第一阀门16,第二养殖仓的水还能通过第三管道回流至控温机构1,第三管道4设有支管,支管还设有二阀门17,第一养殖仓的废水通过排水管18排出,第二阀门17用于给第一养殖仓2进行换水。

此培养装置的工作原理:第一养殖仓2内的浮游植物通过第三管道5流入第二养殖仓6,第一阀门16控制第三管道5的连通与闭合,第二养殖仓6内的浮游动物产生的排泄物,跟着水流通过水泵19抽向第一管道3,关闭第三阀门20,然后流向第一养殖仓2,打开第三阀门20,第二养殖仓6内的水经过第一管道3抽向控温机构1,第一阀门16闭合后,第二养殖仓6内的水还可以经过通过三管道5流入第二管道4,经过第二管道4后流向控温机构1,形成可循环的生态系统。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发明进行限定,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所做的改变或其它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浮游动物孵化增殖的一体化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温机构、第一养殖仓、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水泵和第二养殖仓,所述控温机构的第一管口与第一管道连接,所述控温机构的第二管口与第二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接口与第一养殖仓连接,所述第一养殖仓通过第三管道与第二养殖仓连接,所述第二养殖仓与水泵的抽水口连接,所述水泵的排水口与第一管道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养殖仓还通过第三管道与第二管道连接形成循环的生态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浮游动物孵化增殖的一体化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养殖仓和第二养殖仓的上端均设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包括防蚊网和遮光板,相应的所述防蚊网分别与第一养殖仓或第二养殖仓的内侧壁连接,所述遮光板位于防蚊网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浮游动物孵化增殖的一体化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养殖仓和第二养殖仓的遮光板的数量至少为两张,两张所述的遮光板相对拼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浮游动物孵化增殖的一体化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养殖仓内设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与水泵的抽水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浮游动物孵化增殖的一体化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曝气器和第二曝气器,所述第一曝气器的一端与第一养殖仓连接,所述第一曝气器的另一端与第一接口接连,所述第二曝气器的一端与第二养殖仓连接,所述第二曝气器的另一端均与第三管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浮游动物孵化增殖的一体化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曝气器的一端开口朝向第二养殖仓的底部,所述开口呈倾斜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浮游动物孵化增殖的一体化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斜边与水平轴线承呈42°~48°的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浮游动物孵化增殖的一体化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养殖仓和第二养殖仓的外壁均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浮游动物孵化增殖的一体化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架、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均与支撑架的内端固定连接,所述控温机构放置于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养殖仓放置于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养殖仓放置于第三支撑板。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浮游动物孵化增殖的一体化培养装置,包括控温机构、第一养殖仓、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水泵和第二养殖仓,所述控温机构的第一管口与第一管道连接,所述控温机构的第二管口与第二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接口与第一养殖仓连接,所述第一养殖仓通过第三管道与第二养殖仓连接,所述第二养殖仓与水泵的抽水口连接,所述水泵的排水口与第一管道的第二接口连接。将养殖好的浮游植物通过第三管道直接投送给浮游动物,无需添加饵料,第二养殖仓可以通过水泵将浮游动物的排泄物输送至第一养殖仓,排泄物可以通过给浮游植物提供所需的营业物质,有效的减少换水次数,使培养装置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

技术研发人员:何瑞;蒋然;朱小平;杨芳;张心凤;黄伟杰;彭松耀;雷列辉;常赜;林键銮;余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1.05.13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071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