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智能化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94


本发明一种水利工程用智能化灌溉装置涉及一种对农作植物进行灌溉的装置,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对农作植物形成小范围集中式的灌溉,节约水资源的同时保证大部分水作用到植物上,且能够保证灌溉水不受植物叶片的影响而作用到植物的各个部分特别是根部处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水利工程中对大棚农作植物进行灌溉时,通常采用架设遍布大棚的方向朝下喷头进行集中灌溉,但是这种喷灌方式,由于喷头与植物间的角度固定,同时由于喷头位于灌溉植物的上方,导致灌溉的水分很大一部分被农作植物的上层叶片阻挡和吸收,导致灌溉水分难以作用到植物底部的根部处,加上灌溉的范围大而宽泛,很大一部分灌溉水除了作用到植物附近后还溅洒到远离植物的土壤上,造成一部分水资源的浪费,影响灌溉水的实际有效作用率。

公告号cn209710911u公开了一种大棚灌溉用洒水装置,包括固定座和折叠洒水杆,所述固定座的顶部通过连接管安装在大棚顶部,所述固定座的底部焊接导轨杆,所述固定座的外壁两侧均安装所述折叠洒水杆,该灌溉装置虽然能够调整其灌溉的作用范围,但是由于灌溉时的高度影响导致灌溉时难以保证水分作用到植物根部处,很多一部分水被植物上层叶片所阻挡,同时由于灌溉的作用范围大,导致一部分灌溉水会喷洒到远离植物的土壤处,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发明一种水利工程用智能化灌溉装置提供了一种能够对农作植物形成小范围集中式的灌溉,节约水资源的同时保证大部分水作用到植物上,且能够保证灌溉水不受植物叶片的影响而作用到植物的各个部分特别是根部处的装置。

本发明一种水利工程用智能化灌溉装置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一种水利工程用智能化灌溉装置由输水管、固定架、c型管、喷头、插地钉、横向调节套、驱动箱、连接轴、卡槽、旋转接头、连接套、横向锁套、l型连接管、防撞条、固定环、滑动管、高度锁套、限位环、支撑板、传动链条和传动齿轮组成,多组c型管的一端均通过连接轴等距置于驱动箱上,多个连接轴的一端和多组c型管的一端一一对应连接,多个连接轴的另一端穿过驱动箱延伸至驱动向内,连接轴的另一端上固定置有传动齿轮,多个传动齿轮通过传动链条相连接,每组c型管由多个c型管连接组成,多个c型管之间相连通,c型管为对称结构,c型管两端均往同方向折弯90°形成滑动管,所述l型连接管的一端通过高度锁套和滑动管的端部相连接,所述l型连接管的另一端通过横向锁套置有横向调节套,且置于横向调节套的一端之内,横向调节套的另一端内通过横向锁套置有相邻l型连接管,所述c型管中部上下两侧均防撞条,所述c型管中部靠近滑动管的侧壁上等距置有多个喷头,所述每组c型管相邻的两个c型管之间均置有插地钉,所述插地钉通过限位环套置于c型管上靠近旋转接头的一端上,插地钉固定置于限位环底部,所述插地钉顶部固定置有支撑板,所述插地钉底部设置有圆锥尖端结构,多组c型管的另一端置于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上等距开有多个卡槽,多组c型管通过旋转接头一一对应置于卡槽上,旋转接头的一端和c型管相连通,多个旋转接头的另一端置于输水管上,且和输水管相连通。

有益效果

一、能够对农作植物形成小范围集中式的灌溉,节约水资源的同时保证大部分水作用到植物上。

二、摇摆式灌溉能够保证灌溉水不受植物叶片的影响而作用到植物的各个部分特别是根部处。

三、能够调整灌溉的间距和高度,适应不同植物的灌溉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一种水利工程用智能化灌溉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本发明一种水利工程用智能化灌溉装置的俯视图;

图3本发明一种水利工程用智能化灌溉装置c型管的立体结构图;

图4本发明一种水利工程用智能化灌溉装置插地钉的立体结构图;

图5本发明一种水利工程用智能化灌溉装置驱动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一种水利工程用智能化灌溉装置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其中为:输水管(1),固定架(2),c型管(3),喷头(4),插地钉(5),横向调节套(6),驱动箱(7),连接轴(8),卡槽(9),旋转接头(10),连接套(11),横向锁套(12),l型连接管(13),防撞条(14),固定环(15),滑动管(16),高度锁套(17),限位环(18),支撑板(19),传动链条(20),传动齿轮(21),植物(2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水利工程用智能化灌溉装置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一种水利工程用智能化灌溉装置由输水管(1)、固定架(2)、c型管(3)、喷头(4)、插地钉(5)、横向调节套(6)、驱动箱(7)、连接轴(8)、卡槽(9)、旋转接头(10)、连接套(11)、横向锁套(12)、l型连接管(13)、防撞条(14)、固定环(15)、滑动管(16)、高度锁套(17)、限位环(18)、支撑板(19)、传动链条(20)和传动齿轮(21)组成,多组c型管(3)的一端均通过连接轴(8)等距置于驱动箱(7)上,多个连接轴(8)的一端和多组c型管(3)的一端一一对应连接,多个连接轴(8)的另一端穿过驱动箱(7)延伸至驱动向内,连接轴(8)的另一端上固定置有传动齿轮(21),多个传动齿轮(21)通过传动链条(20)相连接,每组c型管(3)由多个c型管(3)连接组成,多个c型管(3)之间相连通,c型管(3)为对称结构,c型管(3)两端均往同方向折弯90°形成滑动管(16),所述l型连接管(13)的一端通过高度锁套(17)和滑动管(16)的端部相连接,所述l型连接管(13)的另一端通过横向锁套(12)置有横向调节套(6),且置于横向调节套(6)的一端之内,横向调节套(6)的另一端内通过横向锁套(12)置有相邻l型连接管(13),所述c型管(3)中部上下两侧均防撞条(14),所述c型管(3)中部靠近滑动管(16)的侧壁上等距置有多个喷头(4),所述每组c型管(3)相邻的两个c型管(3)之间均置有插地钉(5),所述插地钉(5)通过限位环(18)套置于c型管(3)上靠近旋转接头(10)的一端上,插地钉(5)固定置于限位环(18)底部,所述插地钉(5)顶部固定置有支撑板(19),所述插地钉(5)底部设置有圆锥尖端结构,多组c型管(3)的另一端置于固定架(2)上,所述固定架(2)上等距开有多个卡槽(9),多组c型管(3)通过旋转接头(10)一一对应置于卡槽(9)上,旋转接头(10)的一端和c型管(3)相连通,多个旋转接头(10)的另一端置于输水管(1)上,且和输水管(1)相连通;

使用时,使植物(22)对应置于相邻两组c型管(3)之间,然后通过插地钉(5)将装置固定在土壤上,通过调节横向锁套(12)能够调整相邻两组l型连接管(13)的间距,进而调节相邻c型管(3)之间的距离,使c型管(3)上的喷头(4)对准植物(22),通过松拧高度锁套(17)调节c型管(3)两端的滑动管(16)与l型连接管(13)的组成长度,以此适应不同高度的植物(22),驱动箱(7)内的内机带动传动链条(20)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每个传动齿轮(21)进行旋转,由于传动齿轮(21)固定在连接轴(8)的另一端上,传动齿轮(21)进行旋转的同时使得连接轴(8)带动每组c型管(3)150°的往复转动,使c型管(3)上的喷头(4)对植物(22)进行转动灌溉,以此对每个植物(22)体形成包裹式的环绕灌溉,保证使水浇灌到植物(22)体的各个叶面上,再配合后台的智能控制系统调控驱动电机的旋转速度和摆动幅度,能够有效保证对农作植物(22)的良好灌溉;

所述l型连接管(13)的一端通过高度锁套(17)和滑动管(16)的端部相连接的设计,能够调节c型管(3)两端的滑动管(16)与l型连接管(13)的组成长度,使装置适应不同高度的植物(22);

所述l型连接管(13)的另一端通过横向锁套(12)置有横向调节套(6)的设计,能够调整相邻两组l型连接管(13)的间距,使相邻c型管(3)之间的距离适应植物(22)之间的间距,从而有效保证对植物(22)的灌溉,提高灌溉效率;

所述c型管(3)中部上下两侧均防撞条(14)的设计,能够对c型管(3)中部的喷头(4)形成防护,有效避免喷头(4)被植物(22)叶片遮挡而作用到植物(22)的各个部分,特别是根部处,同时避免喷水时灌溉水喷洒到植物(22)外圈远侧的土壤上,有效提高灌溉水对植物(22)的作用;

所述c型管(3)中部靠近滑动管(16)的侧壁上等距置有多个喷头(4)的设计,能够保证大部分水作用到植物(22)上,同时能够减少灌溉时水的用量,有效节约水资源;

所述每组c型管(3)相邻的两个c型管(3)之间均置有插地钉(5)的设计,能够形成多个稳定的固定点,保证装置在土壤上的固定效果;

所述插地钉(5)通过限位环(18)套置于c型管(3)上靠近旋转接头(10)的一端上的设计,能够

所述插地钉(5)顶部固定置有支撑板(19)的设计,能够对插地钉(5)形成限位作用,避免插地钉(5)过于深入土壤,进而影响对装置的固定作用;

所述插地钉(5)底部设置有圆锥尖端结构的设计,能够减少插地钉(5)在插入土壤时的阻力,便于插地钉(5)深入土壤;

所述传动齿轮(21)进行旋转的同时使得连接轴(8)带动每组c型管(3)150°的往复转动的设计,能够使c型管(3)上的喷头(4)对植物(22)进行转动灌溉,以此对每个植物(22)体形成包裹式的环绕灌溉,保证使水浇灌到植物(22)体的各个叶面上;

所述配合后台的智能控制系统调控驱动电机的旋转速度和摆动幅度的设计,能够有效保证对农作植物(22)的良好灌溉,同时避免喷水时灌溉水喷洒到植物(22)外圈远侧的土壤上,提高灌溉水对植物(22)的有效作用率;

达到能够对农作植物(22)形成小范围集中式的灌溉,节约水资源的同时保证大部分水作用到植物(22)上,且能够保证灌溉水不受植物(22)叶片的影响而作用到植物(22)的各个部分特别是根部处的目的。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改进,即凡是依照本发明所做的同等改进,应为本发明的范围所涵盖。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利工程用智能化灌溉装置,其特征是:多组c型管的一端均通过连接轴等距置于驱动箱上,多个连接轴的一端和多组c型管的一端一一对应连接,多个连接轴的另一端穿过驱动箱延伸至驱动向内,连接轴的另一端上固定置有传动齿轮,多个传动齿轮通过传动链条相连接,所述l型连接管的另一端通过横向锁套置有横向调节套,且置于横向调节套的一端之内,横向调节套的另一端内通过横向锁套置有相邻l型连接管,所述c型管中部靠近滑动管的侧壁上等距置有多个喷头,所述每组c型管相邻的两个c型管之间均置有插地钉,多组c型管的另一端置于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上等距开有多个卡槽,多组c型管通过旋转接头一一对应置于卡槽上,旋转接头的一端和c型管相连通,多个旋转接头的另一端置于输水管上,且和输水管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智能化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c型管由多个c型管连接组成,多个c型管之间相连通,c型管为对称结构,c型管两端均往同方向折弯90°形成滑动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智能化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连接管的一端通过高度锁套和滑动管的端部相连接,能够调节c型管两端的滑动管与l型连接管的组成长度,使装置适应不同高度的植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智能化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型管中部上下两侧均防撞条,能够对c型管中部的喷头形成防护,有效避免喷头被植物叶片遮挡而作用到植物的各个部分,特别是根部处,同时避免喷水时灌溉水喷洒到植物外圈远侧的土壤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智能化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地钉通过限位环套置于c型管上靠近旋转接头的一端上,插地钉固定置于限位环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智能化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地钉顶部固定置有支撑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智能化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地钉底部设置有圆锥尖端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智能化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时,所述配合后台的智能控制系统调控驱动电机的旋转速度和摆动幅度,能够有效保证对农作植物的良好灌溉,同时避免喷水时灌溉水喷洒到植物外圈远侧的土壤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智能化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时,使植物对应置于相邻两组c型管之间,然后通过插地钉将装置固定在土壤上,通过调节横向锁套能够调整相邻两组l型连接管的间距,进而调节相邻c型管之间的距离,使c型管上的喷头对准植物,通过松拧高度锁套调节c型管两端的滑动管与l型连接管的组成长度,以此适应不同高度的植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智能化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进行旋转的同时使得连接轴带动每组c型管150°的往复转动,能够使c型管上的喷头对植物进行转动灌溉,以此对每个植物体形成包裹式的环绕灌溉,保证使水浇灌到植物体的各个叶面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一种水利工程用智能化灌溉装置公开了一种能够对农作植物形成小范围集中式的灌溉,节约水资源的同时保证大部分水作用到植物上,且能够保证灌溉水不受植物叶片的影响而作用到植物的各个部分特别是根部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多组C型管的一端均通过连接轴等距置于驱动箱上,多个连接轴的一端和多组C型管的一端一一对应连接,多个连接轴的另一端穿过驱动箱延伸至驱动向内,连接轴的另一端上固定置有传动齿轮,多个传动齿轮通过传动链条相连接,每组C型管由多个C型管连接组成,多个C型管之间相连通,C型管为对称结构,C型管两端均往同方向折弯90°形成滑动管,所述L型连接管的一端通过高度锁套和滑动管的端部相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孙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04.13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0954.html

最新回复(0)